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集团为曹操击败,陈登的功劳绝对占比很重。

要是了解了陈登这个人,就会觉得吕布集团败的不是太冤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了大脉络服务,为了情节连贯紧凑,不可能把三国时期的俊杰人物写的面面俱到,就会出现几处笔力未达的人物,没能在他的名著里显山露水。

 

陈登就是罗贯中小说笔力未达的一个俊才人物。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

要说此人,真是堪与郭嘉相较,都是智略过人,英年早逝。在爱民恤民上,因自身职位,还比郭嘉多出一份更令世人的赞许。

当时还在创业未称王的刘备评论陈登是:像他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有个成语『求田问舍』,出处就在陈登身上。

刘备寄附刘表时,有一天刘备与刘表及襄阳名士许汜{si}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做人很有骄狂之气。」

刘备就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

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

 刘备遂又深情地说:「象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求田问舍是贬义,意思是指多方买房买地,到处问询屋价,谋求个人私利,没有远大的志向。典故中,陈登是褒义一方,衬托出田汜的没有大志。这个典故,后来还被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引用到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陈登出生徐州士族家庭,少年时代就有有扶世济民之志。博览群书,为人文雅有文艺气质。二十五岁时就担任东阳县长,抚养老人,养育孤儿,视民如子。为上属徐州牧陶谦看重,升陈登担任典农校尉,专门负责妥善种植谷物,减少饥荒。

公元194年,陶谦病死,陈登主持由刘备继任徐州牧,刘备起先惶恐不敢接手,陈登直接写信给当时名望最大的袁绍,让袁绍表态下支持,在多方劝谏下,刘备遂任徐州。

 

公元196年,吕布朝中失势,流窜到徐州,赶走刘备,自称徐州牧。陈登在名义上改属吕布,但对吕布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

公元197年,吕布欲结好曹操,派陈登出使许都。陈登见了曹操,反向曹操面陈破吕布之计,深得曹操嘉许,并瞩为内应,并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

陈登回到徐州后,吕布大怒,拔戟对著陈登叱责:「你和你父亲劝我结好曹公,远离袁术,现在我所求一无所获。而你却受了高官,这不是出卖我吗?!你给我个解释!」

陈登沉著应答,慢慢说道:「我对曹公说了,对待你要像养猛虎一样,当饱足肉食,不饱,则要吃人。曹公回我道,说我说的不对,说要对你象养鹰一样,饿了才能为我用听我话,饱了就飞走了。」吕布的怒气才得到缓解。

 

陈登就任广陵太守后,明赏罚,重威治,使广陵松弛的吏治为之一振。他很注意安抚民众,发展生产,不到一年,便使广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百姓深服陈登之治政,对他既敬畏又拥戴,在当地树立起崇高的威望。

 

公元198年冬,曹操挥军东出,进剿吕布。陈登由广陵出发,亲率精兵为曹操先驱,围吕布于下邳城。

吕布伏诛后,陈登因特殊功勋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甚得江、淮间民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地接长江,向来为江东新霸孙策所觎觊。

公元199年,孙策向陈登部发难,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当在汉射阳县附近)。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孙权所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陈登军事上不仅两败孙策,治政上在广陵多年,也是协调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陈登转任东郡太守。临行时,广陵郡吏民扶老携幼,要随陈登一起北迁。陈登十分感动,耐心地劝说他们回去。

百姓们终于被陈登说服,不再坚持。陈登与广陵百姓建立的鱼、水深情,令人感叹。由此可也得出结论,陈登绝是一个大智大贤之俊杰 。

陈登早年有病,虽经神医华佗诊治,并未除根。后病重而一时寻不见华佗。无人可治,溘然长逝,时年仅三十九岁。陈登死后,曹操每每临长江而叹,悔恨陈登的早逝,以使孙氏在江南壮大。魏文帝曹曹丕在位时,追念陈登的功劳,拜其子陈肃为郎中。

 

 

 

罗贯中在他的《三国演义》中,对陈登的细致表述不多,写了陈登先助刘备,又从吕布,后又跟随曹操,反倒令后人读了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之后,对陈登其人有了不少藐视的成分。

其实客观分析,陈登无错。作为徐州士族,为了保住自家利益,推选一位仁德之主坐镇徐州,是首选。所以当时刘备是首选。陈登也评价过刘备,说是当势英雄辈出之时,刘备有王霸之略。

后来,吕布夺得徐州,陈登就极为看不顺眼,在掠夺削弱士族利益上,吕布肯定会露出吃相一副。

当时,曹操奉天子在朝,士族大多会认为终还是正统。就连吕布也数次想结好曹操,求的一安,别说陈登等士族出身的尊上观念了。刘备连吕布都整不了,就算有壮志雄心,还不知待到何时成果。陈登即为「朝廷」看重,最终效忠曹操,也就不难理解了。 

 


性格使然!!吕布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听信谗佞,毫无识人之明;听信妇孺小人之言,无故猜忌忠臣良将,数次延误战机,导致众叛亲离;

他原本有一手好牌,文有陈公台,武有张辽、高顺、臧霸、曹性等等……加上他飞将军的本事;这套阵容,不说帮他谋取天下,至少也应该在这乱世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吧!

可偏偏事与愿违,吕布亲手葬送了一手好牌,牌技之臭,堪称东汉末年群雄之最;短短几年时间,就被曹老板消灭掉了;当时曹操的实力,并不比吕布强多少,曹操面临的敌人甚至更多,战事牵连也更加复杂;袁绍、李郭、张扬、张绣、袁术、吕布、刘备等等……曹操正好夹在他们的中间!!结果夹在中间,四面受敌的曹操,居然完成了北方统一;同样实力强劲的吕布,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冢中枯骨,这是为什么呢?吕布输在哪里?

其实!吕布与曹操之间,还是有得一拼的;吕布输,完全是输在自己——拒绝忠良,导致内部矛盾激烈!!

吕布并不信任陈宫、高顺等人,他最喜欢戴高帽,听阿谀奉承的话,把「忠言逆耳」拒之门外;高顺曾多次哀求,甚至是指责他,希望他能知人善用;吕布也深知高顺之才,之忠,依然不肯重用高顺,甚至更加疏远高顺,把他的陷阵营,交给自己的亲戚魏续来统领——魏续,一个庸人罢了,有何能力统领陷阵营,陷阵营在他的手上,完全失去了光彩,有何作为可言!!

郝萌谋反,背后的主使就是陈宫;虽然正史中,没有记载陈宫为什么反叛吕布,但根据吕布、陈宫的性格,大抵都能猜出几分;陈宫的为人,绝对不是那种贪生怕死、趋炎附势的小人;从他被曹操俘虏,宁死不肯为曹操所用,就足以看出陈宫这个人,是有原则的;他背叛曹操,是因为道不同,所以不相为谋;他背叛吕布,大概是因为朽木不可雕的缘故吧;

而且张辽在吕布麾下,也没有得到重用!!

所以吕布虽有这些贤才,却没有加以重用;没有听取这些人的建议,没有采纳他们的忠言,反而去相信妻子以及陈登等人的挑拨,疏远高顺、陈宫、张辽等人!!他的失败,是自己一手造成,怪不得别人!!作为一位领导,不与下属搞好关系,反而无故猜忌,无故打压,这种情形之下,形成内部矛盾在所难免;陈宫看不起陈登,对吕布也大失所望;张辽不得重用,碌碌无为,肯定也有怨恨;陈登挑唆吕布,疏远高顺、陈宫;高顺为人清白,忠心不二,他看不起陈宫谋反,看不起陈登奸佞;吕布之妻,三番五次挑唆,使得吕布更加猜忌陈宫、高顺等人!!——有了这些内部矛盾,吕布想得天下,比登天还难!!


说起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吕布,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别的不说,单单虎牢关三雄战吕布那精彩绝伦的一幕,就已使英俊潇洒的吕布在群星璀璨的争霸史册中千古留名。这一战,吕布面对刘关张三兄弟的轮番围攻却毫无惧色,最后在三兄弟的群殴之下竞战成平手。如此看来,吕布的确是三国时期无人能敌的霸王,他的武功在当时来说可谓天下第一。然而,如此历害的一方霸主,却被手下的一个文人玩完,这个人就是陈登。

那么,这个陈登又是何许人呢?据史料记载,陈登字元龙,江苏涟水县人,是东汉未年比较有名的官员,他少年时就立志济世为民。所以,陈登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二十五岁便举孝廉,担任东阳县县长。徐州牧陶谦见陈登是个可造之才,便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兴平元年(194年)陶谦病死,刘备继任徐州牧,陈登极力拥戴刘备。陈登任东阳县令及辅佐陶刘两任牧主期间,勤政为民,爱民如子,政绩绯然,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建安元年(196年),吕布攻打徐州,刘备经过一番抗争,但最终被吕布凶残粗暴的打法攻陷,徐州落入吕布之手,吕布自任徐州牧,陈登也暂随吕布就职。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主而伺,陈登对吕布的为人处世很不欣赏,预见他成不了大气候,故而伺机叛离,另寻明主。建安二年(197年),陈登与其父陈珪达成共识,认为曹操是文武全才,他不但有谋有略,两且他还治国有方,爱民如子,惜材如命,是不可多得的贤主明君。所以,两父子设计破坏了吕布与袁术联姻之事,遏制了吕布势力的发展壮大。

接著,陈登亲自出使许都,当面向曹操分析说明了吕布的弱点,并献出数条消灭吕布的计谋,曹操欣然采纳,封他为广陵太守。任广陵太守后的陈登,他一边治理辖区的官、商、农等方面的差乱现象,一边打击地方势力中的乡匪恶霸,把这些邪恶势力教化成自己的官方部队,以便策应曹操争夺天下。一年之内,陈登硬是把广陵治理的井然有序,农工商各方面得到良性健康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出一支战斗力强大随时待命的精锐武装。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发出进剿吕布的号令。陈登知道消息后,亲自率领精兵,一马当先,将吕布围困在下邳城内。吕布见状,便以陈登三兄弟为人质要挟陈登撤兵。陈登不但不吃吕布这一套,反而将下邳城包围的更加严实。吕布手下的部分官兵,一方面敬佩陈登的开明贤达,一方面憎恶吕布的自视其大,故而举兵内乱,策应陈登围剿吕布,吕布轻而易举被灭,吕霸之旗豁然倒下。

由此看来,尽管吕布勇猛无比,帐下的文官陈宫,武官张辽都非等贤之辈,但由于吕布为人处事有违常理,且吕布恃强傲物,不可一世,故而被手下陈登出卖,最终被曹操所灭。

以我看来,如果吕布德才兼备,没有张飞所骂的「三姓家奴」为人所不耻的行径,陈登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吕布,吕布就不会被曹操所灭。那样的话,三国的历史就得重新排版了,大家以为呢?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看法!


将相不和,吕布没有远谋,比较鲁莽,不够体贴下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