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家宣言的宣传画)

丘吉尔和罗斯福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愿意和曾经的敌人苏联结盟,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二战时期,英美苏有共同的敌人,也就是法西斯掌权的纳粹德国以及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德国的战争机器在二战开始的前两年以凌厉的攻势击溃了波兰,低地各国和法国的军队,占领了这些地方,并且把英军和部分法军逼回了英伦三岛,足以见得德国在一战结束的二十年间在军事战术方面的胜利,要知道当时的德军装备并不好,早期的德国坦克,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禁止,德国就和未来的敌人,苏联交好,在苏联训练坦克车组人员,坦克技术双方也交流颇多,苏联也给德国提供了很多资源,包括石油和钢铁,但希特勒在征服了西欧之后,侵略的目光就指向了曾经的盟友苏联。在希特勒对苏联宣战之后,英国政客发现,自己孤军奋战而不组成联盟共同对抗德国是不行的,在之后的珍珠港事件之后英国政客们进一步加强了组建同盟的想法,于是英美苏等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但在二战结束之后,原本的同盟关系随著纳粹的覆灭随之消散,丘吉尔在美国进行了铁幕演说,而美国在罗斯福总统去世后的新上任的杜鲁门总统出台了所谓「杜鲁门主义」,这直接使得当时世界格局变成了「冷战」格局,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开始了数十年的「冷战」。

下面说说现在,在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也就是美国,欧盟,英联邦,独联体和我们国家等国组成的格局。现在各个国家倘若真的联合起来,除非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了,到了那种时候,各个国家才又会联合起来反抗,不然各国还是会明争暗斗,互相较劲,更何况现在法国国内不怎么太平,「黄背心」等团体活动踊跃,马克龙现在与其关心外部关系不如先去把国内纠纷调停。


丘吉尔,罗斯福与斯大林的结盟是在二战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而今天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早已不服当初,国际环境也已沧海桑田。

二战背景

在希特勒挑起的二战中,德国可谓是所向披靡,靠著首创的闪电战战术,依靠德国强大的军工实力与工业底蕴,大量飞机,坦克等现代化、机械化武器将还沉湎于一战的法国、比利时、英国等国家打得溃不成军。

虽然德国的武器先进为战争主力不少,但不可否认的还有希特勒的战略意图。

德国在前期与自然资源丰厚的苏联结盟,依靠从苏联运送来的石油、粮食、矿藏资源辅以本国先进工业来应对战争的庞大消耗,苏联也承接了来自德国的部分技术转移,这可谓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关系。所以在战争前期德国也与苏联签订了盟约。他们是实质上的盟友关系。

问题就是为什么德国会在此后撕毁盟约,反攻苏联。

虽然现在有各种分析,但是事后诸葛亮,谁人都能做,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况下的话,除了希特勒,没人能说得清。

因为英国特工早在战争发生前期便在东欧及中欧国家购买了针对德国军事电报的破译机器,这也是为什么德国空军在轰炸伦敦数次后依旧在空战中败北,他们的大部分攻击行动与作战方针都被英国人知晓。

所以当希特勒做出攻击苏联,开辟东方战场的指示后,英国人也是首先知晓,并在此后通过电报通知斯大林,苏联方面也通过电报破译知晓了这一点,但斯大林毫无反应,因为他认为这是英国人放出来的烟雾弹,要知道苏联此前因为自身社会主义的缘故,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不容,而且德国在西欧的战争正激战正酣,北非战场打得也是难舍难分,北方的北欧国家挪威也已经与德国交恶,海上战场上德国目前还不是绝对优势,再开辟一个与苏联的战场,这简直是不敢想像。

根据后来的资料披露,当时的德国政府内部对于这个战略指示也是十分不解与不满,当时纳粹"二把手鲁道夫·赫斯也是对此十分不解,几乎朝野上下全是反对声,要不是希特勒仗著自己是帝国元首与攻克法国的功劳,德国军队也不会将兵临苏联。而这也为此后党内刺杀希特勒埋下了伏笔。

苏联方面因为应对不及,仓促应战,同时苏联红军饱受斯大林前期清洗政策的影响,大批红军高级将领被杀,战斗力急剧下滑,所以一触即溃,乌克兰的工业基地被围攻的同时,首都莫斯科也受到威胁。苏联危在旦夕。

被日本拖入二战战场的美国也发兵赴欧,那么此时的庞然大物德国自然是三个国家的靶子,三国自然联手合作以击败德国这个当务之急。

当代国际环境

二战时三国联手的原因在于有共同敌人——德国。但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美国的贸易战对手是中国,法国的贸易合作伙伴是中国,俄罗斯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一直为他的石油出口业撑腰的也是中国,所以三国目前美国有共同的敌人,中国的韬光养晦政策并未给自己树立过多敌人,反倒是因为目前的全球化贸易体系而得到了不少忠实的贸易伙伴。所以三国走近的可能不大,都没有共同利益与共同敌人干嘛分离不讨好的去笼络过去的对手呢?

同时俄罗斯也不具备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基础,因为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导致西方国家集体制裁俄罗斯,要不是战斗民族扛打,对西方至死不屈,俄罗斯人能否在资本撤出,汇率暴跌,进口受阻的时刻咬定普京不放松都还是个问题。


不是他们三国愿意结盟,而是利益驱使下,不得不结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看的从来不是个人之间的交情,而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的利益关系。二战期间英国、美国和苏联有共同的利益,属于利益捆绑的集合体,所以说这三家可以在二战中互相结盟。

我估计题主想说的是美英在二战中结盟很容易理解,毕竟两家属于同样的意识形态。而且从历史上看的话,英国在战争初期就已经在实质性与美国结盟了,尽管美国此时尚未和德国宣战,但也通过《租借法案》援助英国抵御德国侵略。但英国人此时的能力很有限,在西线战场上根本无力与德国抗衡,在整个1941到1943年之间,英美在西欧没搞出多大动静:法国还是德国的傀儡政府维希法国在统治,剩下的小国依旧在纳粹的占领或影响之下,此时英美针对德国直接作战的胜利不是欧洲,而是纳粹相对薄弱的北非和西亚战场。

而且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联尽管意识形态领域与英美的资本主义世界像悖离,但也是相当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大国。在1944年西线战场开辟之前,整个欧洲能跟纳粹打像样点的战争的只有苏联。苏联的参战也牵制了德国在西欧和北非的其他军事活动,缓解了英美对抗纳粹的实际压力。而且苏联尽管有独自对抗纳粹的实力(五年计划之后,苏联二战前的工业产量就已经相当恐怖了),也需要尽可能多的外部援助,避免遭到德国的全部兵力袭击,还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战争所需的重要工业产品和粮食等等,要不然以苏联自己打的话,苏联没准能打到1947年以后。

也就是说当时是双方互相需要,所以才三巨头结盟。马哲里面有这么一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二战当中,共同对抗纳粹是主要矛盾,而意识形态对抗是次要矛盾,所以1945年以前英美苏是盟友,1946年丘吉尔就发表《铁幕演说》了。

现在的话,也得看利益关系,马克龙和特朗普体现的并不是他们本人的意志,而是法兰西和美利坚的意志。合利则动,不和则止。现在来看三家关系僵著,但同样不会离开对方,只不过关系远远没有二战中同样敌人的时候来得重要了。


当年二战时,德国一路势如破竹,打败了除英国外大多数欧洲国家,可谓兵强马壮,威风凛凛。当时英国差一点就被德国攻占,危险重重,英国就向美国求援与大量购它的武器。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尽快打败德,意,日等协约国。美国,英国,法国抵抗组织等等就联合苏联,结成同盟国共同对付敌人。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但一旦胜利了,西方与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就发生了冲突,而且不可调和,后来就发生了北约(西方阵营)与苏联为首的华约的严重对抗,甚至剑拔弩张,差一点引发世界核战,毁灭全世界。

现在的美国,法国等等国家与俄罗斯不可能结盟,因为西方与俄罗斯好像格格不入,不是一个阵营里的人,相当于异类,加上俄罗斯是野蛮成性,桀骜不驯的民族,很难融合在一起。俄罗斯迫切希望与西方交好,但西方怕俄防俄。西方与俄罗斯只有相互利用,一般性的合作还行,真要深交,任重而道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突破。


丘吉尔和罗斯福并非是斯大林的宿敌;因为斯大林在苏联担任领导人的时候,丘吉尔和罗斯福在各自的国家里还是无名小辈或者「职场小白」——他们与斯大林不对等;

其次,英国、美国和苏联结盟实在是因为各自的利益驱动——为了减轻压力,英美需要苏联拖住希特勒、遏制日本;苏联需要英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让希特勒有所顾忌;

德国法西斯当时确实太强大了,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只是因为往西遇到了英吉利海峡的阻隔;往东兵败在冰天雪的斯大林格勒;

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为了早日结束战争,「三巨头」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分蛋糕」的游戏;

今天的马克龙或者说法国继承了戴高乐将军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不像英国领导人处处看美国人脸色行事(现在的英国人也变了);马克龙与普金保持著正常的外交关系,没有跟著美国人对俄罗斯步步紧逼;

川普对普金有个「顾忌」——通俄门的阴影才刚刚散去,如果此时立即与普金恢复正常交往,既不现实;也会被民主党抓住话柄;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子弹」还是需要再飞一会儿。


感谢天灵友邀请!

很享受我们之间这种国际问题的探讨方式。在丘吉尔铁目演说之前,苏联与英美还不存在实质的敌对关系,斯大林与丘吉尔罗斯福,只有面对纳粹这个共同强敌的相互利用而减轻己方压力,最终目标还是打败希特勒的关系,所以结盟。而今天在特朗普政府把国家战略转变为大国竞争的条件下,特朗普对普京只有争霸全球的利益之战,没有反恐的合作空间。

老铁承认特朗普曾有过与普京暂时结盟的设想,但绝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反恐,他们之间甚至对恐怖主义的定义都南辕北辙,谁反谁?特朗普结盟的目标是以尼克松基辛格的合纵连横战略,共同对华实施能源、军事战略、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全面绞杀,企图一举摧毁对美国霸权地位综合威胁最大的华夏综合国力,得手后再以绝对优势的综合实力拿下俄罗斯就易如反掌了。这种战略企图,也在美国围剿伊朗石油出口过程中对俄罗斯使用了,可惜俄罗斯不承认伊朗革命卫队是恐怖组织,被普京撅了回去。

美国这两大战略的实施起点就是要以反恐名义先拿下伊朗,夺取他们的石油出口控制权,就可以对华实施绞杀计划了——两家联合拢断世界石油市场,断绝华夏石油供应,加上美国正在进行的对华产业、经济战争,再辅以两方强大的军事外交挤压,摧毁华夏的综合国力。剪除了这个最大威胁后,美国就可以用手里掌握的拒绝大部分原油市场,做空油价,像五年前那样摧毁俄罗斯经济彻底征服俄罗斯,从此这个世界上就再没有能威胁它霸权地位的对手了,这才是美国与俄罗斯结盟真正的终极目标。

这大概才是天灵友真正要探讨的吧?

其实以美国全球争霸的基本国策,它岂能允许俄罗斯或者其他大国跟美国分享霸权利益?美国与俄罗斯只存在零和博弈的利益争夺,美国的基本国策也绝不允许俄罗斯跟它平等享受世界,川普的那点商人的鬼画符,岂能在国际战略大师普京跟前玩儿什么战略欺骗?去年老鬼亲自登门,前段时间蓬佩奥的再次拜访,肯定是吃了普京的迷踪拳被耍了个迷迷瞪瞪,博尔顿这损鸟不知天高地厚还去威胁俄罗斯从伊德利卜撤军,否则拿【战斧】实施打击,当场被俄军少将撅了个烧鸡大窝脖!

至于那个背信弃义反复无常的马克龙,没资格参与这种战略博弈,就别提他了。

总之美俄不存在合作空间,结盟更是无稽之谈。


当年二战,德意日是世界公敌,有句话叫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纳粹德国的攻势势如破竹,那种情况下只能和前苏联合作,不仅是和苏联合作,其实全世界都在"合作"对付法西斯。

现在不一样,冷战过后,美国一家独大,现在在军事上,对美国最有威胁的就是俄罗斯,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向和美国对著干。美国当惯了世界一哥,当然不能接受有国家能和他平起平坐,所以美国不会和俄罗斯走太近,只会想办法削弱俄罗斯。至于法国,更多的是保持中立,因为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法国都惹不起,也很难选边站。


当年结盟是为了对付共同的强大的邪恶敌人,并且当时的结盟也不是完全彻底的信任对方,罗斯福总统就说过「在战场上死一个德国士兵个死一个苏联士兵,效果是一样的」!

如今想要他们在次结盟,就缺少了一个共同且强大邪恶的敌人。有人觉得为了反恐有可能结盟,但是打击IS和基地组织时并没有结盟啊,目前其他的恐怖组织也没有强大到让他们结盟的可能!

虽然结盟的可能性目前几乎没有,但是特朗普上台以后,表现出对俄罗斯的极大好感,如果不是因为「通俄门」,美俄之间的合作肯定会加深。语言未来,特别是普京离任之后,俄罗斯很有可能会改变策略,大力发展经济,到时候美俄之间肯定会握手言和!

以上是樵渔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期待你的关注点赞!!!


二战期间邪恶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势均力敌,并在许多方面还占了上风。法西斯联军打的同盟国军队节节败退,少有还手之力。法国整休沦陷成了德军攻击英国进军欧洲的补给地,英国的工业基地受到德军空中威胁,装备制造难以保证战争的损耗。海上补给线从美国出发,一路上要闯关夺隘,每一次出发都有人永远回不到祖国,德军的幽灵舰队潜艇把大批舰船及人员武器送到了海底。

如果希特勒不是太过疯狂,专注攻击欧洲,相信英国坚持不到反击那一天,美国也没有荣登霸主宝座的机会。二战爆发前希特勒还算理智,为了不在战争中腹背受敌,德国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只要德国人不进攻苏联,苏联不但不会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还会冷眼旁观德国对欧洲的攻击。苏联与欧洲国家是宿敌,有人代劳教训这些国家,斯大林肯定会乐见其行。丘吉尔与罗斯福都是深谋远虑大人物,苏联往日虽不友善,但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强人。德国进攻苏联逼迫斯大林做出反击,巨大的战争潜力拖住了一半以上的德军。德国把最精锐的部队都派往苏德战场,无形中就减轻了欧洲国家的压力。为了让刚一开战就被打的手忙脚乱的苏联稳住阵脚,美国人不但放弃了以往的敌视,反而支援了苏联大批先进战机和坦克,使的苏联反过手来与德军决战。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丘吉尔与罗斯福正是以这种心态对待与苏联结盟问题,必竟当年首要的敌人是德国,苏联是可以利用的一口利剑。苏联消灭了入侵的德军等于斩下了希特勒的一只手臂,才有了北非战场对决,诺曼底登陆的一系列后续战役。斯大林虽然不可信,但在当时一致对德作战上与美英国家并无异议,有了美英苏三巨头的联手,才有了二战的胜利。特朗普与普京的关系一直是个谜,美国和俄罗斯虽然互为敌国,特朗普却对敌国总统极为友善。不止是让美国人愤怒,就是世界精英们也读不懂。特朗普把普京当成了偶像接近亊实,商人没有治国经验,学一学别人当在情理之中。特朗普从摸索当总统到变的强硬,肯定有一点有样学样的意图,可惜奸商没有老师聪明,多台戏演砸了,让美国人怀疑总统得了神经病。马克龙还没有走出执政危机,法国的黄背心瞪大眼睛在找他毛病,他不会弱智到授人以柄与俄罗斯把关系拉的更近。特朗普虽然对普京敬畏,但却深知俄罗斯是最危险的敌人。敌人有时也会握手,但那只是外交礼节不是友谊。

当年的三巨头结盟是为了抵抗德国,是相互利用关系,没有友谊基础的互惠互利。今天西方最大的敌人是俄罗斯,与敌人共享利益双方都不会接受,这个想法不成立。


丘吉尔罗斯福从表面来说是和苏联结盟,实则所做不多,美国是向苏联提供了一部分武器和小量战争物资,其目的是同向中国结盟提供军事援助一样的,担心苏联和中国战败投降,那么英美两国的实力将没有能力战胜轴心国,那英国能否守著英伦三岛都有问题,美国还有没有能力在太平洋战胜日本成了未知数。所以不旦对苏联支持,并对蒋介石打内战形成事实上的压制,因为他知道单靠蒋介石不可能拖得著日本,而他只是希望中国在亚洲战场,苏联在欧洲战场力拚日丶德两国,损伤两国的战争能力,他们才可以最后渔利。事实上战争的进程完全基本上达到了目的,苏联和中国则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今日在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自认为天下一超独霸,根本无须要什么盟友,他对欧洲就只认为是他们必须要无条件服从仆从,马克龙也不例外。所以不要说和俄罗斯走近了,就连马克龙自己走近美国也只有看他冷面的分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