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153-202),字本初,汉族,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封邺侯,是东汉西园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诸侯的盟主(其史书为十三路),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仲家皇帝。人称伪帝。汉司空袁逢之子,袁绍从弟。曾任汉河南尹、虎贲中郎将、前将军。董卓进京专权,袁术攻击南阳,自荐为南阳太守。在州不修法度,为百姓之患。后与兄长袁绍闹矛盾,北结幽州公孙瓒,遭袁绍、曹操夹击。袁术抵挡不住,率众袭击九江,自封扬州刺史。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仲家皇帝,国号仲家,肆意搜刮民财,采选后宫,骄奢淫逸,把江淮一带弄得残破不堪。建安四年(199年)被曹操部下刘备所破,在投奔袁绍的途中病死。

东汉末年,自董卓控制汉帝以后,群雄并起,诸侯割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前期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可以说是实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尤其是袁绍,可以说是当时的第一诸侯,同时袁家门生吏故遍天下,如日中天。但是为什么二袁不能联合起来呢?

一、二人各有自己的野心

天下九州,袁绍巅峰时期独占北方四州,势力庞大且兵多将广,天下诸侯不敢与之争锋,而且东汉末年中央集权弱化,汉室名存实亡,这种政治环境下任何诸侯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人生达到巅峰的袁绍在当时不可能没有称帝野心。而袁术兵力也不少,占领了富庶的淮南,实力在诸侯当中数一数二,而且袁术还是袁家嫡出,再加上后来得到传国玉玺,使得袁术更加膨胀,迫不及待的立马称帝,所以袁术和袁绍一样有称帝的野心。当两个人同样有称帝野心,而且都有一定的实力的时候,他们怎么可能联合在一起?

二、二袁性格不合并相互有偏见

袁家四世三公,袁绍虽为兄长,但却是庶出,袁术才是袁家嫡出,而袁家乃汉末世家,家族等级观念非常重,所以袁术一直看不起袁绍的出身,而袁绍一直认为袁术是个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对袁术来说,他绝对不会去和他这个出身卑微的兄长联合,而袁绍也看的出袁术不是一个能一起成大事的人,打心里觉得只是一个坑货。这里举一个例子,演义中十八诸侯讨伐董卓,袁术掌管盟军粮草,孙坚的军队屡立战功,声望在联军中越来越高,袁术感觉孙坚抢了风头,就断他粮草,导致了孙坚后来战败,损失惨重,最后这事闹到袁绍这个盟主这里,搞得袁绍非常被动,他这个盟主因此饱受其他诸侯质疑。我相信从这件事之后,袁绍就明白他这个兄弟是个坑货,和他联手共事只会死的更快,所以性格的对立和彼此之间的偏见再加上二人一直都有矛盾也使得这哥俩不可能在一起愉快的合作。

两兄弟要联合起来一起做大事的话,首先两人一定要团结一致,而且能合得来才能一起共事,互相支持相互帮助,这样才能一起奋斗,而袁绍袁术哥俩就不是一路人,所以历史上他们没有联合起来是必然的结果。以上只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欢迎各位历史爱好者给我评论,我们一起讨论一起交流,共同进步。


题主是想说他们是亲兄弟,为什么不能联合在一起吧?

这要从袁术和袁绍的亲属关系说起。袁术和袁绍皆为司空袁逢之子,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袁绍年长为兄、袁术年幼为弟。袁术为嫡生为尊、袁绍为庶出为卑。这关系有点复杂和尴尬吧。

论才智,袁绍远在袁术之上,有些看不起袁术。但在家族的内袁术的地位还在袁绍之上,这让袁绍很不爽。

袁术看来,袁绍为庶出,加之早年过继叔父袁成为养子,兄弟关系又远了一点。但偏偏袁绍生的仪表堂堂、能力过人,在社会上混的比他好。这让袁术也很不服。

加之,生逢乱世,亲情寡淡,利益第一。袁绍和袁术没有联合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共同的利益。


十常侍乱政的时候,袁绍和袁术就杀进了皇宫,把宦官灭了个干净。后来董卓进宫,他俩伺机逃出打起了反对董卓的旗号,这导致了袁家几十口被杀。按常理将这两兄弟家恨国雠都连在了一起,志向也是那么契合,况且后来都有了不凡的势力,如果联合起来又有几人可以抗衡?他们究竟有何不可调和的矛盾呢,使得兄弟两人一直窝里斗?难道他们不是亲兄弟?其实他们是亲兄弟毫无疑问,都是袁逢的儿子,区别在于袁绍是嫡出,袁绍是庶出。在古代很看重出身,所以袁绍心里一直不服气,自己这么聪明却一直被出身所累;袁术对自己的出身引以为傲,看不起袁绍也是自然。导火索在于推选了袁绍为反董卓联盟的盟主,论官阶、出身都比袁绍好的袁术,却没有当上盟主,袁术由此开始对袁绍横竖看不顺眼再后来,二人的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就都出现了分歧。袁绍因为有公孙瓒掣肘,日思夜想想灭了他。但是南方还有曹操在,为了断绝后顾之忧,袁绍与曹操结盟,暂时消除了后顾,全力对付公孙瓒。虽然这是权宜之计,但是袁术心理窝火。本来袁术和曹操正在对立,袁术又拉刘表,又拉袁绍。但是刘表不愿意趟浑水,还时刻提防袁术。袁绍出于战略考虑也没理袁术的茬,结果袁术就恼羞成怒,一股子火全撒在袁绍身上。加之新败给曹操,于是袁术率兵打过九江,赶走了扬州刺史陈温,占据了寿春后。立刻与公孙瓒结盟,拉公孙瓒跟袁绍干,公孙瓒是能多一个袁绍的敌人就是一个。管他能不能派上用场呢,于是袁绍得到这个消息就腾的火了,他就联合刘表,曹操整袁术。自此兄弟之间就开始敌对。之后袁术攻打曹操,曹操很聪明的借助袁绍的力量来对抗他,这更是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后来随著袁术的身死,也为这两兄弟一辈子的恩怨画上了一个句号。


三国二袁的势力加起来快要拥有半壁江山了,若二人联合,天下很有可能姓袁,那么袁绍袁术为什么不联合在一起呢?

一、家族利益纠纷

袁绍袁术二人,袁绍为兄,袁术为弟,但是袁术确是嫡出,而袁绍为庶出,所以二人在家族中的身份地位是袁术更胜一筹,也因此嫡系出身的袁术有些瞧不起庶出的袁绍。而自视甚高的袁绍对此自然是并不服气,又由于自己比较有才华,官做的也高,对没有自己有才,但是因为靠出身占有不少于自己的资源的弟弟袁术自然是有些嫉妒与怨恨。

二、势力相差不大

袁绍吞并了冀、幽、并等州,成为当时最大的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而袁术盘踞在淮南寿春一带,是最富裕的诸侯,因此二人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所以二人各较著一股劲,都想要力压对方一头。就是这样的情况是最难相处的,宁可让他人势大,也不愿让自己的兄弟胜过自己一头,都是自尊心在作怪。

三、传国玉玺惹隔阂

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江东猛虎孙坚获得了传国玉玺,带回了江东,而这个传国玉玺让所有人都眼红,袁绍知道此事后,便联合刘表偷袭孙坚,想要夺回玉玺,并且抢夺江东之地。而袁术由于一些利益的关系,竟联合孙坚征讨刘表,这样一来,袁绍与袁术则处于对立关系,近乎决裂。

四、曹操讨伐袁术,袁绍不相救

三国乱局中,袁术是第一个忍不住称帝的,而袁绍对袁术称帝的态度是嘲讽与愤怒,竟然还抢在自己的前面称帝,那自己算什么,于是对其是不理不睬,让他自己蹦哒。而袁术的称帝立即就引来了曹操的讨伐,并且袁术也是不给力,没多久便被曹操打败,并且身死,而在此过程中袁绍没有给袁术一丝的帮助,没有火上浇油就已经不错了。

袁绍袁术虽为两兄弟,但是二人明争暗斗,各怀鬼胎,具有讽刺性的是兄弟二人竟然先后死在了曹操的手中,占据整个中原的半壁江山,拥有最大的势力的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在三国乱世中竟然最先出局,这就是命运吧!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袁术看不起袁绍,袁术最终成为袁氏一族的掌门人,袁术已大本营汝南起家,囊括了东汉东南大部分,而袁绍远走渤海,成为渤海太守,然后用计成为冀州牧。但袁绍比袁术会做人,所以很快拥有很多的谋士猛将,而袁术更多依靠麾下孙坚替他打工。


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如,假如袁氏兄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那还有曹操、孙策、刘备什么事!


一山不能容二虎的道理吧。


实力相当,各自逞能,当然不和了,最主要的他们的性格,袁绍久负雄心,不甘人下;袁术迂腐自大,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是个枭雄人物。试问这样的两个拥有很大势力的人能在一起吗。最后袁术称帝失败了还是想到去投靠袁绍,那个时候袁绍的实力远超袁术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