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康熙皇帝放弃修长城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完全不需要了。众所周知,修长城是作用是为了抵御草原民族的入侵,历史上大规模修建长城的朝代都是边患严重,国力弱小的朝代,比如秦朝和明朝。这样的朝代没有对外的攻击能力,只能靠修长城这样的防御工事来被动保护自己。

相反的,不需要修长城的朝代都是强大的朝代,它们不但不会防御,还会积极对外扩张,所以才有我们常说的「自古以来」。我们现在的领土几乎都是靠这些不修长城的朝代给打下来的,比如汉朝,唐朝和清朝都是积极对外扩张的朝代。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只有实力强大的朝代才能做到这一点,修长城是弱小的表现。我们先来聊一聊唐太宗为什么不用修长城。当时唐朝面对的草原边患先期是来自于突厥,唐太宗就灭了突厥,后来薛延陀又闹腾,又被唐太宗给灭掉了,这下草原上最强大的民族就剩下了回纥。一帮草原人开始商量推举回纥的可汗当草原共主,但是前面有突厥和薛延陀两个榜样存在,回纥的可汗吐迷度当时就否定了大家的提议,反而是联络了草原各部一起投靠唐朝,大家不打了,承认唐太宗为天可汗,这样唐太宗还有修长城的必要吗?都是自己人,肯定不用长城防卫自家兄弟了,要不多见外。

康熙皇帝是另外的原因,满清由于人口少,一直是实行联蒙制汉的政策,就是通过满蒙通婚结盟来共同统治汉人。著名的案例就是孝庄皇太后,她就是蒙古人。蒙古人承认满清的头领地位,满洲人给予蒙古人一定的自治权和政治特权。当然了,满洲人的武力也很强大,它有实力压服那些有异心的蒙古贵族,比如著名的平定葛尔丹之战。整个蒙古草原都是清朝的领土,当然没必要在自己家里修长城了。有修长城的钱不如拿来整顿军备!

综上所述,修长城是我们弱势的表现,强大的国家是不需要修长城的,因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啊!


长城在古代历史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谈不上巨大,因为历代花费财力物力人力去修长城,长城从来也没有阻挡住游牧民族南下的铁蹄,修长城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措施。

唐朝为什么不修长城呢?因为唐朝的疆域很大,长城基本上属于「内地」了,唐朝采取的是十分开放的民族政策,比如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各民族真心臣服,因此不需要花这个钱。

康熙采用的是「怀柔」政策,蒙古科尔沁部早在清太祖时已归附,皇太极的皇后宠妃都是科尔沁王公的女儿,一直到顺治康熙都是如此,双方政治联姻比较频繁,喀尔喀部分三王,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先后归附,清朝采取了「打地鼠」的方式,谁冒头打谁,因此,该部一直臣服,第三部是准葛尔部,比较麻烦,因为他与「回教」相互勾连,多次反叛清朝,还曾入侵西藏,康雍干三代都对准葛尔部采取了军事行动,并且取得了胜利。

康熙采用的是恩威并用的方式进行分化瓦解,使蒙古草原上任何单独一个部落都无法对抗清军,康熙自己所说:众志成城,因此,也不需要修长城。


李世民认为修筑长城劳民伤财,对于大臣让他借鉴秦始皇抵御匈奴修筑长城的建议,李世民认为消除边患的正确做法是重用人才,避免劳民伤财,修筑长城并不是抵御外患的根本方法。

而康熙帝继承了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并发展成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认为修筑长城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是不利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修筑长城的历史教训让康熙帝明白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安全,想要国泰民安,就要让百姓安居,这才是治国之本。废弃长城是拆除了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屏障,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历史上长城在战争中发挥过作用。

中原王朝国力鼎盛,军力强大的时候,对外多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即依托长城等国防工事,适时向有威胁的北方游牧民族发起反击。这个时候,长城更多的不是作为防御体系,而是以后勤基地的面貌出现。

到了王朝暮年,国力衰败,武备松懈,往往危机四伏,内外交困。长城的日常修缮难以保证,御边将士的起码供应都接济不上,这时候的长城也随著帝国的颓丧而显得弱不禁风,徒有虚名了。像清军入主中原前,就曾多次入关袭扰,掠取了大量人口、金帛、家畜。最远一次兵锋直指山东,整个明朝北部地区为之震动,各地如临大敌,紧急戒严,可谓人心惶惶。


自东突厥归降大唐后,设北庭都护府,中国北部已经没有什么重大的威胁了,之后降服高句丽,来自北方的压力基本不存在了。

清代收蒙古,长城的作用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再加上古代的生产力,大修长城的话,劳民伤财,说不定还会动摇统治阶级统治力度


长城的作用主要是防御,雄主之人 自然不重视防御 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有那个投入还不如加强国防实力


因为两位战略家要建立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长城反而成了这一伟大事业的阻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