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大清忠臣袁世凯出卖的不是维新派,而是革命党。

教科书把谭嗣同说成「资产阶级保皇改良派」,其实精读谭嗣同《仁学》和事迹,就会知道,谭公是坚定的排满反清烈士,是没有加入兴中会的革命党,公开号召驱除鞑虏,戊戌计划中枢反清,与康有为不是一路,反清诗词还被康梁篡改。当然,跟什么「资产阶级」更是没有五毛钱关系。

谭嗣同追慕文天祥、郑思肖、王船山等宋明遗烈,参与维新是为直取首都,以覆清廷,自甘牺牲以证改良不通,更做了大量反清宣传,这点他的同道章太炎邹容陈天华很清楚,同盟会一直宣扬谭嗣同反清革命本色。邹容写《革命军》就大段引用和借鉴谭嗣同的著作,并悼之「赫赫谭君故,湖湘志气衰。惟冀后来者,继起志勿灰。」

如果略去作者,只看这些话,会以为是孙中山、邹容、章太炎、陈天华、刘光汉(前期)、蒋中正、钱穆、牟宗三等人常见的反清言论:

——「辽金元之罪浮于前此之君主者乎?其土则秽壤也,其人则膻种也,其心则会心也,其俗则毳俗也,一旦逞其凶残淫杀之威,以撄取中原之子女玉帛……华人靡矣,乃犹以为未餍!……成吉思之乱也,西国犹能言之,忽必烈之虐也,郑所南心史纪之;有茹痛数百年不敢言不敢纪者,不愈益悲乎!明李稗史中之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不过时举一二事,当时既纵焚掠之军,又严剃发之令,所至屠杀虏掠,莫不如是「,其批判曰:「奇渥温、爱新觉罗诸贱类异种,亦得凭陵乎蛮野凶杀之性气以窃中国……中国犹奉之如天,而不知其罪」,而其结论曰:「吾愿华人,勿复梦梦谬引以为同类也。」

说这些话的是谁?谭嗣同。而且不是一两句,一两段,是始终如此,正所谓「虽役其身于清廷从事维新,而其心实未尝须臾忘革命」,而其被篡改的绝命诗,仍号召排满反清:「三户亡秦缘敌忾,功成犁扫两昆仑」。同样,「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被康奴篡改为「无以酬圣主」。

那么袁世凯为什么要出卖谭嗣同呢?因为袁深知,他的荣华富贵,和将来的权力来源,都是爱新觉罗所赐,一旦他的大清灰飞烟灭,自身就是唇亡齿寒,所以袁氏终其一生,对爱新觉罗忠心耿耿(但这种忠诚并非满清豪杰良弼那样的真诚信仰,而是纯粹依附投机),哪怕段祺瑞违背他的电令,带兵上殿,配合同盟会光复的十几省逼退满清之后(这是袁世凯无法节制段祺瑞的根源,也是段祺瑞能够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袁氏仍从中作梗,把清帝逊位诏加入「特命袁世凯组织共和政府」一条,将共和国的法统,追溯于爱新觉罗私相授受的恩赐,以取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全民族共和契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也是为什么从那以后,袁氏要三让首揖爱新觉罗,在八旗首肯之下一边汉服祭天、一边钦定长袍马褂(1913)、一边为保卫清帝逊位诏而武力撕毁临时约法、一边将满清-北洋-伪满洲国的五色旗作为赡养清室的「国旗」、一边以国家元首之名签善后大借款21条等换取帝位,一边法定「诋毁前清」者入罪(1914),一边刺杀吴禄贞等反清志士阻碍南北夹击计划,同样,这也是袁世凯为什么在帮助大清镇压义和团之后,要将义和团领导层置换为八旗皇室,把「扫清灭洋」改为「扶清灭洋」的缘故。

在反清这个问题的天平上,谭公嗣同与孙中山、洪秀全、郑成功、顾炎武、王船山、黄宗羲、李定国、张苍水是一路人,而袁世凯与康有为、曾国藩、李鸿章、施琅、周培公、纪晓岚、吴三桂、范文程是一路人。这是两极对垒,因此袁的做法很正常。


新军有24镇,袁世凯只有6镇左右。

袁世凯的顶头上司是淮军聂士成。新军副统帅。正统率是荣禄。

论打仗,袁世凯刚不过聂士成,论人脉资源,袁世凯刚不过荣禄。

请给袁世凯一个不出卖维新派的理由?


本来就不是一伙的,又哪里谈的上出卖。反倒是袁世凯如果围了颐和园抓了慈禧的话,才真是出卖和反叛。


楼上说了,袁世凯兵力并不占优。袁世凯是投机分子,他的荣华富贵来自于荣禄,当帝党搞得轰轰烈烈的时候,他积极参与。更正一点,袁世凯没有出卖维新派。当时慈禧调大军回北京,本来只是想抓维新派,不一定会杀他们,袁世凯为了撇清关系供出谭嗣同要他借阅兵杀慈禧的阴谋,然后6君子就在菜市口了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