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您的问题:不能

我们分析一下原因,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擅长剑术,为人慷慨侠义。燕国太子丹因畏惧秦国兵锋直指燕国,在田光的推荐下找来了荆轲,希望他能刺杀嬴政。

荆轲的本领和胆量皆在秦舞阳之上,可谓真正的勇士,为什么这么说呢,秦舞阳,战国末期,燕国武士,但秦舞阳算不上真正的勇者,也就能欺负一下比他弱小的人,就在秦王举行仪式,迎接燕国使者荆轲和秦舞阳的时候,荆轲手捧秦国判将樊於期首级,秦舞阳捧著燕督亢地图,两人行至殿前台阶,秦舞阳色变振恐,害怕得发抖,群臣感动奇怪,这时候,还是荆轲站出来稳定大家的,荆轲说:舞阳一直待在北方蛮夷之地,是个孤陋寡闻的粗人,没见过天子,所以才心惊胆颤的。由此可见,秦舞阳并不具备刺杀秦王的胆量,可能让他去,半路就改变主意,跑掉了。

其二,无论是荆轲或者是秦舞阳,在献首级和地图时 都不会有和秦王一对一的机会,当时的情况是,大臣众多,而刺杀最好的条件莫过于,敌在明处,我在暗处,所以刺杀成功的条件极为苛刻。

综上两点,如果两人身份互换,实则更难成功了。


首先得看荆轲刺秦王的目的是什么。

荆轲刺杀秦王有两个目的:

一、为了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二、挟持秦王尽归六国之地

再者,我们看一看当时的天下大势,「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秦国此时已经灭了当时天下第二大国,也是当时唯一能够在军事上抗衡秦国的赵国。此时秦国再无有东进南下之忧,统一大局已定。

再从主观上看,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此时统一天下,已经是秦国上至君王,下至黔首的共同目标了。

所以就算是将秦王嬴政换成秦舞阳,让荆轲刺杀成功。

荆轲最多是刺杀成功,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

而秦国则会继续出来一位君主,还会」奋七世之余烈」然后统一天下。

所以荆轲刺秦王,就算成功了,也不能「归六国之地」。

所以就算秦王与秦舞阳角色互换,荆轲刺杀成功,也只能报答燕太子之恩,而不能挽救六国的被统一的命运。


不能,秦武阳作为一般犯罪分子心理素质还算好,但面到秦国后面对威严的秦国宫殿和卫士已经露怯,他的心理素质不如荆轲,更不如见惯了庙堂争斗,连续开展灭国大战的秦始皇,如果互换,荆轲应该还是有一点机会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