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没有任何影响,区别只是在于刘封孟达的结局不同而已。

汉中之战,曹操集团大败,刘备顺利的夺取了汉中要地,因此关羽认为曹操元气大伤,此时是进攻曹仁,夺取樊城的最好时机,以待天下有变,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配合刘备双路并进,成就大业。只可惜最终落了个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荆州丢失,大势已去。

为什么我说刘封救不救意义都不大,下面我简单的讲一下,就算刘封去营救关羽,不仅无法救出关羽,也无法收复荆州,甚至刘封也会连同关羽一起俘身亡。

麦城之战时,关羽只剩不足百人,粮草补,士气低落,已经毫无战斗力,吕蒙之前白衣渡江陆陆续续在荆州集结的约2万军队,运用计谋几乎占领了荆州全境,粮草充足,又有陆逊为后援,在麦城之战中,吕蒙安排朱然精兵五千围困关羽,潘璋精兵五千埋伏关羽,这就是势在必得。

再看刘封所在的上庸有多少兵力,上庸有兵应该在一万人左右,就不论孟达教唆刘封,就是在军师上来说如果救援关羽,这一万人必须要分兵,除非刘封是拼掉了,全城倾巢而出,上庸不要了,就这样兵力依然不及吕蒙,并且无论是刘封还是孟达论谋略不如吕蒙,论武力不如潘璋朱然,军队急行,吕蒙军团以逸待劳,就是不算救援时间,刘封援军到战场时,关羽还没被俘,你觉得刘封能救出关羽吗?刘封能打过吕蒙吗?既然如此,即救不出关羽,也打不过吕蒙,也拿不会荆州,那对三国就是毫无影响。

当然刘封不救援确实也不对,有为忠孝之道。


可以说,关羽败死,荆州失守,是关乎蜀汉命运的一大转折点。很多人认为,假如刘封能够听从命令救援关羽,很可能改变日后历史的走向。

但一方面,就当时的客观形势来说,刘封出兵救援关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上庸是蜀国的新占领区,需要一定数量的军队镇守,以防生变。而以当时驻守上庸的军队数量来说,能够完全控制的,实际上只有孟达的四千人。就这点兵力,既要镇守当地,又要出兵救援关羽,恐怕是捉襟见肘,完全没有胜算,更有可能导致上庸失守,继而引发蜀国整体形势彻底雪崩。

那么当时对于蜀国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那就是关羽在一得到荆州失守的消息之后,马上全军西撤,退守房陵、西陵和上庸三郡,这样一来,仍有希望在益州军队的援助之下稳住阵脚,再徐图荆州。

但关羽却是犹豫不决,不断的派人打听荆州方面的消息,试图夺回荆州。正是他关羽犹豫,让他手下的军队溃散,导致后面的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也正是因为关羽的军队溃散,荆州又失守,让奉命驻守房陵、西陵和上庸的孟达军队成为孤军,彻底失去退路,从而导致孟达率军降魏的后果。


谢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看题干,首先关羽败走麦城意味著刘备集团所控制的荆州(包括零陵、桂阳等郡)已失,而丢失荆州的主要原因则是关羽单方面发起的樊城之战。

从关羽发起的樊城之战到关羽的死,是自寻死路,是自杀,是向汉室和心怀汉室的仁人志士表明自己赤胆忠心的举动,是证明自己是大汉寿亭侯身份的举动。

我们先看关羽兵败的战役-樊城之战。这场战役是关羽单方面发起,发起的时间与刘备晋位汉中王都为公元219年,也就是建安24年。彼时,刘备刚刚击败「汉贼」曹操,声威日盛,而关羽自黄巾平乱起就是赤胆汉心,与荀彧一样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关羽发动樊城之战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两点,一是表达对刘备称王称霸的不满。刘备自起兵之日起,所打的旗号就是「兴复汉室」,当时献帝尚在,仍是天下之主,而刘备名义上表朝廷、实则自封汉中王,心态膨胀已不把汉室朝廷放在心里,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而关羽是在降曹时被朝廷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一直十分看重(军旗包括——汉寿亭侯),从内心里并不赞许大哥刘备称王称霸的做法。刘备称王后指派费诗带著委任状来到荆州,关羽是何等语气「汉中王封我何爵?」,关羽本为候爵,王爵也无法封侯爵其他爵位,关羽在刘备晋位汉中王后已表现出对刘备极度不满;

二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因为对刘备称王的不满、对江东孙氏集团的鄙视(虎女焉能嫁犬子、孙刘联盟鹰派)加上仇视中原曹家,对三大势力的不满,导致向来以名正言顺朝廷所封的汉寿亭侯必须要有所动作,因此在这个时候就不得发动这场表明立场的政治战役。

所以即使在其败走麦城之时,被上庸刘封出兵所救,刘备集团也无法在北方曹魏和东方孙吴的夹击之下夺回荆州。而关羽纵然苟延残喘,后面等待他的结局也是刘汉集团的孤立和软禁,并成为无法兴复汉室的理由之一。所以败走麦城之时或之后救下了苟延残喘的关羽,也不可能改变三国未来的走势,刘备也会称帝也会发动伐吴之战(关羽死后刘备所发动的伐吴之战也是先称帝后伐吴),所以关羽战死是最好的选择,让他成为忠义的代言人,最终名流千古。


刘封孟达救不走关羽,因为关羽是在求死,如果关羽不是一心求死,有许多机会回西川。

十一月襄樊败后,已知江陵有上人,就有人建议先回西川,以后再来报仇,关羽以:荆州既失,有何面目见兄长而拒绝,领败兵往江陵进发,由于士兵逃亡,争夺江陵已不可能,此时孙权还没有组织对关羽的围剿行动,还只是想逼走关羽。而关羽却又折向南郡公安,还是想以南郡公安的兵恢复江陵,他可想不到,身为刘备大舅哥的糜芳会被自己逼得降吴。得知南郡公安都降吴后,还不西行,而是北上往临沮,走到离临沮只有六十里的麦城时,又不走了,应该是在等川中救援,因为马超就镇守临沮,只要起兵半天就可以到来,也列能是自己兵败没有面子去投马超,想等马超来接I,总之在麦城没动了。直到麦城粮草用尽,(麦城再小,关羽才三百多兵,吃个十天半月应该没有问题的)才派出廖化去几百里外的上庸求救,这时廖化都可以冲出去求救,关羽父子加上周仓已应该没有问题冲出去。而求救点选远处的上庸而不是临沮,已经想到马超不会出兵了。又等了几天,见廖化救兵不来,才想到突围去临沮,而伏杀关羽的地方离临沮只有二十里,马超还是没有出动。

从关羽十一月失败到十二月被伏杀,历时一个多月。

就算刘封孟达真起兵赶来了麦城救关羽,关羽更不会回川了,而会用救兵以麦城为依据与吴争夺荆州,直到战死为止。


没有影响!

荆州已失,刘备十分恼怒,是一定要设法夺回的,关羽、张飞二人早年跟随刘备东征西战,使尽全力,但刘备仍困居新野,兵不过数千,将不过数人,好比一个商人,已快把本钱亏蚀完了,可见关、张的作用不大。

现在起倾国之兵伐吴,就算关、张从征好了,东吴仍派陆逊为大都督,领兵来拒战。彝陵一败,全军崩溃,死伤不计其数,辎重全部丢弃,关、张有力量回天么?肯定也是象当年失守徐州一样,和刘备一同逃命!

所以,刘封要救关羽,必须乘早,即关羽调动荆州守军去打樊城时,后方空虚,这时刘封要马上出兵进入荆州,协防公安、南郡,这样对后来的战局就有重大影响了,等到关羽败走麦城,救不救已无关大局了。


会有影响,首先会有连锁反应,关羽不死也就不会有张飞的死,也就不会有刘备举兵伐吴夷陵之战也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成就陆逊!刘备也不会早就死亡,刘备可能会重新拿下荆州重兵把手!以上言论个人看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