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曾在《最初的岁月》一文中写道:“我的父母上班去后,就把我和哥哥锁在屋中,我们就经常扑在窗口,看着外面的景色。我们住在胡同底,其实就是乡间了,我们长时间地看着田里耕作的农民,他们的孩子提着割草篮子在田埂上晃来晃去。”余华所提到的胡同便是海盐县武原街道的“杨家弄”,他与哥哥华旭所扑的窗口所在就是杨家弄84号(当年编号是杨家弄11号,后重新编号时成了84号,地址未变)。当时县城尚未北拓发展,所以杨家弄往北就是田地了,如今已造满了住宅区,当年那个扑在窗口的少年也早已长大搬离了杨家弄84号。

杨家弄84号后来的名气,固然离不开余华。而杨家弄84号之前的名气,却因其本身就有着大户人家的气派和久远的历史。从海盐县博物馆的资料中了解到,杨家弄84号为汪念仁祖宅,建筑修建于清代中晚期,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先后有四代汪氏子孙在此居住。建筑坐北朝南,部分建筑在上世纪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拆除改建,现存一栋二层砖木楼阁式建筑及一天井,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杨家弄汪宅建筑规模较大,建造工艺精湛,木雕精美,时代特征鲜明,是海盐地区现存的、较为典型的晚清建筑之一。2002年,杨家弄汪宅由海盐县文体局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点。谁是汪念仁?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复说,大概是当年海盐本土的大户人家,具体不甚了解。

在杨家弄,像杨家弄84号一般的老宅也有,只是少了几分传奇的色彩,多的是时光弥漫的痕迹。听杨家弄里的老住户回忆,杨家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只有百来米,后来随着迁入的人家越来越多,巷弄延伸至如今的两百多米。弄里如今还住着许多人家,沿着巷弄行走,狭长而静谧,两边多的是斑驳的墙壁,个别人家仍然使用着木质大门,门口尚有石阶。

海盐民间素有“七十二条半弄”的说法,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家弄。如果翻阅海盐地方典籍,我们会在明朝海盐人胡震亨辑著的《海盐县图经》记录的县城五十八条巷弄中,发现杨家弄的身影。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武原镇志》亦对杨家弄有所着墨。杨家弄作为海盐巷弄之一,因它的名气之久远,几乎可以被当作老海盐气质的一种,走在杨家弄中便仿佛与巷弄绵延至今的过往时空建立起某种联系。

每当路过杨家弄84号时放慢脚步,总是会望见杨家弄84号二楼紧闭的窗户,总是会想到余华笔下的各种叙述,总是会想象少年余华开窗的样子。作家余华曾经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后来他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以某种先锋的姿态奔腾而出,文艺批评家李陀先生对他说“你已经走在中国文学的最前列了”,再后来他写出了一批优秀的中短篇小说,九十年代他又陆续写出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极具分量的长篇小说,跻身中国乃至国际文坛的前列。那个扑在窗口的少年,凭借自身的写作天赋和刻苦努力的精神,打开了杨家弄84号二楼的窗户,看到了田里耕作的农民,看到了海盐这座小城,终于也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原标题:《杨家弄84号》

来源:嘉兴日报、浙江新闻

编辑:黄钧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