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不是疯只是二,更可怕的是他懂得利用自己的二。

小的时候高欢为了考查一下几个儿子的谁最聪明,让人准备一堆乱麻,让他的几个儿子去理清乱麻。几个孩子开始慢条斯理的一根一根的理,但是高洋却拿了把刀三下五除二就理好了。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他得到了高欢的表扬,那时候小高洋一定在想麻可以这样理,人为什么就不行呢?分不清好人还是坏人的,统统杀了不就都是死人了吗?这样多方便啊。

张大后的高洋一直被哥哥高澄压著,高澄暴虐好色,甚至强暴了高洋的妻子李祖娥。高洋一直小心翼翼,这对一个这么二的人来说相当不容易的。

高澄死后他终于不用忍耐了,他不屑于像高澄一样继续做所谓的大丞相,他稳定了朝政以后次年就逼孝静帝退位,登基称帝。

当上皇帝继续发扬二的精神。西魏宇文泰也算是雄才大略了,他听说高洋继位,觉得可以趁乱捞一笔。宇文泰发兵讨伐北齐,高洋拉起一直队伍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吓的宇文泰都没敢动就退兵了。

因为这次宇文泰怕了高洋一辈子,回到家觉都睡不安稳。怕高洋打过来,为了不让黄河结冰,每到冬天派人把黄河的冰都敲碎。高洋死后这事倒过来了,北齐开始敲冰了。

初,齐显祖之世,周人常惧齐兵西渡,每至冬月,守河椎冰。及世祖即位,嬖幸用事,朝政渐紊,齐人椎冰以备周兵之逼。

高洋对著契丹和突厥更是穷追猛打。身为一国之君光著膀子追著契丹打,一直吧契丹打渤海,估计契丹都绝望了。

露头袒膊,昼夜不息,行千余里,唯食肉饮水,壮气弥厉。

他不但不退兵,反而北上又把突厥打到了朔州,逼突厥献上降表才班师回朝。

高洋不但军事上二,对朝政和大臣也二。但是他二的目的不是发疯而是和小时候一样,快刀斩乱麻。他有一段时间特别宠薛妃,有一次到薛妃娘家,薛妃的姐姐请求他让她父亲当司徒。高洋二话不说把薛妃的姐姐杀了。意思就是说我就是这么二,你们谁敢再干涉朝政就这个下场。

娄太后曾大骂高洋:「你父亲怎么生了一个这样的儿子?」,高洋醉醺醺地毫不示弱:」你这老太婆还敢骂我,我把你嫁给胡人去当老婆。」娄太后气得昏了过去。

其实他这样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他的儿子太懦弱,太后一直不喜欢他。他只是想让太后不要管事。自己身体不好,哪天去了如果太后和弟弟合伙把自己儿子废了怎么办。事实上确实是太后和他的弟弟高演合伙废了他的儿子高殷。

高洋二并非无缘无故的。他对任何人都是随意打骂,甚至包括他的母亲,但是对他的皇后李祖娥却一直非常尊敬,从来没对她发过怒。这也是因为李祖娥温柔娴静,也不过问政事。

虽然高洋做了很多荒唐事,但是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修改律法,任用贤才,提拔一大批精明能干的文臣武将。他任用人材不问出身,这在门弟观念根深蒂固的南北朝时期也是罕见的。齐书记载:

素以严断临下,加之默识强记,百僚战栗,不敢为非,文武近臣,朝不谋夕。

他虽然自己奢侈豪华,但是任用的官员都是精明能干,清正廉洁的人,所以他在位期间,东国之兴盛,威行华夏,震撼北荒。


北齐的建立者高洋在历史记载中可真的不折不扣的疯子一样的人物,每次把他的那些历史拿出来翻看的时候,要不就是细思恐极,要不然也是恶心到爆,他也许在智商上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心理上可以说是疯癫的人。

大家都知道「快刀斩乱麻」这句俗语,说的实际上就是高洋小的时候的一桩轶事,据说他儿时聪明过人,有一次父亲高欢拿出一团丝团让他解开,他来了一个逆向思维,直接一刀砍断成好几段,所以也就有了这个典故。不过他到了成年却行事越来越癫狂。据说他外在形象并不好,在全家几乎都是高富帅的家族里,他反而是其丑无比,还经常拖著两道鼻涕,他的哥哥不仅常常侮辱他是个傻子,还当著他的面曾经凌辱过他的妻子。尽管如此,在之后称帝需要扫清障碍的时候,高洋反而杀伐决断,平乱又逼著孝景帝退位禅让,最终开创北齐王朝。

要说接著这么「励志」,也许后人在写穿越小说的时候又会多了一个逆袭的主人公,但是他当皇帝正常没几天,就又开始酗酒、暴行、疯癫,要是把之后的事情排成一部电影,大概就是一个绝对的重口味。

嗜杀,是后世形容他的「意见统一」的辞汇,据说他的院子里摆满了各种刑具,喝醉了要杀人,开心了要杀人,有了宠妾要杀人,一时兴起更要杀人。百官上朝也是冒著生命危险,因为这个主一高兴就拉出一个直接斩首。听闻自己已经去世的老臣的妻子十分想念其夫,索性直接剁下来她的脑袋,说是送人家一路……把自己的爱妃肢解了去大宴群臣,然后又亲自剁下尸体的大腿当做肉琵琶,弹啊唱啊半天,又大哭不止。这些事迹还只是有关他的记载的一部分,更多的事儿,读来真是让人不胜唏嘘,如此,不是疯癫是什么?


谢谢邀请。

我们都知道高洋前期和后期反差实在太大,因而从才会有高洋后期是否是患病这一说法,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高洋前后期的表现。

前期(天保5年以前):史书上如此描述:初即帝位时,比较谨慎,以法驭下,虽勋贵外戚也不宽容,政治清明,人得尽力。军国大政多独自决断,每临战阵身当矢石,所向有功。

后期(天保6年-天保十年):

对高阳后期的描述史书中更是详尽。举几个最经典的例子。

1.高洋兴建高台时,曾单独爬上最高处,居民看到纷纷胆跳心惊。

2.时常在街道裸露身体,尽管当时季节正处寒冬。

3.常常涂脂抹粉,穿著妇女的衣服在大街上招摇过市。

4.招纳一大批妇女进宫,供自己和亲信日夜放纵。

5.高洋曾有一个非常宠爱的薛嫔,容貌倾国,姿色万千。高洋和她如胶似漆、整日厮守在一起。一天,高洋喝得酩酊大醉,忽然想起薛嫔曾和昭武王高岳有过暧昧关系,一时妒心大发,抽出匕首把薛嫔杀了,然后把尸体揣在怀里,又醉醺醺地去找人喝酒。酒过三巡,高洋忽然从怀里把尸体掏出,然后若无其事地将尸体一一肢解,把薛嫔的髀骨做成一个琵琶,自弹自唱起来,在座者个个毛骨悚然,全身战栗。

6.高洋母亲娄太后看到高洋整天沉在酒色之中非常生气。有一次,她举起手杖朝高洋打去,大骂:「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高洋满嘴酒气,毫不示弱:」你这老太婆还敢骂我,我把你嫁给胡人去当老婆。」娄太后气得昏厥过去。高洋略为清醒,想逗母亲开心,没想到一把把母亲摔伤。完全酒醒后,发现自己铸成大错,于是痛鞭自己,下决心戒酒,但是最后仍无法戒掉。

7.天保十年(559年),高洋忽然问起大臣元韶:「汉朝光武帝为什么能实现中兴大业呢?」元韶回答说:「这是因为当时没有把姓刘的杀干净。」高洋深以为然,想起自己虽然代魏建立了北齐,但北魏的皇族元氏还大量存在,他觉得这是一个隐患,便下诏将前朝宗室全部杀死。前后杀害721人,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放纵士兵用长矛将婴儿挑起,扔向空中作乐。元氏尸体全都扔进漳河,结果漳河两岸捕鱼的人剖鱼的时候常常发现鱼腹中残留人的脚指甲,恶心得漳河两岸的居民很久都不敢再吃鱼。

两相比较,大家会发现,这简直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喜欢冒险,淫乱宫廷这在中国帝王史上也很常见,但是穿著女装在大街上招摇,或者杀了人将残肢藏在怀中,这便不是正常人所能做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高洋有很大的可能是得了病,有可能不是癫痫,但肯定是精神上的疾病。

或许有的人说他可能是装病杀人,从而达到剪除异己的政治效果。但用这种方式是最愚蠢的,而且可以说是自欺欺人。杀人大可堂堂正正的杀,不管是装病还是其他,只要杀人,残暴这个骂名你是跑不了的。而且历史上为杜绝后患而杀人的皇帝不止一个,比如说刘邦,开国大臣几乎被他杀尽,效果达到了,后世好像也没留下什么骂名。装病,而且是精神病,这是对帝位的最大侮辱,也是对他们家族的最大侮辱。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高洋,确实有很大的可能在后期患有精神疾病。


我觉得是假的,首先高洋能从他那几个兄弟手中活下来,智商肯定不低,其次,他们那个王朝的皇帝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喜欢杀人,而且是乱杀人。

为什么呢?因为皇权并不稳固。

高洋后来跟他兄弟说你要当皇帝可以,别杀我儿子,然而呢?高洋死了以后,他兄弟就篡位了,杀了他儿子,等高洋兄弟死了以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


谢邀,回答过这个问题,不是他疯癫了,而是借疯癫来杀人,为了自己的儿子能顺利登基,扫除障碍,如果正常人做这个事,势必会留下残暴的名声,不如装疯卖傻,就像很多皇帝晚年昏庸一下是一样的目的。

高洋是权臣篡位登基,他知道皇帝如果没有实力,那什么都不是,权臣可以任意废立杀害皇帝,为了让自己的儿子不沦为傀儡,就只有将有威胁的人清理出局。

559年,北齐文宣帝高洋去世,皇太子高殷即位,改元干明。

560年八月,皇叔常山王高演篡位,废黜年少的皇帝高殷为济南王并迁居别宫。

561年九月,高演杀害高殷,面临十七岁。

十一月,高演去世,但他吓得不敢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在临死前废掉年幼的太子,高演诏令弟弟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又给高湛写了遗书一封,哀求高湛:「我死后你要好好对待我的妻子儿女,千万别学我的样。」

可是,他刚死,高湛就将他的儿女一锅端了。

高洋虽然装疯杀人,但发现所有人都是乱臣贼子,或者有做乱臣贼子的潜质,像割韭菜一样,最后望著儿子,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有人说是分封的错,但如果不分封,权臣篡位呢?他自己就是这样得的天下,亲人不可信,外人就可信吗?


互动君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回答题主的问题。高洋在后期是装的神经病。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把对自己儿子有威胁的清理出局。他必须这么做,他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的儿子就坐不上皇位,会被拉去砍头的。


回答者:互动百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