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缺乏基本常识。

  • 说明你根本没见过蝗虫,也不知道蝗灾是什么样子。古代闹饥荒的时候,大家连观音土都得吃。如果能吃得上蝗虫的话,谁会放过这种食物呢?

蝗虫是高蛋白的食物,很有营养。

但是,如果你想吃蝗虫的话,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能抓到它们。


古代闹蝗灾的时候,蝗虫是高速移动的,不会老老实实地等著你抓。

  • 蝗灾发生时,大量的蝗虫漫天飞舞而过,如黑云压境啃食庄稼,刹那间所有粮食都被吃光了。

因此,成群结队的蝗虫高速飞过时,你根本抓不到几只蝗虫。

换言之,古人不吃蝗虫,并不是因为不爱吃不想吃,而是因为抓不到。

如果能够轻易抓到蝗虫,就不会有那么多经济损失了。

举个例子吧,2010年澳大利亚爆发蝗灾,损失了价值20亿元的百万亩农作物。

澳大利亚是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可是他们也对蝗灾束手无策。


因此,古人不吃蝗虫的原因也就很明确了。

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高科技养殖技术,在农业基地的大棚里养殖蝗虫,将其发展为一种食物,但古代是没有这种条件的。

总而言之,古人不吃蝗虫只是因为抓不到而已。


没有一只蚂蚱能够活著离开山东!作为一个山东人,可以说对于蚂蚱的喜爱异常。在山东的烧烤摊上永远都少不了蚂蚱的身影。成年蚂蚱经过油炸一下外焦里嫩、味道绝美,乃是一道十分难得的下酒菜。

其实不只是山东人,全国各地许多人都喜欢食用各类昆虫。因为这些昆虫富含高蛋白和各类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物质。这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和常客。

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但是年内分布极不均匀。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就导致中国每年的降雨量受当年的海上季风影响严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影响。中国大地上经常是十年九不顺。要么是旱灾频发,要么是洪灾肆虐。

而一旦发生旱灾,紧随而来的便是蝗灾,蝗灾过后很有可能发生瘟疫乃至于其他流行性疾病。那么古代的人在旱灾过后,缺吃少喝之际又生蝗灾之时,难道不知道捕捉蝗虫用来充饥嘛?

实际上根据家里老人的陈述,古代的人在爆发蝗灾之时,全家人都会出动去捕捉蝗虫,然后将蝗虫拿回家之后经过简单的处理用来食用。也就是说,古代的中国老百姓也早已经知道蝗虫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昆虫可以食用。且可以为人类生产活动带来充沛的体力。

小的时候跟随父亲去农田里干活回来的路上,都会从草丛之中捉一些蚱蜢回家。然后回到家之后经油炸一下用来做宵夜。可以说成为了许多人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类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旱灾发生的频率大大降低,因此蝗灾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而且随著农药化肥等工业药品的使用,蝗虫的生长环境大为改变,蝗虫的幼虫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得不到满足。因此近些年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已经很少见到蝗虫的身影。


在古代,「蝗灾」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了,每当蝗灾来临,大量的农产品就会遭到破坏,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人们在那种饥饿的状态下,会吃蝗虫吗?

在《资治通鉴》一书中就有「吃蝗虫」这样的记载,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一国之君唐太宗带头吃了蝗虫,老百姓也纷纷效仿,去吃蝗虫。

这就是历史上唐太宗「吃蝗虫」事件。由此看来,在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当人们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下,「吃蝗虫」也实属无奈之举。但「人们宁愿饿死,也不抓蝗虫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 在古代,蝗灾发生的频率也是很高的。据《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从环境角度看,这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但在古代,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都认为蝗灾的发生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这就为「蝗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所以在古代,人们不是不能吃蝗虫,而是不敢吃蝗虫,怕得罪了神灵。

2. 当蝗灾来临时,密密麻麻的蝗虫簇拥而至,它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而且移动极为迅速,还不等你抓它们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在那样的情况下,靠抓蝗虫维持生命也是一种不可行的方法。再说,人们已经处于饥饿状态了,又哪有力气再去抓蝗虫呢?

3. 蝗虫俗称「蚂蚱」,有一句歇后语叫做「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其实蝗虫的生命并不长,而且它们吃完庄稼就迅速飞走了,以吃蝗虫来解决人们的饥饿,只是短暂的,就算人们想要抓来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历史发展到今天,所谓的蝗虫已经被搬上了餐桌成为了一道美食,可在古代,「蝗虫」却是每个人的噩梦。

今天吃蝗虫和古代吃蝗虫已是两个不同的意境和目的了。


因为你想错了

古代人蝗灾时不是不吃蝗虫,而是吃不了,蝗灾时蝗虫可不是一般人想的只吃粮食和草,连糊墙的纸都不会放过,而且会咬人,并不好抓。

其次,蝗灾爆发的原因多是大旱,旱灾初期,闹蝗灾的时候水的重要性远大于粮食。

最后,就是蝗虫取代不了粮食,蝗虫抓了不像粮食,得第一时间吃了,保存不了。其次按能量来说,吃蝗虫能量远低于粮食,供给不足(食物链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5,比如粮食能量有100,拿粮食喂鸡,鸡鸡只有25,人吃鸡就只剩5了,蝗虫类似)


蝗灾是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一般伴随著旱灾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旱极而蝗」。

蝗灾过后,人们的庄稼地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了,被蝗虫吃的干干净净,老百姓饥饿的苦日子就开始了。

有人说,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抓蝗虫吃呢?那可是高蛋白的食物啊!

蝗灾时,蝗虫会以群体方式做高速移动,不是原地停留

平常情况下,蝗虫是独居昆虫,而蝗灾时,蝗虫仿佛商量好了一起造反似的。蝗虫大部队,吃完一家吃下一家,吃完一个区域吃下一个区域,因为是高速移动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来不及抓它们,虫子就已经飞走了,只留下满地的狼藉一片。

既然人们来不及抓,那就更谈不上去吃它们了。

人们的饥饿,不是蝗灾发生的时候,而是蝗灾过后,庄稼地颗粒无收,才导致人们开始饿肚子。此时,去抓蝗虫,大部队也早已不在了。

因此,有些时候有些人,没有做好准备,面对高速移动的蝗群,来不及抓,更无法去吃了。

蝗虫被有少部分人誉为上天派来惩罚人间的精灵,所以这些人不敢吃它;有些人是生活习惯,吃不下

古代时期,一旦发生旱灾,就会被百姓誉为是上天的惩罚。旱灾过后有蝗灾,所以,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蝗虫是上天派来执行惩罚任务的「精灵」,不可吃,不可吃。

有些人是不敢吃,而大部分人是吃不下。比起粮食,蝗虫的口感并不佳,蒸煮著吃,味道不好,油炸著吃,味道是不错,但太浪费油。

不要说过去了,就是到现在,烹饪水平如此高超,很多人依然吃不下,这就是一个饮食习惯的问题。

有些人吃不下蝗虫,有些人是来不及抓,来不及吃,或者不习惯吃。

这难道说明,没有人吃蝗虫吗?有,还有不少人是吃蝗虫的。

其实有人吃蝗虫的,人还不少

吃蝗虫的大有人在,包括唐太宗,也曾经吃过蝗虫。 《贞观政要》记载如下: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什么意思呢?说贞观二年,京师大旱,唐太宗抓了几只说道「人们以粮食为命,你们却吃掉了,这是害了百姓啊!百姓有不对,责任全在于我,如果你们是有灵的话,不如吃了我的心,再不要害百姓了。」

说完,唐太宗拿起蝗虫就要往嘴里塞,左右人劝道:「使不得啊!吃了害怕传染疾病啊!」唐太宗说道「我就希望灾难转我这里来,有什么怕的呢?」说完,唐太宗就吃下去了。

贵为皇帝,都吃蝗虫了,那百姓吃吗?也是吃的。

《旧唐书》记载:「兴元元年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蒸曝,扬去足翅而食之。」

这还是发生在唐朝,粮食被蝗虫吃完了,百姓饿得扛不住了,所以抓蝗虫吃,蒸熟后,拔掉翅膀就吃掉了。

口感可能一般,但是,饿极了吃一吃,顶饿是一定的。

当然,抓的时候要讲究,大批蝗虫飞走后,能抓到的就有限了。所以有些地方,蝗虫来时,有些人就开始大批抓捕,然后煮熟,用盐腌起来。当饥饿来临时,腌制的蝗虫就起作用了。

除了唐朝有记载,元朝也有:

(元)至正十九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看得出来,元至正十九年,蝗虫非常多,百姓就抓捕为食。

百姓吃蝗虫的情况,在明朝也有记载: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

看,明朝蝗虫也不孬,很厉害。而百姓毫不客气,抓起来就吃。

这一件件的记载说明,古代人吃蝗虫不是个例,是很普遍的一件事情,各个朝代发生蝗灾时都有人吃蝗虫。

综合来看,在蝗灾期间,有些人不吃蝗虫,首先是因为没抓住,其次是生活习惯问题导致不吃,个别人因为过于迷信也不吃。但是,历史上,蝗灾前后吃蝗虫,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绝不是个例。


在古代由于预防自然灾害的手段比较薄弱,就连现在我们在影视剧作品中经常看到的蝗灾都不能幸免。铺天盖地的蝗虫过去后,原本大地上的绿色变成了赤黄色,农民的庄稼被吞噬一空。给社会带来了动荡,因此还发生了一些被迫的农民起义。

古代蝗灾频发,有历史记载秦汉蝗灾平均八年一次,两宋为四年,元代为两年,明、清两代均为三年。如此频繁的蝗灾,老百姓深受其害。那么为什么人们宁可饿死也不抓蝗虫吃呢?

第一点,蝗虫迁徙快,把过境之地的庄稼啃光就走。

史书记载:「唐朝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通过上面的资料,我们可以确定在古代,也有捕蝗虫为食的记载,既然是捕蝗虫充饥,那么还有很多人饿死呢?原因是蝗虫迁徙得太快了,往往还不到两天,当地人的庄稼都被一啃而光。吃完它们就换个地方,根本就不会等你来捕捉它。

我们想一下在古代遇到饥荒年,老百姓连树皮都吃,更何况是营养还很丰富的蝗虫呢!如果是闹饥荒时,有蝗虫过境,保证这些饥民能把蝗虫消灭干净。

第二点,没做好捕捉蝗虫的准备,更没意识到蝗虫过后将面临什么困境?

蝗虫来时,当地的农民还是有吃的,根本没有意识到后面的严重性。但因为还未收割的庄稼,也就是未来的口粮都被蝗虫吃光了,没有了收成,这几天意味著蝗虫过境之地的老百姓将要面临著饥荒,到后来家里的口粮全部被吃光后,连树皮,草根都是他们的食物。

如果当地老百姓在蝗虫过境时,准备捕捉蝗虫充饥,就需要大量的捕捉蝗虫,然后晒干,最后储藏。由于蝗虫过境的时间非常短,给当地老百姓捕捉蝗虫的时间或许就两天时间,也许还会更短,但用来捕捉蝗虫用的网很难在短时间内准备好。

第三点,封建迷信

在古代,封建迷信思想非常的严重,特别是发生一些重大的自然灾害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会以为这是老天爷的惩罚。「吃了灾虫,会得罪上天。」思想愚钝的灾民当然就不敢随意的去驱赶捕捉蝗虫,更不要说去抓蝗虫来吃了,因为他们害怕因此触怒「神明」。

第四点,蝗虫虽然蛋白质很高,但依然无法满足人体的需求

蝗虫虽好,但量能依然是无法单独满足灾民们的身体需求的。特别是当蝗虫被风干储藏后,其身上的蛋白质也会跟著流失,因此单独长期吃食蝗虫充饥,会让灾民很难熬过去,还必须要补充米饭类主食才行,光靠补充这么点蛋白质是很难挺下去的。

那么古代是如何去对抗蝗灾呢?

「募民捕蝗,易以粟」,这是古代蝗灾来临时,政府经常所用的政策。意思就是说招募灾民来进行捕捉蝗虫的工作,以捕获蝗虫的数量来换取相应的粮食。

据《汉书·平帝本纪》中有写,「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斗受钱」

这就是在汉平帝时期,为了让农民能够积极的去面对蝗灾,并且参与到灭蝗保粮的工作中来,所推出来的一项用蝗虫换钱的政策。

到了唐朝的时候,为了对付蝗灾,就采取火烧的方式。在宋朝时,还采取了先把蝗虫卵消灭,让蝗虫大大减少,从而达到防止蝗灾的效果。到了清朝,则直接是进行杀蝗虫卵来预防蝗灾。

到了现如今,蝗灾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原因是在于人们对蝗虫有了重新的认识,它不但成为了营养丰富的美食,还让很多捕捉蝗虫换钱的人赚了一笔。现在如果一有蝗灾,田间地头都会站满拿著网兜虎视眈眈的人。

说到古代闹蝗灾人们总是联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把蝗虫抓来吃呢?在现在一些地方甚至把蝗虫作为一道菜,而且价格非常贵,难道古代人就真的是想不通这个问题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古代发生一些饥荒事件是常有的。

战争跟自然灾害都会影响到庄稼的收成,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你别说是蝗虫了,只要是能吃的基本上都会想办法搞来吃。当时的人们没有去抓蝗虫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蝗虫速度太快不好抓捕

蝗虫基本上都是成群结队的来,洗劫完一个地方之后又跑去另一个地方。它们的飞行速度非常的快,每小时可以飞十公里左右,它们是不会在这个地方停留的,一直处于向前推进的这么一个状态,所以说你人要去抓这个蝗虫的话,就必须要追赶上他的脚步。

闹饥荒连粮食都没有吃的,饭都吃不饱你还有力气去追蝗虫?饿了就头晕乏力,其次没有好的交通工具,抓一个两个还可以,大面积的捕抓不现实。你别说那么大一群了,现在很多乡下都有小的那种蚂蚱,你几个人抓一个都还不一定可以抓到呢!况且数量不清的蝗虫军队飞在天上,人在一种吃不饱跑不动的情况下,要去抓捕蝗虫当做自己的食物那是谈何容易啊!

无法预测的蝗虫大军

蝗虫为什么可以这么厉害?其实一只两只真的无所谓,吃了就吃了对吧。几十万只的蝗虫那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它们飞过来的时候如同天上的乌云一般,一瞬间某一个小区域全都是他们的身影,短时间之内它们就可以把所有一切能吃的庄稼全部啃个精光。

而且他们是从哪里飞过来的,即将要飞去什么地方农民都一无所知,那怎么去抓它们呢?当你今天晚上准备好了抓捕工具,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它们飞去哪儿了。所以说要抓捕蝗虫真的不现实。

蝗虫的生存时间过短

蝗虫的生命周期是很短很短的,一场暴雨或者温度突然稍微降一点,那么你可能连它的身影都看不到了,那么蝗虫它存在的时间就会比较短,存在的时间短,那么你抓它的时间也就短,短时间里抓不到你想要的蝗虫数量,不能以此达到充饥的目的。

而且你可能几个人去抓一些蝗虫回来,吃不了多久又要去抓,但是蝗虫它不会在你这个地方多待,而且有可能会马上消失,那么这个办法是实行不通的。

我是史忆小史官,欢迎留言评论。


谁说不抓蝗虫吃?

听老人说闹蝗灾时人们张网以捕,一麻袋一麻袋地抓,然后晒干或腌制成品慢慢吃。

二月河《乾隆大帝》中,和坤去甘肃时正逢蝗灾,就见家家吃蝗虫,他也跟著吃,不吃这玩艺也没得吃呵。结果开始吃著挺香,后来吃腻了,只想吐,大病一场,差点死在路上。

问题是过蝗虫就是一忽儿的事,就是拚命抓也抓不了多少,更谈不上用它来糊口一年了。

现在我们这儿市场上就有卖炸蝗虫的,十元一盒,一盒最多十几只,差不多一块钱一只,您想吃吗?


看到这个问题,历史悄悄话想到了小时候跟爸妈下地务农的经历。爸妈在干农活,我就满地里找蚂蚱,抓到后统一放到随身携带的瓶子或者布袋里。晚上回家后,妈妈会把我抓到的蚂蚱油炸一下,成了桌上的美味。

额,扯著扯著流口水了……那么在古代人们面对满天遍野的蝗虫时,为什么不抓来吃呢?为什么闹蝗灾会饿死那么多人呢?

古代人也吃蝗虫

人在濒临生死的时候,生存才是唯一的目标。什么树皮、草根之类的都会成为大家肚子里的食物。更别提这种大自然中的美味蚂蚱了。

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吃蚂蚱的史料记载: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古人总是信奉怪力乱神的东西,特别是遇到天灾的时候总是和什么神明责罚、天意如此联系起来。唐太宗时京城周边大旱,蝗灾泛滥。唐太宗看到满天飞的蝗虫,抓了几只蝗虫骂道:「平民百姓以庄稼为生,而你们吃庄稼是祸害庄稼。百姓有罪,是我领导的不好,你们真是神明怪罪,应该冲我来」。说完就吞了那几只蝗虫。

唐太宗吃蝗虫的做法可以说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平民百姓一看堂堂天子都吃蝗虫,并且没收到上天怪罪,我们还怕什么呢,所以也就不再像之前那样认为蝗虫时上天派来的,避之不及了。

「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到了唐德宗李适时期的史料中,已经有了民众在蝗灾中捕捉蚂蚱吃的记载。可见自唐朝开始古代人民已经不再惧怕蝗灾中的罪魁祸首,并以其为食。

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元朝时人们遇到蝗灾时不仅知道吃蚂蚱,还知道将捉到的蚂蚱晒成肉干,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被饿死

抓蝗虫太困难。蝗灾发生时确实是漫天遍野一大堆的蚂蚱,但是这些蚂蚱也是有作战目标的,它们把一片地区的庄稼啃完后就集体飞往另一片地区。如果当地居民想捕捉更多蝗虫,只能祈祷自己的庄稼耐吃点……在成千上万的蚂蚱面前,那点庄稼估计撑不了半小时。

蝗灾并不依蝗虫的消失而结束。蝗灾多发生在庄稼的青苗期,蝗虫一过,所有的庄稼全部消失。不仅仅今年的收成没了,而且明年的种子甚至也没了来源,蝗灾的影响会持续一年甚至更久。试问需要抓多少蝗虫才能满足一家这么久的需求呢?

其他并发灾害肆虐。蝗灾爆发的一个前提就是严重的干旱,蝗灾加旱灾,人民少吃少喝。同时蝗虫的大范围迁移,使得各地的细菌、病毒得到传播,在古代那种感个冒都能要命的医疗条件下,人民染上不治之病的几率大幅度上升。

此外,可能一开始饿死的少数人尸体得不到处理,又加上干旱、暴晒,导致瘟疫爆发……

所以古代蝗灾导致的大规模人员死亡,并不是人们不知道抓蝗虫充饥。而是由于蝗虫难以大量捕捉,蝗灾影响时间长,各种并发灾害频发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


蝗灾的是成群的蝗虫造成的,它们是活生生的生命,而并不是静止的东西。当它们飞到一个地方之后,发现这里有草有苗可以吃。大群蝗虫便会蜂拥而至,然后开始在这里疯狂吞噬,在此处繁衍后代。一旦规模闹大了,蝗灾便会出现。

如果人们想要抓蝗虫充饥,那么不好意思,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可问题在于,大部分人根本就想不到这个层面。因为人们大都忙著抢救自己的粮食,从而在这些蝗虫的嘴里,夺回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徒劳地想要消灭蝗虫,赶走蝗虫,可惜他们不能如愿。在这惊慌失措的时刻,他们根本想不到「抓蝗虫充饥」这个层面上。

等这几天过去之后,绵延千里的农田,可能就会被啃得连草根都剩不下,只剩下了一片白地。这里什么吃的都没有了,人们或许才会想起来抓蝗虫,但是蝗虫怎么可能乖乖地呆在这里,让人们随便抓到手呢?他们会很快飞向下一片水草丰茂的地方,并让自己先填饱肚子。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抓蝗虫的最好时机,人们并未选择抓蝗虫,而是先去抢救庄稼。当这场战争分出胜负之后,人们再想去蝗虫的时候,蝗虫都已经跑远了,人们再也没有多少机会了。

不过比起其他动物,人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懂得学习,一代一代的人类口耳相传,把蝗虫的危害教给了后人。后来的人们,一旦抓到蝗虫,就会用它们来补充蛋白质。现在我们经常见到的各种蝗虫美食,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根据一些民间史料记载,当天津闹蝗灾的时候,这里的人早有准备。当蝗虫降临的时候,当地的农民根本就不著急抢救庄稼,而是用特制的网抄起很多蝗虫,然后把它们泡到盐水里面淹死,然后存在家里。一天一夜的功夫,就能抓上几缸蝗虫。对于靠近海边的天津人来说,弄点儿盐也不成问题。多腌几缸蝗虫也不叫事。

等到蝗灾暂时退却,粮食渐渐缺乏之后,人们靠著这些腌过的蝗虫,就足以度日了。因为被腌过,所以这些蝗虫不会轻易腐烂,可以供人们吃上很久。

懂得吃蝗虫的人,可不仅仅是中国人,譬如墨西哥当地的人,就将玉米饼卷上各种各样的馅儿,作为当地的美食。在当地销售而最受欢迎的玉米馅饼,它的馅料就是蝗虫,这种玉米馅饼被称为「达科」,是同类产品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所以问题的结论,就已经呼之欲出了:蝗虫是可以吃的,但想要让人们接受这种美食,却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早期的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这背后最后的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