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因为奇袭荆州,逼得不可一世的关羽败走麦城,并被吕蒙劫杀,而名垂青史。可是,杀了关羽后不久,身体健康的吕蒙却离奇死亡,没有病因说明,年仅四十二岁,让人感觉他死得不明不白!

由此关于吕蒙之死,流传出多个版本,越发让人感觉扑朔迷离。

吕蒙之死的三个版本

版本一、关羽显灵说

说吕蒙收复荆州后,回到江东,孙权为吕蒙设宴庆功。就在君臣把酒言欢之时,吕蒙突然神色大变,对孙权破口大骂。

在众人一片惊愕之中,才明白,原来关羽显灵了。他附在吕蒙身上,大骂孙权忘恩负义!

就在大家惶恐不已的时候,吕蒙突然倒地,七窍流血,气绝身亡!

版本二:孙权谋杀说

这个说法的基点是,奇袭荆州前,孙权害怕遭到刘备的报复,一再要求吕蒙,不能杀关羽。但吕蒙不听孙权的命令,擅自斩杀关羽。

吕蒙的这个行为犯了两个大错:一是不顾天下形势,导致东吴与西蜀联盟的瓦解,危及东吴安全;二是不听君令,让孙权感觉到吕蒙太羁傲不训,难以驾驭!

孙权谋杀吕蒙,既可以提前除掉,可能对他形成威胁的悍将,同时也可以推卸责任,用吕蒙的头,平息西蜀的怒火!

版本三:病逝说

这种说法又有两个推测,一个推测是,吕蒙常年征战,可能早就留下病根,因身体强壮,所以并未显出病态,一旦战后松弛,反而会立刻发病,这样的病历很多。

第二种推测是,吕蒙可能死于瘟疫。就在吕蒙去世的同年,孙皎、蒋钦也死了,也就在那几年,正是东吴瘟疫流行的阶段。吕蒙他们很可能是感染上了瘟疫,不治而亡。

真真假假

三个版本哪个是真的?

很显然,关羽显灵索命的说法,是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更符合民间老百姓,对关羽的美好期望。

关羽在民间被神化,这样的圣人,如此不明不白地死了,实在与他的形象不大相符。所以,罪魁祸首吕蒙,必须对此负责。

以关公显灵的方式,更符合人们对他神化的胃口,但显然不是真的,寄托的愿望而已!

第二种说法看起来有一定道理。从逻辑上看,似乎很难否定这种推论。

请注意,这是一种推论,史书没有这个记载,依然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既然是推论,也可以有完全相反的逻辑推理,来否定这个说法。

比如,谁敢说孙权不让吕蒙斩杀关羽,这件事存在?又有谁敢说,不杀关羽,西蜀眼睁睁看著荆州陷落,肯定不会兴兵报复?哪个地方看得出,孙权有忌惮吕蒙,甚至忌惮到必须下死手的地步?

所以,细细推敲,所谓很有道理的「孙权阴谋论」,也不是很有说服力。

事实上,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表明,孙权有谋杀吕蒙的理由,都是后人的推测。

当然,在有限的史料范围内,也没办法完全排除这个说法。

就历史记载而言,我们只能相信一个事实:吕蒙是病死的,什么病?不知道,急性暴亡!


据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记载: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 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 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 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 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 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

从陈寿的记载来看,吕蒙是病死的。吕蒙早年虽被称作「吴下阿蒙」 ,却战功赫赫,可以说绝对是个勇将, 常年征战,哪有不会受伤的。到 42 岁时,他已经是伤痕累累,积劳成疾了。早在攻打荆州之前,吕蒙就已经病魔缠身,身体羸弱不堪了。面对关羽这么厉害的对手,吕蒙肯定会慎之又慎,为了谨慎起见,日夜操劳,废寝忘食也是常有的事,这就使得本来就疾病缠身的身体更加虚弱了。在关羽败走麦城,逃亡途中被吕蒙手下潘璋部将马忠所擒,关平前去相救,也被捉住了。吕蒙见二人不肯投降,就将二人杀死。杀了关羽之后,吕蒙茶饭不思,日渐消瘦。为此孙权还给他请了最好的大夫,为他治病。为了观察吕蒙的病情,还在吕蒙房间隔壁打了一个小洞,偷偷观察他的病情,以防不测。结果,吕蒙还是病情加重,一命呜呼了。


吕蒙是积劳成疾,久病不愈而死


吕蒙违背孙权的军令,关羽荆州失守之后,孙权按说已经夺回了荆州,不应该追杀关羽和刘备结仇。但是吕蒙不听,非要在麦城截杀关羽,杀了关羽之后,等于把刘备的仇恨全部转移到东吴,刘备必然要报仇,所以孙权为了转移仇恨,把关羽人头又送给了曹操,孙权为了洗白,就把吕蒙赐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