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天,应当用新眼光来看,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所以从这个故事也可以间接看到吕蒙的才干。

其次,吴国的军事领导即为大都督,第一任基本为周瑜,第二任为鲁肃,第三任基本就是吕蒙了,第四任是打败刘备的陆逊。通俗点想,如果你是孙权,你会把吴国的最高军事将领的职位、几万大军的统帅交给一个四肢发达的武将吗?

最后,历史上的吕蒙,军事和政治素养很高,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更多是对英雄关二爷的惋惜,往往不注重吕蒙。试想,就算关二爷已经年迈不复当年之勇,那也不是随便阿猫阿狗就可以与之为敌的,就算吕蒙的才能超不过关二爷,但也绝对不会低于关二爷。


大家好,我是无谓风流!

有两句成语,一句是「吴下阿蒙」,还有一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都是描写吕蒙的。吕蒙是继周瑜,鲁肃之后东吴声名显赫的将领。

《三国演义》中吕蒙第一次出场只有寥寥一句「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第四十四回,再出场时已经到了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伤,吕子明白衣渡江」,出场即预示著关羽的终结。

书中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历史上的吕蒙原本只是一介武将,虽战功显赫,但不好读书。孙权曾劝过吕蒙,如果想成为周瑜,鲁肃一样的治世之才,光有武力是不够的,必须要读书。简短解说吧,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建议,通过刻苦研读,果然成了文武双全的治世之才。

书中写到曹操在樊城被关羽水淹七军,斩了庞德,失了于禁,直接威胁到许都。曹操都想要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司马懿献计向东吴求援。

之前孙权本有结亲示好之意,单被情商低的关羽羞辱拒绝,早有取荆州之意,这回曹操主动求援,立即应允。

就在这时,吕蒙已经赶来了。见到孙权后说到:「今云长提兵围樊城,可乘其远出,袭取荆州。」这是在孙权还没有接到曹操信函之前,吕蒙就已经往回赶,已经可以说明吕蒙的敏锐的机会把握能力。

如果仅是如此,吕蒙也算不得优秀,只能说是这件事上表现的不错,真正提现能力的是其后的系列举措。

当吕蒙听说关羽在沿江上下每个一段距离就建有烽火台,并在荆州开始备战时,知道关羽已经有了准备,于是装病迷惑关羽,一面将最高指挥官换成了陆逊,并采纳陆逊的计策托病辞职,并具书关羽,果然关羽上当:「仲谋见识短浅,用此孺子为将!」

上当的关羽调走了大部分的兵力去往樊城,荆州实际已经是座空城。

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点兵三万,快船八十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撸,却将精兵埋伏在船舱中,一举拿下荆州。

从这件事的开始策划到最后执行,每一步都精心设计,遇变不乱,举贤荐能,无一不具备了统领风采。因此,吕蒙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了!


吕蒙堪称优秀的军事家,而且其成长经历已成万世典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相比之下,关羽则是盛名难副,傲慢自大,目光短浅,情商太低,最终招致兵败被杀的厄运。关羽之盛名,得益于罗贯中的杨刘贬曹历史观,被塑造为忠义的化身,封建时代将军的楷模,正合帝王树立愚忠典型的需要,统治者美化关羽的用意不言自明。


单用四肢发达来形容吕蒙,应该不准确。既然是武将,多多少少都会了解一些兵书。或者从战斗中吸取经验,就算是张飞也是粗中有细。何况是吕蒙!


三国东吴最没战略头脑的大都督,别不服。


是的毫无战略眼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