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这些原本都曾是当世名将,却都在安史之乱期间白白丢了性命,搭上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说到底,三位名将的惨死,也并非安禄山有多么彪悍,主要是唐玄宗在背后瞎掺和,最终自毁长城。

封、高二将,虽然起初轻敌,平叛受挫,但实为被冤杀。

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也很震惊。这个安逸许久的老皇帝,多少有些慌了手脚。当时,封常清口气很大,对唐玄宗说平叛易如反掌。结果,唐玄宗大为赞赏,当即命其为范阳副节度使,带著兵马去平叛。

与封常清一起被派往前线的,还有高仙芝。当时,高仙芝出任副元帅,领兵东征,进屯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在排兵布阵上,高仙芝在后方,封常清在前线,两支军队相互策应。

然而,由于封常清有些轻敌,导致前几次交战接连失利。关键时刻,封常清和高仙芝做出商议,决定由高仙芝镇守潼关,打算避敌锋芒。封常清深知唐玄宗多疑,还特意回朝,打算面陈,想唐玄宗解释。

结果,唐玄宗得知前线失利,军队又主动撤回潼关,大为恼怒,加之宦官从中挑拨,随即便令人将封常清给斩杀了。与封常清一起被杀的,还有高仙芝。

初次交战虽然失利,并不意味著封、高二将就不是安禄山的对手。封常清、高仙芝认清形势后,已经及时作出调整,在避敌锋芒的同时,扼守潼关,再伺机平叛。可是,没想到的是,两位猛将就稀里糊涂地被唐玄宗给杀了。

哥舒翰虽然老病,但守住潼关也并非没有可能。

在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后,唐玄宗又想到了哥舒翰。当时,哥舒翰年迈多病,已经在长安家中休养。可是,唐玄宗打算借助哥舒翰的威名,吓一吓安禄山,硬是逼著哥舒翰做了天下兵马副元帅(正元帅由太子李亨挂职)。

哥舒翰带兵出征,唐玄宗给了他临时招募的十几万乌合之众。鉴于此前封常清、高仙芝的教训,哥舒翰当即就选定了以守为攻的办法。因为,安禄山的叛军缺粮,根本不可能长期消耗下去。

在潼关交战时,哥舒翰曾经几次打退了叛军的进攻,形势也逐渐好转。可是,杨国忠不愿意看著哥舒翰立下大功,而唐玄宗也不断狐疑:明明打了胜仗的哥舒翰,怎么就不乘胜追击呢?

结果,由于唐玄宗的猜忌,哥舒翰只好硬著头皮出战,最终中了埋伏。经过一场殊死拼杀,唐军大败,死伤无数。哥舒翰勉强收拢残余部队退守潼关,却被自己的手下出卖,最终落入敌手。

从当时的形势看,叛军进退维谷,并不占优势。

此前的几次交战表明,叛军要想攻破潼关,是十分困难的。更为重要的是,安禄山之所以猛攻潼关,正是因为形势太过危急。因为,唐朝军队在黄河北岸的攻势太猛,使得安禄山十分被动。

唐玄宗虽然昏庸,但在平叛的问题上,还是很坚决的。此前,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时,颜杲卿、颜真卿等便已经著手抵抗,而唐玄宗又派出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前往围剿。

抛开颜杲卿、颜真卿这些武装不谈,李光弼、郭子仪这两位,都是当时的一流将帅,他们分别任河东节度使和朔方节度使,从井陉口攻入河北,此后当地百姓也纷纷响应,一同与叛军鏖战。

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史思明的军队也没能占到便宜,甚至连史思明自己,都吓得丢盔卸甲。叛军元气大伤,加之粮草紧张,使得安禄山不得不孤注一掷,拚死攻打潼关,企图进逼都城来促使唐玄宗屈服。

可以说,就当时的形势来讲,即便唐朝军队不能在短期内平叛,但要守住潼关,并不断削弱叛军,还是非常容易的。只可惜,唐玄宗晚年太过昏庸,又好大喜功,容易受宦官挑拨,接连痛失几位大将,还弄丢了潼关。


潼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关键性的一战。安史之乱爆发,由于朝廷毫无提防,武备松弛,叛军一路高歌猛进,不到两个月,就攻陷东都洛阳。随后,叛军马不停蹄,直奔潼关而来,准备进一步攻取京师长安。退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采取闭关守敌的策略,坚守潼关不出。但是,玄宗听信了宦官监军和宰相杨国忠的谗言,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随后启用卧病在家的哥舒翰,并且从京师派了5万军队给哥舒翰。哥舒翰到任后,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安禄山派儿子安庆绪几次强攻潼关,都被潼关守军击退。叛军主力被阻挡在潼关数月,不得前进一步。

安禄山不愧为多年的宿将,善用计谋。他命部将崔干佑将四千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今河南三门峡市西),而把精锐士兵藏起来,示敌以弱。安禄山的这点小计谋当然被哥舒翰识破,他向玄宗上奏到:

「禄山久惯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羸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

但是玄宗急于取胜,加上杨国忠向玄宗进谗言,说哥舒翰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因此玄宗拚命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敌,君命不可违,哥舒翰知道出去必死无疑,「抚膺恸哭」,还是不得不率军出潼关,攻击叛军崔干祐。

此时,叛军崔干祐部已屯兵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距灵宝五十里)。西原南面靠山,北有黄河阻隔,中间一道隘路绵延七十余里。崔干祐用重兵阨守险要之处,以逸待劳,只等著唐军自动送上门来寻死。

哥舒翰命王思礼等率领精兵五万在前,庞忠等率兵十余万继后,自己则带领三万余兵马,留在黄河北岸,击鼓助威,指挥大军。崔干祐只派万余老弱病残迎敌,而且故意营造出队伍涣散,斗志全无的假象。官军见状,果然中计,放松了警惕。于是长驱直入,攻入狭隘险路。

崔干祐见时机已到,命山上滚木礌石一起投下,伏兵从两侧杀出。官军这边都是从长安刚招募的市井平民,还没有经过训练就投入战场了,哪里是这些长年守边的叛军的对手。一遇到伏兵后,就阵脚大乱,调转枪头往回跑,而后面的士兵不知道什么情况,还在往前挤,一时间,骑兵人仰马翻,步兵挤作一团,根本无法展开战斗。

不得已的情况下,官军命战车强行挤出人群,在前面开道,想突出包围。但是崔干祐却早有准备,他用易燃之物引燃了官军的战车,战场上浓烟滚滚,官军眼睛都睁不开,以为叛军还在浓烟之中,就聚集弓弩乱射一气,结果没有伤著叛军的毫毛,到伤了自己不少人,弓箭也消耗殆尽。

崔干祐命大军出动,追击官军。官军全线崩溃,纷纷逃向潼关,只恨爹妈没有给自己多生两条腿。潼关关前原有三道堑壕,每道宽约两丈,深约一丈。溃兵慌不择路,纷纷跌入堑中,短短时间内,尸体就将三道堑壕填满了。后继者人仰马翻,踏尸而入,八万大军出关,后来又陆陆续续添加士卒,达二十万之众,这时入关逃得性命者只剩下八千人左右。

可是崔干祐得势不饶人,依然尾随而来,潼关的残军力不能支,一战即溃。叛军终于一举抢占了潼关,打开了通向关中的道路。哥舒撤退到一个驿馆里,发榜召集流散士兵,准备整军再战,夺回潼关,不料被官军中的一个吐蕃籍将领绑架,带到叛军军中,后来被安庆绪杀害。

以上就是潼关失守的来龙去脉,那么,如果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吗?答案是完全可能,甚至叛乱会提前结束。

一 首先来看看潼关失守前的局面

潼关失守前,局面可谓是一片大好。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武器充沛,粮草充足,加上哥舒翰的不断加固,叛军想攻破潼关绝非易事,主力全被阻挡在潼关,不能西进一步。正当双方主力相持于潼关之际,河北诸郡的民众愤恨于安史叛军的暴行,在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等人的带动下,纷纷自发抗击叛军。

而郭子仪、李光弼也统率精锐的朔方兵出击,连败叛军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尹子奇等,斩首四万,与河北军民相呼应、相协同,切断了叛军与范阳老巢的联系,正准备直击范阳,给安禄山来个釜底抽薪。叛军前阻潼关,后绝

范阳,军食不继,军心不稳。河北诸郡中归附叛军的原本只有「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六郡而已」。叛军处境困难,进退维谷。于是安禄山迫不及待地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商议退兵,回守范阳。

可见,如果不是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兵,导致潼关失守,长安的大门被打开,叛军很有可能在河北就被剿灭了。

二 封、高、哥三人与安禄山的能力对比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三人,无论是从军事才能,还是战绩上来说,都要超过安禄山。

先说高仙芝,高仙芝主要是在西域和吐蕃作战。当年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怛罗斯一战,高仙芝以三万唐军对阵十几万大食军,拼杀数日,要不是军中葛逻禄叛变,反戈一击,唐军极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后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在高仙芝的经营下,唐朝在西域对吐蕃取得绝对优势,高仙芝不仅在唐军中,而且在吐蕃和大食也享有很大的声誉。

再说封常清,起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宝六年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都护,第二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的诗中就有很多关于封常清的,比如这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

亚相勤王甘苦,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对封常清给予了高度评价!

再看哥舒翰,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天宝八载(749年),在盖嘉运、皇甫惟明、王忠嗣等一众名将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哥舒翰接过军令,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军进攻石堡城,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占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人。战后,以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胡马,不敢过临洮」。

这首唐诗讴歌的就是哥舒翰的英武神威。

而安禄山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安禄山主要是在东北负责对奚、契丹两番的防务,这两个少数民族相比于突厥、吐蕃来说实力要差很多,但即便是如此的,安禄山也一直没能给予两番重创,几次兵败,损兵折将,双方打得有来有回。甚至在安禄山起兵前,仍然在和契丹拉锯。可见,安禄山的军事才能,比这三人要逊色不少。

因此,可以下结论,如果不是玄宗的荒唐指挥,安史之乱,绝对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造成这么大破坏!


当然守得住了。不然安禄山何必要在潼关之外故部疑兵,吸引哥叔翰出关跟他决战?他直接攻关不就好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杂种胡出身的安禄山联合契丹、室韦、突厥等胡族一起组成十五万叛军,以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向唐玄宗开战。

当时唐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并且唐军的部署也非常有问题——外重内轻,边军的实力太强,关内军队的实力太弱。

因而当叛军一出,河北州县便望风瓦解,当地官员或逃或降,仅仅才一个月,唐朝政府在河北的州县就全部沦陷。

如此严峻的军情奏报传到长安后,唐玄宗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相信!怀疑是不是安禄山的政敌在造谣。并且唐玄宗还反复强调,安禄山是他的干儿子,怎么可能会造反?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不久后,更多的奏报如雪片般的传到长安,每一张奏报就如一个耳光,啪啪的打在唐玄宗的脸上。安禄山造反一事确成事实,唐玄宗的面子瞬间挂不住了。

于是,唐玄宗紧急召来宰相杨国忠商议应变之策。这一对昏君奸臣的应对措施是:调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东都洛阳;调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领兵东征。(封常清和高仙芝当时恰好回朝述职)

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盛唐名将,玄宗调他俩平叛,理论上是非常合理的。但问题是,玄宗早先不相信安禄山造反,错过了调兵遣将的最佳时机。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实际上都是光杆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现招的,基本没有战斗力。

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唐朝平叛大军在洛阳被叛军击溃。安禄山占据唐朝东都洛阳,而唐军则只能退守潼关,闭关自守。

当时,唐朝精兵不在,封常清和高仙芝此时闭关死守,等待西北援军到达后再反攻,可以说是当时最明智的选择。

然而,唐玄宗等不了,因为东都洛阳自唐朝建国之后就没有失陷过。现在在他的手上给弄丢了,他的脸上无光。

于是,唐玄宗督促封常清和高仙芝出战,封高二人自知以现有兵力无法击败安禄山,便据理力争。结果他们两人这一争,立即受到了唐玄宗的怀疑。

当时唐玄宗已经彻底失心疯了,他认为既然干儿子安禄山能谋反,封常清和高仙芝凭什么就不会谋反?越想越怕的他,就派了一个死太监过去,以「失律丧师」之罪,将封常清和高仙芝处斩于潼关。

封、高二人被杀后,洛阳的安禄山简直要笑死了。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昏招都能干,看来唐玄宗是真的糊涂了。摊上这么一个愚蠢的老家伙,他要是不能杀入长安,他都对不起老天爷啊!

几天后,安禄山为了鼓舞士气,他便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与唐玄宗分庭抗礼。称帝的那天是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距他造反的时间,仅仅才过去了一个半月。

听说安禄山称帝,唐玄宗的那张老脸更加挂不住了,他表示自己要亲征,要亲自宰了安禄山那个胡种。

然而,大家心里明白,玄宗已经70岁了,一把年纪的老骨头还怎么可能亲征?所以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到了当时在长安闲居,腿脚不太好的名将哥舒翰身上。

哥舒翰听说唐玄宗要征召自己,他当时就泪流满面,感觉这就是个送死的差事。于是他就推说自己腿脚不好,无法出征。(害怕跟封常清、高仙芝一样的下场)

唐玄宗听说哥舒翰不愿意去,就派平日里跟哥舒翰关系还不错的杨国忠去劝。哥舒翰经不住杨国忠的嘴炮轰炸,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但是哥舒翰提了要求,就是前线的事情由他说了算,朝廷不能干预。玄宗为了让哥舒翰尽快出征,当时就答应了。

天宝十五年正月,哥舒翰拖著一副半身不遂的身体,和八万从河西、陇右调回的精锐唐军就到了潼关。(哥舒翰守潼关时,他麾下是有精锐部队的)

当时潼关有10多万封常清和高仙芝留下来的杂牌部队,再加上哥叔翰带来的8万精锐部队,总兵力约20万,要略微高于安禄山的15万叛军。

安禄山听说哥舒翰来了,就让其子安庆绪试探性的对潼关发动了一次进攻。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再加上哥舒翰当时手上有精兵。安庆绪率兵猛攻潼关,其结果自然是被哥舒翰击退。其后一段时间,哥舒翰与安禄山沿潼关一线对峙,双方整整耗了五个半月。

当时关中并不缺粮,就算再这么耗五个月时间,唐军也不会垮。但是唐玄宗要脸,长时间的对峙让他心急如焚,如果哥舒翰不能迅速平定叛军,他的皇帝位置就不稳固。并且唐玄宗此时也开始怀疑上了哥舒翰,认为哥舒翰也有造反的可能性(毕竟哥舒翰掌握了有二十万大军)。

于是,唐玄宗就催促哥舒翰进军,出潼关跟安禄山决战。

安禄山听说消息后,便命崔干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三门峡市),而将精锐部队隐蔽起来,想诱使玄宗下旨令哥舒翰弃险出战。

唐玄宗接到崔干佑在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情报后,果然中计,他忘了当初的承诺,遣使强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见玄宗不守信用,就上书玄宗说:安禄山久惯用兵,此时一定是用羸师弱卒来引诱我们,我如若进兵,正好中计。况且叛军劳师远征,利在速。官军凭借潼关天险抵挡他们,利在坚守。且叛军暴虐无道,已失去民心,日渐衰颓,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到了那时,我再攻打他便可不战而擒。

但是,唐玄宗和杨国忠却不听,他们了两个都怀疑哥舒翰意在谋己,便连续遣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逼无奈,抚膺恸哭。只得率部出关。(哥舒翰因为吞了杨国忠的一万部队,让杨国忠对他起了疑心)

如果说出关之前,责任在唐玄宗,那么出关之后,责任就全在哥舒翰了。

因为前面说了,哥舒翰是有精兵的,兵力还不少,足足有8万人。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病废在家,上藉其威名,且素与禄山不协,召见。拜兵马副元帅,将兵八万以讨禄山。并仙芝旧卒,号二十万,军手潼关。——《新唐书》

也就是说,虽然哥舒翰新兵多精兵少,但不至于都是新兵。并且如果从账面上看,其实他不怕安禄山。因为安禄山当时也没多少兵力。他的一部分叛军主力在河北,由史思明统帅,正在被郭子仪和李光弼暴揍;安禄山自己带著几万人在洛阳,哪里都不去。为了殿后,他又在开封留了几万精兵,也是哪都不去。(整体非常被动)

但是灵宝之战,哥舒翰居然就败了,败的是彻彻底底。不仅十多万新兵全军覆没,就连八万河西、陇右精兵也全军覆没。

灵宝大败后,哥舒翰想回长安请罪,因为当时河西的第二波援军正在赶来的路上,他只要平安回去了,并且皇帝不杀他,他还能在潼关继续跟安禄山死磕。

岂不料他的部将火拔归仁是个二货,居然欺负哥舒翰腿脚不便,把他双腿绑住,整个人丢在马上,当作投名状送给安禄山。

后来火拔归仁把潼关送给叛军,等叛军攻入潼关后,玄宗还可以坚守长安,等待各地勤王的军队。然而玄宗不敢守长安,带著杨贵妃和杨国忠就往剑南道逃命去了。

由于唐玄宗不战而逃,整个关中的唐军,以及赶往长安的唐军立马崩盘。大家都认为唐玄宗大势已去,没戏了。于是便有了后来的马嵬驿之变和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变都是当时权贵阶级抛弃唐玄宗的一种体现)

所以总的来说,潼关被攻陷之前,唐军的整体形势并不算差。如果哥舒翰不出战,被动的安禄山。而唐军之败,与其说是打不赢叛军,倒不如说是唐军各个心怀怪胎,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此三人都是出名边将,对外战争经验丰富,军事能力强,但管的藩镇基本是一个,安禄山管的是三个藩镇,兵力非常之多,但安禄山似乎在唐朝开疆拓土上几乎没什么战功,军事能力应该是低于这三位著名边将的。但藩镇都是位于边疆,经常保持打仗,战斗力肯定是非常之强!从将领军事能力上讲,唐军将领是碾压安禄山的,但兵士军事能力上,叛军兵士能力是碾压唐朝内地州府久经未战,只能维持治安的唐军的,并且叛军兵士战斗力强,数量多,这一特点,唐军三位名将都分析得对,唯一的办法就是坚壁清野,守住城关要塞,比如潼关。这些叛军兵力优势和战斗力优势会大打折扣,可以为召集全国其他藩镇战斗力强的兵士进京勤王赢得时间,并且这样会让安禄山久攻不下,其他将领肯定有分化归降,叛军数量肯定只会减少,军心不稳,气势大降,而且唐军等勤王兵力赶到,叛军只会打乱分寸。从这三位将领采取的策略上来看,这三位不亏为大唐名将!但唐玄宗年老昏庸,不懂军事让根本无胜算的叛军势如破竹,毁掉强大的大唐。历史不容假设!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是唐玄宗朝军事能力排名前五的战神人物!特别是高仙芝,哥舒翰如果出个全唐战神榜,二者应该可以排进前十!


大概后世只认为安禄山史思明是蕃镇尾大不掉,而把哥舒翰郭子仪看成忠臣了,实际上都是节度使打节度使。

而站在玄宗角度,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高歌猛进,全局战场上叛军就是再给一拳就要凉凉的态势。你是唐玄宗命令哥舒翰推进战线配合其他路唐军加快平叛速度有什么问题?

注意唐玄宗只是命令哥舒翰出战,没命令你哥舒翰钻安史叛军的伏兵圈。

事实上哥舒翰还真不是被正面战场打垮的,而是被伏兵打垮的。

史书上当然不会记载唐玄宗要哥舒翰出击是不是为了拖住安禄山主力不回援范阳,给郭子仪李光弼创造直端老巢的机会。

史书只会记载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出战然后哥舒翰被一锅端了就甩锅给个并不下具体指令的皇帝?

哥舒翰二十万大军是怎么钻进口袋里被团灭的是真值得好好研究。


如果唐玄宗不干涉,封常清等人应该可以在潼关挡住安禄山,可是挡住安禄山之后可能又会有不利结果。为什么这样说,且听我细细说来。


一、潼关地势险要

长安城经过隋朝花大力气建设之后,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建设之后,比以前更加易守难攻,再加上还有潼关这种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简直如有神助。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之所以选择长安为首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地势对于皇权而言,无疑显得更加安全可靠。

有这种天时地利的配合,如果唐玄宗不干涉封常清等人,那就是人和,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哪有不胜利的理由。


二、大将老当益壮

封常清、高仙芝以及哥舒翰等人,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付出犬马之劳,统一国家,平定战乱,不管是吐蕃还是突厥,见到他们都会哆嗦害怕,可见几人能力不凡。

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与安禄山一决雌雄、实力相当的武将在唐玄宗手下也就只有他们三人,三人均是节度使。

除了三人能力不凡之外,他们还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也许安禄山还会盲目自大,但是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已经权衡过安禄山实力,才选择以守为攻,让外围的郭子仪、李光弼先消灭一部分安禄山实力,再进行击败他也不迟。

显然,这种想法是正确的,外围的郭子仪、李光弼屡屡传来捷报,史思明被李光弼打得措手不及,已经不敢直面李光弼,虽然外围不是主力军,但是屡战屡败也让安禄山闻风丧胆、军心涣散。

(李光弼剧照)

原本一片大好形势,只要守住潼关,不让首都长安失守,假以时日,平复安史之乱指日可待,可惜唐玄宗老年实在昏厥,被皇权蒙蔽双眼,别说对节度使,即使对自己儿子李亨,他也是随时提防,生怕夺走他皇权。

正是这种小肚鸡肠的心思,才听信杨国忠建议,导致最终三位大将相继离世,首都长安也失守,自己只能苟延残喘无可奈何。


三、不利因素

对于唐玄宗而言,既然安禄山会起兵造反,那其他节度使是不是也会效仿呢?这估计就是他一直提防封常清等人的主要原因。

而追寻问题源头,发现安禄山造反以及唐玄宗担忧都跟当时用兵制度有关。唐朝在唐玄宗之前都是用的府兵制,就是说士兵是自己养活自己,只有战争的时候,才征集士兵参战,打完战又各回各家继续务农,所有来回路费以及军费都由士兵自己开支。

但府兵制有一个最大的坏处就是不够专业,容易打败仗,再加上后来估计国家经济不景气,战乱又多,士兵一直打仗,没时间耕田种地,导致穷困潦倒,就不愿意参加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唐玄宗发明了征兵制,就是将一部分合格的年轻人应征入伍,然后交由节度使进行训练培养,并且每个月都发军饷,和现在有点类似。

可是这种制度就容易导致节度使权利与兵权过大,从而有非分之想,安禄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是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占据了唐朝军权三分之一。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封常清等人战胜安禄山,那这些节度使的权利就会更大,从而再效仿安禄山未尝不可。这就是唐玄宗的担忧,也是后期战败的主要原因。


结语

在权利与天下苍生之间,又有几个帝王能够舍身取义,为天下大局而放弃一己私利呢?似乎这也是唐朝最终灭亡的原因,相互猜忌,各怀鬼胎,必然一片战乱,人心惶惶!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路,侵权必删。


安禄山攻陷洛阳,往长安进攻。无论是封常清、高仙芝,还是哥舒翰,都认为应该固守潼关。但是,唐玄宗不但杀掉封常清、高仙芝,而且还逼迫哥舒翰一定要出关进攻安禄山。结果哥舒翰一出兵,就落入安禄山设定的圈套中,惨败而回。等哥舒翰想收集残兵,再次固守潼关的时候,手下的那些将领却叛变了,把哥舒翰抓起来,绑在马腹上,向安禄山投降。潼关失守。

(唐玄宗剧照)

那么,如果唐玄宗不横加干涉,让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固守潼关,最终能守住潼关吗?

我们先来看看,潼关为什么会失守?

潼关失守,从客观上来说,哥舒翰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哥舒翰在出关之前,是「恸哭出关」。其实,就算哥舒翰不满意唐玄宗的做法,认为不应该出关,但他也不应该「恸哭出关」啊。这么一做,事实上先就认为会打败,对士兵的士气是有影响的。其二,哥舒翰已经识破了安禄山的阴谋,知道安禄山是用老弱残兵引诱,然后设下埋伏包围。这一点,他在给唐玄宗上奏的奏章中就讲到了。既然如此,就算出关,也得讲究些策略,为什么还有落入安禄山的圈套之中呢?

当然了,哥舒翰要负责任,但不应该负主要责任。潼关失败,负主要责任的还是唐玄宗。唐玄宗的错误也至少有两点。

一是滥杀大将失人心。

封常清为什么守不住洛阳,很简单,他虽然在洛阳招募了六万人,但都是一帮乌合之众,根本没有战斗能力。在军队战斗力不强的情况下,依靠潼关坚固的防御工事固守,其实是非常恰当的,所以他不该被杀。而高仙芝的被杀就显得更冤枉了。尤其是边令诚诬陷他贪污军粮。当时,高仙芝把所有的士兵都召集起来,问那些士兵,说他贪污,是不是很冤枉?所有的士兵都回答,冤枉!

在这种情况下,边令诚还要杀高仙芝,可以说,这样的举措,大失人心。

后来哥舒翰战败后,他手下把他绑在马腹上,前去投降安禄山,就是唐玄宗滥杀大将已经失去人心的表现。

(哥舒翰剧照)

二是贸然出击以弱敌强。

唐军弱的地方在哪里?就是军队都是临时募集起来的,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安禄山强的地方在哪里?就是他的军队都是正规军,而且在边关镇守多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唐玄宗认识不到这一点,偏偏要用自己军队的弱项,对付安禄山军队的强项,那不是以卵击石吗?

反过来,唐军的强项是潼关,安禄山的弱项是没有强力的据点。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反复讲的,就是以自己的强项对付敌人的弱项。但唐玄宗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当初唐玄宗不干涉封常清、高仙芝与哥舒翰,放手让他们守潼关,潼关能不能守住呢?

我认为,肯定是能够守住的。

其一,潼关经营多年很坚固。

秦朝当年之所以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有个函谷关。西汉武帝的时候,把函谷关往动迁移了一段距离。到东汉末年的时候,曹操废掉函谷关,设置潼关。从此后,潼关就是定都长安的朝代著力打造的一个防御设置,目的是确保皇城的稳固。

所以,潼关是非常坚固的,根本就不容易攻破。

实际上,不只是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认为潼关可以守住,其实唐玄宗本人也认为潼关可以守。他之所以要命令哥舒翰等人出击,其实所担心的并不是潼关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觉得哥舒翰等人固守不出关,太慢了,不能很快消灭安禄山,他心里著急。

(高仙芝剧照)

其二,各地勤王部队正陆续到达。

其实,唐玄宗根本就用不著那么著急,只要固守潼关,不让安禄山向前挺进一步,他们的任务就算达到了。等著郭子仪、李光弼、张巡他们把队伍集结起来,赶到京城勤王的时候,那时候安禄山就会腹背受敌。要打败安禄山,也是很容易的。

但是唐玄宗骄傲自大,就算安禄山打到家门口时,他也没有对国内的情况有个清醒的认识,没有看清楚他的军队有多么弱,反而一味地催促哥舒翰等人出兵。

其三,固守潼关不会打成持久战。

唐玄宗之所以一定要哥舒翰他们出击,其实还有一个担心,是怕安禄山变得势大,和安禄山的战争变成持久战。

但实际上,虽然哥舒翰在潼关已经守了半年,但绝不会继续守下去。一是因为安禄山本身其实治军不严,对士兵缺乏约束,士兵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这样其实是很不得民心的。二是因为安禄山粮草很存在问题,他不可能拖得太久。三是安禄山当时还急于称帝。因为他要做这件事,因此自然就会松懈。等到安禄山松懈后,哥舒翰等人必然会寻到反击的机会。四是安禄山当时的身体很差,也就是个行将就木的人。只要安禄山出现意外,反击的机会更是很快就会出现。

所以,潼关不但该守,能守,守得住,而且,守住潼关,也是发动反攻最重要的前提。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公元755年正元,在大唐军队收缩到潼关一线后,安禄山其实就已经看不到任何胜算。因为,此时安禄山的大军被潼关阻挡,根本无法再向西前进一步,至于向南发展,由于鲁炅镇守南阳、许叔冀守灵昌,李巨、尚衡守彭城,贺兰进明守临淮、薛愿守颍川,张巡守雍丘,许远守睢阳,叛军一时也无法打开局面。

与此同时,安禄山所占据的河北和中原地区,也因为安禄山的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很多地方顾此失彼,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反抗力量开始纷纷出现,最经典的就在颜杲卿的组织下,河北24个郡,有17个郡又挂起了大唐的旗帜。

以上问题,就已经让安禄山头疼不已。更要命的还在于,郭子仪、李光弼也开始率军杀入河北,并且在河北战场上一再大败叛军。当时,很多沦陷区都被他们收复,安禄山实际控制的地方,已被压缩在以洛阳、范阳为中心的狭小地区。放眼望去,大唐帝国控制的地方,就好像一片汪洋大海,而叛军控制的地方,就好像两个小孤岛。

战争进行到此时,不管谁处于安禄山的位置,也会感到绝望的,因为安史叛军已经陷入死局之中。事实上,郭子仪、李光弼就当时就直接表示,只要继续保持现状,很快就能把安禄山的老巢拿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的灭亡,已进入倒计时。

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潼关守军却出大问题。因为唐玄宗的再三逼迫,哥舒翰不得不含泪率领20万潼关守军出城和叛军决战,结果当即被叛军打得全军覆没,直接导致安禄山攻破潼关,剑锋直指长安,吓得唐玄宗不得不带领部分大臣连夜逃亡蜀地。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说起此事时,都会责怪唐玄宗不该听信谗言,让哥舒翰出城决战。但事实上,当时换做任何人处在唐玄宗的位置上,都逼迫哥舒翰出城决战。因为,在哥舒翰驻守潼关的期间,他下面的将领竟然公然要求哥舒翰用武力逼迫唐玄宗,撤掉杨国忠宰相的职位,虽然当时哥舒翰拒绝了这个建议,但相关消息传到唐玄宗耳朵里后,他心里自然满是恐惧。

虽然,从冠冕堂皇的角度来说,军人们用武力逼迫皇帝更换宰相杨国忠,是为国为民做好事,但问题是,从唐玄宗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潼关守军公然想造反的节奏。因为,不管在任何年代,军人们强制要求皇帝换宰相,都是犯上作乱。而且,一旦宰相换成功,那下一步是什么呢?自然是换皇帝,,因为宰相祸乱天下,皇帝一门心思信任他、重用他,这本身证明皇帝已昏庸无能,应该退位让贤了。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唐玄宗必须对潼关守军进行防备,因为安禄山造反,从理论上无法真正威胁到帝国中央政府;而驻扎在潼关一线的西北军,如果突然掉转枪口,大唐中央政府当时就是要崩盘。

虽然,当时哥舒翰并没有同意手下将领的要求,但问题是,他也没有公开反对。凭哥舒翰这种表现,如果他下面将领直接用武力收拾来杨国忠时,他会坚决打击吗?肯定是不会的。因为就他当时的态度,最多只能表明他不会这样干,但并不代表他会坚决反对别人这样干。

在这种背景下,出于安全考虑,唐玄宗就在潼关外围,又设置了一支军队。当然,这枝军队摆在台面上说,自然是为了协助潼关守军,但实际上谁也知道,它就用来防范潼关守军的。

对此,哥舒感到非常不满意,所以他就说这支军队是杨国忠擅自设置的,于是他直接用武力将这支军队给强行接管。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根本就不用再说什么,因为这就是造反作乱。

所以,对于唐玄宗来说,他自然会认为,如果继续这样坐视下去,哥舒翰随时都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就强制要求哥舒翰率潼关守军出城作战。

客观来说,在当时的背景下,让潼关守军出城作战,多少有点冒险和不值得,但唐玄宗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让这种整天想要改组中央政府的军队驻扎在帝国都城附近,稍加酝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只是,让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这枝人数接近20万的军队,还有哥舒翰这种身经百战的名将坐镇,结果竟然仅仅只和叛军打了一战,就败得干净利索,几乎是全军覆没,可悲可叹!连安禄山自己都没想到会有这种好运撞到自己头上。


谢邀,如果唐玄宗的敌人,只是安禄山,那么安禄山早就死了一百次了。

在洛阳城下,安禄山就已经没办法前进了,跟他的手下说,你们跟我说造反能成功的?结果呢?

禄山大惧,召高尚、严庄诟之曰:「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今守潼关,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诸军四合,吾所有者止汴、郑数州而已,万全何在?汝自今勿来见我!」尚、庄惧,数日不敢见。

如果皇帝派去平叛的武将,都想著造反,你怎么办呢?

很多人一看到唐玄宗、唐肃宗不信任武将,用太监、文官做监军,太监文官带兵打仗,就觉得这俩昏君,如果信任武将多好啊。

问题是,如果信任的结果就是武将不听调遣,那谁敢信任呢?

唐玄宗让哥舒翰去潼关抵挡安史叛军,结果哥舒翰想著清君侧,要知道,安禄山就是打著「清君侧」的口号造反的,吴楚七国之乱、燕王朱棣也是清君侧口号造反,清君侧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造反了。

「又,禄山起兵以诛国忠为名,王思礼密说哥舒翰,使抗表请诛国忠,翰不应。思礼又请以三十骑劫取以来,至潼关杀之。翰曰:「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或说国忠:「今朝廷重兵尽在翰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哉!」国忠大惧,乃奏:「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上许之,使剑南军将李福德等领之。又募万人屯灞上,令所亲杜干运将之,名为御贼,实备翰也。翰闻之,亦恐为国忠所图,乃表请灞上军隶潼关。六月,癸未,召杜干运诣关,因事斩之;国忠益惧。」

王思礼对哥舒翰说,我们清君侧吧?哥舒翰没答应。

但是,有人就向杨国忠告密了,杨国忠于是跟李隆基说,「现在你的命在潼关守军手里啊」,李隆基遂新募军万人,屯兵霸上,表面上是防贼,实际上防著哥舒翰造反,哥舒翰知道后很害怕,知道是提防他的,于是派兵把这支军队强行收编了。

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呢?这跟造反没什么区别了吧?

只是因为最后唐肃宗继位,必须把唐玄宗写成昏君,所以淡化了哥舒翰反叛的事实。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归咎于唐玄宗的昏庸,和安禄山史思明等人的不忠,

但是呢,论谁拥有安禄山的权力,他都不会听话的,甚至造反的,

要知道,功臣和反贼,通常只有一线之差。

安禄山形象不好,只是因为他们造反了,并且失败了,并不是他们人品比别人差,要知道,河朔三镇的老百姓,称他们为四圣,给他们立庙祭祀。

《资治通鉴·唐纪四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史父子立祠堂,谓之四圣,且求为相;上令内侍孙知古因奉使讽令毁之。冬,十月,甲辰,加承嗣同平章事以褒之。」

《新唐书》卷一二七,列传第五二,《张弘靖传》:「俗谓禄山、思明为『二圣』,弘靖惩始乱,欲变其俗,乃发墓毁棺,众滋不悦。」

其实,安禄山不是唐玄宗最受器重的人,王忠嗣才是,王忠嗣可是身兼四镇节度使啊

以王忠嗣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兼知朔方、河东节度事。

忠嗣杖四节,控制万里,天下劲兵重镇,皆在掌握,与吐蕃战于青海、积石,皆大捷。又讨吐谷浑于墨离军,虏其全部而归。

只是,王忠嗣也不听话了,就罢免了他,

后来平叛的将领,如李光弼、仆固怀恩这些名将,他们江湖地址一点不比郭子仪低,但是呢?他们都不听调遣,或者直接造反。

唐德宗时,让泾源节度使带兵平叛,结果因为伙食不好,就发生了「泾源兵变」。而且,皇帝的禁军在旁边看笑话,无一人至,只有太监跟著他。

所以,安禄山等人,只是不听话的武将代表,其他武将跟安禄山是一丘之貉,都不听话

如果唐玄宗的敌人只是安禄山,那将很容易就平定了,

但是,如果所有武将都不听话,都是潜在的反贼,平叛就困难得多。


在安史之乱中,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是比较可惜的将领,因为他们不是死于敌人的手中,而是唐玄宗听信谗言,最终才被杀害的,他们三人都是唐中期有名的将领,带带兵方面有著极为难能可贵的天赋,他们被冤杀以后,朝廷将士莫不寒心,这也是安禄山为什么前期如此顺利的打进长安城中。

安史之乱初期,安禄山拥兵15万,一度占据了大唐当时并立的半数以上,而且这部分士兵大部分都是征讨契丹、奚族能征善战的军队,而当时中原各地的军民大部分都久疏战阵,因此安禄山兵锋所向,几乎没有人能够挡住他。

这时候的朝廷也乱作一团,一听安禄山的到来惶惶不可终日,而这时候封常清主动站出来,此时的他也是刚刚入朝,就听说了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于是主动向唐玄宗请命,由于当时洛阳还没有丢失,封常清自请前往洛阳募集一部分壮勇,当时唐玄宗还好生嘉奖了一番。

等到到了洛阳以后,封常清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由于当时朝廷兵马大部分都已经被安禄山所节制,洛阳居然已经无兵可用,虽然后来又募集了一些士兵,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老百姓,还有部分是纨绔子弟,远远不是安禄山的对手,虽然封常清奋勇鏖战,但无奈士兵的素质太菜,洛阳根本守不住,就这样一败再败,就在退守陕郡之时,碰到了迎面而来的高仙芝。

高仙芝比封常清晚了那么一个月出发,他也是在封常清走了以后,唐玄宗安排的后手,基本上高仙芝也是带著长安所有能够调集的兵力来到了陕郡,还没有回过一口气,封常清就已经败下阵来,高仙芝知道封常清的实力,所以两个人在一块也没有过多的寒暄,他们明白,虽然现在兵马有不少,但是想要守住这点地盘难度很大,尤其是这个地方也没有什么天险。

两人在商量以后决定退守潼关,潼关是当时长安的门户,想要从东面进入长安,就非经过潼关不可,这里也是一个天险易守难攻,两人一拍即合之下,也忘了和一个人商量,这个人就是唐玄宗派来的监军边令诚。

两人最终受了边令诚的诬告,最终双双被杀,殊为可惜,而就在两人被杀以后,哥舒翰被唐玄宗请出来,哥舒翰虽然年纪大,身体有多病,但是也知道,坚守潼关才是上上之策,也就是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哥舒翰率领唐军将士死守潼关达半年以上,如果不除以外的话,可能就会拖垮了安禄山。

但这时候杨国忠又站出来,他与哥舒翰不睦已经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在他诬告下,唐玄宗勒逼哥舒翰出战,加上此前高仙芝、封常清被杀,士兵内部早就有所不稳,哥舒翰仓促与安禄山交战,结果惨败,20万大军仅剩8000,当然也不等安禄山处置哥舒翰,哥舒翰就已经被内部叛徒绑缚押解到安禄山的军中,就这样潼关被攻破,其实以三人的能力来看,守住潼关绰绰有余,只可惜天不随人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