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西汉武帝时著名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出使西域的初衷是联合西域诸国反击匈奴。由于他受尽艰难险阻,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被封为博望侯,侯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

班超,东汉时期外交家军事家, 丝绸之路的拓展者,是张骞之后又一位中原王朝出使西域的使者。因为他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功被封为定远侯,封地在今陕西汉中镇巴县。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者,被称为「东方的哥伦布",「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和西域文明互相传递,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

班超是丝绸之路的拓展者,他奉命出使西域,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骞和班超都被封侯,可张骞后来被取消了封地。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飞将军李广讨伐匈奴左贤王,张骞因未能及时援助,至使李广所率四千将士伤亡殆尽,因此获罪丢失了爵位,博望侯国被取消。


汉高祖击败陈郗的造反后,杀白马而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刘邦的盟誓两汉时期除了外戚之外,都还是比较好的得到执行,所以汉武帝时期李广一生难以封侯。

张骞和班超分别是我国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开拓西域的著名人物,两个人都因功而封侯。

张骞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人物,当时汉武帝已经全面对匈奴开战,因为听人说当年匈奴曾经大败月氏国,并将月氏王的头骨作为饮酒器,因此月氏与匈奴有血海深仇,于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汉武帝就要派人去寻找月氏人,引以为攻击匈奴的外援,建立抗击匈奴的统一战线,汉武帝向天下征募勇士完成这项任务,张骞应征,于是汉武帝就给张骞配了一个匈奴翻译堂邑父,向西去寻找大月氏人。

当时的河西走廊完全被匈奴人控制,张骞一行人不得不选择从匈奴控制的地盘偷渡,结果一进入匈奴境内就被匈奴人俘虏,张骞誓死不降,不过匈奴没有杀他,还给她取了匈奴老婆,张骞在匈奴待了十几年,就从匈奴逃跑了,到了西域,在这之前汉朝人是不知道西域存在的,张骞到了西域之后,来到了大宛国,张骞向大宛王讲述了西汉的强大,并提出了自己的目的,于是大宛帮助张骞找到了月氏人,可是大月氏人已经在中亚地区生活的很好,忘记了与匈奴的人仇恨,不愿意再与匈奴开战,于是张骞只能铩羽而归,结果张骞在回到西汉的路上再次被匈奴抓到,又是几经反转才逃回汉朝。

张骞向汉武帝禀报了西域各国的见闻,张骞通西域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亚于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当时汉朝人就好像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中国第一次发现西域还有这么多的国家,此后张骞由于熟悉匈奴控制地区的地形,草原上水源都能容易找到,于是张骞被指派到卫青大军参与对匈奴作战,因战功封为博望侯,可是后来后来在一次对匈奴的重要战役中,张骞率领的汉军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到达,结果汉军被匈奴人大败,这个被匈奴人打败的就是一生不得封侯的李广,结果张骞因此获罪免除博望侯的爵位。

张骞因为熟悉草原地形,而加入卫青大军

此后张骞再次向汉武帝申请出使西域,获得批准,此时汉朝已经收复河西走廊,并且设立金城、敦煌等四郡,于是此次张骞要顺利的多,张骞在西域拉拢分化亲匈奴势力,让汉朝得以在西域站稳脚跟,但是汉朝正是在西域设立都护府进行管辖则是汉宣帝时候的事情了。

班超是东汉和帝时期的人物。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匈奴重新强盛,西域与中原断绝了来往,东汉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刚刚重新统一,刘秀并没有恢复在西域的统治。

汉和帝时期,匈奴已经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北匈奴继续与汉王朝为敌,并控制了西域,于是东汉派出了班超出使西域,要再通西域,恢复东汉政府在西域统治,并以此来削弱北匈奴的势力,于是班超带领数十人出使西域,首先来到鄯善国,出其不意的杀死了同时来访的匈奴使者(发明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降服了鄯善国,此后班超又在龟兹国干掉了与北匈奴扶植的国王,转而扶植亲汉势力。

班超纵横西域

班超在西域纵横睥睨,重新将西域纳入到东汉政府的管辖之内,与张骞二次经营西域时,携带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同时有汉朝大军打击匈奴的声势不同,班超身边只有30多人,他依靠的完全是个人的智勇双全和100多年汉朝在西域的赫赫声威,那时候汉人就是牛人的存在。

班超在西域纵横数十年,基本上依靠一己之力(30多人)重建汉朝在西域的统治,并依靠西域各属国的联军对讨伐西域各国的不臣服者,是所谓不耗费东汉国帑而为东汉开疆拓土的伟大人物,正是依靠著班超在西域的军功,班超才被封为定远侯,后人也成班超为班定远。

与张骞不同,班超是靠一己之力将西域收归汉朝

张骞是出使并发现了西域诸国,属于探索发现的性质,后来他在进攻匈奴的战争中积功才获封为博望侯,而不是通西域所得,后来作战失期(迟到)而获罪罢免爵位;班超则完全不同,班超以一己之力收复西域,并纵横西域数十年,将西域完全纳入东汉版图,此等功业积功而获封为定远侯,也算是对于班超的公正评价。两人都是实至名归、无可争议。根本就不存在张骞的待遇远不如班超的情况。


张骞和班超在中国名臣的历史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他们都是汉朝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对历史有著很大的贡献。之所以待遇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历史环境不同。

张骞出生在西汉,汉朝虽然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在经济、农业等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军事也逐渐强大。但这一时期北方的匈奴也十分强悍,自白登之围后汉朝对匈奴都是采取隐忍与和亲的政策。汉武帝虽然不再隐忍,觉得该主动出击的时候,但内心依然没有十足致胜的把握,就想通过联合其他国家来一起对抗匈奴。于是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以求达到联合抗匈的目的。

但张骞的出使并非一帆风顺,经匈奴地界时两次被俘都被侥幸逃脱,经历千辛万苦虽然未能完成汉武帝使命,却打通为丝绸之路做出巨大贡献。

而班超则出生在东汉时期,是有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班超乃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兄班固、妹妹班昭都是有名的史学家。

班超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善于才辩。并且志向高远,不想一辈子成为官家的笔者,于是弃笔投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而此时的匈奴已经远没有西汉时期的匈奴那么强大了,自汉武帝以后匈奴人在汉朝人眼里已经不再是不可战胜的神话了。

此后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各国,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平定了五十多个西域国家,为汉朝乃至民族大融合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骞和班超都是出使西域的使者,一文一武,虽然过程待遇与结果都截然不同,但他们都是为我国打通丝绸之路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


要回答题主的问题,先从他们所处年代来说。

张骞,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外交家,军事家。

班超,东汉时期军事家,外交家,三朝元老(明帝,章帝,和帝)。

汉武帝想必大家都知道,雄才大略,侵略性强大。而张骞呢,打通西域,万世之功。结果很好,但是方法么,被匈奴俘虏十年有余,虽誓死不屈,为了使命坚韧不拔,逃出匈奴后,用重金贿赂和和亲的方式,笼络西域各国,合击匈奴,耗费巨大,据我了解的汉武帝性格,封其为侯也是怜其辛劳,爱其忠贞,功劳么,付出和回报大概成正比而已!总得来说他的方法和手段不符合汉武帝的标准。封侯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班定远,率领三十六人斩匈奴使,震慑西域诸国。而后深耕西域三十一年,合纵连横,最后使西域五十余国都臣服东汉,立功外域。他的成功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甚至当汉帝放弃西域的时候,他都在坚持既定方针,有勇有谋,果敢无畏。他立经三朝,始终坚持既定策略,最后一统西域,一直是以夷制夷,所费朝廷资源十分之少。对于东汉朝来说,他所带来的收获远大于投入!所以他的封赏十分之重。

两人的封赏虽不同,方法也各有优劣,但是都是功在千秋,影响巨大。

以上为个人愚见,欢迎各位大神批评教育。


张骞是第一位最辛苦的,当年正直匈奴强盛时期,虽然历尽艰险,匈奴人用女人和孩子都没能留住他,数十载牢记使命,逃走后继续西行,最终不辱使命!活生生再现了民族骨气!班超一个武将不是一个概念。


提问的洛阳人浅薄到了如此地步


因为当时东汉之强大,犹如现在之美国,惟汉以强亡,强汉说的就是东汉。

而西汉,汉武帝之所以派张骞出使西域,是因为打不过匈奴,所以派张骞出去联系西域大月氏国联合抗匈,却热脸贴了凉屁股,被拒绝了,所以,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昭君出塞,用一个女人来挽救西汉帝国的命运。

国强则民强,国弱则民弱,班超之所以待遇好,张骞为什么没人理,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东汉国家强大,西汉国家弱小的原因。


因为东汉牛逼,东汉的张骞凿空西域,东汉的卫青将匈奴赶出漠北,东汉的霍去病马踏匈奴,让匈奴心惊胆寒,东汉的汉武帝发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犯我中华,虽远必诛!西汉的那些北鼻皇帝,什么汉殇帝,汉哀帝,汉献帝……根本就是屎!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张骞和班超都是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西行的通道,开辟了丝绸之路,到唐朝玄奘法师就是沿著张骞探索出来的道路到达天竺。班超带领36个随从斩杀匈奴使臣,震慑西域诸国,进一步开拓巩固了丝绸之路,两人对历史的贡献一样大,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是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


原因很简单,因为张骞是西汉人,班超是东汉人。

班超、马援都是东汉人,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个人认为,西安关中人只有在河南人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出战斗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