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典故,读懂中华沧桑7

31、飞将军李广

汉朝猛将,一生抗击匈奴,赢得飞将军美名,后在漠北之战中因迷路而未能参战,愧而引剑自刎。有唐诗人王昌龄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说的就是李广。

32、司马迁写《史记》

西汉司马迁秉承父志编写《太史公记》(《史记》),因替大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含垢地生存。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狱后奋发著述,历时10多年终于完成了《史记》,共130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

33、昭君出塞

王昭君,汉元帝时宫女,名王嫱,字昭君,相传因未行贿画师毛延寿而被丑化,不得宠幸,待考。后汉室与匈奴和亲嫁给匈奴单于,出塞途中因曲哀人艳,南飞大雁为之驻足,故有「落雁」之称。和亲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60余年,昭君出塞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34、王莽改制

王莽是汉成帝母亲王太后的侄子,西汉末期汉成帝时的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改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均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宗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35、黄巾军起义

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