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玄武门政变之前,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两派之间的争斗已经趋于白热化了。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深知李世民属下能人众多,必须去其羽翼,夺其兵权,才能彻底的打败李世民。因此在玄武门之变前,秦王府的尉迟恭、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或早拉拢,或遭打压,甚至是刺杀。当时秦王府的谋士武将被逐一分化瓦解,搞得李世民身边最后只剩下了长孙无忌一个人。

而且,李建成不但对李世民的属下下手,还直接想毒害李世民本人,李世民去东宫赴宴,喝了李建成送的毒酒,呕血数升,差点没被毒死。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因此说,玄武门之变爆发是迟早的事,即便不是在玄武门也会在其他地方爆发,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因为储位之争已经是水火不容了。李世民也是被逼狠了,这是往死里整他啊,他要是不选择反抗,就会被别人玩死。

当时李建成、李元吉通过结好后宫嫔妃,给李渊吹枕边风,拚命说李世民的坏话,要罢黜李世民。

秦王府众人当时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正在这时,李世民的谋士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

现在双方已经结怨,处于不死不休的境地,一旦发生祸患,不但是咱们秦王府遭殃,整个国家也得完蛋,不如劝说秦王效仿周公平定管叔蔡叔的行动,以安邦帝国。现在已到生死存亡的时刻了,必须有所行动。」无忌说:「我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敢说而已。现在你说的正和我心意。我现在就先行禀告秦王。」

长孙无忌先把与房玄龄的对话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便把房玄龄召来商议此事,房玄龄说:「大王功高盖世,应当即皇帝位,现在祸在当前,是上天给的机会,请大王不要再犹豫了,必须得有所行动了。」而秦王府的另一属官杜如晦也一起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李元吉。

其实,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确实是很犹豫的,但是后来李建成欺人太甚,加上属下都来劝说,如果再不答应众人的意见,估计秦王府人心就散了。但是李世民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下定最终的决心,因此还想找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再来合计一下。

李世民便命令长孙无忌秘密将房玄龄等人召回,但房玄龄、杜如晦两人此时受皇命限制不能再辅佐李世民,怕皇上知道了降罪,不敢赴约。李世民听了大怒,对尉迟恭说:「房玄龄、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摘下佩刀交给尉迟恭道:「如果那两个人坚持不回来,那就带著他们的脑袋来见我吧。」尉迟恭见到房玄龄等人做了个和事老,委婉的表达了李世民的意思,说:「大王已经下定决心了,计划也定了,现在就等各位前去商议了。」为了掩人耳目,让房玄龄和杜如晦打扮成道士,与长孙无忌一同进入秦王府,而尉迟恭则经由别的道路也来到了秦王府。

再后来大家便知道了,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李渊立自己为太子,过了几个月便逼李渊退位,自己当了皇帝。

老实说,当时面临那么大的危难,而且也担心政变不成的后果,李世民犹豫不定也好,紧张焦虑也好,都是人之常情。而对于房玄龄、杜如晦二人,如果当时真铁了心不去秦王府,在李世民担心泄密的情况下,真有可能会杀人灭口。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府重要谋士之一,也是帮助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的重耍人物。两个人一个主谋,一个善断当宰相,史称房谋杜断。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差点杀掉二人,可见当时矛盾之艰巨斗争之复杂。

李世民英明神武天纵之材,大唐的天下有一多半是李世民的功劳。秦王府里汇集一批能臣猛将,他们是新兴的关东军人集团,可望在新帝国中有自已容身之地。以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为代表的关陇军事贵族和新的武人集团矛盾加剧。

李渊通过各种办法削弱秦王府的势力,把秦王府中的精兵猛将调走。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被强令撵出京城。二人找个地方躲起来。突厥人入侵长城关隘,太子一党的齐王李元吉领兵挂帅,趁机调走秦王府的兵将。

秦王李世民到了生死存亡时刻,他打算绝地反击,派大舅子长孙无忌去找杜玄龄和杜如晦来商议大事。房玄龄和杜如晦怕李世民下不了决心不肯来。李世民非常生气,派心腹爱将尉迟恭再次去请,如果二人不来可提头来见

在当时起兵造反是祸灭九族的罪,不管是什么人,要冒著巨大的风险。非常时刻,李世民也很难判定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的忠心,如果不能为已所用,只能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见当时形势之危机复杂。房玄龄和杜如晦看到李世民心腹猛将尉迟恭亲自来请,知道李世民巳下定决心,欣然前往秦王府。

君臣经过一番谋划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当上皇帝,君臣和舟共济共同创造一个伟大的贞观盛世。如果当时一念之差,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历史将会改写。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确实打算杀掉房玄龄、杜如晦,而这正说明当时李世民发动政变前生怕有变的急切心态。

发动政变,本是房玄龄的主意,但李世民一直犹豫不决,直到李建成不断出手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其中就包括驱逐房玄龄、杜如晦出秦王府。

当李世民最终决定政变时,秦王府只剩长孙无忌一人。

于是,李世民令长孙无忌将房玄龄、杜如晦等秘密召回府中。

但房杜二人并不知道秦王已然决定政变,认为贸然回府不妥,原因是:

「陛下敕书的旨意是不允许我们再事奉大王的。如果我们现在私下去谒见大王,肯定要因此获罪而死,因此我们不敢接受大王的教令!」

其实,房杜二人如此做也怕因此使政变未起而泄露。

但李世民这时却心急了,怒道:「房玄龄、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接著又摘下佩刀交给尉迟恭让他去察看,若二人真的不想回来,就立即砍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当然不是真的不想回来,当尉迟恭透露秦王已下定决心诛杀太子后,二人便穿上道士的服装秘密回到了秦王府。

房谋杜断,二人虽是文臣,但对李世民下定决心诛杀太子,和长孙无忌一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清楚,李世民之所以能夺取帝位并开创「贞观之治」,两位心腹谋臣房玄龄、杜如晦居功至伟。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就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竟然打算要自断手足,杀死这两位「智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玄武门之变」前的形势说起。

众所周知,在唐高祖李渊创建帝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次子李世民居功至伟,毫不夸张地讲,若没有他的南征北战,帝国创建的难度将加大数倍,统一天下的时间也将大大延长。如果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那么李世民理应被立为储君,但在皇位传承中奉行的「立嫡以长不以贤」制度下,这种可能性却被无情抹煞。

对此,李世民心有不甘,背地里难免会有夺取储位的打算和行动,而这也引起太子李建成的猜忌和敌视。随著双方的龃龉与摩擦日渐增多,此时的唐高祖除了居间调和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办法,而这种「和稀泥」的方式,只能更加激化双方间的矛盾。最终,兄弟二人围绕储君的争夺,只能通过你死我活的方式来解决。

李建成深知,若想除掉弟弟,首先需要拿掉他的两个「智囊」-房玄龄、杜如晦,由此让李世民阵脚大乱,然后方可一举成功。为此,李建成便在唐高祖面前百般谗毁房玄龄、杜如晦,并成功地说服后者将二人驱逐出秦王府,并不得私自拜谒李世民。消息一出,秦王府上下大惊失色,但又无可奈何。

随著李建成的逼迫日甚一日,李世民在焦虑无计的情况下,便派大舅哥长孙无忌暗中去请房玄龄、杜如晦,让他们帮助自己筹划应对之策。但房、杜二人考虑到自己现在的处境,深知外臣与亲王私自来往乃是朝廷大忌,一旦被人发现并告发,恐有身死族灭之忧。正是考虑至此,房玄龄、杜如晦便婉拒了李世民的邀请,并请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

李世民对房玄龄、杜如晦望眼欲穿,最终却得到二人不肯回府的消息,尽管有长孙无忌代为解释原因,但依然是怒火中烧,误以为房、杜跟自己离心离德,并准备改换门庭。为此,李世民解下腰间的佩剑交给尉迟恭,命其火速赶往房、杜二人的住处,让他们务必尽快赶来议事,若对方依然不肯听命,便即刻将他们杀死,然后携带首级回来复命。

尉迟恭领命后,火速赶往房玄龄、杜如晦的住处,对他们晓以利害关系,要求他们务必跟著自己回府议事。房、杜二人很清楚李世民是个言出必行的狠角色,今天若不听命,必然会立时被杀,所以思虑再三,只能咬牙听命。很快,房玄龄、杜如晦打扮成道士的模样,与尉迟恭分道进入秦王府,一场杀身大祸就此被化解。

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见《旧唐书·卷六十八》。

房玄龄、杜如晦重回秦王府后,即刻劝说李世民应尽快铲除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并为他献上相应的计策。正是按照房、杜二人的谋划,李世民向其父密奏李建成、李元吉秽乱后宫,并意图弑君夺位,唐高祖听后大为惊愕,声称明日早朝鞫问。紧接著,李世民又率亲信埋伏在玄武门内,等到李建成、李元吉入朝谢罪之时,将二人射杀,此即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政变结束后,李世民不仅如愿以偿地当上太子,并且在不久后又迫使唐高祖退位,由此登基为帝,时在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事后,李世民论功行赏,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恭、侯君集五人功为一等。其中,房玄龄进爵为邢国公,杜如晦进爵为蔡国公,仅仅过了两三年时间,便全都成为宰相。

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担任宰相期间,前者虽然能够提出不少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往往需要后者来帮助。而杜如晦做出的选择,往往又是最佳方案,正因如此,时人将他俩的组合称为「房谋杜断」。虽然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担任宰相仅有两三年时间(杜如晦早逝),但却帮助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基础,功劳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确实将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敬德并告诉他,如果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来,就杀了他们。为什么李世民要杀掉「房谋杜断」呢?因为李世民真的怕了。

  

  要想弄清楚整个事情的来由,我们得先从太子李建成对付秦王李世民的手段说起。

  虽贵为太子,但李建成知道他这个弟弟—李世民同样具有野心,而且势力强悍,并且不会乖乖屈服自己。因此,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对李世民展开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他们用了两个办法,其一是离间高祖李渊与李世民之间的父子关系;其二就是剪除李世民的羽翼。

  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惮者,唯杜如晦和房玄龄耳」。

  

  房玄龄与杜如晦可称为是李世民麾下的极其重要的谋臣,被李建成所忌惮,便向李渊进言,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了秦王府。所以,玄武门之变前夕,房玄龄和杜如晦并不在秦王府内。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东突厥铁骑围攻乌城。李建成向李渊推荐李元吉率军出征,同时徵调秦王府的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一干悍将随军出征。

  这还不算完,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利用为李元吉践行的机会,骗李世民到昆明池,命死士将其击杀。

  为什么历史上会是「玄武门之变」,而不是「昆明池之变」呢?

  一个卧底登场了。王晊,东宫率更丞(官名),将太子与齐王的计划告诉了李世民。

  所以说,情报是多么的重要。

  

  好吧,刀已经架到脖子上了,看你李世民该如何决断。

  秦王手下所有的文臣武将包括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张公瑾,个个苦口婆心、拚命苦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然而,李世民却表现的犹豫不决。

  是真的犹豫不决吗?我认为,是真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李世民原本并不想弑兄杀弟。因为毕竟是一奶同胞,没有人在正常情况下干的出骨肉相残的事情。即便此时是非正常情况,李世民也不愿背上夺嫡篡位的罪名。

  

  不管怎样,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李世民在众人的规劝下,最终还是做出了决断,先下手为强。接下来,就是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还是想听听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建议。于是,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去找房玄龄和杜如晦(因为逐出秦王府,房杜二人并没有参加此前的密谋)。

  「敕旨不听复事王;今若私谒,必坐死,不敢奉教」。

  长孙无忌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房杜二人的意思是,皇上下旨不让我们再听从秦王的命令,如果我们私自去见拜见,肯定会死,所以不敢奉命。

  当然,这肯定不是房杜二人的真实想法。他们毕竟没有参加密谋,所以向以此来试探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以及决心。如果李世民的决定不够坚定,可能会导致行动失败,那么不参加也罢,至少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玄龄、如晦岂叛我邪?」

  

  李世民真的有点毛,先不说如果没有这两个智囊的参加,这次行动能有几分把握成功。单是有两个并不参与的人知道了行动意图,也就够危险的。一旦被太子与齐王知道,死的将是他李世民。

  要知道,有多少秘密行动是因为被告密而失败的。单单是这次,要不是因为有人告密,就真成了「昆明池之变」。

  当然,李世民也不愿意相信房杜二人真的会背叛他。所以,李世民没有让尉迟敬德直接杀掉房杜二人,而是让尉迟敬德「观之」,如果真的不想来,再杀掉。

  够狠,杀人灭口。

  

  最终,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为李世民谋划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并在成功之后,与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同被视为「玄武门之变」的第一功臣。也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才能其次!忠心第一!放眼历史到现在,无有不准,如果房杜不肯归府,那证明异心已起,不诛杀岂不是谋反外泄,房杜聪明之人,未成事之前谁有把握一定赢,权衡利弊也是意料中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