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爆发的四平大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著巨大的影响力,夸张点说的话,甚至可以称之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虽然四平之战的规模一般,但是其意义却是无与伦比的。对于有著如此巨大影响力的这一战,我试著写得有趣一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当然,不能保证一定有趣,但保证一定言之有据。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双方的出场整容。由于出场人数太多,这里就只列一下军(共军是师、旅)级以上参战人员。

  先说国军这边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基本可以算是国军阵中的第一名将。

  杜聿明:是蒋委员长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最主要的「救火队长」之一。

  郑洞国:杜长官的同窗挚友,有著国军中少见的统御之才,各个山头乃至美国人都能应付得很好。

  梁华盛: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和陈军长相反,仕途很顺,名声不响。

  孙立人:最为美国人看好的国军将领,在国外念过书,在国外打过仗,是名副其实的海归。

  孙军长统帅的新1军是当时全国装备最好的部队,没有之一,也是当时唯二被认为可以威慑日军的部队。单轮实力的话,「天下第一军」可谓名副其实。

  廖耀湘:和孙军长一样,廖军长也是真正的海归,也在国外念过书,也在国外打过仗。和孙军长不同的是,廖军长毕业于黄埔六期,属于「天子门生」。

  廖军长统帅的新6军和新1军一样,都是由美国人亲手装备和训练出来的,真正的「王牌中的王牌,主力中的主力」。新6军的装备虽然不如新1军,但却是国军最为倚重的部队,没有之一。当年南京受降时,因担心日军不承认失败,不服气向中国投降,所以空运新6军去南京受降,企图以新6军的赫赫军威来威慑日军。

  陈明仁:作为杜、郑、梁三长官的同期校友,陈军长的仕途是相当的坎坷。黄埔一期毕业的陈军长不要说和杜长官,胡长官这样的同期校友比,即使是比之后进的孙、廖两军长,也是远远不如。但陈军长的名气却又相当的响亮,倚靠下一次的四平之战一跃成为国军的一流名将。在东北,陈军长难得打次胜仗,然后在名声最响亮的时候脱离东北这个死地,日后再以起义而不是投降、被俘、自杀之类的结局成为正面人物。陈军长的业务水平能不能当得起一代名将不好说,但是陈军长的运气之旺则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

陈军长统帅的71军是真正的「御林军」,被称为蒋委员长「荷包里的部队」,全美械装备。说一句多余的话,当时国军根据装备的不同,将装备美械的部队分为全美械和半美械两种。但是从资料看,虽然都叫全美械,也是有区别的。新1、新6军是真正的全美械装备,而其他的全美械部队则是以美械为主,混杂少数日械或国械。

  对于这样一个规模不算非常大的战役而言,国军这个出场阵容还是比较炫目的。

  说完国军,我们接著说共军。众所周知,东北共军人才济济,战将如云,像刘亚楼、李天佑、邓华、韩先楚、黄永胜这些骁将的名声并不在国军的孙立人、廖耀湘一级的将领之下。但是四平之战的共军参战名单,相较之下,就逊色了不少。

  下面是共军的参战名单

  林彪:这种传奇人物不用多介绍了

  程世才:3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万毅:7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梁兴初:1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罗华生:2师(46年2月改编成22旅)师长,55年授少将衔

  杨国夫:7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彭明治:3师7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钟伟:3师10旅旅长,55年授少将衔

  吴信泉:3师独立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刘转连:359旅旅长,55年授中将衔

  马仁兴:保1旅旅长,47年不幸牺牲

  ……

  基本上,林彪带著一群开国中将,少将们参加了这场四平大战。共军不但参战将领星光相对黯淡,部队建制也是混乱之极。比如7纵,看上去是一个纵队(军级单位),但是只辖2个旅。后来给编进了东北主力1纵,堂堂一个纵队居然只编成了1个师,还是1纵实力最差的第3师。再比如3师,看上去只是一个师,但是却辖4个旅,后来分别编成了东北主力2纵以及6纵16师,其中7旅(6纵16师)、10旅(2纵5师)更是全军顶尖的王牌主力。

  介绍完双方的出场阵容,按理下面就应该开打了。但是这样的聊法,不能反映出此战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争议。要了解这些东西,我们先把国共双方的参战选手放在后台,因为现在还不到他们出场的时间。我们先聊一聊这一战的背景。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的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亲切的会晤,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双方代表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个协议的名字有点长,但是大家不用记。因为这个协议还有另一个名字,简单,明了,就是大名鼎鼎的《双十协定》。

  在该协定签署之后的3个月,也就是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蒋委员长和毛主席分别下达了停战令,命令全国范围内「三停」。停止一切战斗,停止军事调动,停止破坏交通线。「和平」已不再是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的梦想,「和平」就如此轻易的走了进来。

我对蒋委员长不熟悉,所以不好胡乱猜测蒋委员长的想法。当然,我对毛主席也不熟悉,但是我却可以知道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共领导层的想法。当然,我也没有特异功能,我能知道,只不过是因为停战令下达之后,中共中央给全党发了一个通告。这个通告告诉全党,中共是真心的,诚心的想要拥抱和平。不过,这个通告现在说得不多。毕竟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而中共领导层的和平梦想的确给中共在后来的战争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宣传得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给全党的通告说的啥呢,重点是要全党去适应新的形势。简单说,就是国共准备哥俩好了,今后要一起民主建国。仗是不能再打了,也没法打了。因为中共军队即将改编成正式的国军,哪有「国军打国军」的道理呢?只是国共毕竟这么多年磕磕绊绊,总是聊得不投机,双方都爱用拳头而不是嘴巴去交流。所以针对内部那些怀疑和平前景,不相信国共可以合作建国的思想,中共中央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狭隘的关门主义」。中共中央告诫全党,必须丢掉「狭隘的关门主义」,去拥抱新的和平的梦想。

这个通告是2月份下发的,但是很快国共就在东北大打出手。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国共在东北大打出手真不是为了发动消灭谁、打倒谁的战争,而是为了争取和平到来之后双方在联合政府中的地位。谁也没有想到,这场为了和平做准备的战斗,带来的结果却是你死我活的全面内战的爆发。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理解,既然国共双方都发布了停战令,怎么东北还能大打出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停战令上。虽然停战令很明确的规定了国共双方要停止军事调动,停止一切战斗,但是东北是不包含在内的。因为东北是苏联解放的,国民政府还没有正式接收东北,没有接收,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东北行使主权。要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必然要由国民政府去接收东北。而要接收东北,必然就要派国军去东北。换句话说,国军因为接收东北而导致的军事调动,不违反停战令。当然,这只限国军。因为调动军队去东北,是国民政府的事。共产党当时还不是执政党,自然也没有权力再调动军队去东北。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中共签署的这个停战令,对中共而言其实非常的不利。事实上,中共原本计划调到东北的并不是十一万部队,而是二十万大军,像陈赓、杨得志这些虎将原本也是计划要跟去东北的。但是停战令发布之后,中共就不能再调动部队去东北了,因为接收东北是国军的事,和共军无关。你再调军队去东北,岂不是摆明了要打内战?

  更重要的是,国军能增兵东北而共军不能只是停战令带给共军的一个不利影响。停战令带来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东北共军是不能主动进攻国军的。因为停战令规定了双方要停止一切战斗,所以东北共军一旦主动进攻国军,将是很明显的破坏停战令的行动,要担负起挑起内战的责任。但是同样的,这个命令对东北国军是无效的,东北国军是可以发起主动攻击的。因为国军要接收东北主权,一旦遇到其他非国家武装力量,那主动排除这些「匪部」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事。

  而对共军而言,除了国军能增兵东北而共军不能,国军能主动进攻共军而共军不能这两大不利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东北共军当时存在著更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是将部队集中起来还是分散下去。众所周知,根据地是中共存在的基础,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就只能去当流寇。而东北是新区,老百姓又只认国军这个正统军队。而且东北地方又大,还遍地土匪。要建根据地,必然要将军队分散到各地,去打土匪,发动群众。但是要阻止国军的进攻,保持东北在共军手中,势必又要将军队集中起来打仗,这样根据地的建设就完全没有了保障。而不巧的是,偏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在东北领导层中又各有支持者,一直争执不下。

  直到和平在即,中共中央正式为这两种思路的争执画了句号。将部队集中起来,在东北展示共军的力量,表明共军的存在,如此才能在未来的联合政府里为中共争取到更大的利益。因为根据地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好的,而和平已经确实来到了身边。共军即将改编成国军,今后没有战争的必要了。当然,展示共军力量是有要求的,就是东北共军不能主动去进攻国军,必须等到国军进攻时,采取「退避三舍」「有礼有节」的完全防御,打赢这和平之前的最后一战。

  眼看中共即将完全被「和平」束缚了手脚。东北共军总司令林彪在停战令发布之后的第五天直接给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写了一个电报,林彪直指和平协定是蒋介石的阴谋,现在关内停战而让老蒋自由攻击东北,这种和平比继续战争的前途还要坏。林彪要中共中央清醒的考虑目前所谓和平的收获。而用之后中共发给全党全军的通告衡量,林彪无疑属于典型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者。甚至可以说,中共后来的通告就是警告林彪这样的「狭隘的关门主义」者。诚然,从当时整个的国际国内形势看,林彪这种「阴谋论」是不符合时代的进步的,理应被历史所淘汰的。但是从林彪的角度看,提出这种「阴谋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国军只有区区两个军,而且较为分散,本是最好的歼敌良机。但是受制于停战令,林彪完全可以预见到,国军将会源源不断增兵东北,届时东北国军的兵力将不再薄弱,部队将不再分散,作战良机也就不会有了。而自己这边,不但原计划开赴东北的共军援军也不能来了,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部队还不能去主动进攻国军,而由于部队的集中导致白白浪费了分散部队去建根据地的时机。所以之后林彪本人在检讨四平之战失败的原因时,第一条就是「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林彪对于当时「和平」的心态可见一斑。

  话说随著苏军逐步撤出东北,国军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著。3月13日,苏军撤出四平。按照之前的接收模式,如果像之前接收沈阳那样,苏军撤出,国军随即进驻沈阳完成接收来看,接收四平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所以新1军随后接到命令,要求4月2日之前接收四平时,恐怕也没多想。但就在新1军接到接收四平的命令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影响的事,导致了日后四平的接收变得艰难无比,旷日持久。这个事说起也简单,就是东北共军抢先夺取了四平。

  在后台待了很久的国共双方的将领们,现在终于轮到你们开始登场了。当然,这些将领不是一起出场的,而是随著战事的发展而逐步登场的。比如最开始介绍的「小诸葛」白崇禧将军,他虽然是第一个介绍的,却等到仗差不多快打完了才能轮到他登场。

  这里首先登场的是东北共军的3师10旅旅长钟伟少将。此公颇具传奇色彩,但其传奇事迹因与此战无关,就不多说了。大家要知道的是,一战四平的指挥官就是此公。这也是著名的四战四平中的第一战,也就是俗称的一战四平。而我们这里谈的四平保卫战,是四战四平的第二战,也叫二战四平。在苏军撤出四平后,由钟伟指挥了一支6000多人的联合部队抢在新1军之前夺取了四平,此战歼敌3000多人,还缴获了2辆装甲车,30多门火炮,顺带还俘虏了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这也就意味著,国军必须要从共军手里接收四平了。轰轰烈烈的四平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首先,我们看一下国共双方的战略指导思路。鉴于停战小组即将来到东北,东北停战指日可待,所以国共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差不多,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抢」,抢在停战之前多抢一些地方,这样好有利于日后的谈判。所以国共都在竭尽所能地抢占地方。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时的情况,还是看图比较直接

国军的指导思想是,以沈阳为中心,迅速抢占抚顺、铁岭、辽阳。巩固沈阳之后,再由沈阳北上,一路向北接收四平、长春、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很快,国军基本就完成了巩固沈阳的任务,除本溪外,沈阳外围城市基本都在国军掌握之中。

美中不足的是,本溪还在共军手中。从上面那张图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本溪就像一把锥子,对国军在东北的大本营沈阳实在是个非常严重的威胁。

  鉴于本溪共军对于沈阳的巨大威胁,以及委员长限令4月2日前接收四平的指示,东北国军的作战方案也就比较清楚了。当时恰逢杜聿明长官生病,杜长官的同窗挚友郑洞国郑长官代理杜长官的职务。郑长官和当时的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一合计,也没其他办法,本溪的危险不能不闻不问,委员长的指示更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作战部署以新1军接收四平,以71军主力进攻法库、八面城,配合新1军接收四平。以52军和新6军各一部取本溪,以保障沈阳安全。

  新1军和71军进攻路线示意图

  新6军14师和52军25师进攻路线示意图

  说完国军,我们再来看看共军。眼看著国军在到处抢地盘,共军自然也不能闲著。虽然一样是「抢」,但是共军的「抢」法和国军还是有区别的。国军是以沈阳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方法去抢地盘,而共军则是希望阻国军于四平以南,这样四平以北,以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半个东北就为中共所有。

  因为东北和平即将到来(3月27日,国共美三方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议》,和平看似已经很近了)。一旦东北宣布停战,则按照谁抢到的地盘就算是谁的原则,四平以北皆为中共所有,那中共在谈判时无疑将获得很有利的位置。  所以,中共的战争策略也一样比较清楚。东北共军以西满、东满主力全力控制四平地区,阻国军北上接收长春。以南满部队全力牵制敌于南满,以此牵制国军北进。北满部队一待苏军撤退,则迅速夺取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

  这个策略的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持四平在我手。四平是国军北上接收长春的必经之路,一旦国军被阻于四平以南,那四平以北的长春、哈尔滨等大片地盘将成为蒋委员长的梦想。这也是蒋委员长之所以规定4月2日前拿下四平的原因。眼看东北就要停战,如果四平在共军手里,则四平以北的地区(长春、哈尔滨等地)就真的可望而不可即了。为了完成这一神圣的任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林彪同志亲赴四平前线,亲自指挥这一被东北最高领导机关--东北局称之为和平前 「决定我党在东北地位的最后一战」中的最关键一战。

  为了更好的了解共军的心态,我们抄一段文字,「争夺东北的决战已经到来。我之任务,即集中全力消灭进攻之敌,夺取长、哈,控制北满,尽可能保持南满、西满现有阵地」。「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是直接促进东北和平民主局面的迅速到来,而且对于决定东北人民的命运,我党我军在东北的地位,及全国民主和平局面的巩固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东北共军的这次东北大会战的具体作战部署如下:

  四平方向:以3师10旅阻击、迟滞新1军的进攻,为1师、3师7旅、独立旅等部向四平地区集结争取时间。

  南满方向:以3纵、4纵以及保3旅等部组织本溪防御,牵制沈阳国军。

  长春方向:以7师主力和3师8旅一部向长春集中,汇合东满部队夺取长春。

  哈尔滨方向:以359旅等部夺取哈尔滨。

  齐齐哈尔方向:以嫩江军区和嫩南军区部队夺取齐齐哈尔。

  这其中,较为困难的是7师。7师当时在北满剿匪,部队较为分散,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而且北满的匪患很严重,靠得住的老部队不多,要7师再长途跋涉南下参加长春作战,无论是对北满的巩固还是7师本身都较为困难。但是东北局经过考虑,还是维持原判,电令7师客服一切困难,不惜局部损失,立刻兼程南下。陈云、李天佑在给7师下达南下命令是特别指出,如果7师不能即时渡江南下参战,将会影响东北最后决战的全局。

大家看到东北共军准备大战的部队番号是不是有点迷糊?鉴于东北共军当时部队建制非常乱,所以看起来会比较头疼。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东北共军的状况。虽然进入东北大半年了,但是在整编部队尤其是新老部队的整编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编制极其混乱。有的师的编制比纵队(军)还大,有的师的编制却和旅差不多,而且番号也非常乱。比如7旅,3师下面辖的叫7旅,3纵下面辖的也叫7旅,这就有点头疼了。这种状况直到四平失败后,在林彪成为东北局一把手之后,部队的整编才走向正轨。当然,这是后话,我们还是继续聊回四平之战。虽然当时东北共军的建制很混乱,这一战涉及到的部队又很多,东满、西满、南满、北满都有部队参加,想想后面再介绍一些乱七八糟的番号,可能效果不好,所以还是先硬著头皮介绍一下吧。

  东北大会战的战场,简单分可以分为四平前线,本溪前线,长春前线,哈尔滨前线,齐齐哈尔前线这几个。每个前线都有专人指挥。这里插一句,虽然林彪是当时东北共军的总司令,但是除了四平前线外,其他前线的作战,林彪其实不太管不上。

  最核心的四平前线:指挥官为林彪,兵力为第1师,西满军区第3师7旅、8旅一部、10旅、独立旅,保安第1旅,东满军区第7纵主力,第22旅,个人估计合计约6万左右。

  本溪前线:指挥官为肖华,兵力为南满军区第3纵队,第4纵队及保安第3旅,个人估计合计约8万左右。

  长春前线:指挥官为周保中,兵力为北满军区第7师主力,西满军区3师8旅一部,3师特务团一部,东满军区第23旅主力,第24旅主力,吉黑纵队,警2旅等部,合计约2.1万人。

  哈尔滨前线:指挥官为李天佑,兵力为北满军区独2旅(359旅改编),第7师一部,龙江军区一部,合计约1.2万人。

  齐齐哈尔前线:指挥官为倪志亮,兵力为北满军区第7师一部,嫩江军区一部,西满军区3师特务团一部,嫩南军区一部,个人估计合计约1万人左右。

  关于东北共军参战人数的问题,长春和哈尔滨的参战人数,无论是《国共征战大东北》还是《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载都是一样如此。而四平、本溪和齐齐哈尔的参战人数,我是以2月份的东北共军实力统计来估算的。个人觉得这样的估算可能较为准确。

  多说一句,即使是权威的战史,即使是同一本书,数据打架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第四野战军战史》上记载,守四平的兵力为2个团(保1旅保1团和7纵56团)约6000人。但是同样的书上记载的稍微之前的一战四平(就是我们之前介绍的钟伟指挥的那个),除了守四平的那2个团都参战了外,还有3师10旅28团,24旅70团,辽西第2分区16团,梨树县大队一起参战,多了这么多人出来,居然统计的人数也是6000余人,这个就比较无语了。当然,参考2月份的实力统计,说守四平的单2个团就能达到6000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东北共军基本没有3000人的团,能达到2000人的团就算很不错了,毕竟当时还有很多1000余人的团。

  共军的问题在于番号既多且乱,这个问题在国军那边就简单多了。但是国军也有国军的问题,就是参战的人数,个人在这方面看的资料少,所以难以确定实际参战人数。有这方面资料的,还望不吝指教。这里列几个资料,供大家参考。

1、根据《国民党简史》记载,新1军约3万4,新6军约3万4,71军约3万,52军约3万。这个数据个人觉得有疑问,因为这本书还列出了各师的所辖人数。比如52军各师均为约1万人,那3个师就达到3万了,军部及直属部队难道没有人?另外,参考该书的整11师约3万,整74师约3万,5军约3万来看,3万似乎是主力军/整编师的编制数(新1、新6偏大),但是整编后的整11师、整74师是3旅6团编制,5军、71军、52军没整编则是3师9团编制,两者怎么会一样的人数呢?

2、根据《国共征战大东北》记载,第三次本溪保卫战,国军出动新6军2个师、52军2个师,71军1个师共5个师8万余人进攻本溪。而根据《第四野战军战史》记载这一战,则是5个师5万人。

3、根据《辽宁省志.军事志》记载,新1军45748人,新6军43575人,71军40664人,52军48653人,精确到个位数的人数,看似比较有把握,但是这个人数是46年12月的实力统计,就算准确,也不能代表46年4月的实力统计。不过,另有个一个数据可以对照,就是东北国民党正规军的人数,3月份为247161人,4月份为318974,5月为314178人,之所以人数会增加了7万余人,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应该和60军和93军(虽然资料上显示该两军是5月份登陆东北的)新增派到东北有关。如果对照这个数据,那4月份各军人数就算有所减少,但是恐怕差别也不会太大。

  综合以上几个数据,个人估计,如果国民党整师编制能达到1万人的话,则军就应该超过3万人,毕竟军部以及军直属部队的人数也不少。比如新6军,除了军部以及特种部队(比如军榴弹炮营)外,还有人力输送团(由4个步兵营组成),军骑兵营等部。所以,如果按照每师1万人的编制,那每军应该能够超过3万5千人。新1、新6的编制可能更大一点,再加上「东保」配属的特种部队,个人估计,进攻四平的新1军加71军2个师的兵力恐怕不会低于6万。也就是说,初期攻击四平的国军兵力恐怕不会少于初期四平前线集中的共军,但是素质、装备以及战力则远远超过四平前线的共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