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太恰当的想法。因为中国古代的教育,一直是官学和私学并存,并以私学为主。所以有词语「家学渊源」、「书香门第」。由于古代门第阶层划分清晰,士农工商差距明显,知识书本作为一种遗产是父死子承,轻易不会流到外面去。而欧阳修父亲做过军事推官,确保了欧阳家有知识。娶了妻子,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所以,欧阳修从小是虽家境贫寒,但内有母亲作启蒙,外有邻家藏书供抄阅,且天资聪慧,最终自学成才。

但是,自学或许能应付童生试。但对于想要改变命运的欧阳修来说,必须考中进士才行。遗憾的是,没有名师教导的欧阳修接连两次秋闱没过,可以说是一个很大打击了。这个时候,他拜了一位老师,名叫胥偃,这个人看似没多大名气,但在当时,是进士,是一品大官(翰林学士,兼任开封府尹),这个人很看好欧阳修,保举他进了国子监。欧阳修也很争气,接连考了第一,最终考取了二甲进士。胥偃就把女儿嫁给他了。欧阳修虽然还是穷小子一个,但毕竟背后也算是有人了。

同时,欧阳修的第一份工作也很好,他的上司是钱惟演,是西昆派代表人物,当时的文坛领袖之一,又乐于提携青年才俊,给欧阳修他们提供优渥环境,供他吟诗作文,这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

纵观欧阳修一生,他能成为文坛宗师,一方面是才华高绝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反「西昆体」、「太学体」,主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另一方面提携后辈,八大家中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从而也间接抬高了欧阳修的地位。


成为什么样的人,与上学有关系,但不绝对。我认为与个人的修行和格局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没有读过大学,却一代思想家、理论家,诗词大家,没上过黄埔军校却是一代军事家,


永叔北宋人。是他父亲教的,最起码当年还没有锌片挂入脑闪的方法


真可笑,欧阳修是进士出身,怎么说没有上过一天学?


良好的教育不一定都要来自学校。

欧阳修确实没有上过学,他小时父亲已经去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后来投奔了他叔叔,生活稍微安定。这个时候,家庭教育起了很大作用,因为他母亲当初也算是识字会诗文的大家闺秀。于是欧阳修母亲用小杆子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识字。欧阳修叔叔时不时也会帮助教导,就这样,欧阳修最终没有错过基础教育。

有了基础,随著欧阳修慢慢长大,已经能识字断文的他开始真正读书。但他家贫,没钱买书读,更别说上学校。于是他跑到城南李家借书读。亏得李家也愿意借,欧阳修自此勤奋借阅抄录,常常习作诗文,后来更是在李家得到了韩愈的文集。韩愈是多牛的人啊,可以想像对欧阳修的影响有多大。

就这样,欧阳修靠著自己的勤学苦练与这些人的帮助,最终成了一代文学宗师。


有志不在年高,美国没有中考高考,学生一样很优秀,古人都很勤勉,而且有的诗人一家三代祖上文化都很高,并不一定非要走科举道路,很多古人的励志故事更能让我们发愤图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