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不管用了,中国进入新发明时代。

1、要等待技术成熟。1846年已经有白炽灯,但是真空技术不发达,一点就烧。所以到1879年真空技术发达了,爱迪生才开始做白炽灯。(所以基础工业和基础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创新整体发展)

2、有规划研发。爱迪生找钨丝,从2000种材料中一个个尝试,这是一种研发流程的规划,如今大型企业基本遵照这个原则。早期的发明家也许灵光一闪就可得到专利,但是随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研发的规划和计划。

3、全生态研发。光发明灯泡就好了吗?不是的,有灯泡也要会亮,要有电网、电表、发电机等。上面说了爱迪生研发是有规划的,等灯泡发明的时候,其他这些电力配套设施的专利,爱迪生已经获得差不多了。用户需要一颗灯泡吗?并不是,是一颗会亮的灯泡。

4、行动要快,要抢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苯酚从敌国进口,但苯酚是制造炸药的原料,爱迪生看到了商机,用18天从设备到人员全部搞定,投入生产获得订单。所以速度最关键。

5、必须要营销。经典营销案例,爱迪生将老百姓召集到门罗公园,然后夜幕时分瞬间点亮700盏点灯,恍如白昼。瞬间形成轰动效应。

6、有技术依然要打价格战。一开始,每个灯泡成本加税费2.5美元,那时候美国家庭很穷,普通人家一年几十美元的收入。爱迪生定价40美分,并签订了一份17年的销售合同。因为爱迪生预计规模上升成本必然压缩。三年后,灯泡成本果然下降到22美分。(如今的免费生态,或者瑞幸咖啡之类,基本上是踩著爱迪生当年杀价的脚步,但关键是,你对于成本下降的趋势预判是否正确。)

7、要关注客户需求。爱迪生发明了投票机,专门为美国议会设计。然而议长认为这是最没用的发明,因为美国的议会缓慢而拉锯投票过程也是政治的一部分。

综上,故事来自《爱迪生传》,其实爱迪生的创新和现如今的创新没有太多的差别。


大家只知道爱迪生是发明家,其实爱迪生相当富有。

1、当然不可否认爱迪生的确有超乎常人的天赋,是个天才,一生当中创造了如此多的发明;

2、爱迪生也申请了专利对自己的发明创造进行保护;

3、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爱迪生有了足够的经济来源来继续投入研究;

4、爱迪生有些是原创性的发明,有些也是改进型的发明创造;

······

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号,欢迎留言交流。


可能是心态好,淡定,无压力。


这个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