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和顾炎武都是明末清初的人,傅山为何没有顾炎武出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国人不傅山其人其事,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大本事。而顾炎武的很著名的一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知道他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傅山,使更多的人了解傅山——明清之际「一峰青」。文字略长,相信您看完后会对傅山有高山仰止的感觉。

顾炎武塑像

一、反清复明著意拼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学者兼医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道人等54个别名,汉族,山西阳曲(今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不仕。他于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傅山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一生经历两朝六帝,即明朝的神宗、光宗、熹宗、崇祯和清朝的顺治、康熙。甲申(1644)之变是傅山一生的转折点。他既不满明末的政治腐败,又仇恨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视之为「贼」。清兵入关后,他主张坚持抗击,以反清复明为己任。

为此,他脱掉儒服,穿上道袍,自号「朱衣道人」,以朱明王朝的遗民自居,拒不做大清顺民,拒不与满清统治者合作。他打著道士旗号,以治病卖药为名,在三晋大地奔走呼号,意在联络仁人志士,组织反清斗争。他在《龙门山径中》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贫道初方外,兴亡著意拼。入山直是浅,孤径独能盘。却忆神仙术,如无君父关。留侯自黄老,终始未忘韩。

傅山像

这说明,他道袍加身,不为神仙方术,而是要为国家民族的兴亡而拼搏,他知道这条道路艰难曲折,但决心沿著崎岖的路走下去,就像秦汉之际的张良那样,虽然奉黄老之术,却始终不忘故国。

这一时期,大顺军的残部多在各地继续进行反清武装斗争,傅山对起义军的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转而拥护和参与其斗争。他宣传抗清大义,组织、训练反清武装,声援山东榆园军的反清活动。

后来。傅山在太原被捕入狱。他受尽严刑拷打,拒不招供。在狱中「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因知情人皆死,查无对证,加之有关降清汉官敬慕其气节,有意保护,最后无罪释放。

他在《始衰示眉仁》一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情:如果壮志未酬而死于狱中,未勉遗恨;活著出来,又愧对神州及赴义的战友。这种死亦恨,不死亦愧的心情,使傅山的后半生一直纠结,他在这种痛苦中煎熬。

二、内阁中书泪涔涔

顺治十二年(1655)秋傅山出狱后,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率领17万水陆大军围困南京,攻克芜湖。傅山得知后,急忙赶赴南京,他赶到之时,郑、张大军告败后退。他大失所望,返归故里,从此不再从事反清武装斗争。

傅山停止从事反清武装斗争后,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文化方面,专心从事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进行诗文、书画的创作,从意识形态上探寻明朝灭亡的原因,并继续鼓吹反清思想。他在太原南郊的松庄读书、著述和创作,教授子侄,接待来访的志士、学者。

傅山画作

当时著名的学者如顾炎武、阎若璩、申涵光、李因笃、戴本孝、阎尔梅、潘耒等都曾拜访傅山,他们交流思想,抨击时弊,唱和诗文,切磋学问。他也外出访友、游览和行医。

傅山的许多著作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顾炎武曾于康熙二年春造访傅山,两位遗民相晤,感慨万分。顾炎武写下了《赠傅处士山》诗:「为问明王梦,何时到傅岩?临风吹短笛,㔉雪荷长铲。老去肱频折,愁深口自缄。相逢江上客,有泪湿青衫。」

傅山和《如韵与亭林》:「好音无一字,文采会贲岩。正选高松坐,全忘小草铲。天涯之子对,真气不我缄。秘读朝陵记,臣躬汗浃衫。」

后来,傅山又有《晤言宁人先生还村途中叹息有作》:「河山文物卷胡笳,落落黄尘载五车。方外不娴新世界,眼中偏认旧年家。乍惊白羽丹阳策,徐颔雕胡玉树花。诗咏十朋江万里,阁我伧笔似枯槎。」

顾炎武和了《又酬傅处士山次韵》二首,两人相互敬佩和勉励。顾炎武在《广师篇》中表达了对傅山的推重备至:「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尔岐;萧然物外,自得天机,我不如傅青主。」两人成为知交。

顾炎武书法

傅山青年时期就有异端倾向,入清后「益放言自恣矣」,他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程朱理学,指责理学家的奴性,称之为「奴儒」。他痛骂康熙皇帝「以尧舜之冠,加于狗头之上,即可为尧舜乎?」他深入研究《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等子学著作,大胆地提出了百家之学,首开近代子学研究的蹊径。

康熙初年,为了缓和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分子,除正常的科举外,又开博学宏词科,举荐和起用民间知名学者。康熙十八年(1679),给事中李宗孔和兵科给事中刘沛先举荐傅山。他痛苦悲愤不已,以老病固辞,他的《病极待死》诗反映他当时的心情:「生既须笃挚,死亦要精神。性种带至明,阴阳随曲伸。誓以此愿力,而不坏此身。」

宰相冯溥劝他入朝谢恩,他以有病拒绝。冯溥强其入谢,他被人抬入皇宫,傅山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仆于地,痛苦无可名状。第二天回返,冯溥以下官员皆出城送。傅山感叹说:「今而后其脱然无累哉」,他如释重负,是年傅山72岁。回乡后,有人称他「舍人」,则不答应,自称为民,自甘淡泊,僻居远村。

三、中国文化一巨人

傅山晚年,清贫如洗。他与爱子傅眉,相依为命,相互照应,切磋学问,有如师友。孰料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月,傅眉病逝,四个月后,傅山也离开人世。遵其遗言,后人「以朱衣黄冠殓」之,「远近会葬者千百人」。

傅山书法

傅山一生好学,学富五车,时人誉之为「学海」。他广览群书,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几乎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猎涉和建树。他集哲人、诗人、画家、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医药学家于一身,堪称一代文化巨人。

傅山在《青羊庵三首》中曾说:「芟苍凿翠一庵经,不为瞿昙作客星。既是为山平不得,我来添尔一峰青。」傅山堪称明清之际横空出世的「一峰青」,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数峰并峙,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傅山著述、创作宏富。除文学艺术作品外,共有26种,如《十三经字区》、《周易偶释》、《性史》、《周礼音辨条》、《春秋人名韵》、《左传人名韵》、《两汉人名韵》、《春秋地名韵》、《左传地名韵》、《老子注》、《庄子注》、《管子注》、《荀子注》、《列子注》、《墨子注》、《鬼谷子注》、《公孙龙子注》、《淮南子注》、《易解注》、《战国策批注》、《左锦》、《明纪编年》、《乡关见闻录》等。但散佚较多。留存至今的著作,主要有:综合性诗文集《霜红龛集》;医药专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小儿科》等,尤以《傅青主女科》最著名。


2010年9月,长篇历史小说《传奇傅青主》出版面世,文化界掀起了一股「傅山热」。其实在这之前,傅山已通过电影走进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徐克的《七剑》中手持莫问剑的为「无极派」的掌门傅青主,《七剑》改编自梁羽生在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其中虚构的傅青主正是以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医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傅山为艺术原型的。

说来也巧,最近偶然读到人文杂志《休闲读品·天下》中的一篇文章,其中也谈到了傅山的一些事迹,和其他介绍傅山的书相比,我觉得该文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将傅山与同样身为名士的顾炎武放在一起写,展现他们的知音之情和人格魅力。闲话不说了,趁著这把「傅山热」,咱也凑个热闹,将《天下》的文字摘了一段,让大家先睹为快:

傅山(1606—1685),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医学家,今山西太原人,字青竹,后改为青主,梁羽生在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中,将傅青主描绘成为一位武艺高强的侠客、无极门掌门。明亡后,傅山出家当了道士,因为穿一身红衣,所以又称朱衣道人。傅山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著名的「学生领袖」,领导了一场营救老师的学生运动。当时,傅山在山西按察使袁继咸办的学校里读书,深得袁的欣赏。袁继咸后来与阉党发生冲突,被抓到北京投进了监狱,傅山为之奔走千里,三次入京,组织起同学和山西的一班士人,进行游行抗议,到处诉冤,最终救出了袁继咸。

顾炎武与傅山第一次见面是在康熙二年(1663),这一年顾炎武51岁,傅山58岁,两人一见如故,除了在精神上有共同之处外,两人还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精通音韵之学,所作诗文,亦都伤世感怀。自此后,两人曾在山西、陕西各地多次见面,彼此之间多有诗词唱和,顾炎武数次谈到了他对傅山人品、学问的钦佩,他曾说:「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还把傅山比成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

在对待清王朝开设的「博学鸿儒科」上,顾、傅两人更是坚守住了自己的遗民立场。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正月,清王朝下令开设「博学鸿儒科」,这是封建王朝临时设置的一种考试科目,始于宋高宗时期。康熙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特开此科,由中央和地方官员推荐民间有本事、有学问、有名气的人,通过特设的考试,到朝廷里来做官,主要是进入翰林院修《明史》。最终,被推举的达上百人,顾炎武和傅山均在被推荐之列。「博学鸿儒科」一出,在民间知识界和思想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拒绝,有人暗自高兴,有人最初虽然拒绝,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还是应诏。

推荐顾炎武的人是内阁学士叶方蔼,此人即是叶方恒的兄长,后幸得徐氏兄弟的劝阻,没有进入荐牍,对此顾炎武是深感庆幸的。即便如此,还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传来了要请他去修《明史》的消息,顾炎武也是断然拒绝,他写信给叶方蔼说:「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也!」事实上,早在康熙十年夏,清王朝就曾有意诏顾炎武来修《明史》,当时的劝说者为徐干学的老师、翰林院院士熊赐履,顾炎武当场亦是断然以死拒绝。

与顾炎武一样,傅山也是拒绝「博学鸿儒科」的,不过他没有顾炎武那样幸运,没有做大官的外甥从中斡旋,虽然一再称病不能前往,但拗不过地方官的多次请求,最终还是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后,傅山坚决拒绝参加考试。但既然来了,考不考试都没有关系的,清王朝「破例示恩」授予了他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据说初授之时,康熙还觉得官职有点小,和傅山在文学界的地位不相称,于是下旨封了个「内阁中书」的官职,又念其年迈,可以不留在京城坐班,而是可以回去,由地方官照顾。授官之后,就得到午门谢恩呀,这更是傅山不能接受的,他绝食七日,坚决不从,急坏了建议给他授官的官员,他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之下,强行把傅山驾到了午门之外。傅山看见午门,泪流满面,这时有人强迫他下跪,傅山由于身体虚弱,一下子仆倒在了地上,有人赶紧说:好了,好了,这就是谢恩了。就这么敷衍了一通后,傅山得以被放归回老家。回乡之后,有人就他这次进京被授官之事挖苦他,傅山也不争辩,只是冷眼旁观。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傅山去世,享年79岁。遗命不以「内阁中书」的身份而以「朱衣道人」入殓,葬于太原西山。第二年,康熙派人祭奠傅山之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二十五年后,傅山入了太原三立祠,声名更隆。客观来讲,傅山这种声望的得来,一方面是他自己有人望,另一方面也是和清王朝的怀柔政策分不开的。到了清末,张之洞巡抚山西,设立四征君祠,又把傅山请了进去。辛亥革命之后,出于发扬民族主义的需要,又在1917年和1918年这两年间,建立了傅公祠。至今在山西太原,还有多处傅山的纪念地,并且规模不小。


顾炎武最出名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可是写议论文必备的素材之一。

最关键的是,他还是个上了历史教科书的男人。

而傅山,他一没符合传播学的代表作,二没上历史教科书,也没成为作文素材,当然火不起来了。

但真正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傅山的书法和他的傲骨。


就我来说,听过傅山的名,但不知道他有什么著作言论;顾炎武是入了教科书的,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出多少爱国人士的心声,他的思想言论符合主流儒家思想,自然非常出名。


也许是伪命题吧?不知道出题者有没有一个调查数据?在书画圈,傅山的知名度可不小呢。我觉得,知道顾炎武的人,也会知道傅山;不知道顾炎武的人,也不会知道傅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俩不在一条线上无法论谈。


小说上的人物是作者杜撰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