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拍的新三国里面,对此事做了大胆的演绎。电视剧上描述的是吕蒙为了替大都督报仇,擅作主张,派兵截击荆州军,最终迫使关羽自杀,孙权派去的人晚了一步。关羽之死令孙权惊惧不已,他认为吕蒙禽杀关羽必定会引来刘备的疯狂报复,这是祸水东引,会给东吴带来灭顶之灾的,影片的最后吕蒙也不明不白的死去了(按照场景设定很可能是被孙权毒杀)。

可这事经不起推敲。

我们知道,东吴在鲁肃时代是主张孙刘联合抗曹的,可吕蒙一直的政治主张就是我们东吴自己就可以全据长江之险对抗曹操,何必要让信不过的关羽来守在我们东吴上游呢?更何况,即使我们不夺取荆州,他们迟早也回顺江而下攻打我们,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孙权对吕蒙的看法深以为然,所以在鲁肃去世后,就令吕蒙代替了鲁肃的位子,屯兵陆口,以待时机。可以说,孙权对荆州是势在必得。

既然夺荆州的战略已定,那就是早晚的事儿了。此时关羽北伐襄樊给吕蒙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于是吕蒙诈病、陆逊示弱、白衣渡江等一连串的操作把关羽的大本营给端了,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关羽回过神儿来的时候,荆州已全部插上了孙吴的旗帜,最终父子被吴军擒获。

在三国志上有一段少有人注意到的记载,关羽曾经想诈降孙权,后被识破,又逃走的时候是孙权派的朱然潘璋截断了关羽父子西去之路。要知道占领荆州后,孙权立即赶到了南郡江陵,可以说是他亲自指挥的对关羽的抓捕行动。事情的真相应该就是劝降不成,孙权亲自下令斩杀了关羽父子,这个锅吕蒙还背不起啊。

有人会说,孙权不会那么傻啊,明知道杀了关羽刘备会报复的,何必呢?

那么我想反问一句,他夺了荆州,不杀关羽,刘备就不会东征抢夺荆州吗?

还有人说,孙权杀害关羽还是后悔了,害怕了,要不为啥赶紧把关羽的头颅送给曹操,嫁祸给他。

那我想说的是你把刘备当傻子了,这样都能把他糊弄过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很有可能,吕蒙的战略目地是稳固占领荆州,而占领荆州之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关羽。

无论荆州占领之前,稳定民心,还是统治之后,蜀汉兴兵反攻,关羽都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吕蒙作为东吴名将,一为东吴开疆拓土,二为自己立功扬名,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吕蒙都有足够动机杀害关羽。

吕蒙作为江东独领一军的都督,孙权也不会事事节制,吕蒙有足够自主权。远在建业的孙权在三国通讯条件下对荆州战局都未必了解,更不用说指挥吕蒙杀害关羽了。


在孙权的战略中,关羽必须死。

吕蒙偷袭荆州,并不是一场临时决定的突发性战役,而是有长远目标的战略规划的一环。那就是以荆州为跳板,杀入益州,吞并刘备集团,抢夺刘备集团的胜利果实。

当时,刘备西进,在汉中和曹操对峙。关羽北伐,客观上不但为孙权偷袭荆州留下了空挡,从荆州到益州沿线都是几乎不设防状态。不管是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没想到联盟尚在,孙权就开始背后捅刀子。

战前,吕蒙,陆逊等孙权集团的核心就刘备北伐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关羽「威震华夏」之后,孙权集团对天下形式表达了担忧。在孙权集团看来,当时最有利的结果就是乘刘备和曹操对掐,从背后吞并刘备,和曹操隔江对峙,找机会统一天下。而能不能拿下荆州进而吞并益州,是孙权集团有没有可能逐鹿天下的根本。

因此,在这种战略思想下,关羽根本找不到活路。因为孙权根本没有想过以后如何和刘备集团相处,这种情况下留著关羽不杀就会很麻烦。放了不可能,招降也没戏,孙权对此很清楚,关羽不可能投降他,那还留著干嘛?难道放虎归山吗?

拿下荆州之后,孙权第一件事就是联合曹操一起干刘备。在孙权集团的规划中,曹操获取汉中,孙权获取益州。西线有成都平原的群山,中线有荆州依靠长江天险,而东线则同样是长江防御区,则进可攻退可以守,完美。

于是孙权就马上把关羽的头颅献给曹操,同时送达的还有一封言辞非常卑谦的劝进表,希望曹操能脑袋一热手刃汉献帝自己登基,造成刘曹之间不死不休的局面,他好火中取栗。

但是曹操是谁啊?曹操虽然说生子当生孙仲谋,但是言下之意就是你孙权只配给我当儿子啊。曹操哈哈一笑,和刘备立刻达成了停战的默契,让刘备这个新晋汉中王带著满腔整军怒火东征,彻底掐死了孙权进取益州的战略企图。

所以,关羽必须死。


吕蒙杀关羽,是不是受孙权指示?我们逐一讨论

首先先来说几个小细节:

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魏军三万余人后导致粮草不济【关羽抓的三万人不能为他所用,又不能放也没有杀,把他们关起来就得管饭】从而使得关羽截取孙权的粮食。

再一个关羽拒绝和亲,拒绝和亲本没什么!但是关羽张开就骂,这让孙权有点下不来台。

上面说的这两点只是临时突发的小插曲。我们再看一下大方向的形势。

吕蒙奇袭荆州这是和孙权讨论过并得到同意的。夺荆州是大事,事后不管成与不成都将和刘备撕破脸【这是领导人对形势的基本预判】但是孙权依旧同意打荆州。

第一个原因就是荆州的重要性。荆州占据长江中上游,是吴国的命脉所在,不管是想守荆州还是进中原都必须要先取荆州。

第二点就和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其中一个原因一样,都是捏软柿子。蜀吴两家都认为自己不是曹魏的对手,却自信能吃掉对方,都想著先消灭对方增强自己的实力再与曹魏南北对峙。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孙权是有理由、有实力去取荆州的。反正都撕破脸了,既然要打,就得下死手,尽可能的打击其有生力量。

我们再看整个江陵之战,看古代战争不能像历史剧里那样,我们要融入实际去看,那实际是什么?

实际就应该是在打仗之前,会有一系列的内部讨论【比如进军顺序、作战方案等等】

而东吴的作战方案就是:

第一步:吕蒙装病,陆逊装怂

第二步:出兵,吕蒙白衣渡江奇袭江陵。陆逊率军占领夷陵、秭归切断关羽回川的路。

最后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孙权下令斩首【注意关键:孙权下令斩首】也就是说前面说的都是扯淡凑字数,解答这个问题只需这一句话【孙权下令斩首】


感谢悟空邀请答题。首先说明一下吕蒙是整个策划夺取荆州的策划人,趁关羽与曹操樊城之战后方空虚之时,用计白衣渡江,夺取公安,江陵,荆州。从而让关羽部军心涣散,最后关羽败走麦城被擒遭杀。关羽败走麦城派人去抓关羽的正是孙权,最后下令杀关羽的也是孙权。

那为何孙权要杀关羽呢?当时孙刘可是联盟的,关羽也是刘备结拜的兄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故事名满天下。杀了关羽可是摆明了东吴要和刘备决裂,三足鼎立的局面立马就要打破。其一是关羽和孙权有私仇。先是孙权派人向关羽求通婚,让他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被关羽骂了回去;后来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孙权派人帮忙,也被关羽骂过,扬言等打下了樊城就去把东吴给灭了。这当然也和关羽平时骄纵不把孙权放在眼里有关。其二是关羽威胁太大了,关羽在打了樊城,擒了于禁,杀了庞德之后整个曹魏都震惊了,曹操甚至说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可见这样一个人物在荆州对于曹魏是个威胁对于东吴也是个威胁。万一哪天他顺江而下,那么东吴扛不抗的住还不知道呢。这也是东吴要偷袭荆州原因之一吧。取了荆州要是不杀关羽放虎归山那荆州还不得回去。其三孙权政治地位地下,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认可(名义上的汉庭和曹魏等)。好比是一个长期被人轻视的人总想干一件大事让别人得到重视。孙权的车骑将军,徐州牧是自封的,当时他是讨虏将军,会稽太守的职位。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当上徐州牧,他得做出在当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行。当关羽水淹七军军威大盛时,曹操主动拉拢孙权,要求曹孙联盟,不管是不是真心,孙权为了能够在东吴做到名正言顺的,杀关羽,背刘备都是孙权向曹操交的投名状。

这个命题有错误,关羽并非吕蒙所杀,演义里的那些剧情并不是真实的。

当时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败走麦城,孙权派人劝说关羽投降,关羽表示愿意投降。但关羽是诈降,他命人在城头遍插旗帜,又弄了不少草人迷惑敌人,之后逃出麦城,被吴国潘璋部下一个叫马忠的司马在章乡活捉了关羽以及他的儿子关平、部将赵累等人。

人抓住了,如何处置挺棘手。孙权打算把关羽招降,但被左右劝住,孙权于是下令将关羽父子斩杀于南郡境内一个叫临沮的地方,此地在今湖北省远安县。

孙权用侯爵的礼仪就地安葬了关羽,同时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曹操那里。曹操下令用沉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跟首级一起以王侯之礼厚葬于洛阳城南,此处即是现在著名的洛阳关林,后来也就有了关羽头定洛阳、身困当阳的说法。


谢谢邀请。

关羽镇守荆州可谓是遏制住了东吴的发展,昔日刘表时期,东吴就常常渴望染指荆州,将其占为已有,奈何却被刘备集团夺了去,而且任命关羽作为荆州主帅。

只要看看荆州沿岸的烽火台,蜀汉和东吴虽为联盟,但紧张程度也是波涛汹涌。

关羽的单刀赴会更是可以瞧见荆州方面和东吴并非一帆风顺的和气生财。

奈何东吴始终吃瘪,对于领兵打仗的将领更是怨恨满怀,只要有机会,这股子气一定会宣泄出来,而对象就是叫人咬牙切齿的关羽。

关羽走了麦城,正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

大卸八块是没有,但砍了脑袋是肯定的。

至于杀害关羽究竟有没有得到孙权的指示?

我只能用猜测,五成以上是没有得到孙权的指示,毕竟孙权要的是荆州,不是关羽的脑袋,而且从后续来看,砍了关羽的脑袋,不但难以处理,而且后果很严重。

依照三国演义的做派,除非是斩草除根,否则都必须留人一线,方便日后计较。

夺荆州,擒关羽,并没有将刘备集团斩草除根,因此留一线是必须的。

所以吕蒙斩了关羽,应该是泄私愤,发泄憋闷已久的东吴将领们的私愤,况且关羽肯定不会卑躬屈膝的求饶,双方的火药味很浓,新仇旧恨一块了结。

痛快是痛快了,孙权的头就大了。

反正吕蒙在关羽死后也跟著去了,说是关羽显灵,搞不好是叫他卸甲归田,隐姓埋名是轻的,恩赐一死可能是真的。

不管如何,吕蒙的死和关羽是有存在关系的,皆非简单的巧合。

或许是权力的忌惮与猜疑更多的成分在里头吧。


可以这样说。。。吕蒙杀关羽以后,孙权知道彻彻底底的错了!因为武圣关羽已经不是等闲之辈!就是曹操也不会轻易地杀关羽。。。!知道会与刘备撕破脸,但也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可以这样说孙权卑鄙无耻。。。绞杀盟友,无耻至极,绝对会被天下人耻笑!所以孙权感觉忏悔。。。秘密的处死吕蒙。。。!这个比较符合推论。。。


这又是三国中一个世纪迷案。正常下肯定是孙权下令杀的!这么涉及国本政治的大事,一个军事元帅是不能决定的,孙权杀关羽,也是理由多多,既能削减刘备觊觎东吴的实力,又能报屡次被羞辱私仇。但,之后吕蒙很快死掉,就很可疑,三国演义中关羽显灵肯定胡说,但不排除是孙权想拿关羽做筹码,与刘备交易。在孙刘联盟上,东吴一直存在争议,孙权一直在两派中权衡,不能排除吕蒙等一批主战派借机先斩后奏,犯了大忌。


关羽虽然勇。但换做是我们也得杀掉,招降肯定是不能行。那么如果放了,日后必是吴国之大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