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是朝鲜王朝高宗李熙的正妃闵妃,朝鲜纯宗的母亲,死后追赠的封号,生前是朝鲜的王妃,她是朝鲜王国杰出的女政治家。(明成皇后剧照,真实照片都存疑)

明成皇后如何登上权利顶峰?

闵妃于1866年正式成为朝鲜高宗的正妃,当时高宗(他是过继后即位)的生父大院君李昰应摄政,闵妃是他权利中的一颗棋子。高宗与闵妃结婚三年受到冷落,她在这期间博览全书,当高宗宠妃李尚宫分娩时还送去了大量礼物,这使得高宗逐渐接近闵妃,受到宠幸。(朝鲜高宗照片)

大院君摄政时间长达十年,曾经成功抵御法国和美国的入侵,是锁国保守的代表。大院君极力支持高宗和李尚宫生育的儿子为世子(类似皇太子),闵妃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闵妃对自己的公公非常不满意,但并不表露出来。闵妃利用大院君进行改革铲除政敌时将很多反对大院君的人士笼络在手下,要等待时机扳倒自己的公公。

1873年,执政10年的大院君政敌颇多,闵妃争取到自己老公高宗的支持,大院君将自己的亲信都调到城外,意图架空高宗政府,不料闵妃早已经做了周密的人事安排,政府官员安排到位,反而大院君的势力都被排除在政府之外。

从此闵妃成了朝鲜政府的实际掌控著,高宗对她言听计从。(大院君李昰应照)

明成皇后的上台后的政治作为有哪些?

1875年,高宗顶住压力签订《江华条约》,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由日本开始。闵妃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谁强盛她跟随谁,前提是不能动摇朝鲜的国本。日本的进入是闵妃和朝鲜亲日开化派结盟的结果,但是日本吞并朝鲜的野心太大,闵妃察觉后逐渐疏离了亲日派官员。

1881年任用日军训练朝鲜的第一支近代化军队——别枝军。闵妃集团的施政任人唯亲,并没有多少政绩,引进日本势力主要对付自己的公公大院君。1882年,各地起义不断,大院君利用不满情绪煽动朝鲜军队攻打昌德宫(朝鲜王住所),别枝军、日本公使馆等,闵妃逃跑,这就是「壬午兵变」。(袁世凯照)

逃跑中的闵妃早就派人到清朝求援,而不是到日本求援,她已经由亲日转变为亲清。清政府紧急派遣吴长庆、丁汝昌率领3000淮军进驻朝鲜,并先于日军进入朝鲜国都汉城,这让后到的日军著实恶心了一把,被闵妃这个娘们耍了。大院君到清军大营做客被扣押,押送到中国的保定软禁起来。

此时,袁世凯随军来到了朝鲜,留守朝鲜的袁世凯为朝鲜训练近代化军队,深得高宗和闵妃的赞许,竟然想把袁世凯留在朝鲜,清政府没同意。不过闵妃将朝鲜王室女性嫁给了袁世凯,随行的两个陪嫁后来也成了袁世凯的姨太太。

1884年,亲日的朝鲜开化党刺杀闵妃集团的首脑,意图发动政变,这事又让闵妃事先察觉。闵妃得到驻扎朝鲜清军的支持,袁世凯率领清军进攻开化党,三天后开化党失败,连同几十名日本人(支持开化党的日本军人)也被杀,此为「甲申政变」。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又被闵妃摆了一道。

闵妃亲清朝政府,但又不完全依靠清政府,她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俄国也进行了亲密接触,签订了密约,依此来制衡日本和清政府。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朝鲜由原来清朝的藩属国变成了独立国家,这方便日本赤裸裸的占领,清政府不得干预。闵妃为了制衡日本侵占朝鲜,引入俄国势力和西方国家势力制衡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培植亲俄国势力,排挤亲日朝鲜官员,亲日朝鲜政府很快倒台。

这让日本人犹如吃了苍蝇一般,十几年来屡屡被闵妃牵制,下狠心要整死闵妃。1895年10月8日,日军守备队400人和朝鲜军队800人进攻景福宫,闵妃身边亲信被日本人收买,没来得及逃走被日本人抓获,残忍将闵妃轮奸后杀死,用油将她烧成了灰。

明成皇后利用清朝的势力成功制衡了日本的侵略,又借助俄国、西方列强势力制衡日本,十几年(1873-1895)日本通过操控朝鲜本土实力控制朝鲜王国的梦想破灭。明成皇后自然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能用武力手段解决。


谢谢邀请,明成皇后生前并不是皇后,她是朝鲜国王妃,因为朝鲜是大清藩属国,所以朝鲜国的君主的正妻只能称妃,她是朝鲜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骊兴闵氏外戚集团核心人物,是朝鲜实际统治者,历史上称闵妃,闵妃在和大院君争权过程中与亲日派势力渐行渐远,偏向亲华,多次利用清朝势力扫清政敌以求掌控权力,甲午战争大清失败,遭亲日派夺权而失势,开始和俄罗斯合作对抗日本,后来日本乱军入侵景福宫,在乾清宫杀害闵妃,焚毁其遗体,并胁迫高宗废她为庶人,1897年高宗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自称皇帝,将闵妃复位并追谥明成皇后,厚葬于汉城东效清凉里洪陵,后来迁往金谷洞,因明成皇后主张开放,力抗日本身死殉难,深受后世韩国人的尊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