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A謝邀。。。我來講另一個曲折的故事吧:『加利福尼亞是個島』

這是一個曾經流傳了很久且闢謠過程一波三折的錯誤地理記載。

西班牙是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進行大規模殖民的先行者。他們到美洲是為了尋找黃金,而傳說中在今天美國西南的沙漠一帶,有七座遍地黃金的小城,名叫西博拉。1519年,已經佔領古巴的西班牙人派出了原住民的大煞星科爾蒂斯去墨西哥探險。1521年,科爾蒂斯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了位於墨西哥的阿茲特克帝國。然後,向北通往傳說中的黃金之城的道路就被打通了。

在征服了整個中美洲之後,新西班牙殖民地建立,科爾蒂斯被任命為總督。幾年後,他開始了尋找黃金之旅。1534年,科爾蒂斯率隊北上,卻被齊瓦瓦沙漠阻隔,並沒有太大的進展。於是他們轉而向西,來到了海邊,也就是今天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灣的東側。看著眼前的海水,科爾蒂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1510年,西班牙有個叫蒙塔爾沃的人寫了一本書,說美洲大陸的西側離岸有一個很大的島,這個島富饒美麗,也距離天堂很近。雖然這本書是寫的傳說,但科爾蒂斯仍然決定,既然穿不過沙漠,找不到黃金,那不如乘船出海去看一看,說不定會運氣爆表,找到這個傳說中的島嶼呢。

科爾蒂斯乘船出發,很快就橫穿了狹窄的加利福尼亞灣,在另一側登陸。現在我們都知道,那裡就是墨西哥境內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但當時的科爾蒂斯不知道,他覺得他是找到了傳說中的島嶼。登陸後,他率隊北上探索,來到了今天美國境內的加州南部。他發現,這個島和傳說中的那個富饒的島相去甚遠:這裡炎熱乾燥,河流稀少,根本不像一個富足的地方,倒是像另一本小說裏記載的印度河上的一個島。科爾蒂斯說的小說是一本當年在西班牙很流行的探險小說。那本書裏說,亞洲印度河上有一個氣候炎熱而乾燥的島嶼,和理想之國離得不遠。這個島的名字叫California,是西班牙語中Caliente(熱)和Fornalla(火爐)的結合變體。這個描述和科爾蒂斯所在的南加州十分相似,於是科爾蒂斯就借用小說裏的虛構地名,把他新發現的這個『島』命名為加利福尼亞。

科爾蒂斯發現『加利福尼亞島』的大致路線

在這之後的幾年裡,西班牙繼續大規模擴張殖民地,出版了美洲大陸的新地圖,而『加利福尼亞島』則是赫然出現在各種版本的地圖上。這些地圖傳到歐洲和亞洲,讓『加利福尼亞島』廣泛地為人所知。沒有找到黃金的科爾蒂斯並不甘心,幾年後他捲土重來,派遣他的部下弗朗西斯科再度北上去尋找黃金之城。弗朗西斯科沒有走科爾蒂斯的老路,他決定沿著『加利福尼亞島』和大陸之間的『海峽』北上,因為這樣或許能繞過沙漠地區。沒想到,走著走著,他發現,這個『海峽』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大河的河口。弗朗西斯科意識到,加利福尼亞有可能不是一個島,眼前這個『海峽』其實只是個十分狹長的海灣。

弗朗西斯科也沒有找到黃金,但他給科爾蒂斯帶回了關於『加利福尼亞不是個島』的信息。為了確認這個信息,也為了進一步尋找黃金,1540年,西班牙派出探險家埃爾南多·德·阿拉孔再探加利福尼亞,以及弗朗西斯科提到的那條大河。阿拉孔順利找到河口,並沿著河流繼續逆流北上去考察探索,但限於所帶的物資,他未能向西繼續深入。而就在他身後,另一位探險家迪亞士也抵達了河口。迪亞士攜帶了充足的物資,他知道阿拉孔就在前方,並試圖和阿拉孔取得聯繫,但是沒聯繫上。阿拉孔撤退之後,迪亞士更加詳細地探索了這條河流,並將它命名為『火灰河』,這也是科羅拉多河在西方人字典裏的第一個名字。

科羅拉多河流域地圖,CRWCD(科羅拉多河水資源分配協會)官網

在探索科羅拉多河之後,迪亞士按計劃向西行進,探索了今天的亞利桑那、內華達和加利福尼亞的廣大地區,最遠抵達了厄爾森特羅(今天美國加州和墨西哥的邊界)一帶。他們不僅考察科羅拉多河、尋找黃金的跡象,也順便考察了當地原住民的人文風貌。他們甚至也發現了沙漠中的許多泉水和溫泉,為後來西班牙人開拓亞利桑那、新墨西哥打下了基礎。雖然迪亞士本人在返程途中意外身亡(據說是逗狗的時候摔倒,被一柄長矛戳死了),但他的考察筆記被探險隊帶回了墨西哥城。與此同時,離開科羅拉多河之後改道探索了加利福尼亞海岸的阿拉孔也回到了墨西哥城。這兩隊人馬的考察見聞讓西班牙人確認:加利福尼亞不是一個島,而是一個半島。

這之後一段時間,西班牙出版的地圖上,加利福尼亞就被標註為了半島,雖然它的北部邊界通常仍然被標註著『未探明區域』。照理說,到此為止,『加利福尼亞是個島』這個謠言已經撥亂反正了。可是事情還沒完呢,因為在四十年後,來了個攪局的人。1592年,有個名叫胡安·德富卡的探險家來到了北美洲的西海岸。這個人的名字,學地質的同學們應該比較眼熟,太平洋東部那個俯衝小版塊就是以他來命名的。德富卡當時正在執行另一項和傳說及謠言有關的地理大發現任務:尋找西北航道(NW Passages)。

當時,海上的兩大霸主西班牙和葡萄牙正討論著瓜分世界,把守著海運要衝;盤踞在中東的奧斯曼土耳其阻隔了陸路交通。作為後起之秀的英國無法和他們抗衡,和東方做生意十分困難。於是,一位為英國效力的義大利航海家卡波特組織了一次航行,去尋找理論中的西北航道,以繞開被西班牙和葡萄牙佔據的美洲大陸。所謂西北航道,是當時荷蘭人和英國人念念不忘的一個美好願望:從紐芬蘭以北潛在的未封凍海域出發,途徑一個可能存在的切穿北美大陸北部的海峽,前往亞洲,避免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打劫。雖然卡波特的船隊在格陵蘭附近遇到了大量的浮冰,無功而返,但西北航道這個概念在歐洲各國的殖民者之間傳開了。這其中也包括了西班牙的殖民者,他們不願意讓英法荷等後來者找到更加方便的新航線,於是他們也參與到了對西北航道的探索之中,想要捷足先登,穩固自己在殖民者之間的優勢地位。胡安·德富卡就是西班牙派去尋找西北航道的探險家之一。

在這之前,德富卡去過菲律賓、中國、西印度羣島等很多地方,是個聲譽不錯的船長。1592年,他奉命去尋找西北航道。和別的大部分探險家(包括著名的哈德遜)從格陵蘭、冰島等地開始探尋不一樣,德富卡另闢蹊徑,從北美的西海岸開始探索,想要從反方向找到這條路。終於,在北緯48°附近,德富卡發現了美洲大陸上的一個大豁口。這片水域的位置和傳說中的亞尼安海峽的位置差不多。亞尼安海峽其實是一個被早期的世界地圖收錄的『理論上』的海峽,因為在最初繪製世界地圖的時候,人們對美洲大陸北部的瞭解十分有限,於是畫圖的人只能憑藉想像來完成地圖。而其中有一份世界地圖在亞洲和北美之間添加了一條海峽,連接著太平洋和北冰洋。這個海峽還被收錄在了1560年代出版的著名的麥卡託世界地圖上。現在我們知道,這樣的海峽確實存在,不過名字叫白令海峽,是俄國人最先發現的。後來明朝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在傳入日本以後,亞洲北美之間的海峽還被標註為亞尼安海峽。

胡安·德富卡的發現及推測

不過在1592年,經驗豐富、聲譽良好的德富卡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找到了地圖上的亞尼安海峽。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興奮過度,總之德富卡對這個水道沒有進行十分詳細的探索,便在筆記裏記下了這個『重大發現』。可是,隨著各國對北美大陸殖民活動的深入,特別是法國的獵人和傳教士們從聖勞倫斯河經過五大湖再到密西西比河下游,深入北美的腹地,把北美大陸來了個對穿,人們意識到,所謂的西北航道即亞尼安海峽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北緯48°左右的地方是不存在的。

於是,德富卡的記錄就有問題了。不過,畢竟德富卡是一個聲譽很不錯的探險家,當時的人們就推測,德富卡發現的雖然不是西北航道,但很可能是另外一條從未發現的重要海峽。那麼這條海峽最有可能通向哪兒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那個狹長的加利福尼亞灣。於是,『加利福尼亞是個島』的說法就死灰復燃了。畢竟人們更加相信曾經遊遍世界、經驗豐富的德富卡,而至於那些早期探險家們的發現——誰知道他們有沒有搞錯呢。

這是耶魯大學收藏的1687年的地圖,上面有加利福尼亞島以及傳說中的亞尼安海峽西北航道

於是在17世紀,『加利福尼亞島』再度出現在了各種世界地圖上。甚至在18世紀前期西班牙人為了對抗從另一邊繞過來的俄國人、開始大規模建設加利福尼亞的時候,當舊金山、聖迭戈、聖塔安娜、弗雷斯諾、聖塔芭芭拉等據點紛紛興起的時候,世界地圖上加利福尼亞仍然是被畫成一個島的。

17世紀後期的地圖,作者是Nicolas Sanson

18世紀德菲爾的地圖上,加利福尼亞仍然是個島

加利福尼亞地理最終的回歸正軌是傳教士尤西比奧·基諾的功勞。基諾來自神聖羅馬帝國,到北美傳教。在這過程中他去過很多地方,對『加利福尼亞是個島』的說法十分懷疑。於是在18世紀早期,他自助探索了今天的新墨西哥、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和下加利福尼亞等地,越發地懷疑地圖上的記載。為了驗證他的感覺,他採取了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實踐。當時,他在今天亞利桑那境內的沙漠裏有一個傳教站,於是他通過陸路,從傳教站走到了加利福尼亞半島上,中間沒有跨越任何海峽。這項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因為當地氣候惡劣,地形崎嶇,並且在那時候還沒有道路,因此這項看似顯而易見的工作,一直沒有人做過。

基諾通過自己的腳步驗證了加利福尼亞不是一個島。他把自己的報告寄回了歐洲,但很可惜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地圖作者們的重視,世界地圖上仍然把加利福尼亞畫成一個島。不過,他的同行們卻很認可基諾的發現,並且在後來好幾位傳教士的努力宣傳下,『加利福尼亞不是個島』的正確觀念終於逐漸地被人認可。而且,隨著更多的地理髮現,人們終於明白了,德富卡發現的那條海峽其實是溫哥華島和美洲大陸之間的一條海峽,為了紀念德富卡,那條海峽就被命名為胡安·德富卡海峽。到了18世紀後期,世界地圖上的持續存在了上百年的加利福尼亞島終於不復存在。

這是著名的佩恩世界地圖,出版於1798年,加利福尼亞島已經不存在了

知乎專欄:地球的那些事兒

微信公眾號 山中雜說 (ShanYeTalking)


作為提問者,我來講一個曲折的故事吧

在湖南省長沙市西北90km處,有一個小城市益陽。帶陽的名字,代表了他屬於依照「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這一模式命名的城市。益陽的官方網站對此這樣描述:

此說法本於《水經注》:

《水經注·資水》曰:又東北過益陽縣北,縣有關羽瀨,所謂關侯灘也。南對甘寧故壘,昔關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寧謂肅曰:羽聞吾咳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又東徑益陽縣北,又謂之資水。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益水,亦或資水之殊目矣。然此縣之左右,處處有深潭,漁者鹹輕舟委浪,謠詠相和。羅君章所謂其聲綿邈者也。水南十里,有井數百口,淺者四五尺,或三五丈,深者亦不測其深。古老相傳,昔人以杖撞地,輒便成井。或雲古人採金沙處,莫詳其實也。又東與沅水合於湖中,東北入於江也。

而《水經注》的說法,則基於應劭注《漢書·地理志》所言:

(益陽)應劭曰:在益水之陽。

很明顯按照應劭的說法,益陽因為位於益水之陽,所以得名。酈道元由於南北分裂,無從考證益陽是否有益水,便基於其擁有資料做出了大膽猜測。我們固然清楚,一般而言中國帶陰陽二字的地名,其命名遵守「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的規律。但酈道元可能是受到北魏非漢式西郊祭天——漢式為南郊祭天——的影響,覺得應劭的話可以作「山北水南為陽」來理解。

不管怎樣,這個假設獲得了後世的認同。而且對於酈道元的後世人來說,酈道元的這個假設更接近他們的認知——他們,包括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所看見的益陽縣城(指擁有城牆的圍城),的確位於資江北岸

考究第一個堅信酈道元假設的人,為活躍在宋徽宗時期的歐陽忞。歐陽忞在政和年間寫了一本輿地類書籍,名曰《輿地廣記》,對益陽縣如此記載:

(益陽)有浮邱山、益水《水經注》以益水為資水之殊目。縣南十里有平崗,岡有井……金人以杖撞地,轍便成井。

可以看到,歐陽忞生在大!強調)一統的宋朝,擁有諮詢去過益陽之人的機會——當時大宋三心二意地討伐安化縣周圍蠻部,一定有大量人來過作為前線補給重鎮的益陽,說出來的話就是不一樣。酈道元還揣測著「亦或」,歐陽忞指著益陽縣城直接就「以......為」了。

然而,我們多讀點書就能發現,歐陽忞指的這個縣城,是個新貨,和應劭說的那個完全是兩回事兒。

北宋前期著名的輿地學家樂史,在他編撰的趙炅三太平系列之《太平寰宇記》中,如此記錄益陽縣:

益陽縣,(潭州)西北一百八十里,元三鄉。本漢舊縣,屬長沙國。按《地圖》(今無此書)雲:今縣東八十里,即漢之益陽故城也。又《郡國志》(今無此書)雲:益陽故城,魯肅築。登之望見長沙,城邑、人馬形色宛然,相去三百里。故老雲:「長沙益陽,一時相望。」即此地。以其邑在益水之陽,故名。貞觀二十年移理於此。

五溪山,在縣西北五十八里。北入朗州界。

可以看到,樂史明確提到宋時的益陽城(即現存古城),為唐太宗貞觀二十年新作。使益陽得名的那箇舊縣城,另在他處。還為我們提供了中國人自古視力好,平地上個牆就能遠望三百里的證據(笑)。從這個「三百里」的數字上,我們其實就能看出,樂史蒐集的資料中不乏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的描述,此一點我們稍後分析,先來看看其中能找到原始素材的部分。

樂史此條所本,我能找到的資料有兩處。其一,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

益陽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漢舊縣,屬長沙國。在益水之陽,因名。隋平陳,屬潭州。

資水,一名茱萸江,南自邵州流入,經縣南三十步。縣西有關羽瀨,南對甘寧故壘。昔羽屯兵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於此水,寧謂肅曰:「羽聞我咳唾之聲,必不敢渡,渡則成擒也。」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益水,出縣東南益山,東北流入資水。關羽故壘,在縣西一十五里。

其二,劉昫《舊唐書》:

益陽,漢縣,屬長沙國,故城在今縣東八十里。武德四年,分置新康縣。七年,省入。

綜合以上兩條資料,我們可以大致得到和樂史所言相去不遠的內容:益陽因為在益水之陽而得名,其舊城在今縣東八十里。樂史可能是問了去過益陽的人,或者綜合資料感覺李吉甫所寫「益山」條目內容不靠譜,於是並未攬入自己的「益陽」條目。當然也可能是他發現《太平御覽》和《太平廣記》已經抄了四遍,自己想偷個懶(吐槽兩太平只抄不篩選)。

不過如上歐陽忞所寫,北宋時人總體上認可「益陽境內有益水」。王存在其《元豐九域志》中便說:

益陽,州西北一百八十二里,八鄉,弄溪一鎮,有浮邱山、益水。

當然,這羣人裏也只有歐陽忞斷言資水即益水。

自歐陽忞以後,世人多認同「資水即益水,益陽舊縣在東方八十里」這套觀點。集中反映便是《正史地理志匯釋叢刊》,以《漢書匯釋》為例:

然而,這個認知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被打破了。益陽縣鐵鋪嶺(現為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街道鐵鋪嶺社區)上,發現了一個古城遺址。經四十年努力刨,在2013年刨出來了由楚人建立,秦漢沿用的益陽縣城。該發現榮膺2014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其中出土了不少有意思的簡牘(然而還沒出書),詳見:毛於九:張議潮VS秦二世VS張勳VS張楚。

那這就麻煩了,說好的漢朝舊縣城在八十里外啊,鐵鋪嶺山城(代稱)離益陽縣城就算往遠了算也不夠八里地啊!

三里最多了

講到這裡,回答的主體已近完備。簡而言之就是:

現代考古推翻了輿地誌承襲千年的觀點,弄清了秦漢益陽城不在唐宋益陽城以東八十里,確確實實位於資江南岸

接下來進入支線劇情(其實是重點)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裏這樣描述益陽故城:

益陽故城:劉昫曰:在今縣東八十里。後漢永壽三年,長沙蠻反,寇益陽。延熹三年,長沙蠻復反,屯益陽。建安二十年,孫權爭荊州,遣魯肅將兵屯益陽以拒關羽,肅因築此城晉、宋以後,皆治此。唐移縣於今治。五代漢乾三年,馬希萼誘蠻兵攻益陽,敗潭州兵。周廣順元年,湖南亂,朗州帥劉言遣兵趨潭州,軍於益陽之西。二年,南唐取湖南,遣將李建期屯益陽以圖朗州,既而言亦遣王逵等分道趣潭州。唐武安帥邊鎬復遣將郭載誠屯益陽,逵等克沅江,直趨益陽,拔其城,即今縣也。

反觀《三國志》對魯肅屯兵據關羽的記載:

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巴丘今曰巴陵。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會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引軍還,與孫皎、潘璋並魯肅兵並進,拒羽於益陽。《吳主傳》

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魯肅傳》

後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裏淺瀨,雲欲夜涉渡。肅與諸將議。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甘寧傳》

可以看到,魯肅的確在益陽和關羽隔資江對峙。但魯肅明顯應是在今益陽故城的對面駐紮,而不是在八十里外。對此,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提供了一條線索:

益陽東南二里曰龜台山相傳吳魯肅駐兵於此。

鑒於顧炎武是明朝人,且據我查詢,益陽自明末就一直未發生人口大量減少的情況,所以「龜台山」這個地名可能還存在。於是我直接百度,發現了這個:

此塔即上面益陽縣城與鐵鋪嶺山城距離圖裡,出現的那座塔。

塔在右上角

龜台山,即是圖中龍洲中學所處的位置此山同時也是鐵鋪嶺的一部分。

那麼關於魯肅駐紮的地點我有了一點猜想:魯肅、關羽隔資江對峙時,魯肅實際上是駐紮在秦漢的益陽縣城——即鐵鋪嶺山城裡,同時沿江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和陣地流傳下「魯肅修益陽故城」的故事。

魯肅修益陽故城的問題解決了,則劉昫所說的,在益陽縣以東八十里的故城又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上文顧祖禹的描述邏輯為:漢末魯肅修城——晉宋(即兩晉南朝)治於此——大唐改築今日的益陽縣城。去掉我們已知可能有誤的「魯肅」,則顧祖禹的記載實際上是在說:兩晉南朝的益陽縣城,是一座漢末時,孫權下令修建的城池。

檢索孫權在長沙郡(益陽縣上級)內的築城記錄,我在《元和郡縣圖志》發現了這一條:

故尉城,在(長沙)縣西北七十里。孫權以程普為長沙郡西部都尉,以防關羽,因立此城。

如果大膽地按離長沙縣城唐裏七十里(37.8km),與距離益陽縣城唐裏八十里(43.2km)的範圍畫兩個圈。這兩個圈會有如下兩個交點:

寧鄉那個交點不符合「長沙西北益陽東」的條件,省略。則留下位於喬口鎮以南的那個交點。檢索資料,我們可以發現這個交點北邊的喬口鎮、南邊的靖港、東邊的銅官鎮都是文物古鎮。特別是銅官鎮,為我提供了一個突破性線索:

唐《初學記》引東晉《湘中記》雲:「楂渚對岸古城,孫權遣程普所立。」

楂渚即是「銅官渚」,位於今銅官鎮。

於是,似乎我可以有一點猜測:在銅官鎮附近可能有一座古城,為三國時孫權防禦關羽而立後來又成為了益陽縣城

這個猜測有一定的道理。益陽對峙事件發生時,秦漢益陽縣城便是前線。魯肅在修築防禦工事的同時,可能在當地進行了軍管,並如劉備遷徙漢中人民一般,將益陽縣城的居民遷移至後方安置。最終這批人被安置到了長沙西部尉城,使得三國吳慢慢以長沙西部尉城為益陽縣城,並傳承於兩晉南朝。

這個解釋同樣可以讓人想通另一件事——為什麼吳國的衡陽郡要伸個觸手跑到洞庭湖邊來管轄益陽縣。

衡陽郡本是吳天平二年分長沙西部尉而立。若建安二十年益陽人民果真遷居於長沙西部尉城,則在對峙事件期間,益陽人民可能實際接受的是長沙西部尉的管轄。這種都尉代理縣政的情況,在邊境縣並不少見,完全可以說得過去。自此以後,孫劉分據荊州期間,由於長沙西部的軍事環境並未改善,很有可能益陽縣就此長期接受長沙西部尉領導,並最終在長沙西部尉獨立成衡陽郡時隨入衡陽郡。不然,自建立郡縣以來,及隋朝以後一直跟從長沙的益陽縣,在江左六朝劃屬衡陽郡這件事,看上去就太莫名其妙了。

基於以上猜測,我認為益陽縣城城址變遷,實際上有秦漢益陽城——六朝益陽城——唐以來益陽城三個階段。這種解釋,可以彌合輿地書籍中亂七八糟的記載,建立一條比較完整的脈絡。同時,就我現在收集到的資料顯示,秦漢益陽城出土的簡牘中並無晉簡。按時代越晚地層越接近現代的原理,晉簡應該比秦漢簡牘早出今無晉簡,可能就是證明瞭,三國以後益陽人民和益陽縣治已遷居長沙西部尉城。對此,我很開心。

開心的我,又去找了一條可能是「益水」的河流

《元和郡縣圖志》說:

益水,出縣東南益山,東北流入資水。

秦漢益陽城的出土,使我有了依據此條找類似益水河流的能力。我查看益陽市赫山區地圖,發現了這個水庫:

我看到的地圖上,這個水庫還帶著一條小尾巴,綿延到圖中貓村附近(好地名)。貓村所在的位置是山區,山名為「雲霧山」。這激起了我的興趣,因為這個水庫就位於鐵鋪嶺山城的東南方向:

於是我給益陽市水務局發去了信息公開申請,很快收到了回復:

此溪流實際走勢如下圖:

李吉甫說:

益水,出縣東南益山,東北流入資水。

這條河完美契合李吉甫所言,當然我不是歐陽忞,不會斷言這就是益水,但也須承認它和現有記載完全一致

彩蛋①:

顧亭林的錯誤:

縣城以南兩裏就是江對岸了,你跟我說西南五里纔是資江?(已查驗資江無改道)

彩蛋②:

消失的南朝輿地書籍《輿地誌》和李世民兒子李泰主編的《括地誌》

南朝輿地書籍的消失,除江陵書難的因素以外,可能還要考慮隋朝的政治封殺導致民間沒有存貨。關於隋朝對南朝的政治封殺,詳見 @首陽大君

歷史上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件??

www.zhihu.com圖標

而李泰的《括地誌》的湮滅,自然離不開唐朝皇室的政治封鎖。也就是因為如此,導致我無法發掘到南朝對益陽縣的記載,無法證明或證偽自己的猜想,搞不到正確答案。

彩蛋③

新舊黨爭導致的後世誤解

歐陽忞,歐陽修的侄孫,根正苗紅的舊黨。王存,雖然一輩子窩在祕閣修書,但是個新黨。

南宋以後,大家普遍站舊黨討厭新黨,於是都跟著歐陽忞說「資水即為益水」,忘記王存的益水、資水兩不相同。

彩蛋④

神奇的益陽

在1994年之前,長沙西北有一個地級行政區叫「益陽地區」,益陽地區下轄縣級市「益陽市」,和益陽縣。總共三個益陽。

在尋找資料的過程中,我曾嘗試尋找《益陽縣誌》,翻遍全網只有這種效果的PDF:

然後我又找到了一本《益陽市志》,但這本書僅僅是縣級市益陽市建國後幾十年的情況總結......神奇的很。

彩蛋⑤

在新中國翻身的益陽縣

益陽縣歷史悠久,從戰國時楚人立縣至今,已有兩千三百年以上歷史。但它長期只是個縣,沒有碰上升級為管縣單位的機會。在漫長的歷史中,只有元代因為戶口增長至萬戶以上,益陽縣才升級成益陽州,但仍不能管轄其他縣。直至新中國建立益陽行署,益陽這個名字才冠到了管縣單位上。

彩蛋⑤

嶽飛和關羽

關羽在資江北岸駐紮過,留下了關羽瀨。嶽飛討伐洞庭水匪楊幺時,在資江南岸駐紮過,據傳赫山區的赫山廟最初便是由嶽飛部署修建。

【奉狗結束】


燕然山吧。

竇憲勒石燕然已經成為漢族王朝武功巔峯的標杆,但自古以來對燕山的具體位置的描述經歷了一個由偏差到巨誤再到偏差的過程。近代的經典說法是燕然山即是杭愛山。一直到最近由於中蒙考古學家發現了燕山山銘,燕然山的具體位置才真相大白。

以下內容主要來自辛德勇的《發現燕然山銘》。

由於燕然山深居草原,是中原王朝勢力難及的地方,漢以後燕然山舊址已難以詳考,但至少大家知道大致是在漠北草原。可到了宋徽宗時,出於宣傳光復燕京的目的,將燕京改名為「燕山府」,這種說法在宋代被異族欺凌的語境下迅速被人們張揚,以至對後世認知產生了極大的誤導。到明代,許多學者就以為燕山就是燕然山。比如章潢的《圖書編》。持這種認識的士人不在少數。清代時,中央王朝再度進入草原,對草原地理的認知有了較大進步,在清代學者的努力下,他們認定杭愛山就是燕然山,這一說法編入了《大清一統志》,並為後世學者所廣泛接受,包括影響最大的譚其驤版《中國歷史地圖集》。

而中蒙考古的新發現證實,燕然山應在杭愛山東南數百里處,在翁金河東部不遠。這個新的發現對復盤古代草原地理有重大意義。


隋唐以前,人們認為黃河發源於昆崙山和帕米爾高原。在新疆,黃河水流著流著突然流到地下,然後從山的另一邊鑽出來了,越過積石山,成為我們中原的黃河。古代人是把黃河的源頭接上了塔里木河及其源頭——和田河、葉爾羌河。更有趣的一點是,古代人很早就有了「河出崑崙」的傳說,但沒人知道崑崙在哪裡。直到張騫鑿空西域,發現了「河(黃河,今天我們知道其實是塔里木河)源出於闐(和田),其山多玉石」,漢武帝親自查閱古籍,就把這座山命名為昆崙山。

隋唐時,中原王朝和西部民族的接觸變多,隋滅吐谷渾,唐和吐蕃對峙兩百餘年,古人對中原西部地理的瞭解更加深入了,基本摒棄了「河出崑崙」的這種說法。也可能是感覺這種說法太扯蛋了,一條河還能流到地底下,再從另一邊的山腳下流出來。

唐太宗時期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平定吐谷渾叛亂,他們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並以此處覽觀河源。唐宋以來,人民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元世祖時期曾派人對星宿海一帶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得出河源位於星宿海西南百餘裏處。

明成祖時期,宗泐和尚出使西藏歸朝時經過河源地區時,對黃河的源頭進行了考察,在他的詩作中曾指出,河源出自巴顏喀拉山東北,而且此山是黃河和長江上源(通天河)的分水嶺。

清代,經過康乾年間幾代人的考察,最後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這和今日的結論基本一致。

1978年的黃河源頭考察,正式認定卡日曲為黃河正源。

中國人把黃河稱作母親河,而對黃河源頭的認知,也伴隨著從古至今的整個歷史進程。


《尚書·禹貢》:浮於積石, 至於龍門。

《史記·大宛列傳》:漢使窮河源,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採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雲。

《漢書·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於闐,於闐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為中國河雲。

《水經注》: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國蔥嶺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餘裏,皆故塞種也。南屬蔥嶺,高千里。

《新唐書》: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

《望河源序》: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黃河為抹處氂牛河。為必力處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則流入氂牛河,東北之水是為河源。


濟水伏流說。

下面是古人有關濟水的想法:

1.四瀆之一的濟水發源於黃河以北的王屋山濟源,南流到黃河,從黃河下方穿過,從黃河以南的圃田澤流出,東行至泰山以西,沿泰山邊緣東北入海。魏晉以後,圃田澤湮廢,古河道漸漸被黃河襲奪,濟水就整個從伏流地下東行了。

2.濟水能潛入黃河以下,是因為濟水密度高,質重,黃河水質輕,泥沙混不進來,所以濟水能穿地伏流,穿黃而過仍然清澈。

3.濟水質重且清,故能通下滋陰,有利陰的屬性。古濟水畔的小城東阿有井,井底的水都是流動的,相傳就是伏流地下的濟水,用這水煮驢皮膠,能滋陰,補女人。

4.濟水伏流東行至泰山西麓一帶,流出地表,所以當地很多泉、河都是濟水伏流所出,比如孔孟故里那一帶的洙、泗、汶,附近的南北大運河就要引這些水來濟運。濟南的泉水們也是濟水伏流所出。

4.《禹貢》雲:河濟唯兗州——黃河、濟水之間是兗州,兗的古字是沇,沇就是濟水,兗州其實就是濟州,旁邊的濟寧,當然也與濟水有關。

——————————————————

以下是今日的科學解釋:

濟水沒什麼質重的離奇之處,濟水上游本為黃河的一個支流,匯入黃河。

濟水的中下游是黃河的一個岔流,從黃河主泓分出,東行。

濟水中下游之所以較清澈,是由於岔流處的圃田澤(在今鄭州)沉澱了大量黃河泥沙。

泰山西麓北麓豐富的地下水是山地地下水的自然溢出,這個山地本身就能涵養水源。阿膠對人好,可以認為是熬膠的地下水經山岩過濾,含有有益物質。

今天的兗州早已不在禹貢的兗州範圍內,而是在古徐州(海岱及淮)的範圍內。

————————

有時間就搞個地圖來說明。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