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一般只要抓住两个最佳防治时期用药,可以有效避免立枯病对水稻秧苗的为害。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秧田期主要常发性病害,尤其冷空气频繁侵入,加之田间管理不当时就会容易造成大面积流行发生危害,感病水稻秧苗出现发黄、枯死或青枯等症状。水稻立枯病由于能多种土习病菌在温湿度适宜时侵染发生,因此生产上首先喷药预防是最为经济有效,也是对立枯病防治最为关键时期之一,即通常可以在水稻落谷后覆土前喷药防治,或在水稻揭膜后及时喷药都可以很好防止水稻立枯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对水稻的侵染危害。通常可以按照亩用40%福·甲霜300克兑水50-100公斤,对秧田喷匀喷透。切记一定要用足水量,既能补充秧田或苗床需要的水分,同时也能有效彻底杀死土壤中立枯病病菌。另外也可以需要敌克松药剂进行苗床消毒防治。其次在秧田出现零星立枯病为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亩用瑞苗青400-500克兑水75-100公斤混匀均匀喷施喷淋,以彻底杀死病苗及土壤中的立枯病病菌,如果发生较多的,还要及时清除病株,首次用药后5-7天在防治一次,一般连防2-3次。对秧田比较干旱的,还要加大用水量以确保防效,或可以先灌一次足水后用药,但此时用药量不减,用水量可减半使用。在秧田立枯病发生初期喷药防治时,药剂中宜加入保禾丰、昂立邦或美洲星等叶面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能迅速促使感病秧苗变绿生长健壮。喷药防治时,敌克松或40%福·甲霜等药剂效果也较好,但是用量注意要比预防使用时增加剂量。

总之,水稻秧苗立枯病抓住落谷后覆土前,或揭膜后,及田间零星发生是及时用足药量,用足水量防治是最佳时期,通常也是效果最好。


防治立枯病的最佳时机?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立枯病的高发时期在决定什么时候是防治立枯病的最佳时期。

立枯病最高发的时期是水稻秧苗的离乳期,也就是大概2叶期左右。此时正处于胚乳养分消耗殆尽,水稻秧苗的根系从苗床中吸收养分的转化阶段。这个阶段苗床的ph值范围是否合理、苗床养分是否充足、通风量是否足够,都是引发立枯病发生的关键。这个阶段才是立枯病最易高发的时期。所以,在离乳期进行立枯病的防治是比较有必要的。

水稻苗床播种前需要浇2-3次透水,出苗后至离乳期期间,还会有浇水的作业过程。难免会造成苗床土的酸性损失、养分流失,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和抗逆性,增加立枯病病菌繁殖、活动以及侵扰秧苗的几率。

所以,在离乳期之前及时的对苗床调酸、撒施壮秧剂补充苗床的养分以及增加通风量,都可以有效的预防立枯病的发生。同时,还能促进秧苗的根系和地上部向有利的方向生长、培育壮秧。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防治立枯病最佳时机是在苗期为最佳时机。同时控制温度和湿度相结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