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爆发于公元208年,而荀攸活到公元214年,因此赤壁之战荀攸肯定参加了。

赤壁之战前一年,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说:「为人忠诚正直而善于密谋,为我安抚内外的人是文若,公达则次于他。」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同时,已死的郭嘉获增邑到千户。

郭嘉活著的时候光彩夺目,受到曹操宠爱。照理郭嘉死后,荀攸升级了更有机会发挥,但是很奇怪,史书上对荀攸再也没什么功绩记载。为什么呢?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曹操手下谋士如云,计策无穷多,但是却缺了一名做英明决策的,而郭嘉就是那名做决策的。郭嘉死后,大家都不知道哪个决策好,昏招迭出,白白断送了荆州,因此人人都没功劳,也就没有记载在史书上了,因为三国志只有人物传,只记录传记本人的功劳而不记载败绩,因此荀攸出了什么无用计策就无人关注,也不记载了。


赤壁之战时荀攸没有发言原因是:荀攸发言时,被曹操挡回去;由于荀攸是北方人士,不懂水军仗怎么打。

赤壁之战在三国中是最著名的战役,也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赤壁之战前,曹操手下那么多谋士,基本都发言了,荀攸为什么没有发言。

荀攸何许人也?荀攸字公达,颍川颍阴人,荀彧的侄子,东汉末年的谋士。

一:荀攸发言时,被曹操挡回去

赤壁之战前,曹操坐在那里,心神不安。水战经验比较少,从战术上,不知道怎么打。曹操把手下谋士一个一个的叫过来问,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曹操在脑海中做出决定。

谋士郭嘉和曹操说完自己的意见,曹操十分高兴。看来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战术,有把握打胜这场仗。轮到荀攸汇报的时候,曹操高兴的说:你不必说了。就这样把荀攸给挡回去了。

有可能荀攸心里有一个很好战术和策略,此时被曹操挡回去了。

如果荀攸发言,赤壁之战有可能就会被改变。可惜,大事一去,一切都是定局。

二:荀攸是北方人,不懂水军仗怎么打

赤壁之战前,曹操问了几个谋士,感觉自己心里已经有八九成的把握。荀攸心里也感觉,赤壁之战的战术没有问题。关键荀攸是北方人士,对水军作战不在行,所以他没有考虑那么多。

把战船锁在一起,就是像陆地一样,作战比较有优势,在加上曹操将士比较多。吴国军队就是杀过来,也不会有事。这有可能就是荀攸、曹操等人所想。

他们只想到了优势的一面,也想了劣势的一面。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火攻,更没有想到会有东风相助。这些都是星象天文,可是,曹操身边没有懂这个的。

曹操和手下的谋士没有想到,诸葛亮会用曹操的多疑进行草船借箭。

总之,就是荀攸发言,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也会失败。


荀彧并没有参加赤壁之战,荀彧可以说说曹营内政第一人,曹操南征后,肯定需要大量的粮草,还有要留守大后方以防马腾偷袭。所以荀彧没有什么机会发言,就算有书信也是很少,在当时信息交流不便的环境下,曹操要做决策时不可能要写书信问荀彧。更何况曹操手下还有那么多厉害的谋臣。


身体健康,所以没有发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