做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左宗棠1859年以幕僚的身份在骆秉章幕府做事,因与永州镇总兵樊燮发生矛盾,被樊燮告上京城,为此左宗棠还差点被咸丰皇帝砍了脑袋。

左宗棠遇事后,不少官员冒著杀身之祸为他说话。潘祖荫其实和左宗棠并没什么来往交际,其实是郭嵩焘说服潘祖荫转而上疏咸丰皇帝。潘祖荫见咸丰皇帝说「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左宗棠运筹决胜,此天下所共见,而久在我圣明洞鉴中也。上年逆酋石达开回窜湖南,号称数十万。以本省之饷,用本省之兵,不数月肃清四境。其时贼纵横数千里,皆在宗棠规画之中。设使易地而观,有溃裂不可收拾者。是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宗棠为人,负性刚直,嫉恶如仇。湖南不肖之员,不遂其私,思有以中伤之,久矣。湖广总督官文惑于浮言,未免有引绳批根之处。宗棠一在籍举人,去留无足轻重,而楚南事势关系尤大,不得不为国家惜此才。 」此话一说打动了咸丰皇帝。

为此潘祖荫算是救了左宗棠。左宗棠心存感激每年都会送银两给潘祖荫最为「炭敬」。不仅如此,左宗棠还将自己珍藏的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


光绪元年后,潘祖荫授任大理寺卿。次年,授任礼部右侍郎。光绪四年,潘祖荫调户部。光绪五年,工部右侍郎,又调刑部。出任玉牒馆总裁,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三库事务。潘祖荫历任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太子少保,刑部尚书等职。此间,曾奉命集议主事吴可读死谏为同治帝立嗣一案,并申明议不建储。光绪六年,潘祖荫任国史馆总裁。参预解决中俄新

疆纠纷,与俄国交涉定约后,提出条陈,上奏善后五事:练兵、简器、开矿、造船、筹饷。光绪八年,潘祖荫任礼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兵部尚书,江西学政。光绪九年,丁父忧。

潘祖荫后半生在京,身居朝中高位。提携了许多对国家有用的干才,这些人后来成为著名人物,左宗棠就是其中的一个。宝坻士绅集资为潘祖荫立祠,由地方官春秋致祭,皇帝下诏同意。潘祖荫的墓在江苏吴县东跨塘桥东南茭白荡(今木渎)。据说,光绪初叶,潘祖荫主持刑部,有司员听说潘祖荫好文雅,想巴结一下,忙写诗数十首,恭楷录在正堂上,见面时,作揖呈上。潘祖荫当时翻阅,一见首篇题为《跟二太爷阿妈逛庙》八字,不禁狂笑,冠帽上的缨子几乎掉下来。那个巴结的司员面无人色,忙倒退而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