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是清朝分封的12位「铁帽子王」之一。

其中,清初时8位,爵位名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清中后期四位,爵位名分别是: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𫍽)、庆亲(王奕劻)。

这12位铁帽子王,爵位名称都不一样。可以「世袭罔替」(等级不降),传给子孙后人。

题主说的恭亲王,共计传了4代3位。

第一位恭亲王是「恭忠亲王」奕䜣。奕䜣死之前,其长子载澄早已经去世。于是,1898年,奕䜣死后,传给了他的「嫡长孙」「恭贤亲王」溥伟。浦伟死后,(1936年)传给他儿子毓嶦。

题主说的溥伟,就是铁帽子王恭亲王爵位的第二任袭承人。

溥伟生不逢时,又被日本人利用,最后死的时候,有些凄惨。

溥伟算是赶上了清朝的尾巴,在1898年世袭爵位,18岁就成为满清上层的领导者之一。当时,未来的「摄政王」载沣也才15岁。

1908年,因光绪帝无嗣,慈禧考虑为大清选一位「溥」字辈继承人。论功绩:溥伟的父亲奕䜣是慈禧的得力帮手,溥伟也是众多「溥」字辈中年龄最大的,能力在皇家子嗣中也比较突出。论血缘,溥伟是道光皇帝嫡孙,光绪皇帝的堂侄儿。所以,溥伟自己都觉得自己赢面很大。

但是,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选择了3岁的溥仪当继位人选。比溥伟小3岁的皇叔载沣成了摄政王。溥伟因此,还大病一场。也是因此,溥仪和溥伟也算是有「皇位之争」了。

清朝灭亡后,溥伟就开始和日本人勾结,想借助日本人势力搞复辟。1917年张勋拥护溥仪复辟时,溥伟没有参加。溥伟可不想再给溥仪当臣子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就把溥伟请了出来,让他当"四民维持会"会长。并且,日本人还给溥伟画了一张饼,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明光帝国"。当然,日本人是在忽悠溥伟。

日本人真正目标是末代皇帝溥仪!毕竟,「宣统皇帝」的名头怎么说也比「恭亲王」的名头更大更响。而且,溥伟阅历丰富,没有年青的溥仪好糊弄。

所以,虽然,日本人对溥伟很支持,派日伪警宪簇拥溥伟穿著「王服」去祭陵。但,这都是做给溥仪看的。日本人这么对待溥伟确实让溥仪很著急,溥仪可不想让溥伟抢了他的「复辟大业」!于是,溥仪慌忙从天津潜赴奉天(沈阳),给日本人当傀儡,生怕这个美差被溥伟抢了。

溥仪来了以后,溥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日本人对他也冷淡了,溥仪更是对他也是心存防范,非常苛刻!溥仪不仅不给他一官半职,还不给他钱花。1936年,溥伟死在了一个旅馆内,死因不详。

(文|勇战王聊历史)


爱新觉罗.溥伟,出生于京师顺天府,曾爷爷是道光皇帝,爷爷是恭亲王奕䜣,爸爸是载滢。

光绪二十四年,承袭了爵位,被朝廷重用,历任议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等。慈禧在皇帝去世后,曾把溥伟列为继位候选人,虽然最后没有继承大统,但是受到了慈禧太后的高度评价「溥伟是一个可以承担重任的人」。

慈禧太后去世后,清朝迅速瓦解。隆裕太后带著小皇帝在退位诏书上签字,溥伟带头拒绝签字。光绪三十四年与溥杰等满清贵族密谋刺杀袁世凯,组织袁世凯称帝,失败了。

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溥伟与日本人勾结,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意图恢复清朝统治,与肃亲王家的川岛芳子想一块去了。溥伟在东北发起满蒙独立运动,不尽如人意,之后去大连定居了。

但是溥仪被逼退位之后,很不情愿与日本人合作。溥伟与日本人勾结,带领满清遗臣在沈阳进行祭祀,最终促成溥仪与日本人的合作,让溥仪心里很不满,对溥伟存有戒心,后来溥伟日子过得艰难,溥仪不闻不问,甚至连一点零用钱都不肯借给溥伟了。

溥伟年仅五十六岁,死于新华旅社。溥仪想废除他的铁帽子王,但在伪满大臣的压力下,让溥伟的儿子继承了铁帽子王。溥伟死后,他有一个妾室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没办法带著自己的儿子改嫁了,一代铁帽子王就这样陨落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啊~


第二代恭亲王溥伟,他是载澄去世之后被过继奕䜣。而不久奕䜣也逝世了,而年少高傲的溥伟自以为祖父功高,本以为自己可以登上帝王之位,没料到慈溪太后竟让3岁的溥仪继位。

后来做了日本人的傀儡,被溥仪发现便对溥伟心存戒虑,生怕皇位被夺,连个职位都不给他。溥伟没了经济来源,余生过得穷困潦倒

民国二十五年,第二代恭亲王溥伟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孤独地死在了新华旅社里。


死在长春的小旅店里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