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三国时期的严颜是一个忠心爱国,生性正直的人,并且严颜是东汉末年有名的的武将,死后被封为了「壮烈将军」、「忠州刺史」。

严颜曾是刘璋的部下,在其部下时担任的事巴郡太守的职位。据史料记载,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当时刘备在进攻江州的时候,严颜带兵应战,结果战败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张飞说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生气,便命令手下将严颜拉出去砍头,面对如此状况,严颜毫无表情地对张飞说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邪!」张飞一听,对严颜这个人好感一下子上来了,心中钦佩严颜的勇气,后来便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

严颜的死是非常悲剧。据史料记载,严颜是自刎而死的。据说当时严颜与敌人的战斗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听闻东部阵营在骚乱,当得知方博逃脱的时候一阵大喜。可好景不长,张合杀到,严颜一看是自己的老部下,心中一阵诧异,而后一想,不对劲啊,中计了。于是大声说到:「方博已经逃脱了」。魏延等人一下子就慌了,开始到处搜寻,却不见方博的踪迹。这个时候张合开始恼怒了,于是亲自提起大刀和严颜战斗,两人大战了三四十回合之后未能分出胜负。不过严颜却受伤了,全身在流血,张合对他说:投降吧。严颜却说,我的主公在东边。于是乎面对方便逃离的方向拜了拜,而后拔刀自刎。在场的人一阵感慨。后来诸葛先生要回了严颜的尸首,以王侯之礼厚葬了他。后来世人为了纪念严颜,很多公共设施都是以严颜来命名。


  

  严颜作为一名被消灭的地方割据政权部下,在正史中并无独立传记。只是在《三国志·张飞传》中,作为烘托人物,被侧面提了一笔。

  当时,刘备率军进入益州,之后攻打刘璋,张飞与诸葛亮奉命率领大军前往,袭击益州大后方。

  《三国志》云: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在史料中,严颜的最重要的形象是忠义。

  严颜本为巴郡太守。在张飞一番猛攻之下,巴郡被破。张飞生擒严颜,因经历一番苦战,死伤许多军卒,张飞自然对严颜没有好脸色。

  张飞呵斥道:「我大军到来,你为何不投降,竟敢据城顽抗!」张飞言下之意,杀了你也不过分!

  没想到严颜丝毫不胆怯,反驳道:「是你等你将规矩,侵夺我州县。我巴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刘备假以救护之名进入益州,不过二三年,就反戈一击进攻刘璋,对刘备这等人,严颜十分鄙视。

  张飞大怒,喝令左右将严颜斩首。严颜竟然还是不肯低头,坚持说:「砍头就砍头,你对我生气做什么!」言下之意,你发脾气吓不倒我。

  张飞认为严颜很了不起,于是下令释放严颜,并且以宾客之礼相待。

  史书并无严颜之后情形记载。估计是严颜拒绝为官,就此老归山林去了。

  在裴松之引用的《华阳国志》还提了一笔严颜,体现了严颜的第二个形象:有见识。

  华阳国志曰: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颜拊心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也!」

  当初刘备刚刚进入益州,益州官员倍感欢心。当时张鲁有马超为将,屡屡进攻益州。益州刘璋暗弱,始终没有办法对付。于是邀请刘备来帮忙。

  可是,严颜一听此事,摸著胸口叹息:「这就是所谓自己境遇已很糟糕,还找只老虎来给自己当守卫。」

  所谓驱虎吞狼,张鲁是狼,可刘备是虎啊。

  综合来看,严颜虽然只是在历史中留下一个侧影,却是有勇有谋,老当益壮的角色。


很忠义得人,刘备进攻江州,严颜被俘,张飞对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说:「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张飞大怒,命将士将严颜砍头,严颜面不改色地说:「砍头便砍头,何为怒!」张飞极其敬佩严颜的勇气,遂释放严颜并以严颜为宾客!忠义之士,被人敬仰!


跟黄忠有的一拼,人老刀不老,忠义勇猛作战冷静,能让张飞另眼相看的人还没有几个,庞统一个严颜一个,可谓万夫不当之勇尤其在后期关张等人的死去都是一些老将的天下。魏国张郃徐晃,蜀黄忠严颜,吴韩当程普等,估计他年轻的时候也是少有敌手。


忠义勇敢,智勇双全之老将军,跟吴国黄盖、蜀国黄忠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号万人敌。


这个问题嘛,穿越一下或许可以知道,因为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记录下来


严颜将军确有其人,但陈寿《三国志》正文并未为其单独立传。


真实的是蜀当时数一数二的大将 老而弥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