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和李鸿章结怨是因为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翁同书是翁心存的长子,翁同龢的哥哥。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翁同书出任安徽巡抚。在守卫寿州时,因为苗沛霖与寿州的团练首领孙家泰、蒙时中、徐立壮之间发生冲突,苗沛霖带人包围寿州。

翁同书为平息事态,招安苗沛霖,以通捻罪名杀了徐立壮,将孙家泰下狱,孙家泰在狱中自杀,又将蒙时中交给苗沛霖处置。但是苗沛霖还是不撤兵。最后清廷召翁同书回京,以贾臻代署安徽巡抚。翁同书又让布政使张学鹏去劝告苗沛霖,寿州才解围。

曾国藩对此不满,让李鸿章草拟奏章弹劾翁同书处置不善,李鸿章在奏折里写到「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句话逼得清廷将翁同书下狱候斩,第二年减罪流放伊犁,期间翁同书父亲翁心存病死。

虽然之后不久翁同书就得到了赦免,但是翁同龢还是把父亲死亡和兄长被流放的原因归结到了李鸿章身上,两个人自此结仇。


首先,站队问题。翁为一个保守派,李为一个创新改革派(原基础上做出一定调整,不是自上而下的全部否定改革)。

其次,性格问题。翁是一定程度上迂腐,害怕新事物,讲究的是稳定的过日子。李是好奇新事物,讲究创新的。

最后,眼界问题。翁忠的是皇上一人,看重的是个人利益。李是忠于皇上的基础上更忠于国家,看重的是国家利益,然后再是自己的利益


首先是政见不同,同时两家有过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