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血缘关系,曹叡和曹芳应该是堂叔侄。魏武帝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生有三子: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曹丕生子曹叡。曹彰生子曹楷,曹楷生曹芳。曹楷和曹叡都是曹操的孙子,所以曹楷的儿子曹芳是曹叡的堂侄。

曹芳能被立为太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曹叡。曹叡生有三子两女,三个儿子过早夭折,后来收了两个养子——曹询和曹芳。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的时候,自己的亲子都没了,只剩下两个养子曹询和曹芳。

曹囧: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明帝曹睿即位,八月封皇子曹冏为清河王。十月,清河王曹冏薨。(《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黄初七年)八月,孙权攻江夏郡………。辛巳,立皇子冏为清河王。」「冬十月,清河王冏薨。」

曹淑:魏明帝曹睿的爱女,未满月而夭折。

曹穆:三国魏明帝曹睿之子,母不详。太和二年九月廿九乙酉日(228年11月13日),魏明帝曹睿立皇子曹穆为繁阳王。太和三年六月廿一癸卯日(229年7月29日),繁阳王曹穆去世,享年不详。

曹殷:三国魏明帝曹叡幼子,母明悼毛皇后[1]。太和五年七月十五日(公元231年8月30日),曹殷出生,让当时无子的魏明帝非常高兴,大赦天下。可是太和六年(232年)五月,不到一周岁的曹殷去世,被魏明帝追封为安平哀王。

曹询:生父、生母均失载,魏明帝曹睿养子,沛国谯(安徽亳州)人。235年立为秦王,244年去世。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曹叡的儿子为什么都早死,第二个是继承人为什么选曹芳而不是曹询。

第一个问题很复杂,不只是曹叡的儿子,只要是和皇家直系沾边的,都命不长久。曹丕,曹叡,包括曹操其他儿子,曹氏宗族好像有种魔咒。这也是所有人生活的环境太紧张,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心力交猝。曹丕和曹植争魏王世子,继位后又到处找理由处置曹植,等到后宫郭贵人和甄皇后相争,曹丕赐死甄皇后,曹叡一度陷入恐慌之中,心理压力极大。曹丕驾崩后,曹叡继位,国家内忧外患,内忧在世家大族与皇权相争,宗室人才凋零,外患是吴蜀多次起兵,曹叡不得已御驾亲征。曹叡在魏国几代君主是极其有为的君主,这也耗干了他大量的精力,他又好女色,而儿女却少,为了多子多女旦旦而伐精血两亏,身体越虚,越是没有孩子,所以就找更多的女人,这是个死循环,曹叡自己身体都亏空了,孩子怎么能茁壮成长!

接下来说明第二个问题。在曹叡病重的时候,想封曹宇为大将军,授予辅政大臣的重任,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本来是很好的托孤安排。不过曹宇一再推辞,不愿接受大将军一职,眼见著曹叡大限已近,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安排曹爽为大将军,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在安排好托孤大臣之后,曹叡已经无力再做出任何决定,在决定曹芳为继承者之后的当天曹叡就去世了。事发如此突然,但后面曹芳继位却十分平稳,没发生过什么不和谐的事情,这和后宫郭太后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郭太后一向比较喜欢曹芳,后面曹爽强行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太后和曹芳两人都是哭著告别的,这可以看出两人的感情其实是挺好的。在曹芳继位之后不到五年的时间,曹询就病死了,可以看出曹询身体一直不行,体弱多病,这一点也是曹芳最终可以继承帝位的原因之一。

所以说曹芳能成为接班人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曹叡自己身体不好,三个儿子都过早夭折,不得已从宗室收养两个儿子。二、与曹询相比,曹芳更有政治优势,与后宫关系比较紧密亲近。三、曹询自己身体也不够好,不够壮实。


这还要曹操他老人家说起,曹公的二十五个儿子,除去战死的曹昂和一个被过继出去,还有的早夭,成年的有十多个,「损折率」达到惊人的50%!到了曹丕这辈,前后生下十个儿子,其中两位早殇,除开此后接班的长子曹叡,成人的还有七位,算然不运算元嗣太多,可比起刘备只有三个亲儿子来说也算枝繁叶茂了。

曹叡于黄初七年继位,现在的人二十三岁才大业毕业,还要为找工作东奔西走,很多同学的目标是当「打工皇帝」,二十三岁的曹叡已经是真正的皇帝了。魏明帝在位十三年,堪称一代明君,执政期间不但成功抵御了蜀、吴的多轮攻伐,还能腾出手平定了鲜卑和辽东。虽然后期热衷于修建馆台楼阁,耽于美酒加咖啡,美女加大腿,总体还是称职的,司马懿再鹰视狼顾在曹叡这个年轻人面前都像耗子见到猫一般。说曹叡一手摆平两个大佬,司马和诸葛,没毛病吧?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危,到了必须交代后事的时候了,四顾茫然。他的三个亲生儿子,清河王曹囧,繁阳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分别于226年、229年、231年死去。亲儿子都没了,好在还有两个养子:曹询和曹芳,虽然都为曹氏宗族子弟,可全部生父不详。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可能是任城王曹彰的孙子,曹叡的堂侄。最终齐王曹芳被立为皇太子,当天即皇帝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辅政。

有人说了,魏明帝为什么不在兄弟们中间选择一位兄终弟及呢?总比养子的关系要近一些吧,听起来蛮靠谱。事实上,曹叡驾崩之前,兄弟们中间只有曹霖还在人世。可曹霖「性粗暴,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实在不够格当皇帝,无奈的明帝只好选曹芳接班了。多说一句,曹霖之子高贵乡公曹髦,先被司马师立为傀儡替代曹芳,后被司马昭的亲信弑杀。

司马代魏,可以说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只因为曹氏近支宗亲,好用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的推测与各位不一样,野史猜测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因为曹芳与曹询的身份很神秘,莫审出其本末,这与曹睿曾在宫中大开杀戒有关,导致皇后被杀:一次外出游玩,曹睿要求身边人对皇后保密,偏偏皇后知道了,于是曹睿大怒,把有可能泄露消息的宫女太监全杀了,于是宫内肃穆,不敢再胡乱说话了。我推测曹芳与曹询是魏明帝养在宫外的私生子。理由我摆一下:一是宫内官方记载的刚生的儿子,不是养到一两岁就夭折,要么个把月就夭折,曹睿怀疑宫内有人报复,故意带不好孩子,但不好怀疑谁,于是曹睿经常出宫,史料有记载,说曹睿经常出宫过夜,有时长时间去建筑工地视察,而曹睿是非常好色的,从他诗歌里也看得出在宫外搂著美女,帷幔随风飘舞,所以他很有可能会在宫外生养私生子。这是第一。

第二,从曹魏宗室礼法上看,如果曹芳与曹询都是曹楷的儿子,曹芳继承皇帝后算承继大统,而曹询就没必要封秦王的啦,因为礼法很严格,只有皇帝的亲儿子才能封王,皇帝的亲侄儿都只能封县公,更何况曹楷的话只是堂弟了,堂弟的儿子封王就不合礼法。很可能曹睿交代大臣们要他们给曹询封王,两个都是曹睿的私生子。

这是我的分析。与各种野史不同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