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明皇李隆基为博红颜一笑,十里一置,百里一堠,无数快马昼夜兼程,如接力般把荔枝从岭南产地飞驰直运至京都长安。此举,不知累死了多少骏马?这足可见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令唐明皇沉迷到何等地步。

当然,风流如唐明皇,能对杨贵妃十多年痴心不悔,不仅仅是靠著美貌就可以的,他们自然还有心意相通的其他之处。

首先,他们都爱音律。

很多影视作品中,唐明皇是看了杨玉环的舞,听了她奏的曲,才喜欢上她的,而唐明皇也自诩音乐发烧友,他不仅喜欢歌舞还亲自参与谱曲,这就让两人在情爱之外有了更多交叉点。

杨玉环不光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还精通歌舞,传说唐明皇谱下了《霓裳羽衣舞》,她立马就配出了舞蹈动作,而且她跳得最好的就是这支舞。有了皇帝和贵妃的倡导与参与,唐朝的歌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次,他们都崇尚道教。

唐明皇为了得到杨玉环,先让其入道作「太真」,不管她是不是乐意的,至少,她很喜欢穿道服。

而对唐明皇来说呢,离开道教,他无法改变媳妇的身份,得到杨玉环后,他便大力推广道教,他命各州置玄元皇帝庙,崇玄学,习老子、庄子、列子,还首开了「道科」考试。可以说,道教是他获得个人幸福,也是他平息朝廷矛盾、巩固统治的手段。

最后,他们性格合拍。

或许,性格合拍不足以作为知音的条件,但又有多少人,是因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呢?性格相近,至少三观相近,这,实在也是知心的一方面。

唐明皇豪爽、幽默、乐观,而杨贵妃直爽、开朗、大胆,性格上班相类,也使他们的心靠得更近。

帝王之家,若没有这些互相欣赏的地方,大概,恩义也不会那么久罢!

(图片来源于网路)


不得不说,唐玄宗在对待女人方面,确实是相当了不得,尤其对于杨玉环言听计从,宠爱有加,怎么能不算是杨玉环知音呢?


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这个丰满的贵妃喜欢吃荔枝,如今的妃子笑荔枝就是由她得名,由于唐朝还没有冰箱,荔枝又属于及其容易变质的水果。

为了能够吃上新鲜荔枝,唐玄宗不惜代价派人从长安骑马快马加鞭赶到岭南去运荔枝回宫中给杨贵妃吃。

杨贵妃看到心爱的荔枝,不觉笑口常开,唐玄宗看著贵妃如此开心,完全忘记不辞劳苦的取荔枝将士。

可以试想一下,不管哪个朝代,一个男人能够对一个女人如此宠溺,关怀备至,有哪个女人受得了,又有谁还不认为他是自己的知音呢?


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自从杨贵妃进宫,唐玄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对后宫三千佳丽都失去兴趣。这一宠爱就是十一年,别说是皇帝,哪怕对于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十一年爱一个人,都已经了不起。

然而唐玄宗不仅爱杨贵妃,还对她家人都格外照顾。比如我们熟知的宰相杨国忠,就是杨玉环的表哥,也是托杨贵妃的福分,才平步青云,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本来对于一国之君,任用贤才才是治国之本,可是唐玄宗为了讨好杨贵妃,哪管那么多。幸亏杨贵妃没有武则天的权利欲望,要不然估计又是一个女皇。

一个男人为你能够毫无原则地做耙耳朵,试问哪个女人不喜欢这样的男人,故而杨玉环当然觉得唐玄宗是知音。

此外,杨玉环喜欢跳舞,唐玄宗喜欢看舞,这也算是伯乐与知音吧!


结语

唐明皇为了杨贵妃,也算付出巨大代价,有这样一个皇帝爱自己,对于杨贵妃而言,确实是一种福分!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路,侵权必删。


千金易得,知音难求。古往今来,能称上知音的也唯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等寥寥数人而已,而唐玄宗(唐明皇)与杨贵妃显然也在此序列。因为知音的三大条件:通晓音律、人生知己、见解一致,二人均能满足,事实如此。

如同天下女人一样,杨贵妃一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找个「知我懂我宠我爱我」的男人共度余生。看似简单,但对百分之九十九的男人来说,却如千沟万壑,一辈子无法企及。因为达不到女人的期盼,遂引发了吵架、分手、出轨、离婚等一系列社会感情危机。

唐玄宗呢?虽然不再是小鲜肉,但有著丰厚的物质基础,卓越的音乐才华,宽爱的包容之心。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堪称杨贵妃知音的典范。

一、绅士大叔

「白龙腾起驾祥云,马跃千山四蹄奔。王府菁英才俊杰,子承父志冠三军。」每一个少女心中,都有一个白马王子梦,或希望是小鲜肉,或希望是成熟大叔。唐明皇就属于典型的后者,而且还风度翩翩,仪表堂堂,权势倾天下,简直满足了少女对所有「大叔控」的幻想。「华清宫池两相遇,一见明皇误终生」。公元736年,17岁的杨贵妃邂逅了51岁的唐明皇,经过一番促膝相谈后,唐明皇当夜留下杨贵妃这个儿媳同宿,上演了一出「父夺子妻」的乱伦绝恋。

二、投其所好

随著交往的深入,杨贵妃也因始于气质,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迷于声音,醉于深情,折于物质爱上自己的公公唐明皇。唐明皇也投其所好,尽力满足杨贵妃的一切物质需求。

为了让杨贵妃保持年轻貌美的容颜,唐玄宗不惜花重金打造能治愈疫病与皮肤病的华清池,仅供贵妃专用;杨贵妃「日啖荔枝三百颗」, 唐明皇不惜劳民伤财,千里运送。当时的交通条件,多是崇山峻岭,可想而知,运输多艰难;杨贵妃喜欢漂亮的衣服,唐明皇专门配置有七百多人的贵妃服装设计团队,量体裁衣;杨贵妃希望娘家人达彰显贵,唐明皇立刻封其族兄杨国忠为唐朝宰相、其大姐为韩国夫人、其三姐为虢国夫人、其八姐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纷纷加官进爵……可以说:杨家因杨贵妃一人得宠而鸡犬升天,也反映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爱有多炽烈。

三、包容迁就

杨贵妃比唐明皇小三十多岁,生性浪漫,爱耍小脾气也是人之常情。有次「贵妃复忤旨,被唐明皇送归外第。」按照唐朝皇家惯例,妃子只要惹怒皇上,重则杀头,轻则打入冷宫。而杨贵妃却安然无事,说明唐明皇还是比较包容、迁就杨贵妃的。过后,杨贵妃意识到自己错误,便剪掉了自己的一缕头发,托人带回给唐明皇,表示自己的悔恨之情。唐明皇看到杨贵妃的青丝后,大为震动,立即派人把杨贵妃接回皇宫。这也让他们的感情也是超越了帝王与妃子之间到关系,可以说是真正的灵魂伴侣。

四、志同道合

唐明皇「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而杨贵妃善歌舞,通音律。二人在音律上造诣颇深,堪称现代的音乐博士。他们经常「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一起研究、探讨音乐理论知识,音律灵感常喷涌而出,不断转化为美妙动听的音乐或精彩绝伦的表演。他们之间默契感十足,据说唐明皇亲谱的《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只看一遍,即度入新声,且歌且舞,歌如莺啼,舞如飞天。唐明皇在击鼓相伴的同时看得醉了。事后,他对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相同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升华了他们之间的感情,灵魂的互通,引起了心灵上的共鸣。仿佛天地间,他们不分彼此,悠然是一个整体。

女人是感性动物,杨贵妃亦是如此。唐明皇在物质上的竭尽所能,让她深受感动;音律上的琴瑟和鸣,让她深感知遇之恩;精神上的共鸣,让她将唐明皇当作人生的知音。


这个问题问得好。

杨玉环和唐玄宗是知音吗?不是!

什么叫知音呢?古时伯牙弹琴只有钟子期听得懂,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不弹。原意就是两个懂音乐的朋友,是知己的升级版。

唐明皇和杨玉环都知道对方的爱好。一个 是皇帝是音乐家,一个是美人是舞蹈家,两个人一个谱曲一个跳舞,真乃绝配!但他们只是知道音乐而已,连知己都配不上,何况知音!

理由如下:

1. 唐明皇52岁时,宠爱了十几年的武惠妃因病去世,他一蹶不振,整日晕沉,连朝都不上了,杨玉环是他们的准儿媳,当杨玉环出现在唐明皇面前时,他看傻了,这个儿媳妇简直就是武惠妃再世,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了儿媳妇。不久就封为贵妃,其实在唐明皇心中,在他面前出现的是武惠妃哪里有什么杨玉环!杨玉环哪里知道唐玄宗内心的世界!

2.唐玄宗只所以那么爱她,三千宠爱于一身,一骑红坐妃子笑,吃的,喝的,玩的,要什么给什么,甚至她为亲戚要什么官唐玄宗都满足,最后连朝政也被杨氏把持!为什么?他以前对武惠妃也是专宠一身的,那是唐玄宗对早逝的武惠妃的补偿!

3.唐玄宗是专情的人,当年武惠妃因为是武则天的后人,没能做上皇后。后来又弄权害死了自己的儿子,能创立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会不知道?可他深深地爱她,还是给了她皇后一样的待遇。玄宗那么著迷杨玉环跳舞,也是因为当年正是跳舞让他爱上了武惠妃。一个人是另一个的影子,是多悲伤的事!

种种理由, 说明唐玄宗和杨玉环算不上知音!但题主问的也许是对的,为什么杨玉环真正的知音是唐玄宗呢?也许杨玉环心中玄宗皇帝就是她的知音吧,单方面而己。

你们大家说呢?


情思意合,貌智过人,


也许这就是爱~~


据史书记载,玄宗生性风流,在位时虽然嫔妃众多,但大多数只是博取他一时之欢的玩物,能够博得他的真情并长久地在他心中占有位置的女人很少。他只对极少数情投意合的女人保持著一种比较专一和持久的感情。仅以这点就可看出他虽纵欲而不滥情。但作为一代帝王能做到这一点,感情还是比较专一的。

纵观玄宗的一生,除了与之患难多年的王皇后外,使他长久忠情的女性仅有武惠妃和杨贵妃。自王皇后爱衰之后,武惠妃一人专宠近二十年。然而史书并未记载武惠妃有多么美丽,她死时已40多岁,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女人四十豆腐渣」。但玄宗仍伤感不已,长久的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佳丽竟无一人能让他摆脱心中的寂寞惆怅。在武惠妃死后的第三年,他认识了杨玉环。也许是杨玉环与武惠妃有某些相似之处,让他一见钟情。在此后的十几年,与杨贵妃形影相随,直至杨贵妃死后,还始终占据著玄宗生活的全部。可见,玄宗并非只求美色,而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

二、

开元二十八年,杨玉环被诏进宫,天宝四年正式册封为贵妃,从此开始了与玄宗食则同席、寝则同榻的专宠生活。「三千宠爱在一身」就是高度概括。有人说玄宗之所以爱杨贵妃,那是因贵妃的貌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说玄宗看重的是色、是欲,对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一段生活可以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杨贵妃与玄宗一同生活的十五年间(开元二十八年至天宝十四年),玄宗虽偶有拈花惹草,但对杨贵妃一直是比较专一的,可以说将其全部的感情、爱心都寄托在杨贵妃身上。如果仅从其美貌并不能说明问题,杨贵妃虽姿色出众,但后宫中的绝色佳人并非没有,何况玄宗已年过花甲,情欲的追求已非昔日可比,他之所以对杨贵妃如此醉心,应该说,主要的原因是两人在感情上、志趣上的情投意合。

《新唐书》记载杨贵妃「善歌舞,通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这正是颇有音乐造诣的玄宗所求的知音,据说玄宗非常喜欢《霓裳羽衣曲》,贵妃对此曲似乎心有灵犀,表演的非常出色。每当贵妃舞起《霓裳羽衣曲》,玄宗就兴致勃勃地击鼓伴奏,两人配合的非常默契。两人还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此曲。可以说是音乐这根红线将两个有著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人牢牢的拴在一起,才使两人有了坚实的爱情基础。

三、

据史书记载,杨贵妃曾两次被遣回娘家。第一次是天宝5年,即杨贵妃被册封的第二年,贵妃因嫉妒触怒了玄宗,被遣回娘家。贵妃被赶出宫后,玄宗忽然感到人去楼空,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和空虚感。玄宗茶饭不思,还动不


他们有共同爱好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