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风景区,是宁波唯一的全国5A级景区。

溪口,这个美丽的地方,让王羲之六拒帝招,让李清照寄怀心事,让苏轼向往终生,让王安石留下了诗篇,也让张学良得以寄情山水。

溪口,也因为是蒋氏父子故里,引世人瞩目。

我先后四次游历溪口风景区,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荟萃,宁波首选旅游目的地,当属溪口风景区。

溪口风景区,除了自然山水外,其余大多与蒋介石当年留下的诸多旧迹有关。

武岭门,因建在武山的山脊上而得名,是进入溪口镇的必经之路,原本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常到这里念经拜佛。

1930年,蒋介石将小庵堂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

门额两面都镌有「武岭」两字,正面为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题,背面是蒋介石亲笔题写。

丰镐房是蒋氏故居,取周文王建丰京,周武王建镐京,合称丰镐之意。

小洋房,建于1930年,按照西式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也用了「洋货」,因而得名「小洋房」。

1937年4月,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国,蒋介石曾将他安排在此读书反省,蒋经国称其为「涵斋」,有「修炼身心、增加涵养」之意。

1939年12月12日,日军轰炸溪口,蒋介石原配夫人,蒋经国之母毛福梅,在丰镐房后门被炸身亡。

蒋经国从江西昼夜兼程为母奔丧,挥泪手书:以血洗血。

「以血还血」的石碑,立于小洋房。

1922年,蒋介石之母王采玉病故,时年59岁。

当时蒋介石深得孙中山赏识,母因子贵,蒋母得以厚葬。

蒋母墓道,成为溪口风景区的重要一景。

张学良幽禁地,即「雪窦山招待所」,上海中国旅行社建于1934年。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由戴笠押送至溪口,幽禁于「雪窦山招待所」。

1937年中秋节后,张学良被押送到安徽黄山继续幽禁。

雪窦山,与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

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来雪窦寺拜佛求签,抽得「飞龙升天,腾骧在望」上上签。

蒋介石在雪窦寺住了11天,并题写了「四明第一山」五个大字。

2008年11月,雪窦山弥勒大佛隆重开光,为溪口,添新景。

在蒋介石心目中,家乡溪口的风景,天下第一。

1935年5月,蒋介石视察云南,并参观了石林景区,叹为名不虚传,当地官员请其题词,蒋介石想写「天下第一奇观」,突然想起家乡溪口风景,便把「第」字写成了「弟」字,成就了云南石林「天下弟一」的典故。

妙高台,又名妙岑岭、天柱峰,峰顶有坪如台,蒋介石称其「妙不可言高不可攀」,三面均为绝壁,下临深渊,烟霭四合,漂渺似仙境。

蒋介石1927年下野后,在此修建一山庄,后来回乡时也多居于此,遥指时势。

特殊年代期间,妙高台曾被拆毁,蒋介石亲笔题写的「妙高台」横匾,被一农民私下收藏,当做蒸板切菜用。

1986年,妙高台重建复原后,「妙高台」横匾得以重新挂置。

千丈岩瀑布,高达186米,乳泉之水流入锦镜池,穿过关山桥。

千丈岩瀑布早在北宋就闻名遐迩,王安石有首观瀑诗,盛赞其妙:

拔地万重清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宋代宰相楼钥也有《千丈岩诗》:

惊见银河空外翻,湍流千丈有余寒。

下流不用长劳望,只向悬崖顶上看。

1937年4月,冯玉祥到此,曾赋诗:

来到四明山,先看千丈岩。

若能发水电,更能开我怀。

从此诗可知,冯玉祥胸怀治国方略。

千丈岩之下,有三隐潭,现有缆车相通。

三隐潭自古被传为有「真龙宅焉」,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以奇秀称绝。

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有《三层潭》盛赞美景:

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

再落玉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徐凫岩瀑布,相传曾有仙人在此骑凫,徐徐升天而名。

每年冬天,徐凫岩瀑布之下,溅水成雪,造就了徐凫溅雪的独特景致。

1987年,90高龄的屈武先生第三次来到溪口,为溪口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徐凫溅雪」。

瀑布之侧,现在已经建成玻璃观光栈道,崖高240多米,如龙绕悬崖,令人惊叫。

商量岗,传说晋时三位高僧在此商量建寺而名。

蒋介石曾打算把商量岗建成第二庐山,1935年冬,蒋介石曾召集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杭州市长等十余人,到商量岗研究建设第二庐山的构想。

1936年,蒋介石在商量岗建成了别墅,名叫中洋房。

别墅后面一口水井,水从山石泥土中渗出,清澈透明,被誉为「美龄泉」,还有一个小型的防空洞,进出口不同。

时局变迁,蒋介石1949年败走台湾,第二庐山的建设构想,从此搁浅。

现在大树还在,斯人已去。

商量岗之下的东嶴山间,建有武岭学校分校。

武岭学校由蒋介石1929年创办于溪口镇武岭门内右侧,东嶴分校设立了农事试验场场部,下设农艺、森林、畜牧、蚕桑、植保等科组,体现了学以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思想。

现在人去楼空,偶有游人来此回顾历史风云,如烟飘散。

历史可以原谅,但不能改写,也不应淡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