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都城,它坐落于黄河北岸,地处黄河与汾水的交汇处,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农耕非常发达。虽然没有大梁富庶繁华,但在老安邑人看来,这里有天然的优越感,因为当时的安邑是大魏国的权势中心,是国都,是王城!

(安邑古城遗址)

公元前361年,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安邑易守难攻,可为什么魏惠王要决意迁都无险可守的大梁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安邑地处陷阱,被秦、赵、韩三国包围。

在多次征战中,魏国的国都安邑屡次遭受威胁,一旦秦国、赵国和韩国联合起来攻打魏国,安邑是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吧?无论魏国如何强大,无论魏国的战线拉多远,只要有一国军力把安邑围起来,那魏国的都城就岌岌可危。虽然安邑易守难攻,但卧榻之侧岂容有他人鼾睡?

(春秋战国地图)

二、大梁是魏国第一大城,地处平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自李悝变法以后,大梁成了魏国最大的城市,地处黄河南岸,和北岸的安邑遥相望,虽然不是王城,但这里的城市规模实在大气磅礴。大梁在丰腴的平原之上,南边是逢泽大湖,北边是黄河,水陆皆四通八达,这里是中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各大商贾和能工巧匠纷纷入驻,商铺林立,文风昌盛,连各国的名士也争相开馆办学,说它是中原地区的文明中心一点也不为过。天时地利人和,在大梁建都确实非常合适。

三、魏王想摆脱安邑贵族制约。

(魏惠王剧照)

既然安邑曾是王城,这里有老贵族们权势一般都很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魏王的发挥,魏惠王此举意在摆脱贵族制约,加强中央集权。

对魏国威胁大的是齐国和楚国,当时的大梁确实无险可守,但魏国迁都大梁以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巩固错失。

首先,魏国将平丘、户牖、首垣和轵道这几个地方拿到手,这是魏国拿地和韩国换的(韩国弱小,迫于压力,不得不换)。随后又向赵国换来了泫氏,这是河东和河西的交通要道。有了这几个地方,大梁的几个板块联系就更紧密了,再没有薄弱的地方,把几个不好控制,或者说不重要的地方送出去,换来了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和交通要道。如此一来,魏国的形势就一片大好。

(大梁城旅游区)

其次,迁都大梁后,魏惠王将这里的城池修建得非常宏大,城池更加坚固。大梁都城周长30多里,高约5丈,设12个城门,四面都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从此以后,大梁成了战国时期最大,也是最坚固的都城,只有齐国的都城临淄能与之相提并论。

总之,趋利避害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特征,所以笔者认为,至少在当时看来,魏国迁都大梁是明智的选择,此举也让中原各国的竞争更加激烈。至于魏国一步步走向衰亡最终灭国,这是后续很多一系列因素造成的。

分享有趣有料的历史故事和观点,我是醉爱谈历史,欢迎关注!


自「三家分晋」后,魏开始有了根据地,经魏文侯、武侯两代,魏得到了发展壮大,到魏惠王手里,自然想更进一步。

魏国的都城原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偏处晋南一隅,土地贫瘠,西边与秦国以黄河为界,回旋余地狭窄,极易受到秦韩两国封锁和攻击。

基于此,魏惠王将目光转到了中原核心地区——大梁(今河南开封),意图东进。

有人曾推测魏惠王此举有避强秦之意,据史料考证,此测应为魏迁都纪年有误,秦之强在魏惠王后期,迁都大梁实在魏惠王即位初。因此,迁都大梁应是魏惠王欲王霸中原的战略初衷。

大梁处于中原地区的核心,可以让魏国拥有更为肥沃的土地、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的空间。迁都以后,魏惠王苦心经营,把大梁城建造得规模宏大、坚固无比。

魏惠王把大梁作为向四面开拓的战略据点,广筑宫殿,大造苑囿,聚集人口,兴修水利,使大梁城迅速繁荣起来。大梁城墙高大坚固,宏大的气势令人望而生畏。城内池宽沼广,宫殿富丽豪华,街道宽阔通畅,景象一片繁华。

魏惠王以大梁为中心构建水网,命人沿鸿沟修筑从黄河南岸到圃田泽附近的内陆长城,把鸿沟当作「护城河」,以截断秦、韩等西方强国沿黄河南岸进攻大梁的进军路线。

而在难以逾越的巨大湖泊圃田泽南端,还有著名的要塞榆关(今尉氏大庄头一带)卡住绕湖通往大梁的要道。这样,由黄河、长城、鸿沟、圃田和榆关共同构成的西部防线就显得非常牢固。

魏惠王的水网建设,确实让大梁挡住了多次进攻,并以此为据点,经略中原,称霸诸侯,一时多少威风!

然而,大梁成于水,也败于水。

公元前224年,衰败下来的魏国被强秦蚕食无几,王贲带兵军临大梁。

王贲到城下一看,嗬,好家伙,城墙这么高!外面还有鸿沟水深。

怎么弄?王贲也绝,他决了黄河水,淹了大梁城。

末代魏王假划舟出降,魏国灭。

假若魏惠王泉下有知,也只能摇头叹息曰:想我大魏,成于大梁,亦败于水乎?


梁惠王的迁都大梁彻底埋葬了魏国

魏国迁都是由魏国高层决策圈的格局问题决定的。我们以当时最高决策执行者梁惠王的角度来看带这个问题就会逐渐明朗了。在梁惠王接过大权初期,整个战国形势是魏国一家独大。魏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导致梁惠王认为即使迁都到任何地方,别国在军事上也不是魏军魏武卒的对手。即使在军事方面即使是后来统一六国的秦国可以说被魏国彻底打残了,几百里河西之地被魏国强占,秦国尽起全国之兵五十万也打不过几万魏武卒!所以不存在什么被秦国打怕了一说。当时的梁惠王以此认为近在咫尺的西部秦国已无法威胁魏国,自然可以放心迁都。

在经济方面呢,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问题。在古代一个国家朝代强盛时间超过三四代人便是很了不起的了,但往往会在这之后走向衰落。这往往是当时古代的落后生产力决定的,想来那魏国从魏文侯至梁惠王惨败前强盛的这段时间。魏国人丁兴旺,连战连捷,且多是以少胜多的战绩,作为首都的安邑越来越要承载更多的人口,也就是古代版「城市病」喽!安邑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哪里比得上中原大平原上的大梁,也就现在的开封。开封地处平原交通便捷,水运灌溉漕运十分便利,粮食产量肯定远高于安邑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当时中原各国眼中的肥肉就是中原地区的那些小国,如宋国等。他们这些国家人口多,土地肥沃但军事实力很弱,没有战略纵深,只需一战大胜几乎就可达到灭国的效果。对中原小国的征伐可以说是获利百倍不止! 更何况魏国已将秦国打残,有威胁的大国就剩下齐楚了,以大梁为都城,直接处于中原核心地带,更易于争夺中原霸权!在魏国强盛,其余六国弱小时,魏国对齐国和楚国采取攻势战略的情况下出兵进军距离更近,耗时也短!

简单点就类似于明朝的「天子守国门」,都城拥有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核心部分。魏国将大梁作为新都,战略态势很明显:魏国的尖刀将尽全力刺向中原,夺取中原的土地、人口壮大自己!自古「涿鹿中原」可不是空穴来风哦!

但是这些迁都理由都建立在魏国强盛的基础条件上的!

最终魏国败于自身的发展战略上,在优势局没有痛打落水狗,彻底消灭秦国,若得以仅据秦国之地,魏国将最有可能统一六国。梁惠王拘泥于春秋时期的争霸模式,没有全力进行灭国大战,纠结于眼前之利。为了争夺所谓的中原膏腴之地,相继触怒了齐楚,还有之前的三晋盟友,韩,赵。当实力不如魏国时,各国忍气吞声,埋头进行变法革新积攒实力,待到魏国经历了马陵桂陵惨败后,大梁城此前距离周边大国近的优势,变为劣势,四面受敌远离了自身战略纵深,无险可守,坐待围城。此为攻守异形也!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打仗打的是什么,是人口,是后勤保障。

战国的前中期,是魏、楚、齐争霸的时候。各国拚命的增加人口,但如何增加呢,靠自然增长,肯定不现实,只能拚命的从其他国家吸引人口。最好的一个名片就是首都。

魏国的贵族大部分都在安邑,讲首都迁到大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贵族对国君的制约,加强中央集权。

魏国的国策是经略东方,东方是富庶之地,有人口、有粮食,当然迁都大梁获得的经济收益更高。

魏、齐、楚包围的淮泗之地是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口规模更高,三方竞争激烈,首都在大梁,可以更快的将军队运到前线,而且后勤保障也容易、代价也低。


你要记住秦不是一下就强大的,魏楚齐不是你印象里的就很弱,相反整个战国很长时间里魏都在和楚齐在泗水十二诸侯纠缠。迁都大梁也不是因为害怕秦,是秦不足为惧,是为了与楚齐争夺泗水十二诸侯。谁也没想到最后秦渔翁得利


被秦国打怕了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