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的好。

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为了援救安丰,大战张士诚,于是陈友谅趁机出兵,准备攻打朱元璋。当时陈友谅的手下大将张定边认为不妥,因为他们刚刚经历了龙湾大败,应当休整一段时间,等待时机。可是陈友谅不听,执意出兵攻打朱元璋。

于是,张定边又向陈友谅建议,说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南京)十分空虚,应该兵分二路,一路去攻打应天(南京),另一路应该去攻打南昌,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让朱元璋不能兼顾首尾。

可是陈友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是挥师直逼洪都城,结果遭到了朱文正的顽强抵抗,最后致使鄱阳湖大败。

因此,很多人认为陈友谅之所以大败就是因为出兵洪都城,倘若当时出兵防守空虚的应天,那么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那么陈友谅为什么要出兵洪都城,而不攻打防守空虚的应天呢?

我觉得跟陈友谅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

第一,陈友谅痛恨背叛之人。我觉得陈友谅是元末的枭雄,有些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也很多疑,不太信任手下将领,那么这种人最痛恨的就是背叛之人。当时,朱元璋率领大军袭击江西九江,陈友谅在张定边的保护下,连夜逃至武昌,而洪都城中的守将听说陈友谅逃了,现在洪都城就是一座孤城,于是不战而降了朱元璋,这让陈友谅十分痛恨。

三国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千古名言,「宁可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只有我陈友谅才能负你们,你们怎么可以背叛我陈友谅,而投降朱元璋呢,所以陈友谅发誓一定要报仇,攻破洪都城,杀掉那些不忠不义的叛徒。

第二,狂妄自大。陈友谅这个人十分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张定边许多次向他提意见,他都不采纳,当他率领六十万大军进攻一个小小的洪都城时,哪里会将洪都城放在眼中,满以为三下五除二,便可攻占洪都城,然后再发兵攻打应天,哪知,却被洪都城牵制,导致了鄱阳湖决战,最后大败,命丧当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