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起义军的粮饷来源一般有四个大部分组成:第一,黄巢起义军打下的城池官府的粮库和府库;第二、攻占地区地主豪强的粮食和家产;第三,就是盗掘皇陵;第四,紧急时刻用人肉做军粮。第一和第二是农民起义军的常规做法,第三和第四都是非常规的做法了。

黄巢起义和黄巢沟

黄巢(820-884)是曹州冤句人(现在山东菏泽),家族经营盐商,有时候贩卖私盐。他少有名声,五岁时曾经作诗一首。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但是黄巢在科场上却屡试不第,腐败的唐王朝使他丧失了信心。公元877年,参加了王仙芝的起义军。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在浙江江西一带北上,势如破竹,11月17日,洛阳被放弃坚守,黄巢夺取洛阳,12月13日,进占都城长安,建国号「大齐」。起义军这么多怎么解决粮饷问题呐?

称帝后黄巢派遣40万人挖掘唐朝皇帝的陵墓,这都是有先例的。项羽占领咸阳后发兵挖掘了秦始皇的墓葬,西汉末年赤眉军挖了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曹操也盗了淮南王的墓葬。

挖谁的墓葬呐?他们准备挖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在乾陵所在地梁山西侧开始挖掘,挖空了半座梁山,也没有找打乾陵的墓门,乾陵太坚固了。起义军只好作罢,但是留下了一条40米深的「黄巢沟」。据现在看,黄巢盗墓乾陵是挖错了方向!

当然,黄巢也成功盗取了不少其他皇帝的墓葬,主要用来做粮饷了。

黄巢陈州之战用人肉做军粮

黄巢起义军在行为上是保护贫困的百姓的,起义军针对的对象是唐政府和地主豪强。不过在883年,黄巢败退出长安。在陈州这个地方,黄巢做了一个错误的耗时耗力的攻坚战,在这个地方双方僵持了300多天。

由于人马众多,唐末的粮食收成也不够好,黄巢军队的粮食不够了,他们想出了一个用人肉做军粮的办法,为此他们用石磨将人肉碾碎再吃。其实古代好多残酷的围城战都有吃人肉的情况发生。如安史之乱中唐朝守城将领河南副节度使张巡,为了对抗叛军,把城内的百姓吃的差不多了,战争史上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

黄巢和朱元璋的菊花诗

黄巢在考进士最后一次名落孙山后,非常忧愤,做了《不第后赋菊》这一首诗。

这首诗代表了黄巢的意境和英雄气概,在黄巢攻占长安后,他坐著皇帝的辇车,身旁的将领们都是身穿黄金甲,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过黄巢的大齐没几年就败亡了。

朱元璋和黄巢一样都是农民起义军,朱元璋模仿黄巢写了这首《咏菊》,依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朱元璋最终统一了天下,和黄巢的结局完全两个样子了。这是后人对他们两个人的评价:

《清暇录》载:黄巢下第,有《菊花》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尝闻我(朱)太祖亦有咏《菊花》诗:「百花发,我不发;我若发,都骇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人看二诗,彼此一意:成则为明,而败则为黄也。

我想他们都希望自己大杀四方,最后的统一天下,在差不多相同的人物境遇下产生同感也在情理之中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

菊花为何以称为两个人自喻的对象呢?其实从诗中的含义大家应该可以看到。

天气入秋,大多数盛开的花,万物都趋于凋零,而此时却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伴著凛冽的秋风,也敢争相斗艳!

干符元年,关东大旱,各地农地歉收严重,官吏却强迫百姓按时赋税,服役。

王仙芝首先发难,聚集百姓起义,而屡试不第的黄巢则带领子侄八人响应王仙芝。

干符四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

干符五年,王仙芝死,黄巢做了义军首领,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王霸之气」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入洛阳;十二月,攻占长安,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

接下来,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人的围剿下,黄巢兵败,死于狼虎谷。

元朝末年,百姓苦不堪言,几次天灾,政府各级官员更是伺机横征暴敛,于是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在走投无路情况下,加入红巾军,反抗元朝统治,一路披荆斩棘,追中在1368年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可以看出,两个人都是生逢乱世,所以自比为秋风中的菊花,不畏寒风,敢于和天斗的豪迈气概。

但是两个人又有著很大的不同,黄巢本是当地大户,因为几次科举不中,对朝廷产生怨恨,所以加入农民起义,有几分投机的意思,最后兵败身死。

而朱元璋则是真的走投无路,在对元朝的残酷统治下,一忍再忍,甚至到了乞讨的地步,依旧没能看到活下去的希望后,才加入义军,最后成就了大明江山。

所以,虽然两人都以菊花自况,但朱元璋的革命性更强,更彻底,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黄巢起义用人肉当军粮

1.在唐朝末期的时候因为朝廷统治黑暗,百姓始终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灾害致使很多有田地的农民也颗粒无收,再加上政府沉重的税收,很多农民因为无路可走而聚集在一起爆发起义,为的就是希望可以推翻当时的朝政,在这些起义活动中黄巢起义算是最为著名的了。

2..说这次起义著名除了影响和范围方面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黄巢起义用人肉当军粮这个消息了吧。那么黄巢起义用人肉当军粮是怎么回事呢?

3. 黄巢军队在这个地方足足僵持了三百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他们要每天吃人肉,这样算起来整个部队几乎可以吃光几个城池的人了。据说黄巢起义军用人肉当作军粮来吃,在吃之前他们会将部分男女老少扔进巨磨,进而碾成肉糜后当作食物吃下去。可是这样的吃法很快就让周围再也找不到人了,于是黄巢又派人去附近的州县中搜寻人类。黄巢起义用人肉当作军粮的行为其实和之前的统治者也不差什么了,甚至更为残忍和冷血。

4.,原来黄巢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货色: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过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这两首诗,在过去那个特别推崇农民起义的年月里,曾经非常吃香。黄巢跟朱元璋一样,都是农民造反的头儿,只是命不太好,仅仅做了个草头皇帝。草头皇帝也是皇帝,皇帝抄皇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