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魏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几大败家子之一。他执政时期,魏国由盛转衰,最终霸主地位完全丧失在他的手里。论才略,魏惠王远不如祖父魏文侯和父亲魏武侯;论求才,亦不如同时期的秦孝公和齐威王。但是,论败国,魏惠王当仁不让。

魏惠王魏䓨,魏国第三代国君,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即位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此时的魏国,经过前两代的励精图治,已经成为了中原第一强国,战国时期的一方霸主。拥有有这么好的国家基础,魏惠王是怎样将魏国弄衰落的?请继续往下看,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魏惠王剧照)

1、魏惠王不识才,尽失贤良

魏惠王安排失当,敬贤不识才,流失了众多贤良之才。魏惠王崇尚孔孟之道,喜欢跟孟子聊天,敬重读书人。但是,由于安排不当、重用庞涓,错失了孙膑、卫鞅、张仪这些能扭转乾坤之人的辅佐。孙膑被庞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卫鞅在他眼中只是一个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国政;张仪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辩的辩士,不如孟子之道。正是被弃用的这三个人,削掉了魏国的霸权。

(庞涓剧照)

2、魏惠王攻伐策略脱离实际

魏惠王在国力鼎盛时期放弃灭秦国,转而围攻韩赵而败于齐。魏惠王认为秦国穷弱,占领无益,他想平定三晋再灭齐国,进而达到一统华夏。魏国攻赵国,齐国救援,在桂陵打败魏国,生擒庞涓;魏国又攻韩国,齐国再救援,在马陵消灭魏国主力,庞涓战死。秦国卫鞅趁魏国主力被灭,发动河西之战,歼灭魏国河西军和最后一支魏武卒,魏国迁都大梁,衰败于此。

3、魏惠王称王,受齐国打击

魏惠王在韩、赵两国的支持下,取得魏国君位。魏惠王觉得自己志向远大,于是很快称王,提升魏国为王爵。加之后期没用处理好与齐国的关系,在随后的几次战争中,受到齐国的致命打击,使魏国的衰败加速。以至于魏惠王最后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魏惠王剧照)

魏惠王如何能知人善用,留住孙膑、卫鞅及张仪这些旷世奇才,再加上魏国赫赫有名的魏武卒以及当时鼎盛的国力,统一六国应该说是易如反掌。可惜呀,一副好牌,被魏惠王打的稀巴烂!


魏国作为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国家,依赖于魏文侯魏斯和魏武侯魏击两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居危思进,魏国处四战之地,稍有疏忽,便无喘息之机!

到了魏惠王时代,魏莹好大喜功,他重用器量狭窄的庞涓,逼走了真正的军事天才孙膑。他还与庞涓商议对策,先攻赵攻韩,统一三晋,再挥师一统华夏。这一举措使魏国自食其果:恶化三晋关系的同时,魏国本身的军事力量遭到了致命的打击:

一、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魏军精锐武卒丧师数万;

二、齐、魏马陵之战(围魏救韩),魏国再次损失10万精锐之师,主将庞涓战死;

三、一直蛰伏变法图强的老对头秦国,也趁机夺回了河西战略要地,齐、楚两国亦出兵夺回之前被魏国占领的土地!

庞涓死后,魏国一时无名将可用,只好重用公叔痤、龙贾等老臣老将。彼时,丞相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自己的幕僚卫鞅,却遭到魏惠王嗤笑。在他看来,一个小小的幕僚,能有何经天纬地之才?但恰恰是这个小幕僚,到了秦国后,使秦国改头换面,为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而且,后来在秦惠文王时代事秦的纵横家张仪以及在秦昭襄王时代提出「远交近攻」策略的范睢,都是魏国人。魏惠王失才!

国无英明之君,朝无砥柱大臣,外无能战之兵,加上魏国四面受敌的地理位置(此时秦国、齐国已经崛起,战国格局变得更为复杂),魏国安能不败?


感谢邀请!

众所周知,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逐鹿天下,最终秦国成为了大赢家,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但其实在战国初期,最有统一相的并不是秦国,而是秦国的邻居,魏国。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是为赵魏韩。其中魏国由于地处中央四战之地,东南西北分别是齐楚秦赵。曾经的春秋四大国有三个是他的邻国,所以魏国国君魏文侯著很强烈的忧患意识,极力的想要强大国家。

于是魏文侯任用李悝主持魏国变法,开启了战国变法运动的序幕,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的变法、楚国吴起的变法无不是以魏国李悝变法为蓝本的。而这次变法使得魏国很快强大了起来,一跃为中原的霸主,傲视群雄。

当时的魏武卒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六国中除了隔的远一点的燕国以外,其余五国全被虐了个遍,尤其是秦国。魏国自前413年至前408年五年的时间里,连续攻秦,尽得秦河西之地,打得秦国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我们知道,后来魏国最终还是衰败了下去,而其由盛转衰,就是在魏惠王时期。

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因为他将都城迁到了大梁,魏国因此又叫梁国,他是魏文侯的孙子,同时也是魏国的第一个王。

就是《孟子》里面和孟子大谈仁政的那位梁惠王!

魏国在经过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代的励精图治,传到魏惠王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原第一强国,也是战国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此时正是魏国鼎盛时期。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史称逢泽之会。正式标志著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不过此后,魏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魏国的强大,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安,比如韩国、赵国都开始与齐国交好,以此来应对这个强大的邻居。

这就引出了历史上两次著名的事件: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齐国与魏国爆发了著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结果庞涓所率领的魏军二度为齐军孙膑所败,庞涓也战死于马陵。

最终魏国不得不服软,魏惠王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改元重新纪年,这标志著魏国的霸主地位的丧失。

而由于之前的数次战败,魏国军事实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而西边秦国在历经商鞅变法之后,已经逐渐强大起来,屡次攻打魏国,与此同时,南边的楚国也咄咄相逼。

以至于「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从此魏国一蹶不振,就此衰亡,最终魏秦国所灭。

所以,有人说,魏惠王是个败家子!

确实,当时的魏惠王对于魏国的发展做出了错误的引导。他与韩赵交恶,与齐国争霸,最后连败于齐国。直接导致了魏国的衰落。同时,他还忽略了西边秦国的发展,连商鞅原本都是准备跟他混的,结果他不待见人家。商鞅这才跑到秦国去,最终成功使得秦国强大起来,打得魏国生活不能自理。

无独有偶,曾两度击败魏军的孙膑也原本是他手底下的人,结果孙膑为魏将庞涓所害,逃到齐国,成了魏国大患。

不得不说,这魏惠王真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当然,主要是战略眼光问题,从魏惠王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就看得出来,他的想法还是停留在春秋时期,当当霸主就好了,根本就没想过一统天下,不然秦国估计早就被灭了。

这也怪不了谁,只能说是老天都在帮秦国吧!

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多关照!


大家好,我是孤舟蓑笠雁南飞。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 ~ 公元前319年),姬姓,魏氏,名䓨(yīng),又称梁惠王,他是魏武侯之子,魏文侯之孙,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魏䓨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魏国亦称梁国。

可以这样说,魏国成也是惠王,败也在惠王手上。惠王即位之初,其父亲武侯魏击给其留下了相当好的基础,朝中人才济济,魏国辟土四面,拓地千里,成为中原一带大国,『魏武卒』也被各国称为劲旅。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一举动让魏国的声势达到了巅峰。但是由于魏国地处中原,四面树敌,夹于秦、齐、楚,大国之间,这让魏国陷入与列国纷争不休的局面,魏国要永保霸业就必须对外用兵,然而外交的不利,造成了军事上的被动,军事上的失败成为了必然。

首先,韩赵魏三家联盟的瓦解:魏国与韩国携手在中原大大方方进行著扩张战争,一致拒绝赵国插手中原事务,这使赵国心中不满,在三家分晋后,韩赵魏彻底分庭,各自称孤道寡,前386年,在赵敬侯迁都邯后,公子朝不满,率领亲兵,欲与赵成侯血拚,争夺君位。魏武侯派遣军队协助公子朝为乱,直接攻打赵都邯郸。最终赵胜战败,这是魏国与赵国关系破裂的起点。三晋联盟走到了尽头,使魏国对外作战中陷入了被动,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其次,魏国四面树敌。与秦国是宿敌,双方围绕著河西一带大打出手数次,造成俩国极大的损失,使秦国十分痛恨魏国。魏国与楚国势同水火,早在晋国的时候,晋楚交手数次,各有输赢,等到三家灭智氏后,三家诸侯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当三家将扩张的矛头对准楚国时,楚国输得一败涂地。在魏文侯的领导下,三晋多次攻入淮泗流域,迫使楚国连连求和。与东方大国齐国因为韩国的问题,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齐威王以田盼为主将,田婴,田忌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军直趋魏都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国之困。又用「减灶示弱」的方法,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惠王感叹「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从此失去霸主地位。

最后,惠王任人唯亲,使国内卫鞅 孙膑等贤才出走国外,使魏国内吏治腐败,政令不通,民心不可用,再者,魏惠王在公元前334年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大义上使魏国陷入了被动,成为诸侯戮力勤王的目标。

在这种种矛盾下,魏国的霸业在惠王手中渐渐拉下了帷幕,魏国的霸业也成为了历史,后起的秦赵等国成为了历史的主角。千古帝王将相,皆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啊!

这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支持,谢谢啦!


鞅已归秦膑入齐,有才不用孰持危。后来医国非无药,仁义良方惜不施。——《魏惠王》.徐钧?(宋)

魏国是一个强国,是战国时最先称霸的国家。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魏国没有将霸权转换成国力,却因为率先打破了原有秩序而遭到了周围各国的嫉恨。魏国称霸时,虽然礼崩乐坏,征伐自诸侯出,但是春秋大义尚存,各国多少还要借周天子的名义来加尊号。如公元前386年,田齐还要通过魏国表奏周天子,请代立为齐候,正式位列战国七雄。魏国自恃雄强,屡屡对他国发动战争,开启了战国时代的新模式。如同在新领域创业的公司一样,先驱最终成为了先烈,最终能够成事的,反而是能够殷鉴前事的后来者。

天时、地利都不是上乘之选的魏国,能够成为战国第一个称霸的国家,所倚赖的乃是人和。在这一点上,不管是魏文侯、魏武侯还是魏惠王,他们其实都有著清晰的认识的。然而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魏文侯时尚能推心置腹,魏武侯时也能折节下士,到了魏惠王时却只能看著「鞅已归秦膑入齐」了。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魏国,在战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的时代下,很快就失去了霸主的地位。

魏惠王前期,魏国霸业已臻巅峰,魏国国力也达到极盛。此时的魏国东败齐、西迫秦、南迁楚,北走赵,四面开战而不落下风。魏国看似威风凛凛,然而也已祸根深种。

(魏惠王前期魏国达到鼎盛)

魏惠王之失有四:

其一,「三晋一体」战略彻底崩毁。

赵襄子策反了围攻晋阳城的魏桓子、韩康子,三家联手剿灭晋卿中最强的智氏家族,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础。此后魏赵韩三家长期结盟,号称三晋一体,对外征伐外交,依然延续著晋国的霸道。公元前400年,魏文侯组织三晋联军南征楚国,魏武侯在公元前378年攻齐。至于秦国,则在数十年中不断被压迫到洛水以西。魏国率先变法,以武卒称霸诸侯。赵韩两国更像是抱霸主大腿的小弟。

三晋都是由封建士大夫封国而成立的新国家,地盘犬牙交错。从诸侯手中夺取的新地盘,让局面变得更复杂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魏国高层采取了两种解决办法。一个是通过交换飞地来让自己的领土变成整块,另一个办法是在赵韩扶持自己的代理人。前者是三家灭智氏以来就有的老传统,后者则由魏武侯开启。

魏武侯元年,赵国的公子朝作乱失败,逃到了魏国。魏武侯决定出兵支持公子朝,让他成为魏国在赵国的代理人。然而事与愿违,魏军本想趁乱偷袭赵都邯郸,却被新君赵敬侯派兵击退。魏赵两国由此结下梁子。尽管两国后来两次联手攻齐,还跟韩国共灭晋君,但边境关系越来越紧张。

赵敬侯三年,齐魏交战,赵国派兵大败齐人。赵国意欲吞并卫国,进军中原,这让意图在中原称霸的魏国心生不快。魏国转而勾结齐国把赵国新建的边城夺走了,赵国因此怀恨在心。魏国不仅在东线的中原战场跟赵国抢地盘,还在西线占领了黄河沿岸的赵国重镇蔺县。赵国自此与魏国形同陌路。

魏武侯的霸道做法,很快就招致了韩、赵两国的反弹。在魏惠王刚刚即位的时候,公中缓发动了叛乱,韩、赵两国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复仇良机。内战让魏国朝野分裂成两个阵营。韩懿侯本来跟魏国也没什么恩怨,却在公孙颀的游说下动了趁火打劫的念头。他邀请赵国联手攻魏,赵成侯二话不说就派出了精兵良将。赵韩联军突然加入战团,在浊泽大破魏军。魏惠王被联军包围,随时都有性命之忧。虽然最终因为韩、赵两国意见分歧,魏惠王逃过一劫,但是隔年,缓过劲来的魏惠王就对卧榻之侧的韩、赵两国发起了反攻倒算。

魏国原本在与秦献公争夺河西,韩、赵两国本著三晋一体的原则也出兵助阵,却未料魏国突然阵前与秦国讲和,立刻对赵韩发动浍北之战。魏惠王此举虽是报当年浊泽之仇,但在事实上改变了魏国的争霸战略。从此魏国深陷中原争霸泥潭(中原大国众多,魏国双拳难敌四手),再也抽身不得,秦国则获得难得的喘息时机,开启了商鞅变法。战国的历史走向,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转变。

(意气风发的大魏王)

其二、魏国将战略重心东移,失去了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时机。

魏国在公元前413年前后夺占河西之地,改土归流,设西河郡,吴起为第一任郡守。此时的魏国距离灭亡秦国仅仅一步之遥,所顾忌的只有周天下灭国战争带来的其他势力的掣肘。可是,魏国即便不立刻灭秦,也在事实上将秦国压迫到西部边陲,已经不足以构成太大的威胁。

浍北之战表明,魏惠王认为灭秦的功业已经难以与兼并三晋相提并论。对于卧榻之侧的威胁,变生肘腋,让魏惠王动了兼并赵韩的杀心。咄咄逼人的秦献公在少梁之战后不久就去世,魏惠王趁机开始著手新的战略布局,公元前364年,魏惠王把都城从河东的安邑迁徙到中原的大梁。

很多人以为魏国迁都大梁是为了躲避秦国兵锋,这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因为安邑所在的位置不仅秦国能够威胁到,韩、赵两国都能够威胁到,加上南方的楚国,魏都城的安全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旦三晋联盟解体,魏国都城立刻面临四国夹击的风险。同时,对于魏惠王而言,中原的膏腴之地,以及夺自楚国的淮泗之地,都远比河西更为富饶,魏国高层早就想把战略重心放在东线的中原战场。

魏国的疆域比较微妙,和韩国一样地跨今天的河南省与山西省,而且都被黄河分为两段。韩国的上党郡把魏国领土分割成东西两大战区。西部战区以旧都安邑为政治中心,包括河东、河西、上郡三个地区;东部战区以新都大梁为政治中心,包括梁地与河内之地。

魏文侯时期曾经借道赵国吞并中山国,但后来中山国死灰复燃,魏国也失去了这块飞地。除了灭中山之外,魏文侯和魏武侯更多以西部战区为中心进行扩张。到了魏惠王时,西线几乎没有太多扩张潜力了。上郡往北是赵国的地盘,往西是魏国盟友义渠国的势力范围。河西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东部,与秦国首都圈隔著洛河对峙。魏河东郡北邻韩上党郡的汾河河谷,那里有韩国旧都平阳;往南则韩三川郡接壤,那里有韩国重镇宜阳。也就是说,魏国西部战区如果不攻秦的话,只能去抢韩国和赵国的地盘。

再看大梁的周边环境,东面的宋地与南面的楚国淮北地区都是富庶的大平原,西面紧挨著韩国新郑首都圈,东北挨著卫国和齐国济西地区,渡过黄河一路向北则能抵达赵国邯郸首都圈。因此,魏国东部战区面向广阔的华北平原,有著巨大的扩张潜力。若能占据整个中原之地,就有望将霸业升格为王业。因此,魏惠王把争霸中原放在第一位。他迁都大梁的最初用意,正是为吞韩并赵大计奠定基础。

(魏武卒兵发邯郸,三晋联盟解体)

其三,深陷争霸泥潭,魏国左支右绌,疲惫不堪。

魏国高层战略中心东移,首要的目标即是兼并韩、赵两国。为了完成整合三晋资源的宏愿,魏惠王还与秦国达成了和解,确保了西部的暂时安全,从而得以将魏武卒尽数派往韩、赵前线。在与秦国达成河西之盟的后一年,魏惠王就借机发动了灭赵之战,兵发邯郸。起因是赵国将都城从深陷魏国中央的中牟迁往更容易防守的邯郸,魏惠王判断赵国已然做好了与魏国决裂的准备(赵国吞并卫国,被魏国击败,因此结仇),因此决意先发制人。

魏上将军庞涓带著8万精兵很快包围了邯郸,并且经一年激战,攻陷了邯郸。由于赵国存在邯郸、晋阳、代地三个政治中心,魏国即使攻陷邯郸,也无法一鼓作气灭赵。齐国则直扑大梁,以围魏救赵之计消灭8万魏军。秦国也趁机袭击旧都安邑。魏国只好跟齐秦讲和,把邯郸归还赵国。

魏惠王不死心,对横卧在腹地的韩国又发动了灭韩之战。起因也是因为韩昭侯启用了申不害变法,韩国兵革之利天下闻名,一旦韩国新军练成,对于魏国无疑是肘腋之患。殷鉴赵国被魏国殴打之惨痛往事,韩国又与秦国结盟。这让魏惠王感到韩国随时可能会反叛魏国。魏惠王决定在韩国羽翼未丰时动手,发动了灭韩之战。新郑离大梁很近,就算齐军再来大梁,魏军主力也能迅速回援。魏国君臣满以为可以破解围魏救赵之计,结果在马陵之战中,丧师10万,魏上将军庞涓也战死阵中。

经过两次大败,魏国实力大损,齐国、秦国、楚国趁机出兵攻打魏国。魏国四面受敌,屡屡失败,丧师失地。不得不策划了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事件,拉著齐国来分担战略压力。这一做法昭示著魏国已经无力承担霸主的责任,开始寻求共治的政治秩序。

魏国放弃灭秦,转而攻打韩、赵,并把齐国也给卷了进来,数十年间,魏国损失惨重,寸土未得,可谓是战略失当,当魏国重又回头来看时,西部的边陲小国已然成了一个虎狼之秦。

(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商鞅变法)

其四,魏国老人政治,人才结构板结,有识之士纷纷出走。

魏国是第一个变法的国家,没有先例可循。魏国的变法相对来说,并没有吴起在楚、商鞅在秦变法时的铁血政策,因为魏国的变法保留了相当程度的贵族封建的特权。魏国地处死战之地,当然深知内部不和会造成外敌侵攻的危害。因此,魏国的改革没有大刀阔斧,国君待宗室、士卒甚厚,这也造成了魏国的中央集权的程度是比较低的。同时,这些贵族子弟纷纷把持著社会资源,魏国的人才依然众多,却都无法在魏国朝堂上展示才干。到秦国做客卿的商鞅、张仪、范睢都是魏国人,他们帮著秦国坑害魏国时,丝毫不留一点情面,这也是因为他们在魏国时遭受到的非人冷遇,让他们对魏国实在爱不起来。

其实,不仅魏国有这样的情况,赵国、齐国、楚国都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国家的改革都不彻底,底层民众都无法获得高爵显名,这让魏国的人才纷纷出走他国。

只有对魏国了解太透彻的商鞅,殷鉴魏国变法之失,来到秦国后实行了比较彻底的军功爵制度,虽然也有很多限制条件,但到底是给了底层民众上升的渠道和希望。同时,商鞅还开办了很多军事学校,以前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充任的军官的技战术,平民百姓也能接受学习。中国的贵族社会即将终结,平民社会即将到来。

说到底,这与魏国率先称霸有关。魏国的国力一骑绝尘后,魏国君臣满足于既有成绩,不愿意也没有动力进行深化改革(商鞅改革也分了3个阶段,前后长达20多年才最终落地生根)。而且,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人在位时间太长,老人政治虽好,可以保持国策的持续稳定,但同时也会让人固步自封。公孙座临死时才推荐卫鞅,甚至劝说魏惠王如果不能用卫鞅,就要杀死他。这些「公孙」、「公子」都是魏国公室,可见魏国用人之策空有好贤之名,其实最放心的还是自家人。本来有著荐贤职责的丞相,也存了藏贤、害贤的心思,魏国焉能不败?

(老人政治下的魏国步履蹒跚)

魏惠王并非是一个昏君,却误以为魏国强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魏武卒的战功,殊不知魏国能够称霸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和。韩、赵离心后,魏惠王没有想办法加以笼络,反而起了灭国的心思,他把西线的精锐都抽调到东线,企图先兼并三晋,却不知道落入了大国争霸制衡的迷局里。魏国深陷中原战争泥潭,无法安然脱身,自然也无法进行第二次改革了。随著魏武卒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损失惨重,魏国的军事力量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魏国,最终因为战略方向的选择,一步错步步错,终至万劫不复。

在魏惠王尝试整合三晋失败后,此后的赵国即使再度崛起,也没动过整合三晋的心思,而是一心往北拓展。可能是赵国也看到了魏、赵两国前世执刀相向的惨痛后果,今生才谈起了放下。在秦国步步紧逼的攻势下,魏国在最后关头还把邺城送给了赵国。赵、魏两国在战国后期也算是相互扶持吧,只是天下大势已定,赵、魏两国也先后隐没在秦军铁骑扬起的尘土中。


战略不当,继续连三晋以灭秦。秦灭而齐,而非攻赵,其实魏惠王也算仁义之君。人言孙膑,卫鞅岂能一面而重之?一步错,谁王都如此。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