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跪舔扯蛋上大人,功名利禄不放手」的尿性。要想完成生当圣贤,死谥文正的高碑牌坊,找近了说事一定不成,有人知道真相容易穿。稍远一点的有史书为证能供篡改的不是太多,睁眼说瞎话不一定有人信。只好拿所存资料不多又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起始的三代来说事,当然即有三代人王的贡献,再加上有的没的扯点屁谎,包装包装人间圣王立码新鲜出炉,还有流传的三代神话故事为证,骗傻君王真还找不出什么毛病。当然再不成还不是有孔老二编的《春秋》为证,愚残百姓也是没有问题。所以古时儒家为保护自己群利益就给君王画了一个神一样时代的大饼,你照做就行。同时也给百姓画了一个大饼,你听我的就行。好象能把一切都说成真的,又能让人信服只有选遥远而似真似幻的上古三代了,别的时代都不行。三人成虎,故事说著说著上三代也就真成所有儒家徒子徒孙的理想社会了。


简而言之,这是儒士们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黄金时代,言必称三代,作为评价和改造现世的理想国模板

实际上,三代时地广人稀,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天子诸侯如不行仁政,民众可以很容易地逃走,另辟荒地或投奔他国,在这种政治环境下,仁政就成了天子诸侯们竞争的招牌。仁政实施得越来,归附人口越多,国力越强,越容易在竞争时胜出。但随著人口逐渐增加,土地基本被开垦,地少人多,土地逐渐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民众依附于土地,即使面对暴政也轻易不敢逃亡,于是天子诸侯们逐渐以土地多寡作为竞争的招牌,仁政逐渐失去现实作用,成为书本上的理想政治形态。

儒士们从书本上读到一些三代时施仁政的知识,于是本就以仁政作为政治追求的儒士们就把三代艺术加工为仁政时代,成为他们现实追求的理想国。


三代的时期统治非常久,而且通过考古和文献记载,那个时代不能简单的按照西方划分为奴隶社会,三代时期人的道德水平非常高,行为讲究礼仪规范,君王也以德行治国,这是孔子梦寐以求恢复三代时期的礼仪,克己复礼。所以三代时期,的确有现代中国人应该追忆和学习的地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