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大事都遵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像溥仪这种出身帝王之家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拥有自行抉择妃子的权力,但是早已经失去权力的溥仪在婚姻这件事情上没有了自己的选择权,再加上对婚姻、对家庭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溥仪选择自己的妻子时就有了戏剧性的一幕,通过照片来选择自己的妻子。

起初,文绣比婉容要早些进入溥仪的眼帘,按照皇帝必须从满蒙大臣中挑选妃子的祖制,出身镶黄旗的文绣的照片被送到了溥仪的桌子上,同时被送来的还有婉容的照片,但不知道为什么溥仪觉得看到文绣就很顺眼,所以也就没有多想的圈定了文绣作为自己的皇后。

不过端康太妃却为溥仪选择了婉容,当时的婉容出落得高挑漂亮,但文绣却相貌平平,尽管溥仪在潜意识里并没有对皇后有什么标准,但是在端康太妃的压力下他选择了婉容当自己的皇后,而文绣被封为淑妃,就这样,接受过西式教育,并且性格活泼开朗的婉容成为了溥仪的皇后,但这种活泼和热烈的性格却让她以后的人生一派乌烟瘴气,反观内向端庄的文绣却敢于为自己的幸福而突破自我。

起初,婉容成为溥仪的皇后时,凭借著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活泼而赢得了溥仪的欢心,反观接受传统教育的文绣却是一个标准的内向和端庄的中国传统女人,也因为这样受到溥仪的冷落,随著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溥仪被迫带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离开紫禁城,并在天津购置了寓所。

这一时期的婉容逐渐开始吸食鸦片,出了宫的婉容彻底获得了自由,她脱掉传统的皇家服装,改穿更加时尚和现代的旗袍以及高跟鞋,并时常出入高端名流们的聚会,进行各种消费活动。而反观文绣和溥仪的关系却日渐恶化,随著日本人开始同溥仪进行接触,文绣劝诫溥仪同日本人保持距离,但溥仪却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复辟。

同时,三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溥仪更愿意和善于交际的婉容待在一起,出席各种活动,甚至一同乘坐汽车上街购物,而文绣在这些活动都被刻意的忽视,在天津的寓所里,文绣住在二楼,婉容住在一楼,溥仪常常待在婉容那里,文绣对溥仪来说变得竟像陌生人一样,双方之间甚至经常发生争吵乃至打骂的事情。

随著七年的时间眨眼而过,备受冷落的文绣决定鼓起勇气摆脱这种孤独的生活,她向溥仪提出了离婚,这让溥仪大吃一惊,毕竟这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所以双方之间的八卦新闻很快就登上了头版头条,被记者们称为「刀妃革命」,在文绣的坚持下,溥仪无奈只得和文绣离婚,赔偿了她五万块钱,并要求她永不再嫁。

文绣之所以会和溥仪离婚无非两点:不喜欢他和日本人来往;受到溥仪的各种冷落;文绣和溥仪离婚后,随著那笔钱用完,生活也过的相当拮据和艰苦,抗战胜利后,文绣和一个国民党军官刘振东结婚,不过由于时局动荡的原因,很难说她过的幸福,但对她来说或许精神上有了一个寄托吧。

反观婉容却过的十分不幸,起初婉容也曾经打算离开中国,东渡日本,但是被溥仪的妹妹发现,而溥仪一心想要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复辟,所以这个计划落空,婉容也就放弃了出逃的计划。而随著溥仪暴露出生理上的缺陷,以及婉容过度吸食鸦片,在伪满洲国屈居于日本人之下的婉容生活的很不自由,而且溥仪也对她日渐冷落。

这让婉容倍感凄苦,于是开始采取自我毁灭的方式生活,她疯狂的吸食鸦片,并且同溥仪的侍卫私通,怀孕生下一个很快就夭折的孩子,在精神上备受折磨的婉容开始变得疯疯癫癫,最终被溥仪关在一间屋子里彻底失去了自由,而随著吸食鸦片越来越多,她身体越来越虚弱,有时甚至连床都无法离开。

抗战胜利后,婉容以及溥仪失散,婉容被游击队俘虏,关进监狱里并死于其中,溥仪知道后也无动于衷,2006年与溥仪合葬于华龙皇家陵园,也许比起婉容,文绣无疑又是幸运的,至少她获得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但无论怎么说,这两位女性无疑都是时代的牺牲品,都是不幸的。


郭布罗婉容的名字来源于《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原本美丽诗句,却并没有挽救婉容不幸的一生。婉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就如同已经没落崩溃的封建王朝一样,从一开始被选为皇后,就注定了其悲剧的人生。实际上,婉容这位有名无实的皇后也并非是溥仪中意的选择,而是在当时主持后宫事务的端康太妃的坚持下而确定的。

逊帝溥仪中意的皇后人选:

从流传至今的很多婉容和文秀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末代皇后婉容的长相和气质是远远高于淑妃文秀的,实际上婉容不仅长相出类拔萃,还受过良好的教育,颇通诗书,并且,婉容还有著文秀无法比肩的高贵出身。然而婉容的这些巨大的优势,却并没有能够给自己加分,反而,逊帝溥仪将文秀圈定为了皇后的人选。那么这位被溥仪一眼相中的文秀的家世如何呢?

文秀的父亲是来自满洲镶黄旗,任职于内务府主事,她自小过著平民的生活,虽然早已经家道中落,但是文秀依旧读过书,并且还上过私塾,其实文秀除了长相外,其余条件并不比婉容差,那么,为什么溥仪不选美貌与才情并存的婉容呢?

其实,这并不能完全怪溥仪,根据一些非官方的记载,据说溥仪称当时看著文秀的照片,觉得文秀长相比较有趣,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文秀圈定为皇后人选。不过溥仪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对此事做出了正确的解答,称当时照片送到了养心殿,一共有四张,四个人身段像桶子,模样一样,分不出美丑来,只能看到谁的旗袍花色特别些,于是找了一张顺眼的照片,也就是文秀。这边是溥仪选择文秀的真实原因。

端康皇贵太妃的坚持:

溥仪虽然相中并圈定了文秀作为皇后,但是最终成为溥仪皇后的人确是婉容。那么婉容为何能够成为溥仪的皇后呢?其实这也是经历了一个斗争的过程的。当时主持逊清皇室事务的是光绪皇帝的遗孀端康太妃,端康太妃与婉容的父亲交好,因此极力主张立婉容为皇后,端康太妃同时还提出了文秀出身不够高贵。但是其实文秀在宫中也是有著支持者的,支持文秀的是同治皇帝的遗孀敬懿太妃,而同治帝的另一个遗孀荣惠太妃也支持文秀为皇后。但是最终溥仪还是遵照了端康太妃的意思,将婉容立为皇后。

原创
对于年轻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结婚只是一个皇帝必然要走的形式。既然其他皇帝都要结婚,娶皇后纳妃子,溥仪自然也要遵守。他在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描述自己看待婚姻,是当作「龙凤呈祥」天经地义的事情来接受的。溥仪认为结婚代表著自己不再像小孩子那样被管束,至于结婚对象是谁,根本不需要溥仪操心或者关心。负责溥仪皇后人选的是宫中的太妃们,这些太妃中有同治皇帝的妃子,也有光绪皇帝的瑾妃。由于各太妃都想成为主持中宫的人物,自然希望新皇后是自己这边的人。由于时代进步,过去选秀女的方式被摒弃,改用照片让皇帝挑选。当然这些候选者都是宫中势力自己先千挑万选过了才给皇帝做最后的推荐。最后好不少容易过关斩件的四张姑娘照片送到溥仪手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在他看四个姑娘长得都差不多,如果一定要比较,只能从她们的旗袍花色挑个中意的。就是在这样对姑娘所有信息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溥仪看文绣的照片衣服好看,就挑中了她,按理说第一个挑中的就是皇后了。文绣婉容但是文绣是敬懿太妃中意的女孩,由此跟敬懿太妃做对的端庄太妃怂恿王公们哄著溥仪挑选自己推荐的婉容。理由是婉容出身富户,长得漂亮,出身和外表都比文绣拿得出手。溥仪被闹的很不耐烦,就重新选了婉容。但是这样出尔反尔,敬懿太妃和荣惠太妃又不愿意了,表示皇帝已经圈过文绣,文绣就不能再嫁给臣民,哄著溥仪把文绣纳为妃子。但是溥仪此时根本没有对妻子、对家庭的概念,一个女人都嫌多,两个自然不乐意。王公们说皇帝娶皇后纳妃子是祖制,溥仪见皇帝都是如此,也就同意把文绣纳为妃子。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云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

皇宫后宫佳丽三千都是不多的。皇后是靠争取的不是先看上那个那个就可以当皇后。这和正妻和纳妾差不多,有实力做大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