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A谢邀。。。我来讲另一个曲折的故事吧:『加利福尼亚是个岛』

这是一个曾经流传了很久且辟谣过程一波三折的错误地理记载。

西班牙是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进行大规模殖民的先行者。他们到美洲是为了寻找黄金,而传说中在今天美国西南的沙漠一带,有七座遍地黄金的小城,名叫西博拉。1519年,已经占领古巴的西班牙人派出了原住民的大煞星科尔蒂斯去墨西哥探险。1521年,科尔蒂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了位于墨西哥的阿兹特克帝国。然后,向北通往传说中的黄金之城的道路就被打通了。

在征服了整个中美洲之后,新西班牙殖民地建立,科尔蒂斯被任命为总督。几年后,他开始了寻找黄金之旅。1534年,科尔蒂斯率队北上,却被齐瓦瓦沙漠阻隔,并没有太大的进展。于是他们转而向西,来到了海边,也就是今天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的东侧。看著眼前的海水,科尔蒂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1510年,西班牙有个叫蒙塔尔沃的人写了一本书,说美洲大陆的西侧离岸有一个很大的岛,这个岛富饶美丽,也距离天堂很近。虽然这本书是写的传说,但科尔蒂斯仍然决定,既然穿不过沙漠,找不到黄金,那不如乘船出海去看一看,说不定会运气爆表,找到这个传说中的岛屿呢。

科尔蒂斯乘船出发,很快就横穿了狭窄的加利福尼亚湾,在另一侧登陆。现在我们都知道,那里就是墨西哥境内的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但当时的科尔蒂斯不知道,他觉得他是找到了传说中的岛屿。登陆后,他率队北上探索,来到了今天美国境内的加州南部。他发现,这个岛和传说中的那个富饶的岛相去甚远:这里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根本不像一个富足的地方,倒是像另一本小说里记载的印度河上的一个岛。科尔蒂斯说的小说是一本当年在西班牙很流行的探险小说。那本书里说,亚洲印度河上有一个气候炎热而干燥的岛屿,和理想之国离得不远。这个岛的名字叫California,是西班牙语中Caliente(热)和Fornalla(火炉)的结合变体。这个描述和科尔蒂斯所在的南加州十分相似,于是科尔蒂斯就借用小说里的虚构地名,把他新发现的这个『岛』命名为加利福尼亚。

科尔蒂斯发现『加利福尼亚岛』的大致路线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西班牙继续大规模扩张殖民地,出版了美洲大陆的新地图,而『加利福尼亚岛』则是赫然出现在各种版本的地图上。这些地图传到欧洲和亚洲,让『加利福尼亚岛』广泛地为人所知。没有找到黄金的科尔蒂斯并不甘心,几年后他卷土重来,派遣他的部下弗朗西斯科再度北上去寻找黄金之城。弗朗西斯科没有走科尔蒂斯的老路,他决定沿著『加利福尼亚岛』和大陆之间的『海峡』北上,因为这样或许能绕过沙漠地区。没想到,走著走著,他发现,这个『海峡』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大河的河口。弗朗西斯科意识到,加利福尼亚有可能不是一个岛,眼前这个『海峡』其实只是个十分狭长的海湾。

弗朗西斯科也没有找到黄金,但他给科尔蒂斯带回了关于『加利福尼亚不是个岛』的信息。为了确认这个信息,也为了进一步寻找黄金,1540年,西班牙派出探险家埃尔南多·德·阿拉孔再探加利福尼亚,以及弗朗西斯科提到的那条大河。阿拉孔顺利找到河口,并沿著河流继续逆流北上去考察探索,但限于所带的物资,他未能向西继续深入。而就在他身后,另一位探险家迪亚士也抵达了河口。迪亚士携带了充足的物资,他知道阿拉孔就在前方,并试图和阿拉孔取得联系,但是没联系上。阿拉孔撤退之后,迪亚士更加详细地探索了这条河流,并将它命名为『火灰河』,这也是科罗拉多河在西方人字典里的第一个名字。

科罗拉多河流域地图,CRWCD(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分配协会)官网

在探索科罗拉多河之后,迪亚士按计划向西行进,探索了今天的亚利桑那、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的广大地区,最远抵达了厄尔森特罗(今天美国加州和墨西哥的边界)一带。他们不仅考察科罗拉多河、寻找黄金的迹象,也顺便考察了当地原住民的人文风貌。他们甚至也发现了沙漠中的许多泉水和温泉,为后来西班牙人开拓亚利桑那、新墨西哥打下了基础。虽然迪亚士本人在返程途中意外身亡(据说是逗狗的时候摔倒,被一柄长矛戳死了),但他的考察笔记被探险队带回了墨西哥城。与此同时,离开科罗拉多河之后改道探索了加利福尼亚海岸的阿拉孔也回到了墨西哥城。这两队人马的考察见闻让西班牙人确认:加利福尼亚不是一个岛,而是一个半岛。

这之后一段时间,西班牙出版的地图上,加利福尼亚就被标注为了半岛,虽然它的北部边界通常仍然被标注著『未探明区域』。照理说,到此为止,『加利福尼亚是个岛』这个谣言已经拨乱反正了。可是事情还没完呢,因为在四十年后,来了个搅局的人。1592年,有个名叫胡安·德富卡的探险家来到了北美洲的西海岸。这个人的名字,学地质的同学们应该比较眼熟,太平洋东部那个俯冲小版块就是以他来命名的。德富卡当时正在执行另一项和传说及谣言有关的地理大发现任务:寻找西北航道(NW Passages)。

当时,海上的两大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正讨论著瓜分世界,把守著海运要冲;盘踞在中东的奥斯曼土耳其阻隔了陆路交通。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无法和他们抗衡,和东方做生意十分困难。于是,一位为英国效力的义大利航海家卡波特组织了一次航行,去寻找理论中的西北航道,以绕开被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的美洲大陆。所谓西北航道,是当时荷兰人和英国人念念不忘的一个美好愿望:从纽芬兰以北潜在的未封冻海域出发,途径一个可能存在的切穿北美大陆北部的海峡,前往亚洲,避免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打劫。虽然卡波特的船队在格陵兰附近遇到了大量的浮冰,无功而返,但西北航道这个概念在欧洲各国的殖民者之间传开了。这其中也包括了西班牙的殖民者,他们不愿意让英法荷等后来者找到更加方便的新航线,于是他们也参与到了对西北航道的探索之中,想要捷足先登,稳固自己在殖民者之间的优势地位。胡安·德富卡就是西班牙派去寻找西北航道的探险家之一。

在这之前,德富卡去过菲律宾、中国、西印度群岛等很多地方,是个声誉不错的船长。1592年,他奉命去寻找西北航道。和别的大部分探险家(包括著名的哈德逊)从格陵兰、冰岛等地开始探寻不一样,德富卡另辟蹊径,从北美的西海岸开始探索,想要从反方向找到这条路。终于,在北纬48°附近,德富卡发现了美洲大陆上的一个大豁口。这片水域的位置和传说中的亚尼安海峡的位置差不多。亚尼安海峡其实是一个被早期的世界地图收录的『理论上』的海峡,因为在最初绘制世界地图的时候,人们对美洲大陆北部的了解十分有限,于是画图的人只能凭借想像来完成地图。而其中有一份世界地图在亚洲和北美之间添加了一条海峡,连接著太平洋和北冰洋。这个海峡还被收录在了1560年代出版的著名的麦卡托世界地图上。现在我们知道,这样的海峡确实存在,不过名字叫白令海峡,是俄国人最先发现的。后来明朝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在传入日本以后,亚洲北美之间的海峡还被标注为亚尼安海峡。

胡安·德富卡的发现及推测

不过在1592年,经验丰富、声誉良好的德富卡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找到了地图上的亚尼安海峡。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兴奋过度,总之德富卡对这个水道没有进行十分详细的探索,便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个『重大发现』。可是,随著各国对北美大陆殖民活动的深入,特别是法国的猎人和传教士们从圣劳伦斯河经过五大湖再到密西西比河下游,深入北美的腹地,把北美大陆来了个对穿,人们意识到,所谓的西北航道即亚尼安海峡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北纬48°左右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于是,德富卡的记录就有问题了。不过,毕竟德富卡是一个声誉很不错的探险家,当时的人们就推测,德富卡发现的虽然不是西北航道,但很可能是另外一条从未发现的重要海峡。那么这条海峡最有可能通向哪儿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个狭长的加利福尼亚湾。于是,『加利福尼亚是个岛』的说法就死灰复燃了。毕竟人们更加相信曾经游遍世界、经验丰富的德富卡,而至于那些早期探险家们的发现——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搞错呢。

这是耶鲁大学收藏的1687年的地图,上面有加利福尼亚岛以及传说中的亚尼安海峡西北航道

于是在17世纪,『加利福尼亚岛』再度出现在了各种世界地图上。甚至在18世纪前期西班牙人为了对抗从另一边绕过来的俄国人、开始大规模建设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当旧金山、圣迭戈、圣塔安娜、弗雷斯诺、圣塔芭芭拉等据点纷纷兴起的时候,世界地图上加利福尼亚仍然是被画成一个岛的。

17世纪后期的地图,作者是Nicolas Sanson

18世纪德菲尔的地图上,加利福尼亚仍然是个岛

加利福尼亚地理最终的回归正轨是传教士尤西比奥·基诺的功劳。基诺来自神圣罗马帝国,到北美传教。在这过程中他去过很多地方,对『加利福尼亚是个岛』的说法十分怀疑。于是在18世纪早期,他自助探索了今天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下加利福尼亚等地,越发地怀疑地图上的记载。为了验证他的感觉,他采取了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实践。当时,他在今天亚利桑那境内的沙漠里有一个传教站,于是他通过陆路,从传教站走到了加利福尼亚半岛上,中间没有跨越任何海峡。这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当地气候恶劣,地形崎岖,并且在那时候还没有道路,因此这项看似显而易见的工作,一直没有人做过。

基诺通过自己的脚步验证了加利福尼亚不是一个岛。他把自己的报告寄回了欧洲,但很可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地图作者们的重视,世界地图上仍然把加利福尼亚画成一个岛。不过,他的同行们却很认可基诺的发现,并且在后来好几位传教士的努力宣传下,『加利福尼亚不是个岛』的正确观念终于逐渐地被人认可。而且,随著更多的地理发现,人们终于明白了,德富卡发现的那条海峡其实是温哥华岛和美洲大陆之间的一条海峡,为了纪念德富卡,那条海峡就被命名为胡安·德富卡海峡。到了18世纪后期,世界地图上的持续存在了上百年的加利福尼亚岛终于不复存在。

这是著名的佩恩世界地图,出版于1798年,加利福尼亚岛已经不存在了

知乎专栏:地球的那些事儿

微信公众号 山中杂说 (ShanYeTalking)


作为提问者,我来讲一个曲折的故事吧

在湖南省长沙市西北90km处,有一个小城市益阳。带阳的名字,代表了他属于依照「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一模式命名的城市。益阳的官方网站对此这样描述:

此说法本于《水经注》:

《水经注·资水》曰:又东北过益阳县北,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然此县之左右,处处有深潭,渔者咸轻舟委浪,谣咏相和。罗君章所谓其声绵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浅者四五尺,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测其深。古老相传,昔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或云古人采金沙处,莫详其实也。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

而《水经注》的说法,则基于应劭注《汉书·地理志》所言:

(益阳)应劭曰:在益水之阳。

很明显按照应劭的说法,益阳因为位于益水之阳,所以得名。郦道元由于南北分裂,无从考证益阳是否有益水,便基于其拥有资料做出了大胆猜测。我们固然清楚,一般而言中国带阴阳二字的地名,其命名遵守「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规律。但郦道元可能是受到北魏非汉式西郊祭天——汉式为南郊祭天——的影响,觉得应劭的话可以作「山北水南为阳」来理解。

不管怎样,这个假设获得了后世的认同。而且对于郦道元的后世人来说,郦道元的这个假设更接近他们的认知——他们,包括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所看见的益阳县城(指拥有城墙的围城),的确位于资江北岸

考究第一个坚信郦道元假设的人,为活跃在宋徽宗时期的欧阳忞。欧阳忞在政和年间写了一本舆地类书籍,名曰《舆地广记》,对益阳县如此记载:

(益阳)有浮邱山、益水《水经注》以益水为资水之殊目。县南十里有平岗,冈有井……金人以杖撞地,辙便成井。

可以看到,欧阳忞生在大!强调)一统的宋朝,拥有咨询去过益阳之人的机会——当时大宋三心二意地讨伐安化县周围蛮部,一定有大量人来过作为前线补给重镇的益阳,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郦道元还揣测著「亦或」,欧阳忞指著益阳县城直接就「以......为」了。

然而,我们多读点书就能发现,欧阳忞指的这个县城,是个新货,和应劭说的那个完全是两回事儿。

北宋前期著名的舆地学家乐史,在他编撰的赵炅三太平系列之《太平寰宇记》中,如此记录益阳县:

益阳县,(潭州)西北一百八十里,元三乡。本汉旧县,属长沙国。按《地图》(今无此书)云:今县东八十里,即汉之益阳故城也。又《郡国志》(今无此书)云:益阳故城,鲁肃筑。登之望见长沙,城邑、人马形色宛然,相去三百里。故老云:「长沙益阳,一时相望。」即此地。以其邑在益水之阳,故名。贞观二十年移理于此。

五溪山,在县西北五十八里。北入朗州界。

可以看到,乐史明确提到宋时的益阳城(即现存古城),为唐太宗贞观二十年新作。使益阳得名的那个旧县城,另在他处。还为我们提供了中国人自古视力好,平地上个墙就能远望三百里的证据(笑)。从这个「三百里」的数字上,我们其实就能看出,乐史搜集的资料中不乏与实际情况大相径庭的描述,此一点我们稍后分析,先来看看其中能找到原始素材的部分。

乐史此条所本,我能找到的资料有两处。其一,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益阳县,上,东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汉旧县,属长沙国。在益水之阳,因名。隋平陈,属潭州。

资水,一名茱萸江,南自邵州流入,经县南三十步。县西有关羽濑,南对甘宁故垒。昔羽屯兵水北,孙权令鲁肃、甘宁拒于此水,宁谓肃曰:「羽闻我咳唾之声,必不敢渡,渡则成擒也。」羽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益水,出县东南益山,东北流入资水。关羽故垒,在县西一十五里。

其二,刘昫《旧唐书》:

益阳,汉县,属长沙国,故城在今县东八十里。武德四年,分置新康县。七年,省入。

综合以上两条资料,我们可以大致得到和乐史所言相去不远的内容:益阳因为在益水之阳而得名,其旧城在今县东八十里。乐史可能是问了去过益阳的人,或者综合资料感觉李吉甫所写「益山」条目内容不靠谱,于是并未揽入自己的「益阳」条目。当然也可能是他发现《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已经抄了四遍,自己想偷个懒(吐槽两太平只抄不筛选)。

不过如上欧阳忞所写,北宋时人总体上认可「益阳境内有益水」。王存在其《元丰九域志》中便说:

益阳,州西北一百八十二里,八乡,弄溪一镇,有浮邱山、益水。

当然,这群人里也只有欧阳忞断言资水即益水。

自欧阳忞以后,世人多认同「资水即益水,益阳旧县在东方八十里」这套观点。集中反映便是《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以《汉书汇释》为例:

然而,这个认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被打破了。益阳县铁铺岭(现为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街道铁铺岭社区)上,发现了一个古城遗址。经四十年努力刨,在2013年刨出来了由楚人建立,秦汉沿用的益阳县城。该发现荣膺201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出土了不少有意思的简牍(然而还没出书),详见:毛于九:张议潮VS秦二世VS张勋VS张楚。

那这就麻烦了,说好的汉朝旧县城在八十里外啊,铁铺岭山城(代称)离益阳县城就算往远了算也不够八里地啊!

三里最多了

讲到这里,回答的主体已近完备。简而言之就是:

现代考古推翻了舆地志承袭千年的观点,弄清了秦汉益阳城不在唐宋益阳城以东八十里,确确实实位于资江南岸

接下来进入支线剧情(其实是重点)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这样描述益阳故城:

益阳故城:刘昫曰:在今县东八十里。后汉永寿三年,长沙蛮反,寇益阳。延熹三年,长沙蛮复反,屯益阳。建安二十年,孙权争荆州,遣鲁肃将兵屯益阳以拒关羽,肃因筑此城晋、宋以后,皆治此。唐移县于今治。五代汉干三年,马希萼诱蛮兵攻益阳,败潭州兵。周广顺元年,湖南乱,朗州帅刘言遣兵趋潭州,军于益阳之西。二年,南唐取湖南,遣将李建期屯益阳以图朗州,既而言亦遣王逵等分道趣潭州。唐武安帅边镐复遣将郭载诚屯益阳,逵等克沅江,直趋益阳,拔其城,即今县也。

反观《三国志》对鲁肃屯兵据关羽的记载:

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巴丘今曰巴陵。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备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于益阳。《吴主传》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鲁肃传》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甘宁传》

可以看到,鲁肃的确在益阳和关羽隔资江对峙。但鲁肃明显应是在今益阳故城的对面驻扎,而不是在八十里外。对此,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提供了一条线索:

益阳东南二里曰龟台山相传吴鲁肃驻兵于此。

鉴于顾炎武是明朝人,且据我查询,益阳自明末就一直未发生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所以「龟台山」这个地名可能还存在。于是我直接百度,发现了这个:

此塔即上面益阳县城与铁铺岭山城距离图里,出现的那座塔。

塔在右上角

龟台山,即是图中龙洲中学所处的位置此山同时也是铁铺岭的一部分。

那么关于鲁肃驻扎的地点我有了一点猜想:鲁肃、关羽隔资江对峙时,鲁肃实际上是驻扎在秦汉的益阳县城——即铁铺岭山城里,同时沿江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和阵地流传下「鲁肃修益阳故城」的故事。

鲁肃修益阳故城的问题解决了,则刘昫所说的,在益阳县以东八十里的故城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文顾祖禹的描述逻辑为:汉末鲁肃修城——晋宋(即两晋南朝)治于此——大唐改筑今日的益阳县城。去掉我们已知可能有误的「鲁肃」,则顾祖禹的记载实际上是在说:两晋南朝的益阳县城,是一座汉末时,孙权下令修建的城池。

检索孙权在长沙郡(益阳县上级)内的筑城记录,我在《元和郡县图志》发现了这一条:

故尉城,在(长沙)县西北七十里。孙权以程普为长沙郡西部都尉,以防关羽,因立此城。

如果大胆地按离长沙县城唐里七十里(37.8km),与距离益阳县城唐里八十里(43.2km)的范围画两个圈。这两个圈会有如下两个交点:

宁乡那个交点不符合「长沙西北益阳东」的条件,省略。则留下位于乔口镇以南的那个交点。检索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交点北边的乔口镇、南边的靖港、东边的铜官镇都是文物古镇。特别是铜官镇,为我提供了一个突破性线索:

唐《初学记》引东晋《湘中记》云:「楂渚对岸古城,孙权遣程普所立。」

楂渚即是「铜官渚」,位于今铜官镇。

于是,似乎我可以有一点猜测:在铜官镇附近可能有一座古城,为三国时孙权防御关羽而立后来又成为了益阳县城

这个猜测有一定的道理。益阳对峙事件发生时,秦汉益阳县城便是前线。鲁肃在修筑防御工事的同时,可能在当地进行了军管,并如刘备迁徙汉中人民一般,将益阳县城的居民迁移至后方安置。最终这批人被安置到了长沙西部尉城,使得三国吴慢慢以长沙西部尉城为益阳县城,并传承于两晋南朝。

这个解释同样可以让人想通另一件事——为什么吴国的衡阳郡要伸个触手跑到洞庭湖边来管辖益阳县。

衡阳郡本是吴天平二年分长沙西部尉而立。若建安二十年益阳人民果真迁居于长沙西部尉城,则在对峙事件期间,益阳人民可能实际接受的是长沙西部尉的管辖。这种都尉代理县政的情况,在边境县并不少见,完全可以说得过去。自此以后,孙刘分据荆州期间,由于长沙西部的军事环境并未改善,很有可能益阳县就此长期接受长沙西部尉领导,并最终在长沙西部尉独立成衡阳郡时随入衡阳郡。不然,自建立郡县以来,及隋朝以后一直跟从长沙的益阳县,在江左六朝划属衡阳郡这件事,看上去就太莫名其妙了。

基于以上猜测,我认为益阳县城城址变迁,实际上有秦汉益阳城——六朝益阳城——唐以来益阳城三个阶段。这种解释,可以弥合舆地书籍中乱七八糟的记载,建立一条比较完整的脉络。同时,就我现在收集到的资料显示,秦汉益阳城出土的简牍中并无晋简。按时代越晚地层越接近现代的原理,晋简应该比秦汉简牍早出今无晋简,可能就是证明了,三国以后益阳人民和益阳县治已迁居长沙西部尉城。对此,我很开心。

开心的我,又去找了一条可能是「益水」的河流

《元和郡县图志》说:

益水,出县东南益山,东北流入资水。

秦汉益阳城的出土,使我有了依据此条找类似益水河流的能力。我查看益阳市赫山区地图,发现了这个水库:

我看到的地图上,这个水库还带著一条小尾巴,绵延到图中猫村附近(好地名)。猫村所在的位置是山区,山名为「云雾山」。这激起了我的兴趣,因为这个水库就位于铁铺岭山城的东南方向:

于是我给益阳市水务局发去了信息公开申请,很快收到了回复:

此溪流实际走势如下图:

李吉甫说:

益水,出县东南益山,东北流入资水。

这条河完美契合李吉甫所言,当然我不是欧阳忞,不会断言这就是益水,但也须承认它和现有记载完全一致

彩蛋①:

顾亭林的错误:

县城以南两里就是江对岸了,你跟我说西南五里才是资江?(已查验资江无改道)

彩蛋②:

消失的南朝舆地书籍《舆地志》和李世民儿子李泰主编的《括地志》

南朝舆地书籍的消失,除江陵书难的因素以外,可能还要考虑隋朝的政治封杀导致民间没有存货。关于隋朝对南朝的政治封杀,详见 @首阳大君

历史上有哪些细思恐极的事件??

www.zhihu.com图标

而李泰的《括地志》的湮灭,自然离不开唐朝皇室的政治封锁。也就是因为如此,导致我无法发掘到南朝对益阳县的记载,无法证明或证伪自己的猜想,搞不到正确答案。

彩蛋③

新旧党争导致的后世误解

欧阳忞,欧阳修的侄孙,根正苗红的旧党。王存,虽然一辈子窝在秘阁修书,但是个新党。

南宋以后,大家普遍站旧党讨厌新党,于是都跟著欧阳忞说「资水即为益水」,忘记王存的益水、资水两不相同。

彩蛋④

神奇的益阳

在1994年之前,长沙西北有一个地级行政区叫「益阳地区」,益阳地区下辖县级市「益阳市」,和益阳县。总共三个益阳。

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我曾尝试寻找《益阳县志》,翻遍全网只有这种效果的PDF:

然后我又找到了一本《益阳市志》,但这本书仅仅是县级市益阳市建国后几十年的情况总结......神奇的很。

彩蛋⑤

在新中国翻身的益阳县

益阳县历史悠久,从战国时楚人立县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年以上历史。但它长期只是个县,没有碰上升级为管县单位的机会。在漫长的历史中,只有元代因为户口增长至万户以上,益阳县才升级成益阳州,但仍不能管辖其他县。直至新中国建立益阳行署,益阳这个名字才冠到了管县单位上。

彩蛋⑤

岳飞和关羽

关羽在资江北岸驻扎过,留下了关羽濑。岳飞讨伐洞庭水匪杨幺时,在资江南岸驻扎过,据传赫山区的赫山庙最初便是由岳飞部署修建。

【奉狗结束】


燕然山吧。

窦宪勒石燕然已经成为汉族王朝武功巅峰的标杆,但自古以来对燕山的具体位置的描述经历了一个由偏差到巨误再到偏差的过程。近代的经典说法是燕然山即是杭爱山。一直到最近由于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燕山山铭,燕然山的具体位置才真相大白。

以下内容主要来自辛德勇的《发现燕然山铭》。

由于燕然山深居草原,是中原王朝势力难及的地方,汉以后燕然山旧址已难以详考,但至少大家知道大致是在漠北草原。可到了宋徽宗时,出于宣传光复燕京的目的,将燕京改名为「燕山府」,这种说法在宋代被异族欺凌的语境下迅速被人们张扬,以至对后世认知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到明代,许多学者就以为燕山就是燕然山。比如章潢的《图书编》。持这种认识的士人不在少数。清代时,中央王朝再度进入草原,对草原地理的认知有了较大进步,在清代学者的努力下,他们认定杭爱山就是燕然山,这一说法编入了《大清一统志》,并为后世学者所广泛接受,包括影响最大的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

而中蒙考古的新发现证实,燕然山应在杭爱山东南数百里处,在翁金河东部不远。这个新的发现对复盘古代草原地理有重大意义。


隋唐以前,人们认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帕米尔高原。在新疆,黄河水流著流著突然流到地下,然后从山的另一边钻出来了,越过积石山,成为我们中原的黄河。古代人是把黄河的源头接上了塔里木河及其源头——和田河、叶尔羌河。更有趣的一点是,古代人很早就有了「河出昆仑」的传说,但没人知道昆仑在哪里。直到张骞凿空西域,发现了「河(黄河,今天我们知道其实是塔里木河)源出于阗(和田),其山多玉石」,汉武帝亲自查阅古籍,就把这座山命名为昆仑山。

隋唐时,中原王朝和西部民族的接触变多,隋灭吐谷浑,唐和吐蕃对峙两百余年,古人对中原西部地理的了解更加深入了,基本摒弃了「河出昆仑」的这种说法。也可能是感觉这种说法太扯蛋了,一条河还能流到地底下,再从另一边的山脚下流出来。

唐太宗时期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平定吐谷浑叛乱,他们曾率领人马到达星宿海一带,并以此处览观河源。唐宋以来,人民长期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元世祖时期曾派人对星宿海一带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得出河源位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

明成祖时期,宗泐和尚出使西藏归朝时经过河源地区时,对黄河的源头进行了考察,在他的诗作中曾指出,河源出自巴颜喀拉山东北,而且此山是黄河和长江上源(通天河)的分水岭。

清代,经过康乾年间几代人的考察,最后认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这和今日的结论基本一致。

1978年的黄河源头考察,正式认定卡日曲为黄河正源。

中国人把黄河称作母亲河,而对黄河源头的认知,也伴随著从古至今的整个历史进程。


《尚书·禹贡》:浮于积石, 至于龙门。

《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汉书·西域传》: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水经注》: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国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余里,皆故塞种也。南属葱岭,高千里。

《新唐书》:次星宿川,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望河源序》: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牦牛河。为必力处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牦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


济水伏流说。

下面是古人有关济水的想法:

1.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于黄河以北的王屋山济源,南流到黄河,从黄河下方穿过,从黄河以南的圃田泽流出,东行至泰山以西,沿泰山边缘东北入海。魏晋以后,圃田泽湮废,古河道渐渐被黄河袭夺,济水就整个从伏流地下东行了。

2.济水能潜入黄河以下,是因为济水密度高,质重,黄河水质轻,泥沙混不进来,所以济水能穿地伏流,穿黄而过仍然清澈。

3.济水质重且清,故能通下滋阴,有利阴的属性。古济水畔的小城东阿有井,井底的水都是流动的,相传就是伏流地下的济水,用这水煮驴皮胶,能滋阴,补女人。

4.济水伏流东行至泰山西麓一带,流出地表,所以当地很多泉、河都是济水伏流所出,比如孔孟故里那一带的洙、泗、汶,附近的南北大运河就要引这些水来济运。济南的泉水们也是济水伏流所出。

4.《禹贡》云:河济唯兖州——黄河、济水之间是兖州,兖的古字是沇,沇就是济水,兖州其实就是济州,旁边的济宁,当然也与济水有关。

——————————————————

以下是今日的科学解释:

济水没什么质重的离奇之处,济水上游本为黄河的一个支流,汇入黄河。

济水的中下游是黄河的一个岔流,从黄河主泓分出,东行。

济水中下游之所以较清澈,是由于岔流处的圃田泽(在今郑州)沉淀了大量黄河泥沙。

泰山西麓北麓丰富的地下水是山地地下水的自然溢出,这个山地本身就能涵养水源。阿胶对人好,可以认为是熬胶的地下水经山岩过滤,含有有益物质。

今天的兖州早已不在禹贡的兖州范围内,而是在古徐州(海岱及淮)的范围内。

————————

有时间就搞个地图来说明。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