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的崩溃,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深究秦亡天下的原因,主要在于,秦朝君臣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帝国航母,但是还没来得及学会驾驭这辆航母,舵手就犯下了致命错误,导致船毁人亡。

秦制以前的国家,是一个由众多贵族,逐级对下统治,对上臣服的金字塔统治模式。君主位于金字塔的顶端,贵族大夫向君主负责,并向下统治领地的人民,这种统治依赖层级之间的秩序,国王的只是国家的象征,并不拥有四海,而是与贵族大夫们共同享有这片国土。

然而,秦制的诞生,将国家真正变为了皇帝一人的私产,曾经与君主共享统治权力的贵族大夫们,实际上也与百姓一道,降格为皇帝的臣民。

当整个帝国沦为了皇帝的私产,那么也就只有皇帝本人对帝国负完全的责任了。这个时候,皇帝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帝国的神经,他必须非常小心地驾驭这个新式的帝国。

很可惜,即使如秦始皇一般雄才伟略,也还是犯下了致命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滥用民力。秦朝依赖商君的法家赏罚制度,抽干了全国的民力,吸引了天下的人才,用以支撑征服六国的战争。这套制度,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增长国力,但是却并不能持续长久,因为所有的征服战争,终于有结束的一天。秦国百姓,跟随秦朝君臣冲锋陷阵,是因为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征服封赏。但天下一统之后,再无地可封。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与民休养。然而,踌躇满志的秦始皇,仍然希望可以随心所欲地驱使民力。朝廷拿不出足够的封赏,却仍然希望像战时那样驱使百姓,这就造成了百姓心中的积怨。

第二个错误是,民心不稳,推行新制。六国的百姓已经熟悉延续几百年的封建体制。秦法严酷,法令繁琐,百姓稍不小心就触发法令,遭受酷刑。这使得他们都怀念故国。因此,陈胜吴广一呼百应,天下豪杰应者云集。

第三个错误,军队在外,中央空虚。秦始皇自以为扫平宇内,国内不会有反叛势力,于是将几十万虎狼之师的秦军主力,一支派往北方防备匈奴,一支派往南方政府百越。秦国内乱爆发时,并不能快速的抽调正规军进行平叛,反而由于中原的战乱,导致朝廷与远方军队失去联络,最终被风起云涌的起义军迅速攻灭。

总的来说,秦朝的快速覆灭,在于秦始皇打造了一个重来没有过的新式大一统帝国,而统治难度则是呈几何指数般增长,秦始皇作为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犯下了一连串的错误,最终,这艘刚刚出海航行的船只触礁覆灭,实在令人可惜。


奋六世之余烈,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在到秦始王,不仅仅是君王贤明,臣下也有像商鞅,张仪,苏秦,白起王翦等一批文臣武将让秦国由一个西边弱国成长成为一个统一六国的大国。不过公元前210年秦始王在沙丘因病去世,李斯和赵高矫诏立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为帝,本身秦始皇是要立公子扶苏为帝,扶苏贤明,而且在军中又有蒙氏兄弟的支持。秦二世相当于本不该当这个皇帝,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一直被赵高给控制著,再加上秦朝刚统一不久,六国旧贵族也没有被始皇帝消灭,一直在寻找机会复国,再加上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当了皇帝不仅杀了哥哥扶苏,除掉了蒙氏兄弟,还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那时候赋税加重,秦朝本来就是一个法令严明的政治体系,老百姓也受此祸。所以在导火索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后,六国贵族纷纷起义准备复国,天下大乱,而秦二世也被赵高蒙蔽,二世也没有先前的秦朝君主贤明,主上昏庸下无贤臣辅佐,所以各种原因导致秦朝统一几十年就灭亡了,不过秦朝开创了大一统也成就了后来的大汉王朝。


六世余烈中,没有任何一代君王中出现过二世那样的「败家搭档」,赵高胡亥,这俩奇葩的搭档把朝纲弄乱,把皇族子弟和大臣坑杀,导致后面叛乱时人人自危,最后一位领著囚徒作战的名将都给逼到对方阵营当中了,谁还保你秦帝国呢???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