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7《佛教难字字典》索引数位化完成

Blog:ebag2007.blogspot.com/2

【制作说明】

制作者是捕风兄与瑾昀兄,笔者依索引档案调整成「引得市」格式并更新。

字列 4391

缺字 0

总字列 4391

(97笔省文草体)

(字号0001-4294)

第一部 难字典(1-398)

第二部 难字总画索引(399-544)

第三部 佛教省文草体(545-553)

【《佛教难字字典》例言】

一、本书收录了佛教书籍、中国古籍等各种版本或手抄本中的难字,按索其正体字编纂而成,以助读者了解其字形为主,并非以解释为主。

一、基本字以正楷(正体字)表示为原则,若有其他常用的同音义中文,均记载于()中。

1.花是华的俗字,蝶是蜨的俗字,袖是褒的俗字。但是关于花、蝶、袖各字,也分别设定于基本字项目中。

2.沙是砂的本字,但是以砂为基本字,而以沙作为并载文字。

3.沱虽以池的异体字而予并载,但亦列为基本字而设定其项目。

二、基本字以「康熙字典」的字体为依据,并参考「汉字典」(原书为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陆尔奎、方毅共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学生字典」)及诸桥「大汉和辞典」两书。

三、音韵方面,虽省略,但可查阅一般之字典。

四、并载字系由古代手抄经文、版本书、手抄书及各种碑文中收录的,也有由「集韵」、「广韵」、「玉篇」、「康熙字典」、「俗字谱」等古辞典,字谱中所收录的古文、籀文、省文、同字、俗字等。

五、并载文字,不分别注记「古文、籀文、省文、向字、俗字」等,而以注明出处来替代,而出处仅注明号码,出处名称列于凡的中,卷末附录其解说。

六、佛教省文草体是由「省文纂考」及「讽诵集」手抄本中所收录的,这些字是佛教用语的专用字体,特别在手抄本中有许多这种字体。研读佛书者,对这一类字体要特别予以了解。

七、每一本字右下角之阿拉伯数字,为除部首后之该字笔划。


【《佛教难字字典》凡例】

并载文字的注记号码,系表示出自下列的典籍资料

①「细字法华经」(复制本,一九七七年出版)

②「无量义经」十功德品(影印,一九七〇年出版)

③「佛说弥勒成佛经」(影印,一九七〇年出版)

④「大般若经」(影印,一九七〇年出版)

⑤「华严经」(影印,一九七〇年出版)

⑥「春日版法华经」

⑦「讽诵指南要句集」(一六六〇年十月出版)

⑧「大乘五蕴论」(一七五七年,翻刻本)

⑨「因明入正理论科注」(一八八五年十二月,翻刻本)

⑩「高丽版大般若经」

?「字学举隅」(影印、龙启瑞编,光绪已卯年新销本。「异体字研究资料集成」别卷一收录)

?「省文艺考」(影印,松本愚山编著,一八三〇年版。「异体字研究资料集成」第五卷收录)

?「讽诵集」(手抄本,无出版年代记录)

?手抄经文(除了由前述①至⑤的手抄古经文中所收锋的字以外,指当作手抄经文的字体用字)

?碑文(为罗振鋆、罗振玉「增订碑文」、罗振玉「碑文拾遗」、罗福葆「碑文续拾」三书的综合名称)

?由「集韵」、「广韵」、「玉篇」、「正字通」、「康熙字典」、「宋元以来俗字谱」等古籍中所收录的古文、篇文、省文、或作、向字、俗字等的古例文字。

?则天文字(亦称武周文字)。唐朝武后则天当政时,对载、初、授、证、墨、年、月、日、正、天、地、人、星、君、臣、国等十七字所特别想定的字体。


【后记】

开箱文笔者附上了原书例言、凡例的说明,让使用者查询到内容时,可快速对照文字出处。

【使用方式】

进入《引得市》(Index 引得市)在「工具书→语文辞典」中查询使用。

【小额赞助】

Index 引得市


李琳华:《佛教难字字典》,台北:常春树书坊,1990年4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