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讲一下两个人的历史背景!

先说唐中宗元配赵氏:

赵氏的母亲常乐公主,是唐高祖第19女。父赵瑰,历迁至左千牛将军。李显为英王(周王)时,纳赵氏为王妃,没有生育子女。唐高宗对待自己的姑姑、同时也是亲家母的常乐公主比较亲厚,武则天不高兴,就报复公主的女儿。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初七,武则天以王妃赵氏对自己不够恭谨为由,下令将其废黜,关进内侍省的女牢,所给饮食都是生的。数日后监者见没有炊烟升起,打开牢门查看,发现赵氏尸体都已腐烂,早被活活饿死了。同时,武则天又将赵瑰驱逐至括州担任刺史,后来又贬到寿州,并严令常乐公主随行。  赵氏是李显的结发妻,她的年龄应该和丈夫差不多或更小一些,以李显此时19岁来推测,赵氏被害时也就20岁上下。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为曾受武则天迫害的皇族宗亲们平反,追赠赵氏为「恭皇后」,但没有进行改葬。

再来说一下唐肃宗元配韦氏:

韦妃(8世纪-757年),京兆万年人,属京兆韦氏彭城公房,父韦元珪。唐肃宗为太子时的太子妃,后离婚。韦氏生兖王李僴(xiàn)、绛王李佺(quán)、永和公主、永穆公主。

  唐肃宗为忠王时(727年—738年),韦氏为妾室,封号孺人。开元十八年(730年),忠王的一位妾室吴氏去世,韦氏抚养了她三岁的幼女,即和政公主。二十六年(738年)忠王被立为太子,韦孺人为太子妃。

  天宝年间,宰相李林普曾经推举寿王李瑁为太子,但玄宗却立忠王为太子。因此李林甫惧怕太子日后对己不利,图谋搬倒太子。韦妃兄韦坚为刑部尚书。李林甫罗织罪名,起柳𪟝之狱。韦坚连坐获罪,兄弟被一并赐死。当初,韦坚刚入朝廷,以太子妃兄弟的身份。李林甫为韦坚引居要职,表面上是求恩信,实际上是想搬倒韦坚及太子。李林甫秘令御史中丞杨慎矜搜寻韦坚的过错。会正月望夜,皇太子出游,与韦坚相见。杨慎矜得知,上奏玄宗。玄宗大怒,以为太子与下臣图谋不轨,罢黜韦坚的职务。太子感到恐惧,上表自理,言与韦妃情义不睦,请求离婚。唐玄宗安抚太子,同意两人离婚。韦妃遂削发出家,住在禁中的佛舍中。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长安城失守,韦氏落入叛军之手。至德二年(757年),韦氏在京城逝世。

以上是历史产考资料,那么从两个人的命运来讲,肯定是唐中宗元配赵氏的命运更为悲惨!唐肃宗元配韦氏虽然也算是命运多舛,至少是得到善终的!


首先,谢谢邀请

唐中宗元配赵氏和唐肃宗元配韦氏谁更悲惨?

两个身处政治旋涡里命运悲惨的女人,先来看看悲惨的故事吧

唐中宗元配赵氏

母亲常乐公主,父亲左千牛将军赵瑰,唐高祖李渊的外孙女,也就是唐中宗李显(那时候还是英王)娶了自己的表姑母(小编只能说,大唐,就是这么乱)

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身体不适,武则天开始参与朝政。公元675年,因为李治与自己的姑姑兼亲家常乐公主关系较好,心生不快,以赵氏对自己不恭敬为由,罢黜并关押于女牢,不给吃的,几天后饿死(去世时大概20岁左右,李显当时19岁)

唐肃宗元配韦氏

唐肃宗李亨为忠王时娶韦氏,公元738年李亨立为太子,韦氏为太子妃

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宰相李林甫推举寿王李瑁为太子,但玄宗立了忠王李亨为太子。李林甫害怕以后太子报复,决心搬到太子,于是派人监视。有一天太子出游与刑部尚书韦坚(韦氏兄长)相见,李隆基知道后,以为太子勾结大臣,图谋不轨,罢黜了韦坚,李亨害怕连累自己,就说自己跟韦氏感情不和,要离婚,李隆基同意

身为太子的女人,离婚就等于孤独终老,为了防止有什么不好的传言,就把韦氏囚禁起来,韦氏削发为尼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长安城失守,已经是弃子的韦氏没有逃跑,落入敌军之手,第三年去世(46岁左右)

两个女人,身份显赫,地位崇高,但都是生不由己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她们身上得到了验证,惨就不要比了,毕竟都是苦命人


唐肃宗元配韦氏因兄长被奸相陷害遭贬而被夫君休弃而被迫遁入空门忧伤而死固然悲凉凄惨,唐中宗元配更悲惨本是金枝玉叶之尊却因政治斗争丧命,母贵为公主金枝玉叶之体父为驸马本应无比尊贵荣耀一生却因武后篡唐而起兵反武兵败双双自尽女儿也被软禁饿死,一代王妃下场却更悲惨凄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