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道心生怜。莫是尘埃遮道眼,实是未献香火钱。

道若不贪,为何要世人供奉?道不爱慕虚荣,为何要世人跪拜?

我心有道,道却无我。受尽世间苦难。


我好像看过题主这段话

如今改个名字就说是道了。

问题在于佛无论如何都是有具体的存在,或者说有佛像对不对?

你听说过道的塑像吗?道是非人格化的存在,所以你换成神还好,毕竟神有神格,但是道连格都没有,道在屎溺,这换的不通顺啊!


1你好像很受伤的样子。

2道不需要人的供奉,人供奉是表达自己的敬重之心。就是全人类都不供奉道,道还是道。不会因为不供奉了而如何。

3一些道教的人,其实佛教也是,它们是借佛道为名敛财,都是人的名利心不去造成的。这种敛财不同于化缘。真正的修行人化缘是只要食物不要钱财的,给修行人一口饭吃可以种下善因。那种借著佛道的名肆意敛财,大张旗鼓干的,我看它门已经是在地狱里了,只是阳寿未尽而已。

4苦难是人的业力在起作用,修炼中的苦难是人上升的阶梯。魔难,一方面可以消除人的业力,一方面可以用来修炼心性,磨炼人的心志,也是去除人的魔性 ,成就修炼人的道。


第一句话,道是求不来的,也给不了你。

第二句话,求道的才要去供养,不求道不要你供。


因为人需要钱啊,就这么简单。

道是无处不在的,道教消失了,道教从不存在,都不影响道。

修道是寻求解脱,不是说当道士就是修道,不当道士就不是修道,修道,修的是心灵,求一个心灵的解脱,求灵魂的升华,精神的自由。

修道≠当道士,道士也不一定是为了修道才当的,很多道士都是为了钱,糊口,当然,不是说敛财就不算道,庄子云道在屎溺,道无处不在,敛财也是道,拉屎放屁都是道,按照这个说法,修佛信基督都是道,因为道包容万物,这个道不是道教的道,是天下大道,万事万物的道。

说道问道,当然要学习道德经了,道教的很多经典,也是在阐述道,是历朝历代的道士对道的理解。

道教,玄学,这些东西是怎么跟方术扯到一起的呢?在一开始可都是一种思想啊,是对天地人的认知,对自我对万物的思考,但人们不是为了修思想解脱存在的,人是为了延续基因,为了种族生存存在的,宗教提升了人类的组织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人们才会花钱去维系宗教的存在。


灵官殿门口的对联送给题主∶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


无事枯跪三千年,

不修自身不行善

收钱与否君未给,

就算把道放你前边扔你脸上灌你肚子里你丫一不明白二看不懂三你还不看写首破诗四处瞎bb就是欠给你一招九阴白骨爪第十式万佛朝宗我加速滴滴丢滴滴丢滴滴滴滴滴……

(我这诗不知道比你那玩意高到哪里去了,一有道理,二是工整,三是最后一句多合辙)


道从来没说过需要人去供奉呀。

需要你去信仰的是神,某某神,神需要香火信仰。

需要供奉的是道观是里面的人。

道,就在那里,一直都在。不需要你去信,事实上一般来说对于不了解道的人来说,不信道的人比信道的人离道更近。

你说的是佛吧,怎么改成道了。却忘了,道从来是不需要人去跪的。再怎么改你说的也只是佛,而且只是魔佛,是你心中的佛。不说佛,只说道。

道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道心生怜。 这句如真是道,正因你跪下了,所以你永远也见不到道。道是三清,三清不是道。道是黄老,黄老不是道。道是纯阳,纯阳不是道。道是重阳,重阳不是道。道是张陵, 葛洪,是许逊,是萨守坚, 是寇谦之,是张角,孙恩卢循,是伏羲,是姬昌姬旦. 从不曾跪 下.

在传说中的伏羲开辟,女娲造神之前道就存在。大洪水淹没不了他,他从来都在。

心中无道,你如何能跑到道的面前的, 可以指给我看吗?呵呵。

道也没有心, 只在你有没有道心。见不到,确是不见道呀。道不就在你脚下吗?不就在你眼前吗?你看那花开花落,你看那小狗撒尿,都是道。你不去看,怪我喽?

尘埃遮眼,那你还可以听呀,听那虫鸣蛙唱,听那乌鸦啼叫,不是道吗?或者现在走出屋门,试试风吹裤裆,这也是道呀。

香火钱,你去烧给神佛吧。给道,确实太少。多少人用生命去追逐,多少帝王愿意舍弃一切,谁在乎你呀。

道确实很贪,却恰恰不要你的供奉;道爱虚荣,却正正不需尔等跪拜。你心无道,道仍有你。佛要你受尽苦难,道不在乎。

宇宙是道,混沌是道。

去跪你的佛吧。再跪三万年。佛也不会见你。

当你跪下时,道佛隐退,邪魔降世。


你何曾供奉?供奉名谁?世间有道,出世间为道,佛说一切为法,此道非彼道,心中之道,才是真道,道本无财,道本清净,何说贪财?成道为佛,佛之大顶,显相于世,你心无此道,当不供奉,如有此道,应此供奉!


贪财这个说法比较文学,我看题主想表达的应该是「物质」,但就贪财本身而言,肯定是有存在这种行为。我逐个谈一谈。

首先,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物质的宗教,宗教是物质的,无法脱离物质而存在

宗教的产生,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由于生产力落后,进而认识能力有限,所以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神秘主义。首先是自然崇拜,对江河湖海,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现象产生敬畏,认为这是一种人力不可违抗的东西,有极强的力量,他们会认为终结生命是惩罚,劈死野兽是奖赏等等。部落中有一部分人,率先从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专注于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地发现了一些原始的规律,并且用朴素的价值观整理出了一套语言去解释自然。同时,他们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化学现象,掌握了一些初级的利用规律,改造自然的技术手段,比如原始的医药,天文,气象等等。这个时候,他们的影响力逐渐强大,甚至高于那些一天能打两三只猎物的部落成员。这个时候,更高级的神秘主义产生,图腾崇拜,巫术,占卜等等。有了专职的祭祀,巫术。他们或许依附于首领,也可能自己成为首领。总之,原始的宗教产生了。原始宗教从一开始,就为古代政治服务,成为团结部落,维护非劳动阶层利益的工具。他们用求雨,治病,诅咒,活人祭祀等行为,正向或反向地展示力量,强化统治,垄断这些技术和知识。随后的发展中,原始宗教又逐渐分离出了专门的天文,医学等部门,但总而言之,这个时候还是神秘主义。

在未来的逐渐发展中,阶级社会形成,规模不断扩大,人类世界越来越独立于自然界,然后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引起了一些人的思考。这些人,就是孔孟,老庄,苏格拉底,释迦摩尼,耶稣这样的哲学家。他们通过观察或者实践,也整理出了一套人类世界的规律,并且用这些理念改造人类世界。

不过,这些哲学家和原始宗教,从一开始就是充满联系的。他们还是无法摆脱神秘主义,由此产生两种倾向。一个是灭旧神,创新神,从多神自然崇拜,走向一神精神崇拜,比如耶稣。还有一些,和原始宗教携手并进,互不侵犯,最后不由自主地发展出充满人文哲学气息的多神宗教,比如儒道佛。两种倾向,都产生了我们现在说的这种,宗教!

从这个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

1、道教方术这样的神秘主义,远远早于老子道家学派的产生。原始崇拜早于人文哲学。

2、宗教从一开始就是为古代政治服务的,控制人心,强化统治是主要目的。

3、宗教从起源到成型,其专职人员皆脱离生产

4、宗教组织,是人类组织,有组织目标,为组织服务

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便能解答题主的问题了

道教为了组织的延续,一定要生存,而其人员本身不事生产,必定需要别人接济。可以玩法术赚钱糊口,也可以建道观接受香火,更牛逼的用土地养佃农做地主。不论哪种方式,在今天看来都是骗钱,然而在生产力低下,人们认识能力有限的古代,这是正常操作。

这是生存的问题,如果说贪财,那就是有些道士贪得无厌,除了满足生存,还要满足享受。以敛财为目的,不过,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所有宗教的主流。不贪财的,是真正的清流,古往今来能有几个这样的?

从宗教本身,历史主义视角解释一下「供奉」:

一、供奉的产生,是为了传教的便利。佛和道,几乎不可避免地走上了这条路。为了生存,简化那些人文哲学,用神像这种方式传教,对底层没文化的大众而言,是很管用的。神的创造,也很重要,中国人喜好历史人物,因为人物的传说已经存在,流传已久的人物对传教更有帮助。

二、供奉中的心理控制能力。这一点尤为重要。宗教奉养,往往是来者不拒,小到一毛两毛,大到十万八万,都有人给。这主要在于信众本身。尤其是中国人的朴素功利主义。你哪怕不要,人家也主动给,给钱图个心安。在这个社会,求人办事一般花费很大。但是,求神办事花费可大可小,小点也就大概率不灵验,但还有灵验的可能。所以,很多人选择花小钱求神。这种心里,应该和千百年,乃至上万年的自然崇拜习惯有关。曾经有个长寿老龟,好像在哪个寺庙。明明写著禁止撒币,可还是有很多人往里投钱。说白了,就是人们祈求长寿的心里,引发了对长寿乌龟的崇拜,这个龟就是神。

因此,供奉这件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这么简单。


兄弟,你拜错了。

你把信仰当生意,信仰当然要跟等价交换了


谢邀

就好像你请回一尊神像,然后你把你最喜爱的钱供奉给神像。

神像需要钱吗?不需要。

对你有好处吗?有。

坦白来说,当然是有很多宗教骗子,这种领域,因为其特有的神秘性,所以其中良莠不齐,很难变得真假。

但愿你心怀慈悲,尽量准确。


好好看看道德经再来提问。


爱信信,不信滚,不要打扰我修仙!

哪个道要你供奉了?你打死它!道爷忙著修仙呢!死骗子坏我名声!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要恰饭的啊,不恰饭就成仙成鬼了呀


供奉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要被象 充脑子而钻牛角尖 道在屎溺


道是存世规律,香火钱给的不是道而是信道的凡人,给他们以支持,凡人只要得道就成了神仙,神仙其实也是楷模是榜样,比如关二爷。凡人就要吃饭,不给钱他们还怎么传播道的种子呢,不给钱他们世俗化了怎么再去真正的体悟道呢?体悟了道成了仙也花不著钱了,所以道不需要供奉,但是信道的凡人需要生活。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