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死无常过患有六:

1.不会想起佛法。

因为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今生的安乐利益,而且是为了来世获得安乐,所以如果不去想随时有可能死的话,就不大可能有学习佛法的紧迫感。

2.即便念及佛法也不去修。

对佛法虽然喜欢和爱好,但是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想修佛法的心,只会有将来再修的心态。只有真正认识到随时都有可能死亡的时候,才会想:我真的该修学佛法了,不能再拖延了。

3.即便修学佛法也不精进。

精进是逼出来的。压力越大,越勤奋、越精进。比如,一个人病情不重的时候,医生再叮嘱他按时吃药,他也不会太在意的,吃两天就忘了,不再吃药了。但一旦得了重病,就会老老实实地按医嘱吃药。因为不遵医嘱吃药,很可能会病情加重而导致死亡。这种恐惧心理逼迫自己非得如此不可,那就会非常清净、非常精进、非常勤奋,不需要别人提醒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4.即便精进但动机不纯正。

行善的动机中还夹杂着为了获得今生的名声、地位、权力等目的。比如供养三宝希望别人看到,做一些善事希望别人赞扬,帮助别人希望有人赞叹。这实际上掺杂了世间八法。纯正的修行应该是悄悄地做,怕别人知道。这样,自己的功德就不会被世间法所夺。若不念及死无常的话,你不会有这种心态。虽然你对来世感兴趣,但是对今生也蛮感兴趣,想两全俱得,就不会只想来世了。

5.毁坏自己。

不念及此身不能久住,死亡很快到来的话,便会产生种种今生的欲求。为了今生的衣食住行、权力、名声、地位而辛苦一生,令暇满人身无义空过。

6.后悔而亡。

当你躺在病床上即将面对死亡的时候,你会非常后悔,为什么自己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努力修行,为去往来世准备足够的资粮呢?

节选 ▏夏坝仁波切《修心日光论讲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