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真的曾断过「狸猫换太子」一案吗?一代天子是否真的被人用狸猫换过?带著这些未解之谜,让有书君跟大家一起,从史海中钩一下这些陈年旧事,辨一下这些事件的真伪。

一、戏曲《狸猫换太子》的主要内容。

戏曲《狸猫换太子》大致内容是:北宋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有一次奉命出巡,途中遇到一个失明的老妇人,老妇声称自己是先帝宋真宗的妃子,是当今皇上仁宗的生母李娘娘,并且哭诉了自己的遭遇。

原来她只是一个宫女,偶然的机会,得到皇帝宋真宗的宠幸,怀孕后地位逐步上升。后来,成为皇后的刘德妃自己怀不上孕,心生嫉妒,当李氏生下孩子以后,刘德妃就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下了孩子,李氏也因此被打入冷宫。

她后来趁机逃出宫庭,居住在这破窑里。

负责处死孩子的宫女、太监不忍杀死孩子,就交给八贤王抚养。后刘妃生的孩子也夭折了。宋真宗无后,便让兄弟八贤王的儿子继承了皇位。

其实这个孩子就是当初被换掉的太子。剧的最后,包拯为李娘娘申了冤,使她与宋仁宗母子相逢大团圆。

二、《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有真实的故事原型。

《宋史》中有相关的记载。

李娘娘确有其人。其实她就是李宸妃。她曾是刘皇后的侍女。因为得到了宋真宗的宠幸,怀孕了。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当孩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刘皇后就把他认做自己的干儿子。

1023年,真宗去世,年仅13岁的仁宗即位,刘皇后就变成了刘太后,因为别人都怕她,所以没有人敢向仁宗说出他的身世。1032年,李氏病重,被封为宸妃,不久,就去世了。

刚开始,刘太后准备以一般宫女的身份处理李宸妃的后事,但是丞相吕夷简向太后建议,如果皇上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这样处理也不足为过。

如果将来他万一知道了,李氏就是他的生母,不厚葬的话,恐怕将来皇上怪罪下来,就不好收场了。

刘太后觉得有道理,就听从了丞相的话,采取了规格比较高的标准埋葬了李氏。

后来,刘太后也去世了,燕王便趁机告诉了宋仁宗,关于他的身世,并且说李氏死于非命。

宋仁宗当场痛哭流涕,并亲自去查看生母是不是真的遭受虐待而死。结果打开棺椁,看到里面装满水银,并且李氏身著太后装,面容看起来还像生前一样。看到这里,宋仁宗叹了一口气,怒气才有所消减。

另外,《狸猫换太子》跟真正的历史有些相近,但是关於戏剧中提到包拯与这件事有关,则是不可能的。

因为据史实记载,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此后直到1043年,他都只是一个地方官,此时并没有介入皇家纠纷的机会。而在1043年,李宸妃的事情已经真相大白,可见,此事跟包拯并没有什么关系。

古代文人为了让故事更好看,在现实的基础上,把情节设计得更加离奇、怪诞。因此,只有「包青天」才有能力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所以这件事只有「安插』在他的身上了。

戏剧也好,真实事件也罢,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再大的冤屈,为官者也能为民作主,为人间伸张正义。并且希望好人有好报,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希望世上不要再出现骨肉分离,亲情撕裂的事情。唯愿岁月静好,让人们安享太平盛世。


【文藏来答】历史真相往往比传说更加诡异,狸猫换太子就是个例子。

虽说《狸猫换太子》出自小说演义,也并非空穴来风,其中太子的原型就是宋仁宗(赵受益,后改名赵祯)。宋仁宗生母是李氏(刘妃的侍女),但出生后就被皇帝宠爱的刘妃抱养,刘妃凭借小皇子赵受益,顺利登上后位,后来成为垂帘听政的皇太后。而宋仁宗生母李氏至死未能与宋仁宗相认,她死后,宋仁宗才知道真相。

不过,故事绝不能与历史相提并论,真正的刘太后刘娥,并非奸诈小人,她抱养宋仁宗另有隐情。此外,刘娥还是一位能与武则天并称的杰出女政治家。

网路配图

刘娥深得宋真宗的喜爱,却一直未能生下一儿半女。宋真宗也很苦恼,他的五个儿子相继夭折,眼看皇位后继无人。

当时很多大臣都以刘娥出身卑微,且一直未孕,而反对立她为后。刘娥对后位志在必得,所以她和宋真宗来了一招「借腹生子」——刘娥的侍女李氏怀了龙种。宋真宗高兴啊,立马封李氏为才人。李氏在宋真宗和刘娥的殷切期盼下,终于生下了一个皇子——赵受益(后改名赵祯,这就是宋仁宗)。

网路配图

然而,接下来上演的却不是月黑风高夜狸猫换太子的剧情,而是宋真宗让刘娥把孩子抱养在她名下,并宫里另一位宠妃杨淑妃共同抚养,也是变相提升孩子在宫中的安全性。后来刘娥借著小皇子顺利封后,小皇子被册立为太子,再后来皇帝去世,刘娥以太后身份带著13岁的小皇帝临朝称,政治能力堪与吕后、武后相提并论。

至于小皇子的亲生母亲李氏,虽然失去了儿子,但不久之后又为宋真宗诞下一位小公主(后来早夭)。由此可见她在宫中的情况并不差,更没有像传说中那样被刘娥害惨。她在宋真宗驾崩后,便去了皇陵守陵,去世后被宋仁宗认回生母身份。

网路配图

传说中很凄惨的狸猫换太子宫斗故事,在历史中很可能是所有主人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归【文藏】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著你!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定型于清代说书艺人石玉昆所编《三侠五义》,但类似的故事(讲述宋仁宗身世)在明代小说中已出现,如包公案故事《桑林镇》,只是尚未演绎出「狸猫换太子」的情节。

不过,「狸猫换太子」故事虽然是文人捏造,却另有所本,因为历史上的宋仁宗,身世确实有些曲折。他的亲生母亲,是宋真宗章献皇后刘娥的一名侍女李氏,偶然一次与皇帝有一夕之欢,便有了身孕,后来产下仁宗。但仁宗从小就过继给章献皇后为子,由杨妃抚养长大,所以仁宗一直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按《宋史》的记载,「初,仁宗在襁褓,章献以为己子,使杨淑妃保视之。仁宗即位,妃默处先朝嫔御中,未尝自异。人畏太后,亦无敢言者。终太后世,仁宗不自知为妃所出也。」。直到仁宗成人,才从皇叔那里得知自己的身世。

不管怎么说,真实的宋朝历史中,并没有出现「狸猫换太子」的事情,也没有《狸猫换太子》讲述的那般离奇。但由于仁宗皇帝的身世确实比较曲折,在民间便被戏曲文人演绎成传奇故事,情节越来越富戏剧性。

「狸猫换太子」还有另一个故事原型,但这个原型跟宋仁宗没有关系,而是明孝宗的身世。明孝宗是明宪宗的儿子,是一名偶尔被宪宗皇帝临幸的宫女纪氏所生。明宪宗宠幸万贵妃,而万贵妃心肠歹毒,见不得别的嫔妃生育子嗣,见纪氏有身孕,便命一名宫婢带了堕胎药给纪氏。幸亏那宫婢心软,下不了手,回去谎报纪氏只是有「病痞」,并未怀孕。数月后,纪氏偷偷生下儿子,万贵妃闻知,又派太监张敏前去溺死新皇子。张敏又冒死将皇子藏起来,用「粉饵饴蜜」喂养大。到皇子六岁时,明宪宗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

明朝文人编造「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很可能就是借宋仁宗的壳来影射明孝宗的身世与明代的残酷宫斗。你看戏文中的「狸猫换太子」主要情节跟明孝宗身世多么相似:「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刘妃,与其说是宋代的刘娥,不如说更像明代的万贵妃;故事里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宋代史上并无其人,反而跟救过明孝宗小命的宫婢与张敏高度相似。宋代后宫之内尽管也有宫斗,但还不至于像明朝宫斗那么残酷。


我们看过《三侠五义》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里面讲的是北宋宋真宗时期,刘妃和李妃两个人都怀有身孕,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很大的可能被立为皇后,刘妃为了不让李妃登上皇后的座位,勾结太监总管郭槐,在接生婆的配合下,趁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人事不知的时候,将一直剥了皮的狸猫换掉了刚出生的太子,并命令宫女寇珠勒死,寇珠于心不忍,偷偷将太子交给宦官陈琳,陈琳又把太子转交给当时的八王爷抚养。

宋真宗看到血淋淋的狸猫,以为李妃生下一个妖怪,大为震怒,将她打入冷宫。刘妃也生了个儿子,顺利登上皇后的位置。谁知道没过几年刘妃的儿子病死,宋真宗没有儿子继承皇位,只得将八王爷的儿子过继给自己当义子并立为太子,这个小孩正是当年李妃被偷换掉的儿子。后来宋真宗去世,太子登基,当时的大臣包拯在陈州办案,碰到乞讨的李妃,得知真情,带她回宫和亲生儿子也就是皇上见面,这才真相大白,而早成为了太后的刘妃知道事情败露,自尽儿子

整个故事是小说虚构出来的,因为精彩而广为流传。真实的历史上宋仁宗的确是一个姓李的宫女所生的,因为宋真宗无子,刘皇后安排李姓宫女和宋真宗生了一个儿子,由刘皇后亲自抚养长大成人,悉心照料培养。宋真宗死后,宋仁宗继位,因年纪太小,刘太后垂帘听政了十一年。

真实的刘太后并不是阴险毒辣的人,非常仁慈,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也善待与她,吧她从宫女晋升到?妃,在她死后,也按皇后的规格厚葬。


所谓「狸猫换太子」乃是武侠小说开山鼻祖《三侠五义》中的故事章节,作为开篇第一回为小说起了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肯定是虚构其事的。之所以流传很广,一是小说本身受众面就很广,情节精彩,受老百姓喜爱。二是这一章被多次改编为各种戏剧,更是大大拓宽了故事流传的方式渠道。甚至连蒋总裁对此故事都非常喜欢。事件的真相也并非全部胡编乱造。故事背景来源有二:
  • 其一,主人公宋仁宗赵祯确实并非皇后刘娥亲生,也不是哪个妃嫔所出,而是刘娥身边的宫女李氏生的,为刘娥一手抚养长大并继位为皇帝。直到太后刘娥去世,赵祯亲政,才被告知身世,并被暗示生母是被太后所害死。赵祯决心追查,亲启生母李氏的棺椁,发现李氏尸身被水银保护,且穿戴都是皇后的规格。于是断定李氏确是病死,且太后给予了应有的尊重。感慨人言不可轻信。所以仁宗的身世构成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基础。

  • 其二,故事取材一说来自于明朝明孝宗朱佑樘,幼时九死一生的故事。成化年间,明宪宗专宠大他17岁的万贵妃。万贵妃霸道无比,在后宫不许任何妃子或者宫女怀有皇帝的子嗣,一旦发现便是母子一起弄死。造成明宪宗一直没有子嗣立储。朱佑樘生母纪氏偶得宠幸,在宫中婢女掩护下瞒过万贵妃生下他。又被忠心的大太监张敏偷偷交给废皇后吴氏抚养。六岁时方被明宪宗相认,并立为储君,后得承大宝。朱佑樘的经历除了狸猫一节没有之外,其他情节、人物都可谓还原程度极高。所以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取材来源于此。

至于刘娥这个名字都是民间戏曲给起的名字。正主为章献明肃皇后刘氏。

  • 她出身寒微,饱尝民间疾苦。虽一直受到宋真宗赵恒的宠爱,但也是饱经挫折坎坷才终于登上皇后宝座。

  • 她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皇太后,完成宋政权从真宗时代到仁宗时代的平稳交接,为宋在仁宗时期的繁荣打下基础。常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在历史的记载上,完全可以说是位贤德的女主。


确切地说是假,但也非子虚乌有,空穴来风。四帝仁宗确糸宫女李氏所生,刘后抚育,仁宗继位时,李氏已逝多年。当仁宗得知后,心里极为震动,有人流言李氏为刘后所害,仁宗遂命开棺,当见到李氏面如生时,并著皇后服敛葬,心才释然。也许刘后早知有今日之事,但仁宗之仁,刘后之明亦非虚言。


《狸猫换太子》是出自清代小说《七侠五义》关于宋仁宗赵祯身世而偏写故事,传统京剧和现代电视剧《狸猫换太子》剧情,几乎家喻户哓,人人皆知。而野史所记载的史实和民间流传故事,与传统正规史料相比是有差别的,宋仁宗出生时被调包,应该是事实,但用"狸猫"来换太子应该是虚构故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