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事变之前,李世民曾摘下身上的佩剑交给尉迟恭,让他去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我们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后来还都当了李世民的宰相。为什么李世民却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前的节骨眼上,要杀掉自己的心腹大臣呢?

(李世民剧照)

我们先回到历史的现场,把这件事讲一讲。

李建成和李元吉忌惮李世民身边人才很多。认为要想打败李世民,首先要把他身边的人才赶走。他们先是极力收买拉拢尉迟恭、段志玄等武将。可是这些武将都不受他们收买。接著,他们便决定把李世民身边的谋臣赶走。于是去向李渊告状,说房玄龄和杜如晦撺掇李世民干坏事。李渊非常生气,因此把这两个人从李世民身边赶开,把他们撵出京师,并且要求他们不准和李世民见面。

李建成和李元吉加紧打击李世民,不只是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从李世民身边赶开,而且以突厥犯边为由,请求李渊让李元吉带兵攻打突厥,由此把李世民的军队划拨到李元吉名下,而且还把尉迟恭、秦琼、段志玄这些武将也调到李元吉名下。李元吉和李建成商量好,约李世民去给李元吉送别。在宴请的过程中,毒死李世民,并且以尉迟恭等人造反为由,抓捕并杀掉他们。

李世民因为有内线在李建成身边,所以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当这些信息都汇聚到李世民那里来的时候,尉迟恭、长孙无忌都劝李世民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可是李世民却不答应。他说兄弟相残是大悲剧,他不忍心这样做。后来他又说,就算要这样做,也要先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动手以后,这样他才不会理亏。

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好说歹说,李世民都不答应。最后,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等人都说,如果李世民还犹豫不决,不愿意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话,他们将离开李世民,不再追随李世民了。

(长孙无忌剧照)

这样一来,李世民的口气才有所松动。他说,去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请来,大家再商量一下吧。

于是长孙无忌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可是这两个人却不来,并且说,因为李渊不准他们和李世民接触,所以他们不敢来。李世民听了这句话后,非常生气,对尉迟恭说,把他的佩剑拿去。如果房玄龄和杜如晦还不来,就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见他。

这样,房玄龄和杜如晦才换上道士的衣服,到秦王府见李世民。接著商量好在玄武门发起行动。李世民也不再犹豫,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就这样爆发了。

那么,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可以说是和李世民站在一条船上的人,为什么李世民召集他们商量,他们却不来呢?同时为什么直到李世民说要杀他们的时候,他们才前来呢?

是不是他们被逐出秦王府后,变心了呢?

显然,他们的心并没有变。之所以秦王召见他们却不来,其实是长孙无忌和他们商量的策略。什么策略呢?

(房玄龄剧照)

一、逼李世民下定决心。

李世民当时确实有些犹豫不决。他之所以犹豫不决,并不是他顾及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其实,到了那个份上,李世民兄弟之间,已经没有什么骨肉之情了。李世民顾及的,是因为他先动手,会被时人议论,被后世批评。他想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动手后,他才动手。这样的话,他在道义上就站得住脚。

大臣们当然也知道李世民顾及这点。但是,却不能那样做。因为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动手后再动手,他们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而且还可能酿成战争。这显然是下下策。房玄龄等人不听宣,就是要逼迫李世民下定决心。

二、给李世民找个台阶。

也许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的心情,比任何人都强烈。毕竟之前李世民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李建成身边安插眼线,比如收买玄武门的守将,比如养了八百死士。如果李世民不愿意发动政变,绝对不会做这些准备工作。做了这些准备工作,就说明李世民其实早就迫不及待了。

不过,李世民就算迫不及待,他也不能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表现出了这种样子,对他的形象显然是不利的。所以,李世民必须要等台阶。而这些台阶,就是李世民的大臣们不断地劝说他,并且表示,如果他不去,就要离开他。当最后房玄龄和杜如晦都表示不去见他的时候,给李世民的台阶已经安放完善,只能李世民往下走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旧唐书》)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杜如晦排名第三,房玄龄排名第五,两个人合称「房谋杜断」,显然可以称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那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却要让尉迟恭去杀房杜二人,这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房玄龄与杜如晦本来是在秦王府,为李世民出谋献策,李建成对李元吉说:秦王府里面,能给李世民出谋献策的就是房杜二人,我们得想办法将他们从李世民身边调离。于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向李渊打小报告,然后将房杜二人调离秦王府。

当时有外敌入侵,李建成就推荐李元吉率军抵抗外敌,李元吉就趁机请求让尉迟恭、程咬金、秦琼等几个秦王府的将领,还有李世民帷下的精锐也被李元吉抽调走,用来扩充他的实力。

李建成底下有一个官吏,叫王晊,是李世民的眼线,他对李世民说:太子和齐王都商量好了,秦王府的将领和精锐都在他们那儿,让你到昆明池为齐王饯行,到时候就派人把你杀死,然后对外说你是暴病而亡。

李世民回去之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长孙无忌他们都劝李世民要先下手为强,但是李世民很犹豫,尉迟恭和长孙无忌说,如果李世民不这样做,他们都会离开李世民,免得到时候一起死。

李世民就下定决心要先下手,这个时候怎么能少得了房杜二人呢?但二人此时并不在秦王府,李世民就派长孙无忌去找房杜二人,但是这两个人不愿意回到秦王府,他们两个人说:我们是奉陛下(李渊)的命令,要离开秦王府的。

而如今,我们私下见秦王,那是死罪呀,我们不敢接受秦王的命令。李世民听说之后,就十分生气,他对尉迟恭说:房杜二人是怎么回事?我叫他们回来,他们竟然不回来,他们是要背叛我吗?

然后,李世民摘下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恭,说:你带我的佩刀再去找他们,如果他们真的不想回来,那就提他们的头来见我。尉迟恭和长孙无忌再次找到房杜二人,直接把李世民的意思跟他们两个人讲了,他们两个当然明白了,四个就分道回到了秦王府。

之后,就一起计划了玄武门之变,由此可见,李世民确实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当他发现房杜二人还犹豫的时候,他是能果断杀这两个人的,而这两个人也很识趣,吓唬一下,就赶紧回到秦王府了。


房玄龄擅长谋略,杜如晦擅长决断。所以这两个人在太宗朝是非常重要的人才,被称之为房谋杜断。

可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唐太宗是不可能对这两位下手的。那么李世民为何在玄武门之变前下令尉迟敬德杀掉这两个人呢?

太子李建成不是傻瓜,他反击李世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分散李世民的部下。

在给李唐王朝打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可谓是汗马功劳。因为打仗比较多,所以这么多年来也笼络了很多文臣武将在他的手下。这些人可都是李世民的私臣,跟朝廷是没有太多关系的。所以太子李建成要想扳倒李世民,就必须要先对这些人下手。

天策府建,以为从事中郎,画象于丹青者十有八人,而如晦为冠首,令文学褚亮为之赞曰:「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其见重如此。隐太子深忌之,谓齐王元吉曰:「秦王府中所可惮者,唯杜如晦与房玄龄耳。」因谮之于高祖,乃与玄龄同被斥逐。---《旧唐书》

要杀掉这些人是不现实的,毕竟人数太多,所以李建成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分散李世民的部下。李世民的部下一旦入朝为官,那就不再是李世民的私臣,而是国家的栋梁。而朝廷的官员是不可以跟皇子有所往来的,这是封建王朝的一大忌讳。李建成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故意推荐房玄龄和杜如晦入朝为官,这件事彻底触怒了李世民。

李世民下定决心要夺权,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态度十分重要。

这天晚上,李世民将家臣们都叫到身边,商量著玄武门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搁在李世民心里的隐患,那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此刻已经入朝为官。李世民吩咐人前往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府上,想请他们一起来商量对策,毕竟此刻李世民跟李建成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可是让李世民感到意外的是,他去请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时候,却都遭到了拒绝。

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进劝,然后计定。时房玄龄、杜如晦皆被高祖斥出秦府,不得复入。太宗令长孙无忌密召之,玄龄等报曰:「有敕不许更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太宗大怒,谓敬德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旧唐书》

并且他们的态度是一致的,现在他们是李渊亲自册封的朝廷官员,是不能随便结交皇子的,如果现在去了秦王府上,那就是死罪一条。这件事李世民非常郁闷啊,房玄龄和杜如晦跟随自己这么久,早就是知根知底的老伙计,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呢?难道他们要背叛自己?

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前往二人府上,二人立刻前来觐见李世民。

李世民心里非常不痛快,这两个生死之交居然都要背叛自己,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所以李世民给了尉迟敬德一把刀,并且告诉尉迟敬德,他们俩要是肯来那就算了,要是不肯来,就把他们的脑袋带回来。尉迟敬德当然是把李世民的命令告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俩听了以后,脸色煞白,立刻屁颠屁颠地赶到了亲王府。

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观其无来心,可并斩其首持来也。」敬德又与无忌喻曰:「王已决计克日平贼,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于是玄龄、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旧唐书》

第二天他们也如约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成为这场政变的主要策划者。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以后,李世民将李渊逼退成为太上皇,而李世民本人也就上位成了唐太宗。

他上台以后,房玄龄和杜如晦都得到了重用,并且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房玄龄排名第五,杜如晦排名第三,可见他们在唐太宗的心目中地位是非常高的。

我觉得这件事不靠谱,因为李世民和他俩都没有那么傻。

这件事是有蹊跷的,虽然被记录了下来,但是有夸张的嫌疑。首先李世民怎么可能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就要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呢?

如果当天这么做了,难道李建成和李元吉会不知道这个消息?杀的可不是两个普通人,更不是鸡鸭猫狗,是两位朝廷大员,是李世民昔日的好友。既然要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事情就必须要办得隐蔽,让尉迟恭办这件事,绝对靠不住。

此外,房玄龄和杜如晦会那么傻吗?他们跟随李世民多年,早就跟李世民是一条心的人了。所以李世民在谋划玄武门之变之前,跟他们都是有联络的。既然这天晚上李世民会让人喊他们过去,那他们必然知道事态的严重性,自然要亲自前往秦王府。不会故意推辞这件事,除非他们不想混了。

总结:除非这件事有误会在里面,否则一定是假的。

我认为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必然是有误会在其中的。当时李渊特别忌讳皇子结交大臣,尤其是李世民结交大臣。所以他对大臣们的调查是非常周密的,当李世民家的仆人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家中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一定认为这是皇帝派来考验他们的。所以他们给出的回复是一口拒绝了李世民。因为谈那么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派一个家丁过来,是不是太草率了呢?

事后李世民明白了过来,所以派他们共同的朋友尉迟敬德前往他们的府上,他们这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所以连忙赶往亲王府。至于要杀掉房玄龄和杜如晦这是不可能的,毕竟十几年的交情在那里,而且李世民的霸业未成,不可能提前斩杀功臣的,这不是让其他人寒心嘛!


世人都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果断的结果。其实,事情远非那么简单,那个决心下的并不容易。毕竞,政变的矛头是指向他的父亲和兄弟,其结果是杀掉他们。李世民也是人,普通人所俱有的伦理道德的束缚,亲情的纠结等,他都有,某种程度上甚至比普通人更纠结。

玄武门政变前,李世民所经历的就是这种情感的煎熬。突破不了这种情感的藩篱,玄武门之变就不可能发生。

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并不是全都理解李世民这种心境。在他们眼里,李世民是英明,果断的化身。现在这种情况,他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尉迟敬德甚至嚷嚷著要走,要离开李世民,长孙无忌也随声咐合。一时间,秦王府内大有人心浮动的趋势。

然而,随著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之间矛盾的白热化,李渊态度的摇摆不定,李世民终于下决心发动政变了。

房玄龄,杜如晦号称房谋杜断,是李世民的智囊是左膀右臂。政变是性命悠关的大事,自然离不开这两个首席谋士。于是,他让长孙无忌去请他们。当时,李渊为了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已把房杜二人调离了秦王府。

长孙无忌空手而回。房杜二人的回话是:秦皇帝令不得私下结交秦王。言外之意是怕杀头。李世民大怒,随即让尉迟敬德持刀前往,说:房杜二人如不来可杀之。最后,房玄龄,杜如晦跟随尉迟来到了秦王府。

其实,房玄龄,杜如晦并不是怕死,他们也是在试探李世民的决心。秦王府武将的心情,房杜二人也有,甚至更甚。他们让长孙无忌空手而回的用意,是在考究李世民下的决心有多大,坚定与否。当尉迟持刀而来时,他们明白了,李世民这次是铁了心要反了,自然也就跟著来了。

于是,在他们的精心策化下,玄武门之变暴发了,并且取得了胜利。


分别说说房杜。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很早。屡从秦王出征,出任记室参军。

他尽心尽力为李世民谋划,众将士在跟随秦王南征北战消灭各方势力时,都忙著抢金装银,只有房玄龄,专注搜罗人才,为秦王培养势力。

杜如晦比房玄龄稍迟入秦王府。长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为曹参军,而后被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当时李建成见秦王府人才众多,于是上奏李渊,要将秦王府众人贬逐。

这时房玄龄说了,「府中幕僚虽然被迁往外地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这个人有王佐之才,你现在作为藩王,没有人才可用,将来想要经营四方,只有此人才能帮你大忙。」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才到父皇那里去争取,留下了杜如晦。

由此可见:

一、房玄龄已知李世民的抱负,一直在为他筹谋。

二、杜如晦确有才干,在房玄龄的举荐下,已与秦王府绑在一起。

那为何玄武门之变前夕,二人来得不迅速,反让李世民起杀心呢?

此时的房杜,因其才干举足轻重,遭到太子一系的忌惮,已被下旨贬出京城,若非奉诏进京必然获罪。因此二人未敢轻动。

当此形势之下,李世民唯有表现出绝不回头的决心,方能让二人放心追随。

于是,李世民给尉迟敬德下了死令:不来即杀。

李世民当然不是真要杀此二人,只不过借此表明他已痛下决心:干到底!如此臣下方可跟到底。

这跟当初周瑜逼出孙权决战赤壁的行为是一样的,只有孙权不抱任何侥幸心理,坚决抗曹,臣下才敢肝脑涂地——说到底是为孙吴的家业!


尉迟敬德曾经是一个铁匠。后来在隋朝末年参军讨伐暴徒,因为他骁勇善战,所以地位快速的攀升。后来他起兵反隋,被刘武周揽到自己麾下。

后来尉迟敬德多次与唐军交手都败给了唐军,后来在一次战役中,自己的队友宋金刚逃跑,他就干脆的带著两座城池去找李世民投降了。李世民可是久闻尉迟敬德的大名,高高兴兴的就接受了他的投降,还将右一府统军的职位给了尉迟敬德,之后跟随著李世民去打王世充去了。

后来尉迟敬德深得李世民的信任,在战场上也是屡建奇功。即使是对待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他也是毫不畏惧。

后来,唐王朝的局势逐渐的稳定了下来,李渊也在他的皇位上坐了很长的时间。后来李世民一帮人觉得危险,在李元吉出兵抗敌的时候决定找个机会将他除去。

至于房玄龄和杜如晦呢?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并没有除去他们,相反,他还重用了他们,在之后事情成功以后,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是头功,而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赏赐。

至于所说的要他杀掉这两个人,其实是李世民要这两个人为自己效力。李世民的这一行为很明显是生死大事,对于杜如晦和房玄龄这样的人,即使自己不用也不能便宜了别人,所以在一开始长孙无忌请他们不得的时候,他才让尉迟敬德带刀去请。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政变的结局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然后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随后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采用这样激烈的手段,可见形势已经非常危急,关乎生死存亡!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什么这么害怕李世民呢,是因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功劳最大,更为要命的是逐步积累起了自己的亲信部属。这些文臣武将几乎可以认为是秦王府的家臣,只知秦王而不知皇帝。因此太子和齐王想方设法分化、瓦解秦王府的人。以突厥入侵为借口,调动秦王的人,这才将李世民逼到了绝境,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

当时秦王李世民府中的文臣谋士有十八学士,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此二人尤其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所惧怕。「房谋杜断」指的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相得益彰,成为古代贤相的代表人物。

作为如此厉害首席谋士,对于当时的形势必然有清醒的认识。房玄龄和杜如晦共同劝秦王道:「大王功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大业。现在大王担心危机发生,正是上天在帮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要疑惑不定了。」房杜二人打心底希望秦王做拚死一搏,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前提是秦王必须下定决心。另一方面作为政变或者造反这种事,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因此秦王李世民在选择合作伙伴上必须谨慎,也必须要试探一番。表面上必须加以掩饰,毕竟杀兄屠弟太不光彩。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去请房杜,如果二人不来就杀掉他们,此情此景下,双方一拍即合。在房杜看来秦王李世民已经下定了决心,在秦王看来二人确定要上船了。

政变一方面需要谋士出谋划策,同时需要武将具体执行。从玄武门之变的结果来看,最大的功臣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分别排名第1、第3和第5,尉迟敬德排名第7。可见这几个人都是秦王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文臣中除了长孙无忌的特殊性,就属房玄龄和杜如晦了。秦王李世民绝对的人尖,绝不会真的要杀掉房杜,房杜这样的顶级谋士自然是心领神会。应该说君臣共同上演了一部好戏,给我们后人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集团的核心人物,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这二人力主李世民应该先下手为强,直接夺权,但李世民一直都犹豫不决。李建成为了打击李世民的势力,撺掇李渊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京城。等李世民下定决心,让长孙无忌去接房玄龄和杜如晦回来,但二人却说「敕旨不复听王事,今若私见,必坐死,不敢奉教。」李世民知道后把自己的刀交给尉迟敬德,并且对尉迟敬德说道:「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

其实这都是二人的表明之词而已,他们很清楚情况,也很了解李世民,在说完后就回到了秦王府。


李世民值得佩服的地方之一就是决断。在下决心之前,他或者也犹豫焦灼,但一旦决心下了,就没有什么可以动摇的。一种领导者的果敢。

房玄龄和杜如晦,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俗称「房谋杜断」,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李世民做秦王的时候两个人就同心协力辅佐。

当李世民与太子建成储位之争最为激烈的时候,太子建成也在逐渐剪除李世民的势力,方法之一就是把秦王府的大员们纷纷派给国家官职。根据唐朝的法律,任何人只要任了国家职务,就不再隶属某王,与某王再有私下往来属于违法。房玄龄与杜如晦也不例外,他们不再属于秦王府私邸官员,而是朝廷官员,与李世民不敢私自来往了。

李世民下了「武 装」夺 取政 权的决心后想找这两个人商量,两个人都不敢来。

李世民解下佩剑交给尉迟敬德,告知:如果这两个人来则罢了,不来就拿著这把剑杀了他们。这表现出李世民当时的决心。

这两个人间主君决心已下,深夜化妆入秦王府,参与谋划了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得到大位后,两个人也更是大显身手,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

可惜的是,杜如晦去世的比较早。房玄龄在太宗朝一直做丞相,是中国历史上任丞相最久、成绩最好的丞相之一。

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让尉迟敬德杀掉被称为「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反映出来的是李世民富有决断的优良品质。

欢迎评阅《故宫之真实的延禧宫,真实的延禧秋色》


公元643年,即贞观十七年二月,李世民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当初同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排名非常靠前的房、杜二人,在玄武门之变前,为何会有被杀的风险呢?

一、房玄龄为李世民收罗人才

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入关,房屡从亲王出征,参谋划策,任秦王府记室。 有智谋的张亮,才思敏捷的薛收,可倚大事的李大亮,聪明识达的杜如晦等,经房玄龄举荐,后都位至卿相。

房善谋,杜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

《新唐书》本传对房玄龄的评价是

「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有诗为证: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世民能有房、杜二人为之效力,真是幸哉善哉!

二,房玄龄与杜如晦

1、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武德九年,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2、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京兆杜陵人,与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

长安平定后,被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后来,功居首位,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

三、太子与秦王之争

太子建成怕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先抽调人,后拉拢,甚至搞暗杀,最后想除掉李世民。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东突厥铁骑围攻乌城。李元吉徵调秦王府的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一干悍将随军出征。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建成拉拢尉迟恭遭拒又暗杀,不成后打入大牢,后被李世民救出。

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嫔妃张婕妤、尹德妃暗中勾结,意欲在昆明池置李世民于死地而后快。王晊提前得知消息,将此事告诉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等人主张先发制人,但李世民念兄弟手足之情,犹豫不决。尉迟恭、长孙无忌等劝谏李世民不能以小仁而废社稷大义。

其实,杀兄弑弟,且一母同胞,换做谁也不想。但是形势所逼,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万不得已,成王败寇,一边是道德约束,一边是身家性命,何去何从?

犹豫之际,李世民想起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于是想秘密将二人召回。 但房、杜二人不在京师,尉迟恭去请,二人皆犹豫,毕竟现在他们不是秦王府的人。而且兵变事大,万一失败,就会赔上身家性命。换做谁,都会好好考虑一番。

另一种说法是,房,杜二人第1次不去,是因为怕其中有诈,怕是假消息,被人利用。身处当时的年代,必须谨慎小心。

李世民一听二人不来,非常生气。而且自己此次大事,离了二人还真不行。生气之余,李世民非常果断,立即取自己的佩刀交给尉迟恭,告诉尉迟敬德如果二人不来,直接杀掉。

当然,李世民相信自己的判断,觉得这第2次去请他俩肯定会来!而且让尉迟恭拿著自己的佩刀,是一个信物!万不得已,让尉迟敬德随机应变,如果真的不想来,再杀掉。

试想如果房、杜二人二次被请再拒,会不会被杀?我估计会,如果真不来,真杀。因为兵变事关重大,二人不来,走漏风声很有可能。不杀也得杀。父母,兄弟姐妹都如此,何况是谋士?

房、杜二人二次被请,为何会来?

尉迟恭二去,房、杜二人也明白李世民这是来真格的了,因为看到了李世民的佩刀。首先,此次如果不去,肯定会搭上性命。其次,此次不去,会背信弃义,若兵变成功,二人绝对没有好果子吃。最后,他们相信兵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以一博。

其实,关键时刻,李世民非常果断,只不过要把事情做到极致。否则没有房、杜就成不了事吗?肯定不是,只不过集思广益,如何让兵变更有把握,胜算更大,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尉迟恭标明李世民的立场后,将房玄龄与杜如晦说动,他们分别化妆成道士潜入秦王府。 经过与房、杜等多人的谋划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

根据当时局势,当年不是发生「昆明池之变」,就是「玄武门之变」。生在皇家,是是非非,无法定论。最主要的是李渊与太穆窦皇后生育了几个太出色的儿子,且都具野心。为了权利,争个鱼死网破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