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自成就是一个成功的匪盗头目。

李自成是黄巢其实没有区别,只是民间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区别黄巢好歹还是地方黑社会头子,李自成则是一个政府的快递员,被裁员后无法生活,加上又在斗殴中杀了债主,还杀了妻子(怀疑通奸),被迫为匪。

当时李自成为匪是不得已的,两条人命肯定是死刑。

不是说李自成有什么思想觉悟,带著农民闹革命,实在是横竖是死,只能上山为王。

谁知道,李自成以自己的军阀能力,加上明末北方的大乱,竟然成为强悍的军阀。

而明军主力和满清决战,消耗殆尽。

比如崇祯十三年清军围困锦州,洪承畴增援对峙,十四年洪承畴兵败松山,据守松山城。崇祯十五年三月,清军破城,洪承畴降清。11月,清军第五次入塞,深入山东,掠走36万人。

剩下的部队数量太少,质量太差,严重缺粮缺饷,不战自溃了。

其实,李自成并不难对付,明军几次将他打的裸奔。

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著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但与此同时,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明军被迫将主力调取对付满清,放过了李自成。

明军的失败,是政治失败,最终明军越打越少,李自成越打越多。

郑廉在《豫变纪略》载李自成大赈饥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李自成竟然意外的打下了北京,逼死了崇祯皇帝,成为大顺皇帝。

只是,此人的才华不够,也缺乏足够的野心,身边的幕僚档次又太低,出现严重战略错误。

比如,一片石大战,李自成用6万大军北上,结果遭到吴三桂和满清大约两三倍优势兵力围攻,几乎全军崩溃。

此时李自成的拙劣政治军事思想,就表露无疑。

他根本没有建立过稳定的根据地,所以根本无法短时间恢复损失。

再被满清的追击中,李自成根本站不住脚,从山海关一路溃败到九宫山,最终死于农民武装之手。

草包而已,没有大志,不脱离农民起义本质。


姚雪垠是御用文人,出于当时的政治需要,将凶残狠毒、杀人如麻的李自成、张献忠两贼美化成高大上的农民起义领袖。

那时候一切为政治服务,政治立场一定要正确,只要是农民起义就一定是好的,只要是农民起义领袖就一定是高大上的正面形象,不容置疑不容批判,姚雪垠的《李自成》传就是那个疯狂年代的畸形产物。

姚雪垠的《李自成》传不顾历史事实编造了许多根本不存在的事情,以讹传讹对明末清初的许多史实起了非常坏的误导作用,使后人对那段历史产生误解,也引起了许多混乱和争议。

例如说高迎祥是李自成的舅舅,还有崇祯八年的荥阳大会,以及李自成的著名谋士李岩(李信)、红娘子等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胡编乱造。

姚雪垠对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烧杀淫掠的罪恶暴行只字不提,编造出一些无聊的人物对话混淆视听,将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美化成胸怀大志、劫富济贫、忠孝仁义的英雄好汉,为贼匪歌功颂德,颠倒黑白误导后人,犯有纂改历史罪。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是一个革命领袖的形象,是一个正面形象。他革命意志坚定,生活朴素。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和部下同甘共苦,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小说开头从潼关南原大战开始写起,写李自成全军覆没。把李自成置身于逆境之中,突出了他不畏艰险,在逆境中不坠青云之志,不断成长的性格。特别是第二卷,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从第三卷开始,随著李自成兵力的增长,他自己一些性格弱点逐渐暴露出来。第四卷和第五卷写的比较草率,但还是有一些精彩的片段,可以看出,李自成昂扬奋发的一面和他的各种不足。比如急于建号称王,没有固定的根据地,流动作战,还火并曹操罗汝才。缺乏远大的战略,对清军的力量估计不足,进入北京之后开始安逸享乐导致军纪败坏等等。姚笔下的李自成也有现代化的倾向。作者把他和他手下的将领按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来写了。 明史里边的李自成,是站在朝廷反面的形象,是一个流寇,是一个反贼,是一个对老百姓祸害的人。当然,把李自成的形象,写的和张献忠不同。他和士卒同甘共苦,对于物质的要求低。这一点明史里面还是肯定的。明史里边更多写李自成狡诈和反复无常以及他对地方的祸害。 李自成在明史里被黑掉了!许多正面的东西没有写出,加油添醋的写了他非常多的不好的方面。 我觉得,真实的李自成可能并不像姚写的那样好,更不像明史里面所说的那么坏。他应该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是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领袖。否则他从失败到打入北京推翻明王朝怎么可能完成呀。当然缺点也应该是比较明显的,没有远大的战略,缺乏顶级的谋士,没有很好的爱抚士人,还杀了李岩。革命成功之后,贪图享受,对清军入关不做积极备战,不去考虑平定江南等等。


简单说,李自成既不是像明史所述那样是个穷凶极恶、杀人如麻的强盗流贼,也不像小说《李自成》那样是个从一开始就饱含革命理想的革命家。

明史为清人所著,自然不可能对李自成有客观公正的评述,从传记中把他归为「流贼」类就可见一斑。但即便如此,明史也不得不承认其军事确有天赋,性格坚韧,生活简朴,所部闯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而小说《李自成》作者不免有创作所处时代的局限,书中可见「左」的深深烙印。(我并无贬低姚雪垠先生的意思,相反认为小说《李自成》是建国后历史小说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其实,从各类记载中纵观李自成其一生,稍加分析不难发现:他早期从造反落草,追随高迎祥到迎祥遇难被推举为「闯王」率众继续造反,李自成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抱负,其极尽全力的与明王朝斗争周旋,其实只为三个字:「活下来」。所以,其部闯军虽几次遭遇明军沉重打击,每次仍顽强的蛰伏寻机再起。

而转机来自崇祯十三年(1640年)。这一年河南大旱,灾民遍地,而明廷熟视无睹、赈灾不利。李自成趁明廷督师杨嗣昌的明军主力在四川全力追剿张献忠、罗汝才之际,率数千骑乘虚入河南,收留饥民,扩大队伍。《豫变纪略》记载李自成大赈灾民的盛况:「向之朽贯红粟,贼乃藉之,以出示开仓而赈饥民。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李自成的闯军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之众。更加关键的是,此时三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来投闯军,从根本上改变了李自成和闯军的斗争策略。

其中,牛金星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官制,「教以创官爵名号,大行署置」,起草各项文书(包括后来气势磅礴的著名《伐明檄文》);宋献策则专长军事策划,尤其献上古版《推背图》,上谶记云:「十八子,主神器」、「李继朱」,暗示李自成即将取代朱明王朝,从舆论、心理上极大提升加强了李自成闯军从上而下的凝聚力,振奋了闯军的士气;李岩则从天下形势著眼,具体提出战略:「广收人心,悉力经营,建为根本,以图天下。……夫中州西有宛、洛之重镇,地居冲要,山河险固,沃野千里,兵与食咸足资焉。诚以宛洛为后距,据形胜而驰拼中原,夺汴梁而囊括徐、砀,下襄阳而虎踞上游,则立国之基可定,天下莫能与争锋。……」。此后,闯军明确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并编民歌「迎闯王,不纳粮」,一时广为传颂。

自此,李自成闯军天时、地利、人和尽数占据。气势如虹,和以往大为不同,已经不是以前简单要「活下来」的流贼,分明是要和大明王朝分庭抗礼,争夺天下了。

但遗憾的是,面对一片大好形势,李自成在战略上接连判断失误。复盘历史,李自成进北京城之前的战略就是错误的,占领北京之后的战略则是错上加错。

老实说,李自成的谋士牛金星、宋献策、李岩才识不在萧何、张良、李善长、刘伯温之下,只是李自成空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却小农意识严重、目光短浅,无刘邦、朱元璋吞吐天下之大略,更无虚心纳谏逆耳忠言之胸怀!

进北京城之前的第一个战略性错误,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没有建立一个牢固的根据地,这就使得他没有一个巩固的后方,在同清军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作战之时不能集中兵力,顾此失彼。其实,早在李自成攻破洛阳时,副军师李岩就建议以宛、洛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建立政权,设官理民,抚辑流亡,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然后,再逐步向外拓展。但是李自成由于各种原因,对李岩的正确意见没有采纳。以李自成为首的陕西将领认为经营宛洛并不重要,不断的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战略性错误是过早北伐幽燕(即北京)。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主张立刻北征幽燕,只有军师宋献策和副军师李岩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大顺政权应该以巩固目前所占的山东、河南、湖广等地盘为先,待到把这些地盘经营好了之后,再进行北伐。

但很多人沉浸于大顺军对明朝军事作战的巨大胜利当中,他们最在乎的是军事的胜利,而对于招抚流民,发展生产,迅速的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要么不在意,要么认为这不是当务之急,就否定了这个正确建议。

如果大顺军政权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设官理民,抚辑流亡,奖励农桑,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如果能将占据的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各地治理出一个样子,怎会不万众归心,到时候再派兵去占领北京,岂不是可攻可守,立于不败。于是,大顺政权得以巩固根据地、使自己站稳脚跟的第二个机会也是最后一个机会就被浪费掉了。

李自成大顺军政权最后所以未能在北京站住脚,绝非领导变质,失去了基层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大顺军政权的失败在于它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从而引起官绅阶层的强烈不满。加之军事部署严重失误,导致满清贵族与汉族官绅勾结在一起,构成了实力对大顺军的压倒性优势。

从军事部署上说,李自成亲率大军贸然东征山海关吴三桂,在耳目不明,敌情不清的情况下,已经不是孤军深入,而是悬军深入!当时最好的选项是,依托高大坚固的北京城与吴三桂军与后来入关的满清军周旋。正如战前宋献策所言:「陛下东征山海关,则于陛下不利;三桂弃山海关来攻北京,则于三桂不利!」

最后,在满清铁骑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的联合打击下,一败再败,从北京一路南逃到西安,再从西安南逃到湖北。由于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一触即溃,这使得大顺军只能不停的逃逸、溃散,以至于最后李自成竟被区区地方团练所杀。

纵观其一生,也不失一位功败垂成的乱世枭雄!


李自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他最为辉煌的一件事,就是把大明王朝送进坟墓,这也成了李自成农民起义事业的巅峰。

从以往各个朝代看,靠农民起义推翻一个朝代的,并不多见,多数农民起义,他们的结局是被镇压的。

虽然他们的破坏力非常大,且严重削弱过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像李自成这样,以农民起义军首领身份,直接打进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自尽,是很少见的。

农民起义的「魔咒」

但李自成依然没有逃脱中国农民起义的规律,那就是有足够的破坏力,却没有足够的创造力,他们往往善于毁掉所有的一切,却懒于创造,像朱元璋这样能够毁灭,也能够创造的农民起义领袖,十分罕见。

农民起义是在老百姓最活不下去的时候起义,因此,起义初期,只要有一些利益,就会响应云集,这种利益,在李自成起义中,就体现在「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样的政治口号。

同时,农民起义除了口号,还会给响应者一些实际的好处,这些好处其实都是很简单的,比如,分地主家的房屋,土地,甚至可以娶地主家的小妾。

这种利益投入的本钱很少,因为老百姓已经临界死亡边缘,因此,不需要太多丰厚的实际利益,比如李自成,他解决了福王之后,获得了福王的所有家产,这些家产,大部分留给了自己的起义军将士,还有一部分,送给了百姓。

这些送出去的,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足够让老百姓感恩戴德。在唐朝时,魏征和王珪就曾经对打江山容易还是守江山容易,做出了讨论,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但这种容易,并不能改变李自成起义的艰苦,李自成曾经两次被打的全军覆没,最惨一次,手下只有十八个人活著。

但他两次都东山再起,可以说,李自成有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才能两次东山再起。

和很多农民起义一样,在攻破北京,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李自成的内部迅速腐化,再加上清军的进攻,让李自成迅速失败。

这似乎也成了一个铁律,当农民起义把一个王朝瓦解之后,他们很难创造一个王朝,必然会有一些官僚阶层,摘取果实,以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明史》中的李自成

在明史中,没有李自成的单独列传,只有《流寇传》。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编纂最为详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全都写了上去,虽然读起来相当繁琐,却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李自成的一生。

从明史中看,李自成以及其他一些农民起义领袖,的确是流寇,虽然是写农民起义,但重要笔墨还是官兵的英勇无畏,崇祯皇帝的短视猜忌,而描写李自成,则比较黑化,比如他喜欢吃人心等等。

就连他手下的重要将领李信(也就是李岩),虽然明史中对这个人,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但也写了他不得已的事情。

这是正史对于农民起义的普遍印象,这是立场不同,阶级不同,所以产生的评价也不同,所以,在明史中的一些黑化的内容,也是不足为奇了。

但明史对于李自成的生平描写,可信度还是很高的,除了一些阶级性有关的评价以外,其他生平事迹,可以完全显现出李自成的事迹。

中国的史料,浩如烟海,而且,不可能把所有事情写的很详细,明史已经是足够详细了,但李自成的传记也不过几千字而已。

这几千字,绝大多数是记事,极少的评价,不会把非常详细的过程写出来。所以,从明史中了解到的李自成,是一种很骨感的李自成。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

在上个世界五六十年代,一个文学家姚雪垠,开始对李自成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并进行艺术创造,这个人写李自成,足足用了十余年,期间,光记录零星资料的便签,卡片,就多达三百万张,更别说查阅的资料了。

成书的《李自成》,字数达到五百万字,差不多是正史的一百倍。这部书详细的描写了明末这场农民起义,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历史小说。和历史演义小说不同的是,历史演义小有不少虚构成分。

但历史小说不一样,他是以小说的写作风格,小说的笔法,描写历史事件,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有迹可循的,但又比正史的资料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充实,可读性也很强。

同时,在历史小说中,比正史更注意塑造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并不是一种定势思维。比如流寇就是流寇,英雄就是英雄,他会把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多面性,把人物的优点和缺点,都体现出来。

比如,在姚雪垠的《李自成》这部书中,表现出了农民起义的英勇无畏,也描写了他们的明争暗斗,既描写了崇祯皇帝的勤政,也体现了明朝官吏的腐朽。

这种多角度的描写,更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才可以更真实展现出历史的本来面目。

因此,《明史》中的李自成,真实但不够丰富,而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则真实而丰富,是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可容易体现出那段历史以及生活在那段历史中的人物。

如果历史上有谁把一幅好牌打成烂牌 那么李自成肯定是其中之一。

李自成原本是明朝官办邮政局系统的一个员工,崇祯皇帝听了手下一个大臣的馊主意为了省几两银子栽撤大明邮政局 结果把李自成饭碗砸了 逼出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李自成能推翻大明 不是因为李自成有多厉害 而是对手崇祯帝不停的作死 最终成功的把自己和大明王朝作死了。

李自成起义后并不顺利 明王朝军队几次把起义军打的丢盔卸甲 闯王高迎祥被孙传庭生俘处死。

崇祯皇帝面对的是两线作战 刚把起义军削平了 后金又来凑热闹,于是军队又要调往关外。于是农民军又死灰复燃。期间崇祯对忠心大明的大将如 卢象升 孙传庭 洪承畴等人又不信任 时常发出不切实际的指示 甚至派太监监军 瞎指挥。于是有了一场场战败 卢象升战死 后金势力越来越大 农民军又重新集结在闯王李自成 张献忠周围。

已占据优势的皇太极主动要求和谈 本来是难得一遇的机会 崇祯居然在东林党人压力下把操办和谈事宜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处死。

于是关外关内继续两线作战。关外袁崇焕 因为先前吹下牛皮被捅破 又没挡住皇太极围京而被处极刑。关内孙传庭被崇祯不停催促与农民军决战 孙手下都是新兵 又缺粮饷 明知不敌被迫出战 最后也被战死。崇祯成功把最后一个农民军克星作死了。

李自成在战争中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吸引了很多老百姓的加入。李的军队开销主要由追缴朱氏藩王财产 及大明官员士绅财产所得。

等李自成打进北京后 第一件事仍旧「追赃助饷」 。查抄前来投奔的各级大明官员财产 令原大明官员 士绅 大失所望 人心大失。李自成和他的团队从来没有想过打天下后应当如何坐天下 对于如何管理国家 如何收复人心 如何应对大清的威胁,无任何妥善政策。从上到下一门心思想著如何搞到更多的银子。李自成掂不出天下和银子到底那个份量重。

于是在当时人们眼中李自成终究是流寇难成大事。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对于李自成来说,当代长篇小说《李自成》和历史典籍中的李自成相差甚远,甚至是南辕北辙,作为普通读者更应该相信哪一个呢?

姚雪垠的《李自成》几卷大都成书于文革前后,有著比较深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对农民起义军是大力歌颂的,所以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被人为拔高了许多,成了一个说著现代语言的革命军。毋庸讳言,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长篇小说《李自成》中的一大败笔。

李自成败亡图

相比较而言,正史或者野史中记述的李自成及其手下,更加切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虽然有其反抗强权等进步的一面,但整体上还是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本质上还是一股流寇。当时有不少文人留下了许多笔记,这些文人有的甚至在李自成军中待过,对李自成极为熟悉,他们笔下的李自成烧杀抢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没有大的规划和抱负,也没有稳固的根据地,这也是后来李自成起义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整体说来,李自成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的出身、学识和观念限制了他的作为,所以他和他领导下的大顺军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姚雪垠在他的小说里把李自成完美化了,里面的闯王纵然还有些不足,也会被读者轻易的原谅。

就好家孙皓辉在大秦帝国里完美化商鞅,完美化法家,却又诋毁儒家一样,有这样偏颇的立场,就会在小说里歪曲历史,歪曲真理。

而明史呢,就更不足为凭了。明史是清廷组织一干前明投降官员编写的,他们一方面要给主子树立正面形象,同时还要想著给自己洗白,你能指望这种背景下写的东西多少参考价值。

最离谱的,说张献忠杀光了四川人。张献忠的根据地在四川,他把这里的人都杀光,他有什么好处,人都没了他上哪找兵筹粮?

所以这个说法就好象日本人假设二战打赢了,然后他们在历史记载上,说八路在根据地里搞三光政策杀光了所有的人一样。

所以,所谓的明史就是离谱到这种地步,学历史只看表面文字的非学傻不可。

那么回到李自成,由于历经清朝的多次文字狱,无论正史野史都已不可信。我们只能从大局中判断,李自成和他的整个团队都是极不成熟的。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几乎所有位面都远不是清廷的对手。

综上,李自成也就是个有些军事才能的流寇吧,不过也不是历史上写的那么坏和无知。


李自成高桂英两口子和他们旗下的骨干力量『老八队』,如果是姚雪垠笔下那么的伟光正高大上的话,现在应该是大顺朝三百七十五年,年号未知,待定。

这么好这么强这么得民心这么顺时代这么先进的队伍,怎可能失败呢?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无疑是一部鸿篇巨制,五卷三百多万字,历时几十年(姚去世后由助手继续完成),以令人惊叹的文笔描写了波澜壮阔的明末传奇,书中帝王将相,忠臣烈士,深宫市井,三教九流,外敌内奸……上千人物应有尽有栩栩如生。不过,最核心的李自成及其团队的描写虽然精彩而经典,但仅仅是文学层面的大成功,和真实历史下李自成的所作所为相比,只是姚雪垠先生的『乌托邦』,一厢情愿罢了。

陈胜吴广张角黄巢王小波李顺方腊刘福通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罗汝才张献忠李自成……这些人统统和朱元璋一样,没有先进和对错之分。

区别只是朱元璋成功了,真的那种。


姚雪垠笔下的李自成,是一位布尔什维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