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孤舟蓑笠雁南飞。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䓨(yīng),又称梁惠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䓨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 可以这样说,魏国成也是惠王,败也在惠王手上。惠王即位之初,其父亲武侯魏击给其留下了相当好的基础,朝中人才济济,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成为中原一带大国,『魏武卒』也被各国称为劲旅。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一举动让魏国的声势达到了巅峰。但是由于魏国地处中原,四面树敌,夹于秦、齐、楚,大国之间,这让魏国陷入与列国纷争不休的局面,魏国要永保霸业就必须对外用兵,然而外交的不利,造成了军事上的被动,军事上的失败成为了必然。

首先,韩赵魏三家联盟的瓦解:魏国与韩国携手在中原大大方方进行著扩张战争,一致拒绝赵国插手中原事务,这使赵国心中不满,在三家分晋后,韩赵魏彻底分庭,各自称孤道寡,前386年,在赵敬侯迁都邯后,公子朝不满,率领亲兵,欲与赵成侯血拚,争夺君位。魏武侯派遣军队协助公子朝为乱,直接攻打赵都邯郸。最终赵胜战败,这是魏国与赵国关系破裂的起点。三晋联盟走到了尽头,使魏国对外作战中陷入了被动,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其次,魏国四面树敌。与秦国是宿敌,双方围绕著河西一带大打出手数次,造成俩国极大的损失,使秦国十分痛恨魏国。魏国与楚国势同水火,早在晋国的时候,晋楚交手数次,各有输赢,等到三家灭智氏后,三家诸侯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当三家将扩张的矛头对准楚国时,楚国输得一败涂地。在魏文侯的领导下,三晋多次攻入淮泗流域,迫使楚国连连求和。与东方大国齐国因为韩国的问题,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从此失去霸主地位。

最后,惠王任人唯亲,使国内卫鞅 孙膑等贤才出走国外,使魏国内吏治腐败,政令不通,民心不可用,再者,魏惠王在公元前334年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大义上使魏国陷入了被动,成为诸侯戮力勤王的目标。

在这种种矛盾下,魏国的霸业在惠王手中渐渐拉下了帷幕,魏国的霸业也成为了历史,后起的秦赵等国成为了历史的主角。千古帝王将相,皆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这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支持,谢谢啦!


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䓨,又称梁惠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国为何由盛转衰,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 魏国的地理位置,四面都是敌人,难有作为;二是在发展中,人才外流严重,魏惠王重用庞涓,庞涓陷害孙膑,魏惠王全然不知其中利害,导致孙膑逃脱后入齐;三是魏惠王对外忽纵忽横,军事上树敌过多,国力日渐衰落。

其实,历史上国家的兴衰原因都是多方面的,但是魏惠王有大的失误,如人才的流失,如果孙膑不走,就没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的惨败,魏国就有可能一统天下。个人因素对形势的影响有时是巨大的。魏惠王其实是想有所作为的,他的一些措施在长远看都是正确的,然而成王败寇,如若魏惠王成功了,后代对他必然是又一种评价。(图片来源于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不肯听公孙痤的说话要不重要卫鞅要不诛杀2.未能了解孙膑的才能没缓和庞孙关系导致伐赵失败,马陵之战全军覆灭,3.卫鞅听说马陵之战魏军全军覆没,于是进犯魏境偷袭原本属于晋国的河西5城,惠王派公子昂领兵7万抵抗,卫鞅和公子本来就是旧相识,于是说想单独相聚,公子也希望卫鞅能自动退兵,没有想到卫鞅不守信用抓获公子昂到魏寨,7万魏军人马战备军粮全军覆没,魏王被迫割让700里土地给秦,由于新的秦境离魏安阳一河之隔,惠王只能迁都大梁,战国第一强走向衰落


战国中前期,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任君王的统治下率先实行变法,成为天下第一强国,魏惠王在位前期,魏国依旧持续这种惯性,但逐渐发生了变化。

变化首先在魏惠王本人身上,从史料来看,他并未丧失进取心,但已经对国政产生了轻视,不再像魏文侯那样对人才孜孜渴求,而是只重视名气,礼遇孟子却并不重用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反过来对待孙膑、卫鞅这两位军政大才,他完全漠视,放任孙膑被害,又放任卫鞅离开魏国,甚至当公叔痤临终前劝他,如果不能重用卫鞅,就索性杀他,魏惠王连杀卫鞅的兴趣都没有。《资治通鉴》记录过魏惠王和齐威王的对话,讨论什么是国宝,魏惠王把明珠当成国宝,齐威王却把国中名臣良将视为国宝。两相对比,魏惠王的境界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对外的变化则是混乱的军事外交战略,魏国国力当然很强,但魏惠王的用兵方略很飘忽,先是进攻赵国,不仅与赵国结怨,还在桂陵遭遇孙膑指挥的齐军的埋伏;接下来进攻韩国,又在马陵遭遇埋伏,庞涓战死;河西之战则是被卫鞅重创,连续三场大战,分别与赵、韩、齐、秦都结了怨,又都吃了败仗,任何一个强国都经受不起这样连续沉重的打击,魏国的衰落也就是必然了。


1.没有长期战略。魏国本来就是四战之地,魏惠王四面树敌。本应攻取一面作为战略后方,不管攻占秦还是赵,都可以,但是魏国是今天攻秦明天攻赵。

魏国在列强的家门口,哪家想向中原发展都得先挫败魏国,所以魏国急需有个稳固的后方。

反观魏惠王在干什么。他沉迷于对列国的威慑,沾沾自喜,没有长期的打算。

2.对于国政缺乏领袖的决断能力。都说魏国人才流失,其实魏国人才也不少,即便有,也不能尽其用,不能施展的看看也就走了。所以不怪人才,问题在领导者。

秦孝公三次谈论便认定商鞅,以法家为国政根基。魏国有白起,庞涓,有惠施,孟子进过魏家朝堂,卫鞅也曾效力于魏惠王。可惜的是魏惠王没有专一用过一家,而是兵家用几年,法家用几年,国政怎能不乱。

总归感觉梁惠王志大才疏,虚伪虚荣,好谋无断,贪婪狂妄。其败亡是必然的。


谢邀。魏国霸业衰落其实并不是开始于魏惠王,而是起于他爹魏武侯。

公元前403年,魏斯、赵籍、韩虔三家瓜分晋国。经过魏文侯(魏斯)说和,三家停止内斗,并渐渐专注于内政。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励精图治,改革政治,任用贤能,包括大名鼎鼎的李悝、翟璜,乐羊、吴起等,终于魏国慢慢强盛起来。

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即位。即位后,魏武侯召集赵、韩,三家结盟,以魏国为首领。魏武侯联合赵韩两国,先后击败了楚国、秦国,并赶走了齐国,一时间风头无两。后来又帮助齐国氏族田氏在周天子那里讨要封侯,最终「田氏代齐」。从这些看,魏武侯领导下的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真正的霸主。可仔细看看魏国此时的内部,魏武侯即位一年,丞相李悝去世。在进攻秦国时,因为丞相公叔座的谗言,使得吴起逃亡到楚国。而且因为三晋联盟后的利益总是不能合理分配,赵国不满,最终赵国和魏国兵戎相见,三家联盟已经破裂。魏国扶植的田氏齐国后来也在马陵之战中成为魏国霸业的掘墓人。因为魏国家底厚,上升的趋势还在继续,只是有些慢了。反而因为魏武侯不断的征伐,周边各国不得不施行改革,秦国是以魏国为蓝本进行改革,楚国更是因为吴起的到来而奋起直追,各个大国开始拉近与魏国的距离。

因为之前的矛盾,等到魏武侯去世,赵韩两国趁机进攻魏国,却因为意见不一致失败,让魏国逃过一劫,从此魏国开启了魏惠王的时代。

魏惠王时期,魏国成为战国初期一等一的强国,可周边的秦国、齐国、楚国也通过改革发展起来,为了对付齐国,魏国先是采用联合赵韩,缓和秦魏矛盾,专心对付齐国的策略,结果因为自己急于称王遭到韩国反对,在对韩国用兵过程中遭遇马陵之战,魏国实力大损。此时,秦国、齐国抓住机会狠狠地攻击魏国,魏国又采取了联合齐国、楚国,专心对付秦国的策略,这就有了魏惠王和齐威王的「徐州相王」。而在这个策略实行过程中,楚国因为魏国太子立的不符合自己心意,攻击魏国,魏国又变策略,联合秦国、韩国,攻击齐国、楚国。结果不断变化而又无用的国策搞得魏国四处树敌,国力也在一次次的战争中慢慢耗尽。魏国终于走了下坡路。


图慕虚名,不能识人用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