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

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无端蒙冤遭受残害,为报楚王杀害父兄之仇,伍子胥辗转流亡至吴国,在那里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他先是竭力辅助吴王阖闾夺取王位,使原本弱小的吴国国势日渐强盛,后终借吴国兵力攻破楚国,在破城之日,为了发泄自己内心巨大的仇恨,和数十年深沉的隐忍,伍子胥竟然做出了掘墓鞭尸的惊人举动,表现出一个复仇者性格的坚韧和残酷。

司马迁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怀著很复杂的心情,评述伍子胥在父兄遇难之后隐忍苟活,最终得以完成复仇大业的行为,文中既有著对其意志和人格的崇敬和肯定,又有对其破坏力的恐惧,破国鞭尸,动摇了传统价值的基础,而在伍子胥那个时代,他的这种背叛却能得到列国高层人士的同情和理解,为什么呢?

在先秦时期,私人之间血债血偿的风气极为兴盛,在《孟子.尽心下》中就有『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君臣臣,君主和臣子各尽其职责,这个关系是对等的,楚平王滥杀无辜,伍子胥作为臣子就没有义务为他效力,从个人的角度上讲,是符合春秋大义的复仇。

但是从站在楚国的立场上来看,伍子胥作为楚人率领吴国军队攻打自己的国家,使楚国遭遇了灭顶之灾,并由此引发了吴、楚两国此后旷日持久的战争 ,毫无疑问,他的复仇已使自己沦为叛国者。


伍子胥率吴伐楚,算不得叛国。毕竟楚国国君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其父兄。伍子胥带兵伐楚,乃是报杀父之仇。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楚国太子太傅,因太子被费无忌所诬陷,伍奢也受到了牵连。楚王本想杀害伍子胥全家,所幸伍子胥机警而逃脱。从楚平王下令杀他全家那一刻,按现在话说伍子胥已经算是被开除国籍,剥夺政治权利了。不是他楚国的人了。前去吴国需求政治庇护,向国际社会求援。控诉楚平王对他全家的迫害,最终为其父兄报仇雪恨。

所以这里和叛国完全没有关系,商鞅在秦国变法都不算叛国呢。而且那时候诸侯国有点像现在的联邦制国家里的一个州,都是国内内部矛盾。


先秦时代的《春秋》一书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对伍子胥都是持明确的激赏态度的,司马迁说他是烈丈夫。司马迁虽然已经是皇权专制时代的人了,但是秦汉离开分封时代比较近,价值观还相似。

事实上,即便申包胥也是赞同伍子胥的复仇的。《左传》原文上这么说:「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复仇)楚国。」 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勉之一句话,表达了申包胥对伍子胥抉择的认同。他认为复仇是应该的,但他作为事君者,忠君兴国也是应该的。各行其志,都符合当时的道义。

至于「叛国」一说,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我不想多解释,但有一句,就是先秦分封下的国家,其实更是一种宗族和家族,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大宗和小宗。这种军事行为是针对宗的,不是针对国的。当时国的概念与后代不能等量齐观。


那时候的国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你换个省生活工作完全没问题啊,再加上这些国都是私自搞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