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霓裳羽衣」就不得不提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对夫妻,丈夫是一代音乐大师,创作了《霓裳羽衣曲》,妻子则是一代舞蹈大师,根据曲创作了《霓裳羽衣舞》。更有大文学家吟诵他们的爱情故事。说到这里朋友们已经知晓这二人身份了,没错,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那么,「霓裳羽衣」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就从曲的诞生开始,一一道来。

先看《霓裳羽衣曲》的来历。有一个人们普遍认同的说法,玄宗望女儿山得灵感,又吸收了西域乐曲,进而创作,便有了此曲。讲的是玄宗向往羽化成仙,到月宫见到了仙女的道教神话故事。曲、舞和服饰著重描绘清虚飘渺的仙境和曼妙婆娑的仙女形象。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清楚了,并不是先有「衣」而后成「曲」,所谓「霓裳羽衣」不过是玄宗的想像!既然是想像,也应有它的样子。贵妃依曲编舞所穿的服饰是不是就可以称为「霓裳羽衣」呢?至少是最近似的!接下来分析具体的样子。

我们先从霓裳说起,古人的衣制,上衣下裳,「裳」是指裙子,「霓」就是指颜色。古代舞蹈中出现的「霓裳」,主要有两种颜色,一种是彩色的,「霓」本意在古代是指彩虹的外圈,和主虹颜色排列相反,色泽更淡。「霓裳」即彩色的条纹裙,色彩淡雅。彩色裙子要表现出清虚飘渺的意境稍难。还有一种是白色的,「霓」为彩色为何「霓裳」是白色的呢?「白霓裳」最早在《楚辞·九歌》中便有记载,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丝绸做的白色裙摆,在舞动中会形成波纹状,看上去会有明暗的变化,再加上灯光映射,还会产生光晕。并会随著舞动不断变化,这就有了飘忽不定的感觉。恰好和曲里清虚飘渺的意境相吻合。

接下来谈「羽衣」,究竟是不是用鸟儿的羽毛制作呢?这里要介绍一位奢靡公主—安乐公主李裹儿,唐中宗李显之女,武则天的孙女。曾穿著「百鸟裙」,此裙由百鸟羽毛编织而成,色彩绚丽,美丽至极,在她的带动下,社会形成了一种争穿「百鸟裙」的风气,导致色彩鲜艳的鸟儿几乎被捕杀殆尽。后来,玄宗发动政变,杀了安乐公主,并颁布了禁令,宫廷和民间皆不可穿锦绣、珠翠、百鸟裙等奢靡异服。至此,捕杀鸟儿的风气才逐渐平息。《霓裳羽衣曲》诞生后,玄宗并没有取消过该禁令。依这条思路来看,贵妃并没有穿过羽毛做的衣服。还有重要的一点,玄宗信奉道教,不会滥杀无辜生灵。另外玄宗也深知。若是从贵妃开始著羽衣,势必会再次形成风气,到时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贵妃并没有穿过羽毛做的上衣,所谓的「羽衣」可能是用轻盈的材料做成的上衣,并裁剪成羽毛状,或是将羽毛画在衣服上。

至此,贵妃的「霓裳羽衣」已经有了它的样貌。可以这样说,「霓裳羽衣」是古代女性心理愿望的体现,诠释了中国古代裙装的主流审美倾向。


人们通常所说的衣裳,是上衣和下衣的合称,上服为衣,下服为裳。

霓棠羽衣,真的是霓虹和鸟羽毛做的衣服吗?当然不是!霓:是光线通过透明物体的折射而透析出来的彩色光线;羽:它不单纯指鸟羽也指蝉羽。

如果舞女们一身插满鸟羽毛,也有些不伦不类,失去了性感,不符合荒淫无度的帝王们心理,更何况历史记载并没有这种款式的衣服。所以,只有蝉羽,那种若隐若现透著舞女们紧身内衣的斑斓,指弹可破的玉肤,才能满足这些达官贵人们的需要。由此可见,霓裳羽衣应该是指下身穿青赤色如霓虹斑斓彩裙,上身穿几近透明,薄如蝉羽的纱衣,来形容女子装束华丽,性感透骨。

霓裳羽衣,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其实霓裳羽衣,远远没有《霓裳羽衣曲》盛名。唐朝皇帝唐玄宗淫奢无度,在歌舞宫女们如仙若飘的谜诱之下,激发出了他的音乐禀赋,便创作出了「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的大型宫廷舞曲。


霓裳羽衣,听著衣裳的名字就能感觉到它的美,那么它是什么样的呢?

据唐代记载,霓裳羽衣是一种以云霓作裳,羽毛 作衣的舞衣,袖子宽松,下摆轻盈,穿上之后如同仙女下凡,颇得杨贵妃喜爱。

根据名字来说,确实是上衣羽毛装饰,霓为青赤色彩虹,霓裳则是指下著青赤若虹之裙。

霓裳羽衣有个典故:

唐朝时期,唐玄宗中秋节在皇宫与方士罗公远欣赏月景,方士取出拐杖抛向天空,顿时化作巍峨华丽的广寒宫。他们立即进入广寒宫,见仙女们翩翩起舞,伴著幽雅的仙乐。唐玄宗暗中记下乐曲回来后让乐师作成《霓裳羽衣曲》,当时杨贵妃排练此曲时,为了如同仙女一样,特意让人制作了霓裳羽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